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早的孔子像——孔子徒人图漆衣镜

2024-01-08 13: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不起眼的小碎块

2015年11月14日。

在南昌郊外的一座汉代大墓的考古工地上,考古学家们谨慎地打开了墓葬的主椁室。距离这座墓葬开始发掘清理,已经过了4年之久。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他们马上要见证一个大发现了。但是在场的人里没有一个知道,是有多大的一个发现在等着他们。椁室内出土的随葬品,让即便是最为乐观的考古学家都惊讶得合不拢嘴。墓主人的椁室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室放置棺柩、床榻及大量的青铜鼎、壶等礼器,西室被用隔板和主椁室的其它部分分隔开来。在西室中部堆放着的,是二百余枚金饼和马蹄金等。就在装金饼的漆箱上方,散落着一些不起眼的碎木块和青铜碎块。考古人员们一并提取了这些碎块,送到实验室进行了清理拼合。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发掘情况

墓主人的身份,被证实为曾在皇位上坐过27天的海昏侯刘贺。

而这堆不起眼的碎块,则拼出了一件著名的文物:孔子徒人图漆衣镜。

整个衣镜镜框为木质髹漆,镜掩与框通过左侧的两个铜合页连接,可开合。在框的下部两侧有两个铜环,可能套在以猛兽为底座的立柱支架上;在内框内还保留有一个铜制插销,可能是穿在镜钮内以固定铜镜所用。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镜匣(复制品)

战国时期的有关孔子的图像还没有发现,汉代是目前考古发现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孔子图像出现的最早时代,除了海昏侯刘贺墓的有孔子形象的镜框,主要是墓葬壁画和画像石。

目前已发表资料的有孔子图像内容的壁画墓有六座,时间最早者大约在西汉元帝、成帝年间。海昏侯墓中孔子徒人图漆衣镜的出土,把最早的孔子像的时间又往前推了一截。

这件文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所绘孔子像不仅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孔子像,也是唯一一份以孔子及其弟子为题材的早期孔子肖像。

在西汉立国之后一直到文景期间,为了休养生息,一直依靠“黄老之学”作为治国理念。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的统治,而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独尊儒术思想,儒家学说终于走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顶端。但统治者接受儒家学说是为其加强思想统治服务的,在最高统治阶层,并不真正信任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的内容为了适应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文穿凿附会的解释,使得儒家学说有浓厚的神学宇宙论及宗教政治学的色彩,儒学几乎变成了儒教,儒家学说渐渐方士化,而孔子从体貌特征、生活经历到才能禀赋都被神化了。因此,目前所见西汉晚期及之后的孔子形象,以“孔子见老子”这一有某种道教含义的仪式化图像占了绝大多数。

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砖

衣镜上的孔子,儒雅、内敛、谦恭,以布衣形象示人,传记记载孔子因“王道坏、礼乐废、盛德衰,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而作春秋、成六艺,是历来为人所知的圣人形象。孔子弟子形象极具个性,传记上的他们各有成就但都崇拜孔子。孔子及其弟子形象刻画真实而生动,而不像“孔子礼老子图”固定而刻板。人物的呈现以肖像画的形式表现,线条简练,人物写实。

漆衣镜镜匣上孔子形象

刘贺墓出土衣镜上的孔子像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对绘画史和工艺史研究、在孔子和儒学研究上、对西汉中期的历史、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研究也都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人物传记

在镜框的背面,以黄色粗线在四周绘有方框,在方框内有两条黄色粗线将屏风分割为大小一致的上下三部分。每个部分的格局基本一致,中间彩绘相向而立的两个人像,人像头部后上方标有人物姓名作为榜题;在两侧用墨书该人物有生平和言行的短传记。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镜匣背面图案

根据传记的内容可以得知,镜框上的六位人物分别是孔子及他的五位弟子:颜回、子贡(子赣)、子路、堂骀子羽(澹台灭明)和子夏。

《孔子传记》

《颜回传记》

《子赣传记》

《子路传记》

《子羽传记》

《子夏传记》

原标题:《最早的孔子像——孔子徒人图漆衣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