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田海蓉:耐得住寂寞,看得清名利
谁也没想到一部讲述老北京生活、没有流量演员、宣传不多的《正阳门下小女人》能拿下全国收视第一的宝座,还在豆瓣收获8.0分的高评价。从观众评论看来,好感来自于该剧对于女性自立自强形象的塑造与宣扬。
田海蓉在这部戏里扮演的“陈雪茹”,就是这么个自立自强的独立女性:有商业头脑,办事雷厉风行,吃苦耐劳,信心十足,高瞻远瞩,最关键的是,不依靠男人,照样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田海蓉扮演陈雪茹田海蓉说,一开始拿到剧本,她就决定要把陈雪茹定位成“每一天都活在阳光灿烂里”的女人,经历什么风霜痛苦都不是事儿,醒来就是新一天,依然笑着面对生活。
“我没有依据中国传统女性的状态,去塑造她的真善美,我是依据更先锋的独立女性。旧时代也有新女性,像林徽因,就是在民国里很先锋的女子。她有她小女人的一面,但更有为国家做贡献的大女人一面。”在田海蓉看来,陈雪茹要是具有超出时代的思想意识的女性,但在塑造上也不能脱离时代,“你看陈雪茹一出场,摆着小杨柳腰,手都是有点小身段,为什么?因为剧里说了,她是从南方来的,有江南女性腔调的。南方人到了北京来做生意,到了北京之后有一点京腔京韵。南方女子的柔情妩媚她身上有,北方女子的胸襟豪爽她身上也有。她南北结合的,我觉得是个蛮有趣完美的女子。”
田海蓉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在这部剧里,“陈雪茹”和蒋雯丽塑造的“徐慧真”两位女性交相辉映,比得其他所有男性角色黯然失色,她们真正做到了不靠男人和运气、全凭实力智慧成就人生的“大女主”。
田海蓉而田海蓉自己,本身也与陈雪茹一角颇有贴合之处。她从小就特有主意。五六岁时,田海蓉特爱看影视剧,看到电视机和大银幕上的演员们,她就有种感觉:“我觉得他们演的我都会演,我这辈子也要做演员”,但家里可没人这么想。田海蓉小时候看着挺内向,爸妈都觉得演员应该外向啊!于是纷纷劝她:你不可能做成演员的。“但是我自己知道,我一定能成为一个演员,而且我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怀着这么一股子倔劲儿,哪怕田海蓉18岁时已经有了一份人人羡慕的电视台里的工作,但她还是没忘记儿时的演员梦。有人嘲讽她:“田海蓉,你要考上上戏了,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她也不反驳,在所有人的反对中,自己拎着个小箱子坐公共汽车去了上海,也没地方可去,从凌晨两点就在学校门口徘徊,一直到五点多,在路边小店吃了份小馄炖,就进上戏考试了,而且还真让她考上了。
《关中匪事》,田海蓉饰演喜凤毕业后,田海蓉事业顺风顺水,《雷雨》《黑冰》《关中匪事》《女人不哭》,拍一部火一部。可是一直泡在剧组里,让田海蓉觉得自己快要和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了。有一次和妹妹去银行取钱,田海蓉连自动提款机都不认得,更不知道卡怎么插进去,“我问我妹妹,这门是干啥的?我妹说,进去要取钱。我问怎么进?进去了我又问这柜子怎么弄?我妹说,你怎么什么都不懂?”那一刻,田海蓉就觉得她得过自己的人生,“我不能整天活在戏里。”
“我不但要做艺术家,我还要做一个生活家。我的生命里面有生活也有艺术,这两点我不能厚此薄彼。”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冷静审视自己正红火的事业已属不易,要放慢步调,更是艰难。然而在田海蓉看来,“这是我给自己设定的一条人生路”。“我得让我的艺术之路延长。因为往往人是这样的,一瞬间你火了,一刹那就陨落。 盛极必衰, 你不能让它完全盛开,要收着点,含着点,才能让你的道路走得更长更宽。”
“你要耐得住寂寞,你要看得清名利。”田海蓉这样说道。
【对话】
澎湃新闻:在看剧本的时候,陈雪茹这个人物最吸引你的东西是什么?
田海蓉:我觉得这个角色,她具有先锋女强人的味道, 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传统女人。你不要看我们叫《正阳门下小女人》,如果你从这个“小”字上去解读这个人物的话,这个人物她就黯淡了。我看剧本的时候,我想我不能从小女人的角度去看这个女人,我得从大女人、大商人的角度,去切入这个角色,然后再赋予她小女人的情感的东西,这样人物就有血有肉,就丰满。其实你通过看陈雪茹,可以看出人的一生怎样能活的精彩。虽然她是旧时代过来的女子,但当代女性看她是有意义的,对我们爱情上、生活上、事业上是有所触动和启发的。
澎湃新闻:先锋这个词,用它形容一个从民国过来的女性还是少见的。
田海蓉:因为在那个时代她真的就属于先锋女性,她冲破了时局,没有被时代局限。她这一路,做丝绸店的老板,做得风生水起,还和外国人打交道。 然后改革开放,她是第一个去做超市的。到了90年代,她成了个大企业家,她能看十步走一步,这样的女性不是先锋女性是什么?
