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近代士人的家国记忆与生活图景

尧育飞/整理
2024-01-10 16:50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23年12月10日,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凤凰出版社主办的“近代士人的家国记忆与生活图景——《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十辑)发布会”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文艺研究》、《南方周末》、凤凰出版社、中华书局等机构20余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参加发布会,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主持会议,中山大学副校长、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谢湜教授及凤凰出版社副总编辑樊昕编审分别致辞。与会专家针对第十辑《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围绕“史料整理、阅读和应用”主题,就如何守护、开发和传承近现代文化遗产,切实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研讨。今将专家发言,略分主题,缕述如下。

《丛刊》主编团队及主办方代表合影,左起樊昕、徐雁平、彭玉平、张剑、彭国忠

稀见史料助推新的学术关切

文史学界每一次新的学术视角和风气的转移,都与新史料的刺激作用有关。《丛刊》出版,容易助推文史研究新议题之开掘。

谢湜(中山大学副校长,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翻阅《丛刊》后,敏锐意识到这批文献在诸多方面将引发新的思考。他提及多年前沈艾娣教授的专著《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该书系统研究《刘大鹏日记》,在史学界引发日记研究的讨论热潮。《丛刊》第十辑中的《龚缙熙日记》,记事从嘉庆十五年直至同治十二年,其中有诸多值得关注者,如《日记》记载常熟、昭文等处地方事务非常仔细,一般绅董会议的参与者、会议内容等均详实记载。此外,《日记》大量记录日常生活物品如大闸蟹、西瓜、黄瓜等价格,是研究近世物价波动的重要材料。而《日记》所示太平天国时期各类信息的流畅通达,也为探究这一时期的信息管道机制等提供新思考。预计这批新史料,将会推动相关研究焕发新的光彩。

作为《丛刊》出版方代表,樊昕(凤凰出版社副总编辑)认为《丛刊》已成为凤凰出版社标识度很高的品牌,在学术界和读书界产生较大反响。不止于此,凤凰出版社以这套《丛刊》为基础,培养了一批80后、90后的古籍整理队伍,以此为基础,还催生不少博士论文及项目课题。《丛刊》与凤凰出版社《日记研究丛书》等相配合,助推了近年“眼光向下”的学术风气,推动学界更加注重稿本日记、信札等稀见文献,显示出版界与学界互动的新气象。

《丛刊》是近现代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工程

稀见史料助推新的学术研究风气,不仅在于史料本身意味着方法,更在于史料之新,是学术产生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丛刊》已出十辑,以一百多种的皇皇规模,为近现代学术研究提供了额额重要的文献保障。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前沿学术成果,也引起学界重视。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邱捷认为,第十辑《丛刊》的14种图书,是极具价值的一手文献。通过这批文献,可见晚清官员、学者的多重面相。邱捷教授曾整理过规模甚大的《杜凤治日记》,他注意到杜凤治笔下的方濬师是有本事、有个性、有气场的上司,对杜凤治也颇有关照,却有些贪婪。然《丛刊》所收《方濬师日记》看,方氏在日记中却以藏书家和读书人自居,面目迥异于杜凤治所记。一手文献的价值在于以史料说话,有助于打破一些历史成见。如晚清榜眼左霈的日记,对重要历史事件辛亥革命、府院之争等,均寥寥数笔,或干脆付之阙如,日记所载大部分为读书教子、拜访朋友等。左霈这种对政治的漠视或不关心,正揭示彼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及理性抉择。而这种历史的细微局部,正是日记可以烛照者。邱捷甚至认为,研究“史事细节”,尤其是讨论观念史、生活史问题时,日记是特别可信、特别细致、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史料,尤其在日常生活细节上,有其他性质文献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譬如《丛刊》第九辑《张人骏来往函电集》《李准集》,对研究近代重大事件(如黄花岗起义)价值极高,两《集》所记维护东沙岛主权,以及《李准集》巡视西沙群岛的内容,至今仍具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丛刊》意义非凡。此外,邱捷还认为,对近现代文献整理而言,影印出版是不够的,惟有点校出版,才能更大限度发挥其价值。而这项重要学术工程的成功,自然得益于新时期古籍文献事业的良好氛围。使得大批稀见稿本文献尤其是小人物的著述均有整理出版的机会。为了让这项学术基础工程建设得更加完善,邱捷还呼吁国家在职称评审及成果奖励申报时,真正对文献整理成果以应有的重视。

