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演出市场2023 :有容乃大、繁花似锦

唐若甫
2024-01-04 14:33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文艺 >
字号

历经了2020-2022年让大半个演出行业如履薄冰,海外音乐家基本为零的三年后,2023年无论对于演出商、演出者还是购票者而言都是摩拳擦掌的一年,演出数量迎来报复性激增,演出阵容迎来百花齐放,票房据信也迎来报复性上扬。2023年三月下旬,相关职能部门恢复对国外音乐家到内地演出的审批业务,签证的正常周转,国际航班的慢慢重启和出入境手续的持续简化,意味演出行业历经三年起伏后终于可以火力全开。在本土阵容、国有院团、剧院场所和经纪公司的群策群力下,沪上舞台上呈现出一派久违的景象,交相辉映,繁花似锦。

捷杰耶夫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大变局中坚持开放

自2020年以来,包括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和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局部冲突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影响深远,导致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演出行业深受影响,尤以西方为甚。在这一大变局中,一大批未经法院宣判、未经法律定罪的音乐家因为可能存在的私德问题引起西方公众和舆论哗然,继而被迫离开欧美舞台。

迪图瓦和卡普松谢幕

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指挥家夏尔·迪图瓦基本已被西方尤其是美国舞台禁绝。同样在这一大变局中,俄乌冲突导致一大批本来在西方大红大紫的俄罗斯音乐家因为拒绝表态,或者表态不符合西方主流价值观,西方尤其是美国舞台对其进行过度政治化的解读,纷纷与其划清界限,甚至冒着违约的风险取消其演出,将其扫地出门,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俄罗斯钢琴家马祖耶夫、俄罗斯女高音安娜等均属此例。甚至连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俄罗斯伟大作曲家的音乐,以及以柴可夫斯基命名的音乐比赛也遭到个别西方演出团体及国际机构的抵制和除名。

全世界最幸福的乐迷可能在中国,因为他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听到来自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阵容,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曲目,而这点在愈显国际力量对比的世界中更显难能可贵。

全世界最包容的舞台可能在中国,因为人们既可以听到美国的乐团,也可以听到俄罗斯的乐团;乐迷既可以听到在被萨尔茨堡音乐节“下架”的乐团登台,也可以看到仅在少数几地可以亲眼目睹的全新复排的歌剧制作首演,而那些往往代表着极高的艺术水准。

马林斯基剧院《指环》

海外名家加速回归

得益于第一季度日渐宽松的入境程序,上海走在“请进来”的前列,不少音乐家捷足先登。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4月20日晚造访上海音乐厅的法国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成为三年‘空窗期’后首位到访上海的海外艺术名家,连续两晚献上两台独奏音乐会。他的哥哥,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随即于2023年5月19日献演上海。下半年,上海交响乐团宣布戈蒂耶·卡普松为新乐季的驻团艺术家,去年底他二度抵沪,与指挥家迪图瓦联袂登台。

卡普松

俄罗斯阵容构成了海外来华音乐家中的一支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除捷杰耶夫及马林斯基团队之外,竞相到访中国的俄罗斯音乐家还包括费多谢耶夫与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被萨尔茨堡音乐节“下架”的音乐永恒乐团(库伦齐斯指挥)、尼古拉·阿列克谢耶夫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亚历山大·斯拉德科夫斯基和俄罗斯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女高音安娜·涅特莱科、钢琴家马祖耶夫、谢尔盖·达维琴科、安德烈·皮萨列夫和阿布杜瑞莫夫、小提琴家瓦季姆·莱宾和鲍罗丁四重奏组等。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正在排演

欧美及其他国家的音乐家纷至沓来,钢琴家有邓泰山、大卫·弗雷、伊沃·波格莱里奇、斯蒂芬·霍夫、黎卓宇、埃玛、藤田真央、刘晓禹和纱良·奥特等,小提琴家有卡瓦克斯、吉顿·克莱默、马克西姆·文格洛夫、诹访内晶子、大卫·加雷特和杨天娲等,大提琴家有斯蒂芬·伊瑟利斯、麦斯基和谢库·坎内-梅森等,另有竖琴演奏家萨维尔·德·梅斯特等。歌唱家有伊恩·博斯特里奇、乔治乌、多明戈和凯瑟琳·詹金斯等。巡演的团体包括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亚当·费舍尔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尼姆·亚尔维与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伊凡·费舍尔与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卡斯普契克与华沙爱乐乐团、哈里·毕克特与英国合奏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加拿大随想古乐团、国王歌手合唱团和新加坡华乐团等。

多明戈

多明戈在独唱音乐会上

也许没有什么比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周更能彰显中国舞台的包容和开放了。2023年10月中旬,指挥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女高音吉拉·乔治乌和生活在英国的俄罗斯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献演音乐会;与此同时,被一些西方音乐机构划清界限的俄罗斯小提琴家瓦季姆·莱宾在上海音乐厅演出独奏音乐会,指挥家捷杰耶夫在上海准备重量级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演出。中国可能是惟一可以把这些来自各种国际力量的音乐家汇聚一堂的国度,上海可能是少数可以让他们同城演出的城市。

由此,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的中国舞台向不管来自哪个阵营的艺术家张开臂膀,将他们团结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乐迷献艺。中国彰显出开放与包容,备显大国风范和气度。听众得以大饱耳福。