澎湃新闻:国内很多影视剧里,对于女性友情的描写,是很浅的,通常就是为了男人撕破脸,斗来斗去。但《正阳门下小女人》里的女性友情,好像有趣得多。你怎么看?
田海蓉:我们这个戏说白了讲的是两个小女人,但这两个小女人都是有大智慧的女人。所以你看她们之间的斗也好,相爱相杀也好,都显得高级。
有些电视剧里描写的女人缺乏文化深度和生活阅历,就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斗来斗去,都是小格局。而这两个女人是有大格局的女人,她斗起来也不一样的斗法。她俩能直白地告诉对方:我为什么跟你斗?因为你值得我跟你斗,你有那高度,别人我还看不上呢。而且我也不是把你往死了斗,咱俩就看谁厉害,谁是正阳门下第一的女人。所以她俩是一路竞争,谁也不服输,事业都是蒸蒸日上。你看陈雪茹最难的时候,谁去帮了她?徐慧真帮了她。徐慧真遇到难事,陈雪茹也会站出来。这是真正的朋友,君子之交,绝对的清楚。
澎湃新闻:这几年所谓的大女主戏,其实就是谈恋爱,剧里女性成功基本上都借助男性的力量,《正阳门下小女人》却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女性成功靠自身实力。关于这一点能不能谈谈您的想法?
田海蓉:这个戏其实讲的就是女性的独立意识。 这也是这个戏的意义所在。 这两个女人完全是靠自主自强的意识, 一路打拼到如今。你看40年的跨度,在这40年里边多少风雨飘摇,但她们依然坚强。 我说这陈雪茹就是一朵带刺的红玫瑰,傲然绽放。她是一个独立意识很强的女性。
为什么这个剧叫“小女人”。小女人指的是什么?传统社会里,对女人的定义就是小女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其实是大家更能接受女人要做小女人。剧里这两个女人在外面是大女人,回家是小女人,女性的细腻、温柔还是有的,这样家庭才能和和美美。但是她们是有智慧的女人。这里面的两个大男人,他俩为什么过的幸福呢?他们俩享受的是小幸福。其实这个戏就是小女人、大智慧,大男人、小幸福。
女性在选择丈夫的时候一定要看准人,要我说,要做事业型的女人,那就要找一个归属家庭的男人。你选择了一个就不想你出去、就想你在家里面做小女人的男人, 那你还想做事业?就不能找这种男性。
田海蓉和蒋雯丽澎湃新闻:陈雪茹跟徐慧真这对人物关系确实特别有意思,你和蒋雯丽老师在拍摄过程中,两个人是怎样一个交流状态?
田海蓉:我们俩都是安徽女子,受徽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很多的气质、思想意识有相通的地方。所以我们俩交流起来非常顺畅,懂得对方。基本上在剧组里,一到了化妆间,我们就开始进入角色了。一人拿一剧本,两个人背靠背的,同时在化妆。从今儿的第一场开始对词,对完了,第二场,第三场,过一遍,然后重新第一场,再来对一遍,又走一遍。就着这个劲儿,背得滚瓜烂熟。这个词就变成了不是我田海蓉,也不是蒋雯丽在说台词儿,而是陈雪茹、徐慧真她们的词儿自然而然流出来了。如果演员你现场还在背台词,那就谈不上塑造角色,更谈不上塑造一个灵魂。你要想把角色演好,演员要赋予这个角色灵魂。你看到这个人物的灵魂,才会爱上这个角色。
我们整个剧组都在这个氛围里面,大家都没在那嬉笑玩乐,都是生活在剧里的,我们言谈举止都是那个人物。这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戏受到观众的喜爱。
澎湃新闻:你也说到这个本子特别好,很多从业者表示,现在好剧本很难遇上,你也这么觉得?
田海蓉:好剧本你遇上了,你还得遇上好导演。好导演遇上了,你还得遇上好演员。好演员你遇上了,你还得有好的发行方,好的发行方你遇上了,你还得有好的播出平台。一部戏的好,它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澎湃新闻:作为制作人,在遇到好的剧本,或者找好的编剧这方面,有没有一些什么经验?
