- +1
深度老龄与低生育率,上海还能如何吸引更多外地青年?
35,74700。
近期发布的两个数字,指向上海人才发展的一体两面。
在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3)上,上海排至第二位,在经济、公共等分榜表现优异,但在人口发展和社会潜力上仅排35位。作为城市发展的“全能选手”,“35”折射出上海的人才潜力之忧。
与此同时,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2月第一批次,上海落户人数达到74700人,创下历年落户人数新高。
两个数字背后,上海人才发展究竟是何种情况?近两年,上海放宽户籍门槛下场“抢人”,但何种人才策略最适合这座超级都市?
迎战人口发展赤字
“35”是怎么来的?
上海在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2023)综合榜位列第二位,在多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表现优异。上海短板“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考量五个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校小学生数、在校大学生数、城市人口流入率来衡量。前三个是城市人口的内生增长指标,后两个是城市人口的外源增长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两个指标排名很靠后。”百强榜发布方、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影响上海表现。
上海是老年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户籍老龄人口达到553.66万人,老龄化率达到36.8%。
据《上海市2022年度人口监测统计数据》,2022年上海户籍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为184.72万人。上海全市总和生育率为0.7。“总和生育率”指一个地区的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当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纯老化等趋势交织共存,上海迎战人口发展赤字问题,还需更多外源增长。
在上述榜单中,上海在校小学生数、城市人口流入率两个指标均位列前十强,人口流入率正是外源增长指标。“上海拥有双重特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超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何雪松表示,正是由于对国内外人才尤其青年人有着强烈吸引力,上海才能在迈向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仍保持活力和创造力。
需要“生活、生计、生育”三支持
今年上海创下历年落户人数新高74700人,背后是上海近年人才政策的屡次调整。
上海人才引进主要通过企业进行申请办理。2020年,上海对认定企业范围扩大,从对高新技术企业开放人才引进,转向对重点机构开展紧缺急需人才引进。金融、商贸等更多企业被囊括进来,加速更大范围、更多种类员工落户。
2022年,上海将符合相应基本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对上海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等区域,落户条件更是放松至上海“双一流”本科毕业生。
近年的这两项改变,有力加速了青年人才落户上海,也向社会传递出上海需要人才的信号。但从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看,超大城市既需要大量位于塔尖的中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位于塔基的各类专门人才。
针对这些“高学历”、好企业的人口开放落户,是否足以支撑城市的长远发展?还有哪些人口发展的政策可以释放?对此,何雪松认为社会人口发展潜力涉及生活、生计、生育等方方面面,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生育支持政策的系统集成。例如,通过增加生育津贴、延长哺乳假期、大力建设公益性托幼机构等方式消除女性生育顾虑,推动上海成为育婴友好型与儿童友好型城市。
二是扩大高中招生规模、支持高等教育扩规提质。榜单数据显示,上海在校小学生数位列全国第5位,在校大学生数则排在第19位。上海作为重要的科创中心和高端制造业所在地,需要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需要充足的人才储备。近年来,以深圳、苏州、东莞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大力引进名牌大学分校或创办新大学,正是看到了教育发展和城市发达的相互促进功能。
三是着力提高对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度。人才与上海的人口潜力和发展潜力密切关联,但户籍制度壁垒和高居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才的安居乐业。
城市增强人口的发展潜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须久久为功,持续优化与落实。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