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建华专栏:南通人“爱你没商量”的上海情结
城市学家认为,城市是我们人类为追求美好生活创造的诺亚方舟,在城市这个平台上,所有人的活动组成了一个宏大的集体叙事。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无论是被喻为“东方的巴黎”还是“未来的纽约”,被形容为“十里洋场”还是“百里魔都”,这座城市宏大的集体叙事,由来自于海内外的移民群体纵情演绎抒写。
“上海情结”深厚而真切
依据上海史学者的研究,上海在1843年开埠时,在江南城市中并不占显要地位,人口体量与文化地位均比不上苏州、南京、杭州,也比不上松江。开埠以后,经过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很快跃升为江南地区首位城市。1860年代以后,其经济、文化地位已经超过了苏州、南京、杭州。1900年,上海人口超过100万,为中国最大城市。1935年,上海人口超过370万,为世界第五大城市,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与柏林。1947年,上海人口竟然相当于北平、南京与天津三大城市人口的总和。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上海常住人口为1053万,其后基本处于增长态势,2023年岁末权威数据是上海人口已达2500万。正是来自于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移民汇聚于黄浦江畔,用宏大的集体叙事成就了一座辉煌的城市。
基于对上海成长壮大发展集体叙事的城市认知,近代上海移民虽说来自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来自江南。据统计,1930年,江苏、浙江两省籍人占公共租界人口的88.4%,占华界人口的85.5%。1950年1月,江苏、浙江与上海本地籍人,占上海总人口的88.9%。由此可见,近代上海人中,江南人占了八成以上。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敞开胸怀迎接海内外新移民,人口倍增的规模与速度,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城市集体叙事的构成要素,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澎湃动能与无限潜力,也展现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风采与人文魅力。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长江滚滚东逝水,作为一条贯穿自然人文历史的活跃生命线,在江浙一带划分出“江南”与“江北”的认知概念。上海地处江南,江南移民成为支撑上海发展的主体构成,成为上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核因素,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一本油墨飘香的《南通人在上海》带给我新的观察视点:上海城市的集体叙事具有极其复杂精妙的构成要素与演进逻辑,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递进变化,与时俱进刷新着人们对上海的城市认知。
《南通人在上海》一书,遴选聚焦40多位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杰出南通人,分列“先贤足音”“红色印记”“星耀浦江”“业界翘楚”四个篇章着笔记叙,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历史烟云与人生轨迹交织辉映的画卷:“南通接轨上海的开路先锋”张謇、“如皋乡贤的沪上情缘”沙元炳、“一位女强人的世纪传奇”董竹君的历史回响;探寻一大会址中的南通元素、“为孙中山留声的第一人”沈卓吾、“从‘才子司令’到著名出版家”李俊民的红色血脉;“一代宗师‘活关公’”王鸿寿、“别开生面的吴派传人”王个簃、“为电影燃烧一生”赵丹、“从一篇《伤痕》到‘三本书’”卢新华的浦江时刻;“大学校长中的‘常青树’”林克、“激情澎湃亲历浦东开放”沙麟、“‘五院院士’引进‘立德树人’”李大潜的无私奉献等。这本书体量不大、容量不小,文风朴实、图文并茂,真可谓策划精心、赏心悦目,跨越时空、纵横捭阖,令读者沉浸在字里行间对在上海的南通人油然起敬。
上海与南通“同城化”“一家亲”
作为从狼山濠河走出来的在沪学人,笔者认为,与其说《南通人在上海》一书,集中展现了宛若星辰的南通名人“沪漂”的故事与成就,不如说是从心灵深处揭示与释放出南通人深厚而真切的“上海情结”。稍加梳理,从上海开埠伊始,南通人就对这座工商业城市心向往之,结下不解之缘。
张謇被誉为20世纪初期“上海滩上的七张面孔”之一,他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建城市、做慈善,办厂要有资本,而此时的张謇是赤手空拳,他首当其冲必须要去拉投资。谁来做这个天使投资人呢?朋友说南通这边人都穷,而且连纱厂是何物都搞不懂,你得去上海找找金主,他就来上海结识两个有钱的买办。后来纱厂从上海向南通运送机器和物料,为了运输方便,他就向上海买办朱葆三长期租了一艘济安小轮,并把小轮改名“大生”轮,渐渐又发现运输其他旅客有利可图,1900年,由张謇提议南通方面集资与朱葆三合股成立了“大生轮船公司”往返两地。当年南通地处偏僻,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完全没有工业基础,风气闭塞、民智未开,上海就是张謇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可以说,张謇慧眼独具,他开设的大生驻沪事务所成为将上海的先进生产力和近代工商业城市文明引入到南通的纽带和桥梁,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并由此获得“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
