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蒋立辉:用剪刀给自己剪出一条“阳光大道”!

2024-01-07 19: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剪纸是一项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这项技艺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其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美好寓意以及陶冶身心的作用也使得古往今来的非遗大师、民间爱好者对它情有独钟,来自北新泾街道“阳光之家”的学员蒋立辉便是其中一员。

“这种最简单的大概十几分钟就能做一幅,普通的就要一两个小时,而最难的则要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北新泾街道“阳光之家”活动室内,蒋立辉从柜子里翻出一叠剪纸作品,向记者介绍其中的门道。从线条简洁的《福娃》到精雕细镂的《百鸟朝凤》,他都能讲述每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了创作这件作品,花了我几个星期时间,中途还失败了几次。”小心翼翼地抽出得意之作《百鸟朝凤》,蒋立辉指着上面的精细的线条说道,“中间不能出一丝差错,只要刻坏一点,就得全部作废重来。”

剪纸技艺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剪刀剪,一种是用刀刻,蒋立辉擅长的是第二种刀刻。为了做好剪纸创作,他自己备了一套专门的工具。“光是一套专业的刀具就要一千多块钱,还有刻板、宣纸等等,都比较贵,感觉还是蛮‘烧钱’的。”蒋立辉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也没有别的爱好,唯独喜欢剪纸。而为了帮他实现愿望,北新泾街道“阳光之家”为他提供了用于创作的材料,“练习的时候我会用一些便宜的纸,但是好的作品必须用比较贵的宣纸才能做出来。好在有‘阳光之家’提供的资源,让我可以安心地完成创作。”

除了提供创作所需的材料,区残联和街道“阳光之家”还不遗余力地为学员们提供提升自己的机会,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剪纸培训课堂等方式,鼓励学员勤学多练,用技能实现奔向美好生活的愿望。“在残联的帮助下,极大地激发了蒋立辉和其他学员们的学习创作热情。”北新泾街道“阳光之家”相关负责老师说道。

三十出头蒋立辉从学生时代就喜欢剪纸,在上技校的时候,他看到学校组织的兴趣班里有剪纸课,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当时教我们剪纸的老师是专业的非遗传承人,在老师的启蒙下,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剪纸。”蒋立辉回忆道,“即便后来毕业了,我也一直坚持学习,一直玩到现在。”

从萌生兴趣至今,蒋立辉在剪纸这门艺术中沉浸了二十多年,虽说算不上登堂入室,但是凭着这份热爱与执着,他创作的作品也是独具风格,并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其实自技校毕业以后,蒋立辉尝试过许多工作,物流、园艺、厨师、电力抄表员、地铁安检……但做的时间都不长,唯有一份兼职一直做到现在,那就是中医艾灸。“或许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然,这份艾灸的兼职我做了6年。”蒋立辉告诉记者,之所以喜欢传统文化,和自己的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蒋立辉的外公是一名中式传统糕点师,小时候他就喜欢看着外公通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做糕点,耳濡目染下,他自己也逐渐地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今,蒋立辉每天都会坚持用一部分时间去练习剪纸技艺,对他而言,剪纸已经不单单是一项爱好,每一次流转于纸面上的执刀挥舞,已然成为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剪纸创作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我喜欢这种状态,它融入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寄托,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猜你喜欢

原标题:《蒋立辉:用剪刀给自己剪出一条“阳光大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