《丛刊》以其厚实的史料特性,引发文史学者的广泛关注。陈谦平(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民国史的学者,高度肯定日记文献的价值。他指出,高层人物日记往往修饰成分多,但《丛刊》所收稿本日记多出中下层士人之手,可折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不同性别者对所处时代独特的观感和认识。他注意到《丛刊》第十辑所收陈庆均、龚缙熙、方濬师等人日记,认为其中所涉政局、中外关系、灾荒、琴棋书画等应有尽有,尤其是陈庆均日所载捐纳事甚多,有助于增进研究者对历史人物生活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陈谦平看来,层次越低的官员的日记或价值更大,因其在日记中对社会生活有更多描绘。他还期待更多历史学者加入《丛刊》整理工作,让更多史料早日公开。

在史料整理的基础上,提炼有价值的学术命题,是文史研究者致力奋进的方向。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度肯定《丛刊》作为学术基础工程的价值。他特别注意到作为“学术游牧人群”的研究生,近年在论文选题上多转向近现代。这种学术取向与《丛刊》的学术趋向高度一致。由此可见,《丛刊》预流了现下的学术风气。吴承学还注意到《丛刊》三位主编张剑、彭国忠、徐雁平在史料整理之外,身体力行,以“有学术的思考”从事“有思考的学术研究”,推进近现代文史研究,为年青人树立表率。如张剑对《高心夔日记》的研究及其对情境文学史建构等的思考,彭国忠对《铅差日记》与《孟宪彝日记》的研究,徐雁平利用《萧穆日记》讨论中国文学流派的模式问题等,相关文章都发表在重要刊物。此外,《丛刊》所衍生而出的《日记研究丛书》,提炼了诸多有意义的学术命题。最后,吴承学还引曹道衡先生名言——“把史料整理作为文学史研究的起点”,强调文献整理是起点,但研究者不能只满足于收罗整理,由此对《丛刊》这项学术基础工程的未来走向提出更高的期许。

书信、日记等“无意史料”每能带来意外发现

在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眼中,史料可分为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据此粗略划分,《丛刊》中不少日记、书信正是“无意史料”,阅读这批文献,往往有意外收获。

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在感叹近现代文献丰富之余,注意到这批史料与北京大学校史的密切关系。他从第十辑《丛刊》所收《沈兼士往来书札》中发现北大校史的诸多细节,例如国学门何时成立、成立过程如何等?又如,歌谣运动如何开展?抗战胜利后,彼时的教育部如何接收“伪北京大学”,如何处置相关教员和学生等等。沈兼士的往来信件对此皆有详细记载,可极大丰富如今北大校史馆只一页展板一笔带过的简略。此外,对古典文献学学科重要创始人魏建功,《沈兼士往来书札》也有诸多记载。如魏建功预科二年级时为沈兼士写课堂笔记,遇有疑问,即写了一封千余字的长信讨论“皇皇”二字。杜晓勤认为,此类可贵的学术史局部信息,可补正史之缺,让过去粗疏的学术史变得更加丰满,因而弥足珍贵。

马忠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也高度关注以书信、日记为核心的《丛刊》。他指出,这篇文献价值有填补空白之功,如《祁景颐日记》,涵括大量京剧剧评,这对戏曲研究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料。马忠文认为,近年日记、书信这两种资料日益受到重视,主要因为它们是有温度且具亲和力的文献。不过,马忠文也指出,这两类私密文献虽便于研究者窥探真相,但学者在研究层面应当平视、客观对待。如《方濬师日记》中诸多信件等即是作者有意识保存的结果。作为长期从事近代文献整理的学者,马忠文十分关心近代日记、书信文献的整理问题。他认为,与传统的古典文献整理相比,书信和日记包罗万象,整理难度很大,需要文学研究者和史学研究者密切合作。毕竟,历史学者的诗文断句可能露怯,而文学研究者对典章制度等可能没那么敏感。而出版社要编好此类出版物,可能要配备历史和文学两个方向的编辑。