田海蓉:电视剧创作方面,其实中国在原创上面,是很缺乏、很稀缺的。中国大多数来得容易的一是小说,二是直接跟国外买版权,还有经典翻拍,翻拍之后再翻拍。
像《正阳门下小女人》,完全是原创剧本,原创剧本就需要编剧有特别好的文采,还要有生活阅历,包括对整个的大时代、文化背景的掌握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而且你还要读懂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这戏不容易写。咱们这个戏好看在哪,好看在它是通过小酒馆切入,写了两个女人的相爱相杀,相互成就的40年。但在里面能看到什么?看到的是众生, 每一个小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生活在其中的。做制片人,要想遇到这样的原创剧本特别难。
讨巧点的方式就还是找好的小说。小说的高度在那,在那个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话,起码故事的深度、广度它都有了,再差差不到哪去了。在剧本方面,其实还是要一些机缘的。
我们的从业人员还是要多看书,积累素材,博古通今。我们这个行业叫什么?叫文化行业,艺术行业。咱们一开始是文化艺术界的人士,但你看后来变成演艺圈, 现在变成了娱乐圈,娱乐大众了,娱乐大众之后,可不就流于肤浅了吗?你只想博人一笑,你这个笑有没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还要有引领大时代方向的责任感。
制片人首先要读书,你才能够去拿捏剧本;你编剧要读书,你才能写出好剧本。导演,演员。包括我们的美术、道具师、摄影师,你肯定也得有文化水准,人人要读书。这个时代读书人太少了,大家都流于表面,你知道吗?其实我觉得这个有点像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这不是我一个演员该说的了。
澎湃新闻:那最近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读者朋友们?田海蓉: 我推荐给大家一本《傅雷家书》。咱中国的下一代太重要了,他们还是雏形,特别好塑造。家长都看看《傅雷家书》,看看什么叫夫妻之爱,什么是父子、母子、 母女、父女之间真正的爱,我觉得那个书真的有利于我们整个社会。
澎湃新闻:现在国外有很多中年女演员担纲的电视剧,收视口碑都好,但国内这样的作品是少的。国内对于女演员特别爱强调少女感、年轻,同年龄的男演员还在跟90后95后的女性谈恋爱,同年龄女性只能演妈了。你有这种感觉吗?
田海蓉:我很高兴你能看到这一点。我给你总结一下,其实你是更希望有演技的演员在演戏,说白了就是为什么没有找年轻的演员来演。我在二十几岁时,我就已经从十八九岁一直演到60多岁了,所以也有年轻演员可以从青年演到老年,我相信有,只是他们没有这个幸运拿到这样一个角色。其实你说的这个,你是在公然挑战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咱中国人的传统欣赏习惯是什么?就是女人二八一枝花,女人三十烂泥巴,女人三十都老了。但我觉得你挑战得好,咱们社会整个在进步,《正阳门下小女人》得到大家喜爱,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审美和文化意识都在提高。
有一段时间小鲜花、小鲜肉当道,他们当道有他们的道理,咱不要因为这个就说人家不合适,他们肯定有他们的观众,有爱写这些剧的编剧和制作人,因为他们有市场,我们也得尊重这个事实。但《正阳门下小女人》说明,大家没有局限于某个区域里。看观众的欣赏趣味在哪里,爱油画的觉得油画好看,爱水粉觉得水粉好看。观众各有所需,各有所好。不要拘泥于题材,百花齐放。
以前我去开会,人管我叫青年艺术家,现在叫我老艺术家(注:田海蓉今年43岁),挺好,其实我觉得他们表达的是对你演技的认可。做演员最高兴的是什么?人家说你演技好,你的作品能被人记得住。 这才是真正一个做演员,所要走的道路,遵循的演艺法则。你看,稍纵既逝的是很多的,你一时好容易,要一世好,不容易。我想做那一世的好演员,这是我的奋斗目标。
澎湃新闻:叫你老艺术家的时候,会不会觉得不自在?
田海蓉:没有。我觉得是对我的肯定。我长得这么花容月貌这么年轻的,你看我大学时代的身材还在身上,十几年前的衣服都可以穿在身上。我心态年轻,我是一颗十七岁少女的心。我觉得艺术家永远是年轻的。老艺术家那是对我的高评价,我很感谢。对于我自己来讲,我永远要保持青春,我就到80了,我90了,我都要永远青春,我这一颗17岁的心,永远让它热烈的跳动。
澎湃新闻: 你要在生活中享受自己的人生,那现在生活中最享受的是什么?田海蓉:我现在生活中每一刻都是我最享受的,我享受你跟我的采访,这当下我享受我跟我的弟弟,还有我的两个宣传,我们在一块儿聊天,喝着茶。这时候我跟你说,这世界上最亲的人是谁?就是我们这五个人。我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这时候地震了,起火了,你最爱的人能来救你吗?不行,那个时候我第一把抓的是我身边的人。其实人的关系它不是那么单一的,有时候,这一刻我们都是最亲的人。
所以每一个当下都是我最享受的,我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的美好。享受跟我最亲的人在一起,也享受跟陌生人的关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