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泠不冷:在美到窒息的画面中看看一百年前西湖畔的那群青年
杭州,除了蒙蒙细雨,小桥流水,江南最美的烟雨画卷,你还能想到什么。
杭州,有家喻户晓的三绝: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就坐落于西湖景区孤山南麓。
(梦幻般的江南影像)今年11月14日,许继锋执导的纪录片《西泠印社》将在浙江卫视播映,而公众号“西泠不冷”作为《西泠印社》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已先行在网络上走红。
日前,“西泠不冷”在微信端发布了三组海报,揭开了纪录片《孤山路31号》的神秘面纱,该纪录片制作精美、风格冷艳的海报紧紧地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引起了广泛关注。
《孤山路31号》海报他希望,“西泠不冷”用影像搭建杭州文化的新景观。
一百多年前,一群志于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青年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
建社至今,有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挥洒豪情,留下墨迹。他们曾经在西泠印社留下了关于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感悟。
(动图来自“西泠不冷”公号)本期访谈,将带领你跟着许继锋的步伐,看一位人文纪录片的导演是如何记录文人们的风月逸事;看他如何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力创新高,打破观众对纪录片的固有印象,开创人文类纪录片的全新模式。
许继锋纪录片《西泠不冷》总导演;
国家一级导演;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
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国际评审团成员、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复评评委
作品《风雅钱塘》《水中的芦苇》《穿越地球之巅》《四季西湖》等屡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
2004年获全国第四届“百佳电视艺术家”(现改为“中国电视德艺双馨艺术家”)和浙江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称号;
▶ 他不仅是纪录片的制作者、传播者,更是纪录片行业的教育者,为多家权威机构和高校客座教授,常年受聘担任讲座专家。向新一代纪录片人传递着自己的信念,身体力行地推动国内纪录片的生态环境优化。从业多年,他收获的不仅是一个又一个褒奖,更是纪录片人的尊重与拥戴。
关于|许导和他的“西泠不冷”
GZDOC :了解到您带队拍摄的《西泠印社》系列的《孤山路31号》将于11月中旬在浙江卫视播出,可否简单介绍一下《西泠印社》系列纪录片?
许继锋:西泠(líng)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
《西泠印社》计划分成两季制作播出,第一季预期在西泠印社创社115年的时间节点,11月14日与大家见面,第二部会在明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背景下跟大家见面。主要是探寻解读西泠金石精神,看看十九世纪杭州的年轻人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信仰。告诉大家,西泠印社何以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名社。GZDOC:您为何将《孤山路31号》作为这个系列的首部作品?
许继锋:是为了培育一种全新的语感。《西泠印社》是传统经典文化的代表性文本,这个文本需要找到适合现代传播语境的纪录片语态。我们之所以把这部片子命名为《孤山路31号》,是希望激发一种让大家亲近、探寻、了解这个文化地标的欲望。所以,我们节目的slogan也叫“一起到孤山寻宝吧”,导演希望带领大家去孤山寻访一段被岁月掩埋的世纪传奇。
GZDOC:您之前拍摄过多部人文纪录片,请问这次《西泠印社》系列纪录片的跟之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做了那些突破性的挑战?
许继锋:首先我希望能够模糊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所以这个项目从去年6月28号启动开始,公众号“西泠不冷”就已经跟大家已经见面了。我在尝试用一种很特殊的的方式,跟我未来的观众来进行互动。
第二个就是打破人文纪录片和自然纪录片之间的界限。
让观众知道,西泠印社不仅有四君子、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等高贵的灵魂,还有栖息在这里的花鸟虫鱼,草木山泉,他们其实是一个相互见证相互涵养的生命共同体,我想选择一个特别的角度去打开这个时空,去讲述这个故事。
关于|他和他的纪录片GZDOC:请谈谈您对人文类纪录片拍摄的一些心得。
许继锋:人文类的纪录片,需要创作者本身具备对人文历史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同时选择一种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叙事上传播上注重当下性,要注重和年轻人的情感实现互动。
我想把《西泠印社》做成一个具有实验意味的作品,设计与探寻金石文化的精神空间相应的叙事格局。动用以往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没有用过的手段,使整个影片在视觉上具备一种强烈的陌生感,给观众一种不同以往的视觉体验,让大家看见一种日常看不见的真实。用一种特殊的视角,使孤山的整个生命体系能够找到一种表达自己的一个机会,来实现西泠文化更有意味的深层解读。
GZDOC:您心中好的纪录片是什么样子的?许继锋: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而且可以抵达人的情感深处!所以好的纪录片是一个双面镜,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又照见导演真实的内心,看到导演的自我个性表达,以及他的职业信仰,他内心所坚持的价值观。
GZDOC:您对纪录片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预期?
许继锋:现在纪录片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这给很多人创造了发现世界、记录事实、表达自我的机会。也就是说随着记录手段的进化,纪录片人和公众生活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了,大家都在记录现象,大家触及现象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有时候,我们却离真相越来越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把事实的碎片,当成是事实的全部。
这是我所担心的一个问题,有时候它会制造一种幻觉。所以需要我们去厘清纪录片表达的逻辑,构建起纪录片生产的完整体系,优化纪录片的整个生态系统。同样,我们现在离世界越来越近,世界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会不会离内心越来越远呢?
关于|优化纪录片行业生态系统
GZDOC:您参加这么多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什么感受呢?
许继锋: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延续了十几年,它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人的一个精神的高地,具备良好的平台效益。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对整个中国纪录片生态的优化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017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式GZDOC:您也担任了多所高校的教授,在纪录片教学上您有什么样的见解?
许继锋: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希望教学能更多地和实际创作相结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世界的能力,当然这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我们不光要培养学生们制作纪录片的技能,更要培育他们的纪录片思维,激励他们个人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
GZDOC:您认为地方的电视台、卫视频道这样的一些传统媒体,它在制作纪录片的过程,在目前的新媒体的形势下有什么样的经验吗?许继锋:我一直以为所谓新媒体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我很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你就是新媒体。没有天然的新媒体人,也没有永远的旧媒体人。
从现实来讲,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是指大量在网络平台上出现的影像产品。新媒体最核心的特点在于它的用户意识和跨界能量,以及强大的学习能力。近几年某些互联网产品学习并复制了传统电视机构制作内容的优势,它们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传统电视机构生产的产品。
还有新媒体的变现能力和营销模式,它能够快速的把大数据运算的结果变成自己获得影响和盈利的方式。这是些传统电视机构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
但是,从整个大格局来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在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上仍然不处弱势,我们看到的一些所谓爆款纪录片或者网络综艺,其生产流程仍然是传统电视人制造的背景。只不过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增强用户意识,培育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变现能力。制作纪录片也是如此。
可能国内的很多电视台,在节目版面上看,不是将纪录片作为最大体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还无法完全释放。但是如果能转化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仍会有新的契机。事实上,这个机会已经出现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