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革开放40年丨马鞍山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写

2018-11-01 23: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见证了马鞍山儿女的使命与荣光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

诠释了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腾飞的传奇与梦想。

改革

开放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经济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市出台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张。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跻身于千亿元俱乐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多年保持全省首位,已接近长三角城市中等水平。

▲摄影:柏路-小柯
▲摄影:随鱼欢游

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88亿元,列全省第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78元。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8.09亿元,是1978年的252倍,跃居全省第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攀升至75783.3元,是1978年的97倍;

财政收入1978年2.47亿元,1995年达到10亿元,2008年过百亿元,2012年过200亿元,2017年增加到245.29亿元,是1978年的99倍;

固定资产投资2255.72亿元,是1978年至2000年投资总量的6.5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9.45亿元,较1978年的1.86亿元增长284倍;

1978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是1.09和2.23亿元,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是1994.05亿元和1501.85亿元。

马鞍山市以占全省2.89%的土地面积和3.25%的人口,贡献全省6.32%的生产总值和5.05%的财政收入,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支柱。

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6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8元,均位列全省首位。

城市荣誉榜

马鞍山是中部首个,安徽省连续四次蝉联的全国文明城市,同时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八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连冠”。

荣获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等十多项国字号荣誉,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还在加快推进,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改革

开放

结构调整成效斐然

多点支撑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前,马鞍山的经济主要依靠工业支撑,是一座工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超7成的单一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马鞍山审视度势、未雨绸缪,始终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放在突出位置,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加快三产,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摄影:@陶建

1978年,马鞍山三次产业结构为20.9:65.3:13.8,呈“二、一、三”布局

1980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呈“二、三、一”布局,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兴旺;

到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9:56.9:38.2,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4.4个百分点。

▲郑蒲港新区

慈湖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园区、郑蒲港新区先后成立并快速发展,郑蒲港新区被省政府批准为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列入省政府直接调度的4个重点开发区之一。

当涂县连续三年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含山、和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百亿元台阶。

▲当涂县

2018年上半年,三县三区完成GDP692.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6.6%;三县三区完成财政收入占全市49.2%,市经开区、慈湖高新区、郑蒲港新区和示范园区四大开发园区完成财政收入占全市17.7%。

改革

开放

工业强市全面提速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马鞍山依钢立市,是一座传统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马鞍山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实施制造业升级行动计划为指引,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四送一服”和两化融合为主抓手,着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集聚化“五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马钢H型钢

工业规模总量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0.8%的增速,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统计的仅8.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29.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675.6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

民营经济发展趋优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对工业经济总体发展保稳增效作用不断显现。2017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955亿元,同比增长7.7%,占GDP的比重54.9%;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53.1亿元,同比增长46.5%。截至2017年底,我市有个体工商户10.49万户,从业人员21.30万人,资金数额92.59亿元;私营企业41080户,从业人员25.24万人,注册资金1946.45亿元。

▲马鞍山软件园

转型升级凸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积极引导钢企向非钢领域转型,非钢产业比重大幅提升。2017年,马鞍山非钢产业产值占全体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8.4%,工业经济“一钢独大”局面加速扭转。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速为29.9%,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10.8%)19.1个百分点。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2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586.5亿元,占马鞍山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5.8%和18.7%,实现大幅上升。

改革

开放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涉农问题新举措,实现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展的新跨越。身处新时代的我市“三农”,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启动新征程,迈开新篇章。

农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持续开展主体兴农、生态立农、品牌富农等行动,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引领带动农民创业就业,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不断拓展农民增收途径。自1999年起,我市农民收入绝对值在全省有17次排名第一,其中当涂县连续15年稳居全省县级第一。

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强劲

着力推动优质粮油、生态水产、特色畜禽、精细蔬菜、精品果林等五大主导产业生产,和县现在蔬菜种植面积40万亩,当涂县生态水产养殖面积近36万亩,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姑溪河大闸蟹”、“含山大米”等一批公共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姑溪河大闸蟹

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入

2011年,示范园区年陡镇太仓村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并在三县分别成立了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目前已构建起了四级联动、高效便捷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共有6.28万亩农村土地(水面)经营权采用协议或竞价方式进入市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涉及农户8993户,交易金额5.11亿元。