张謇只是一个特例,而在大多数普通劳动者“沪漂”人生追求里,到上海打工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于是,数量不小的南通人即许多家庭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从天生港、南通港和青龙港,持一张旧船票,乘客船从十六铺登临上海,凭自己的手艺做裁缝、木匠、泥水工,开老虎灶,拉黄包车等,在民间与上海这座城市构建起生存与发展的紧密型链接。改革开放以来,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连、渊源长久、联系密切的综合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南通儿女走出江海大地、越过长江天堑,来上海求学、创业、务工,以厚道踏实、勤恳努力的人生奋斗立足沪上,各行各业南通籍精英人才辈出,使“南通人”作为一个地域水土与人文品质集约而成的概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个独特群体渐入人们视野并一步步被加深认知与友好接受。
地理构造上的长江天堑,阻挡不住南通人对上海的挚爱,而人文的密切连接促进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融合发展。统计显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上海15%的超高层建筑出自南通“铁军”之手,南通30%的高层次人才、40%的创投风投机构从上海引进,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合作,60%的进出货物通过上海口岸周转,南通还是上海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基地,有70%的农副产品供给上海。可以说,上海与南通是“同城化”“一家亲”。
书写南通人“北上海”新华章
按照城市学家的研究,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具有辐射性的综合影响力、发展带动力,城市人口、资金、技术、商品等要素在不同城市以及城乡间不断流动,使得城市公共品扩散、传递与共享,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在开放协同中实现兼容性发展。有鉴于此,江苏省及南通市在谋划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对标对表坐标维度时,首要的就是界定与上海的城市关系与协同发展。20年来,从“北上海”到“后花园”“上海北”再到“上海北大门”“北上海”,南通提出并运用的概念称谓变化更替,传递出的是对接、服务、融入上海的情愫。
相关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苏州、无锡、南通都是明星城市,改革开放之初,南通的经济总量曾领先无锡,比苏州也只差2亿多元。浦东开发开放,一定程度上是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国外制造业的资本、技术、人才、产业等被吸引到上海,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外溢到了苏南地区,其中苏州无疑受益最大。随着苏州持续接纳上海资源外溢,南通发展被拉开了差距,问题的关键在于长江天堑的牵制。
如今,“南通难通”成为历史,“南通好通”梦想成真,“八龙过江”的宏伟蓝图正在成为现实,正在或者说已经跨越长江天堑,南通与上海实现同城化,与苏州区位“拉平”。承载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长江入海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南通推上了海内外瞩目的“风口”:跻身GDP“万亿俱乐部”,进入“大城时代”;对接上海、跨江融合,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大批重大工程规划落地建设,正在成为一片投资聚合的热土,某种意义上现在可以说到了“南通时刻”。
从世界大江大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观察,若将万里长江比作一条腾跃的巨龙,入海口是“龙头”,上海是“龙头”的下颚,南通则是上颚,两座城市融为一体、协同发展,才能聚合并发挥更强大的“咬合力”。南通聚焦“一枢纽五城市”,对标对表建设“北上海”“新苏南”,即与上海实现优质资源等要素共建共享高度同城化发展,同时将苏州为代表的苏南视为坐标,关注在城市品质、产业发展、生活质量以及民众素养等方面的差距,努力追赶超越“苏南”高品质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坚定不移走以产业立市、制造强市之路。
可以说,南通人贯穿百余年、延续几代人“爱你没商量”的上海情结,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那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建设“北上海”的新实践。在回馈反哺家乡建设发展中,在上海的南通人发挥着综合优势与巨大作用。如果将《南通人在上海》一书的出版放在宏大辽阔的新时代背景下观察,其匠心独具的意义不言而喻。捧读之余,读者不免能从南通人的上海情结里引发思考,获得对城市发展与人文进步的有益感悟。
是为序!
(作者何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此文是为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通人在上海》一书所作序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