书信、日记类文献在过去并非罕见,为何《丛刊》所收在近年备受瞩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王奇生认为,《丛刊》所收日记、书信有其特殊性。从前出版的日记多出名人之手,而《丛刊》囊括不少稀见及小人物日记。以往的近现代史料对重要人物关注较多,注意革命等激进方面的内容,《丛刊》则兼容并包,将相对保守的、甚至以往视作“反动人物”的文献也涵括其中。由此,各种中小人物、地方性人物的著述在《丛刊》中都有所呈现。以士绅而论,过去关注张謇等名人,如今则一般的县绅、乡绅等著述均予以披露。由此,《丛刊》所展示的史料价值往往因透露不少“无意史料”而给研究者带来惊喜。譬如《陈庆均日记》记载欧战,讨论袁世凯称帝等均心平气和,比较客观。这些材料与从前大规模披露的文献相较,难能可贵。

至于近现代书信、日记所收的范围,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应当有所扩大。如王奇生认为,“近现代”的时段可放得更广,一些当代史料也不妨收入。黄仕忠(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近年比较关注当代史料,并试图在《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的延长线上继续工作。他认为,如果《丛刊》编者、出版社编辑等将最近十年的编纂日志整理出版,将编辑、作者、出版社讨论的细节等放进去,不惟是可贵的出版史料,对研究者解读这十辑《丛刊》也意义非凡。

《丛刊》有序出版助推“学风转移”

《丛刊》所征兆的学界“眼光向下”的学术潮流,以及其所带动的近现代文献整理研究尤其是日记、书信等文献整理研究的热度,推动了新时期的学风转移。这种通过大型文献整理工程关联学术变迁的新时期文史工作模式,也引发学者热议。

作为大型项目的负责人,杜桂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认为十辑《丛刊》的出版有四个重要意义:一是《丛刊》轮流主编,有序推动,这种“有组织的科研”值得学习;二是《丛刊》十年来出版将近200种史料,带动诸多青年学子参与,为未来古籍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持;三是《丛刊》为近代文学学科建设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四是《丛刊》的出版和研究,促进了学术方法更新和观念转变。这种学风转移,概括而言,即是强化了整体历史观,促进了边缘史料的中心化,引导了学术眼光向下和向内的关注,也使越来越多研究者因此更加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主体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文学史的褶皱和空白区域。由此,《丛刊》所示史料为文史结合和会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术组织与出版是学术风气转移的重要推动力,俞国林(中华书局编审、副总编辑)从此出发,注意到《丛刊》三位主编分居北京、南京、上海等近代文献渊薮之地,而《丛刊》之出版,则是出版界和学界互动的良好典范。他认为,文献整理与出版相得益彰,可最大程度促进学术进步。一方面,通过挖掘、整理与出版相关文献,有助于特定学术共同体的生成,集体推出成果。另一方面,文献整理之上,尚须学术成果提炼、升华。惟其如此,才能使更多的文献得到整理出版,被更多人看到,实现历史文献价值最大化。

近现代文献与前此时段文献面貌迥异,多数还处于未完成时,是“未写定状态”,仍需加大力度予以整理。对此,安东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指出,清人对清代以前的历朝文献做了大规模的系统整理。但近现代文献尚有诸多梳理工作需要从事。例如海外与民间藏有诸多稀见文献,有待进一步发掘。这在《丛刊》中均有所体现。此类稀见文献有助于研究者对既定的历史书写产生新认识,如在革命史研究方面,关于朝野民心所向、对清廷和皇帝的心态等问题,透过大批稀见的书信、日记等史料,可细致探测一般民众的心灵世界,有助于激发一些新的认识。