农村产业园区特色彰显

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省级4个、市级1个,当涂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县成功创建我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县台创园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嘉年华”每年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

林业生态建设高位推进

2012年10月,启动实施山地造林攻坚、江河湖滩增绿、农田林网提升及林产基地建设等四大工程,同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四项创建,到2016年底,完成人工造林38.38万亩,累计完成投资约7.6亿元,创建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22个、省级森林村庄154个、森林长廊示范段232.9公里。

改革

开放

商贸经济繁荣兴旺

投资势头日益强劲

▲马鞍山金鹰天地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53.6亿增加到2010年的199.9亿元,10年翻了近两番。

201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63.50亿元,是2012年的1.94倍,五年年均增长9.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跨过3个百亿元台阶,2013年突破300亿元、2015年突破400亿元大关,2017年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29.45亿元。

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262.6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亿美元。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6.34万人次。

▲摄影:秦俊

2013年12月31日,马鞍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两岸人民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2015年12月6日,宁安高铁投入运营,马鞍山跨入高铁时代。

合马高速、滁马高速相继投入运营,打通跨江发展、融入长三角的快捷通道。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达到196.5公里。

郑蒲港铁路开工建设、九华路过江隧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成为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成运营,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公交电子站牌全部建成,智慧小区建设率先启动。

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9.4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4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1.45%、4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8平方米。

改革

开放

开放步伐日益加快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作为“安徽东大门、皖江第一站”,毗邻长三角的马鞍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前一直缺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港兴市战略有序推进,郑蒲港一期开埠运行,改变了安徽江北地区没有万吨级深水良港的历史。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马鞍山口岸郑蒲港正式对国际船舶开放,成为全省唯一的一江两岸同时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

肉类指定口岸启动运营,粮食指定口岸获批筹建;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获省政府批准,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6年,马鞍山港成为长江南京以上第五个亿吨大港。全市拥有生产泊位92个,比1978年净增6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最大可靠泊能力2万吨级。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

201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8.05亿美元,是2010年的1.2倍;其中出口总额15.89亿美元,是2010年的4.4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76亿美元。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和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园获批设立;开辟对欧合作新通道,中欧产业合作园启动建设。成功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加快与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对接。

改革

开放

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擘画绿色发展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注重以生态建设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共赢的发展之路,打造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马鞍山样板。

▲摄影:林寒

2006年1月,马鞍山市被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2016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生态强市”目标

2018年7月31日,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

▲摄影:陶建

2002年,我市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2006年1月,马鞍山市被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成为安徽省、中部地区、全国钢铁工业城市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2012年,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检。

2014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生态市的奋斗目标,2016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更是把“生态强市”作为我市的兴市之路、强市之本,举全市之力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工作,制定了《马鞍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总体规划(2016年-2020年)》。

2018年7月31日,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

改革

开放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市滚动实施民生工程56项,累计投入资金201.76亿元,惠及全市230万城乡居民,人均受益近9000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就业和社保体系持续完善

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

2017年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工作。截止2017年底,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6.94万人。

2006年8月,在全国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将在校学生、学龄前儿童、无赡养老人以及残疾人员的城镇居民纳入保障对象。

2008年,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安徽省率先实现从“城镇医保”向“全民医保”的跨越。

截止2017年底,全市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99.78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中职教育全免费,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8%以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比例保持100%。

在全省率先实行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100%分配到各初中,并率先将绿色指标纳入省示范高中指标生分配。

卫计服务水平提升

2008年,我市启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2010年成为首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之一

2012年,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

文旅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2017年1月,通过文化部评估验收,被评为全国6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之一。

1989年举办马鞍山首届中国国际吟诗节,从2005年举办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后,每年坚持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

到2017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64个,位居全省前列。

马鞍山市运动员孟苏平在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勇夺金牌;

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马鞍山市运动员取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

在2017伦敦田径世锦赛女子50公里竞走决赛中,马鞍山市运动员获得铜牌;

在第十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马鞍山市运动员获女子48公斤级武术散打金牌。

来源:马鞍山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