《尼伯龙根的指环》剧照

马拉松与大全集

回顾2023年发生在沪上舞台上的林林总总,开放与包容无疑反映了中国接纳海外阵容的一大特色。音乐家们亦尤为珍惜时隔至少三年光景后再度来华,纷纷献上自己的拿手绝活回馈市场。在大师的期许和市场的期待中,马拉松和大全集构成台上和台下的“双向奔赴”,既完整展现了演出阵容的多面实力,也让听众实打实地领略到活灵活现的音乐史。

在这方面,本土阵容当仁不让,其中又以两位小提琴家尤为抢眼。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小提琴家宋阳于2023年11月7-8日在上音歌剧院推出马拉松音乐会,两天各一场音乐会演完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合作者是安宇。这套音乐会的亮点在于用极短的时间以高密度的方式大致遵循时间顺序将作曲家同一体裁的作品“一网打尽”,主打“大全集”和“马拉松”概念。

与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相仿,“乐圣”的十部小提琴奏鸣曲是他同类体裁的全部产出,代表着小提琴奏鸣曲曲库的至高成就。十部奏鸣曲洋溢着贝多芬豆蔻年华的青春绚丽,如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也有着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独有的深沉的引子。贝多芬从青年到中年的心路历程,从受海顿和莫扎特影响,到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乐思及语汇,都写在了这十部小提琴奏鸣曲里。听众在连续两晚的两场音乐会中聆听贝多芬的全部小提琴奏鸣曲,就像看幻灯片一样重温贝多芬横跨作曲家从27岁到42岁的黄金创作阶段,身临其境地耳闻目睹贝多芬音乐语汇的成熟和个性的发展。这便是全集的魅力所在。

宁峰在“巴赫计划”演前分享会

无独有偶,去年的另一套小提琴全集马拉松亦是出自小提琴家之手。2023年9月22日,小提琴家宁峰在上海音乐厅的迷你音乐节中以一场长达三小时的音乐会演完巴赫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听众得以领略巴赫所在的时代气息,继而体验巴洛克音乐的演奏技法和表现特征。

钢琴家旗鼓相当,不得不提马祖耶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拉赫玛尼诺夫马拉松。11月上旬他在中国揭开夹杂着乐队作品和独奏音乐会的复杂巡演,包括演出2023年迎来诞辰150周年的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五部钢琴与乐队作品的马拉松音乐会。11月3日,他在上海献上了马拉松音乐会,演职人员以一口气五个小时五部钢琴与乐队作品的长度让幻想着赶上地铁末班车的听众都彻底凉凉,同时钢琴家力证自己的强悍的身体素质,因为在一台音乐会里一口气演出这五首作品需要过人体力和脑力。

中国首场“拉赫玛尼诺夫全套钢琴协奏曲”马拉松音乐会现场

马祖耶夫接受采访

作曲家纪念

音乐舞台历来有着围绕作曲家周年纪念旋转的惯例,2023年亦不例外,去年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诞辰190周年,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贺绿汀诞辰120周年。除此之外,利盖蒂、哈恰图良、柏辽兹、威尔第、瓦格纳和格里格等都是去年的演出纪念重点。他们的作品都出现在沪上主要文艺院团及学院主办演出的节目单中。

首当其冲的可能是拉赫玛尼诺夫,他的音乐产出横贯声乐和器乐,演奏和歌唱技巧要求高深,是为各大乐团及剧场的挚爱。除去马祖耶夫的小宇宙爆发外,去年年内,余隆携左章与上海交响乐团,张亮携孔祥东与上海爱乐乐团均演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老少搭配,精彩纷呈;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与钢琴家郝端端上演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女高音安娜在上海大剧院原汁原味地演唱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声乐作品;薛源携彩虹室内乐团在12月30日的新年音乐会中加演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这里多美好”作品21之7的全新室内乐团配器版把拉式热度足足延烧到整年最末一刻。

一位作曲家的纪念恰恰被忽略了——2023年是1963年在巴黎逝世的法国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的60周年冥诞。2023年4月19日,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学院的女高音陈其莲携钢琴家徐惟恩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的独唱音乐会中演唱了近十首普朗克的艺术歌曲及声乐套曲。普朗克于1918至1960年期间创作了大约140首声乐作品,这些短小精致的歌曲并不如作曲家其他体裁的创作诸如双钢琴协奏曲那么知名,但恰是反映作曲家内心表现最为丰富,代表作曲家思想轨迹最为真挚,还原作曲家艺术理念最为质朴的产出。陈其莲以其长久在比利时等法语为主国家演唱普朗克的经验,用精准的法语咬音,细腻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技术控制带给当晚听众罕能耳闻的现场体验,向作曲家致敬。

上海交响乐团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同台。

于冠群、朱慧玲、夏侯金旭、沈洋高歌,指挥余隆。

2023年也是威尔第诞辰210周年,4月12日由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携四位歌唱家及合唱团上演威尔第《安魂曲》。记忆中沪上的舞台许久没有这部作品的身影,演出激起的涟漪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安魂曲”这一纪念亡者的特定音乐体裁中固有的震怒、哀思和悲悯等富足而丰沛的情感经由音乐的呼啸排山倒海地倾泻而出,想必会打开他们难言的心房,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将近曲终,在女高音冲破九霄的心碎和合唱团悲天悯人的抚慰中,我听到了这首乐曲的绵绵情意:愿不管发生什么都对这个世界抱有莫大善意的人们生生不息。

(谨将此文献给我的母亲)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