近代稿本整理工作难度较大,其学术含量得到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的高度肯定。除此之外,程苏东将阅读《丛刊》的感触概括为两句话、八个字——即“学风转移,学人浮沉”。就“学风转移”而言,他认为近代学术的飞跃,实际上是基于对明末清初以来近三百年学术风气的总结。清末民初,新旧学风互相激荡,包括学术观念、表达方式以及学术团体的结合方式,如师生、师友之间交往方式等,都蔚为可观。《丛书》展示了新旧学术风气碰撞过程中,学人如何在坚守传统和预流风气之间的转变历程。如《曹元弼日记》等就体现这一特点。曹元弼的经学范式并非传统的学案体,而是呈现新的特点,目的在希望新时代读者能理解旧知识。就“学人浮沉”来说,程苏东以《沈兼士往来书札》为例,说明近代稀见史料为理解陈独秀、周作人等人的历史机遇和个人命运提供多元角度,展示了大时代下文人动荡浮沉的飘零感。在他看来,《丛刊》所收的书信、日记等带有私人写作性质的文本,是了解一代学人心史的重要文献集群,也是学风转移的历史见证。

在史料基础上探寻研治史料之法

《丛刊》所展示史料久已为学界注意,而史料所蕴藏的深度整理范式仍有待开掘。更应当引起研究者注意的是史料研究的方法,即如何研治史料,以便让它们的价值发挥得更大。

在此,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寅着重揭示了《丛刊》第十辑所收数种史料的重要价值。他指出,沈兼士著作多年来市面仅见《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此次《沈兼士来往信札》收录沈氏来往信札331通,涉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顾颉刚、陈垣、杨树达等70多位文化名流,价值十分可观。而而《夏敬观家藏亲友书札》则对一千九百馀通书札做了细致的释读、缀合、考证,更对研究近现代学术史、艺术史极有帮助。此外,蒋寅还特别指出《丛刊》在深度整理方面做出相当努力,如《龚缙熙日记》除用国图藏《龚又村自怡日记》三十二卷本作底本外,还参考南图藏《龚又村自怡日记》三册,并附录台湾“国家图书馆”藏《镜墀轩稿》中的《镜墀轩日记摘要》,再将南图藏《镜墀轩诗集》、常熟图书馆藏《娘军斗胜集》《鹅湖风雅集》三种龚氏著述收入附录。如此收罗,实现了龚缙熙著作较充分的整理。

刘跃进(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度肯定《丛刊》不为时风左右,十年出版十辑百余种史料的踏实治学精神。他认为,这对扭转当代浮华不实的学术风气,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刘跃进高度重视史料的研究方法,他注意到这次《丛刊》发布会的主题是“史料整理、阅读和应用”,认为《丛刊》团队意图从理论上去探求研治史料之法。刘跃进指出,史料与史识应该相辅相成,文献与理论本身并不矛盾,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命题和研究选题。在新时期,“用新的眼光、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照亮他们所整理的具体史料对象,无疑是可取和值得赞扬的。”

至此,“近代士人的家国记忆与生活图景——《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十辑)”发布会正式落下帷幕。而《丛刊》的第十一辑、第十二辑正在紧锣密鼓地编校中。据悉,《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是由凤凰出版社陆续出版的大型史料丛书。2014年出版第一辑,之后每年一辑,至2023年已届第十辑,共出版各类史料128种178册。其中尤以日记为大宗,有70余种。2023年最新出版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十辑包括:《方濬师日记》《张蓉镜日记》《陈庆钧日记》《左霈日记》《陈曾寿日记》《龚缙熙日记》《徐迪惠日记·象洞山房文诗稿》《沈兼士来往信札》《夏敬观家藏亲友书札》《安顺书牍摘钞·贵东书牍节钞·黔事书牍》《翁同书奏稿》《三十八国游记》《君子馆类稿》《晚清修身治学笔记五种》,共计14种。《丛刊》自出版以来广受业界好评,日本学者八百谷晃义在日文《大学出版》(2022年第131号)发表《日记史料与中国史》一文评价云:“在近年的日记史料整理方面,江苏省凤凰出版社《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对作为外国研究者的我们来说尤为值得庆贺。该丛刊的一大特征是在著名的日记之外也包含很多小人物的日记。”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十辑书影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