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乡集二十三景:中国农村并不缺少市场|宁波国际摄影周
本次展览的乡集不仅指乡村的集市,它还包括了乡村的祭祀活动、乡村戏剧和庙会等,无论是乡村集市和庙会,其实都是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市场与交换活动,它按照乡土社会的规则有规律地运行和发展着。通过对集市及乡村市场的观察,我们便能从中发现中国乡村的变迁与发展。
01
-节日盛装-本组照片于 2018 年 8 月拍摄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青山羊场,拍摄的是苗族跳花坡节日当天来“赶场”的人。
苗语称跳花坡为“nghouk daok”“Cot daox”,意译为“逛山坡”、“炒山坡”,具有原始山神崇拜、山神祭祀的印迹,谈恋爱的青年男女相约于山野,吹奏芦笙、以歌传情。如今一年一度的跳花坡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集市,人们穿上各自的节日盛装相聚于此。
马敏慧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纪实摄影及纪录片拍摄。
02
-千古糯禾-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居住着侗、苗等 30 多个民族,他们的先祖因地制宜在高山峻岭上开垦出梯田种植糯禾,并以卓越的智慧创造了“稻、鱼、鸭有机循环共生系统”,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被誉为“糯禾之乡”。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糯禾传统正悄然推出历史舞台。
旷惠民
1989 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荷赛奖获得者。2005 年 7 月,获“中国十佳青年摄影师”称号。
03
-潮汕王国-在中国祭祀习俗历史悠久,又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如内陆地区会祭拜山神,而沿海地区会祭拜海神。潮汕地区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地区文化和习俗,有自己的语言、戏剧、音乐、美食以及性格,所以在祭祀习俗上具有南方沿海地区的典型特点。
过年期间潮汕地区民俗活动遍布每个城区和村镇,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曾戈
1990年生于广东汕头,现工作生活于广州。2015年获得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曾获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
作品入围:
三影堂摄影奖;Fotofestiwal GrandPrix Award;Fine Art Photography Award。
04
-噶洒江畔-在中国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嘎洒镇,居住着傣族的一个支系——傣洒人。他们世代生活在嘎洒江畔(红河上游)。傣洒人的先祖从广西迁徙过来,妇女迄今仍保留着华丽的着装。他们与其他傣族地区女性在着装上相比,显得雍容华贵,因而也自称为皇族后裔。外人习惯将之称为“花腰傣” 。
聂海洲利用十年在当地工作的机会,用相机记录了傣洒人最普通寻常的、日常劳作和日常生活的一些方方面面的零散碎片,将这个族群的文化与民俗、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表现出来。
聂海洲
1954年出生,曾到农村当过知青,后招工进工厂当工人,现以国企财务人员身份退休。
05
-牛墟-农业社会耕牛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是家庭劳动力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农民的劳动伙伴也是农村收入的一道保障。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耕牛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牛只交易也从过去的耕牛为主转变为以菜牛为主。
牛只在农户与牛贩之间辗转,最终进入屠宰场,人与牛的关系悄悄的在改变。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相牛要诀”濒临失传,相牛师这一职业在交易中充当的角色也慢慢淡化,逐渐被牙人所替代。
宋卫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5 江西摄影年度十佳人物。
06
-情系月亮山-黔东南州的月亮山山区,主要居住着苗族和侗族人民。因处于大山深处,这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神秘而古朴。它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民族瑰宝,月亮山,宛若一位处子,平静而安详。
这里的人们以歌舞传承文化、击锣鼓抒怀豪情、奏芦笙演绎生命。这里的一切依然弥漫着古老淳朴的民族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细细品味。或放牧、或农耕、或纺织、或酒盅、或笙扬、或歌舞、或建筑、或婚俗……
刘埙琦
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
07
-乡村婺戏-受父辈影响,於慧彪 2010 年开始痴迷于乡村传统戏曲,意欲通过镜头表现 21 世纪婺剧的生存状况,反映艺人们台前幕后、戏里戏外的人生百态。
常年赶赴做戏的农村,至今拍戏 1700 多场次,并将之分为 10 大门类:酬谢神恩、老台古戏、近摄镜美、乐我婺迷、风餐露宿、相知相伴、台上功夫、舞台千秋、后台百态、画说婺戏。与 500 多名婺剧从业人员建立了联系,搜集整理资料,编撰相关文稿。
於慧彪
男,汉族,70 后,浙江丽水人。
08
-女人花-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是多民族的聚集地,也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种交流的文化,赋予了云南妇女多样的生活方式。而云南少数民族的妇女则更多是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山区艰苦地带,云南山里的女人,几乎永远生活在忙碌之中。
这些农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的双重任务,还要承担对子女孙辈留守儿童的照料。云南大山里的女人,红土高原上绚烂的民族女人花。
王周稀
就职于浙江省永康市兴业房产公司。
09
-佛寺旁边是家园-傣族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盆地、河谷里,大多信仰佛教。这一地区有上千个村寨,几乎村村有佛寺、寨寨有僧侣。
人们居住在佛寺旁边,佛寺守望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他们经常到佛寺拜佛祈愿;在佛寺旁边互摆宴席,请求和自己有过结的乡亲谅解;人们遵循着古老的清规戒律、村规民约,内心平静坦然;人们敬畏自然、敬畏生灵,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了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
许云华
拉祜族,云南西双版纳人。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10
-神性村庄-滇西高原上,一片以洱海为中心的将近 30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专家们称为洱海区域。这是白族的主要生存之地。白族人信仰自己独有的宗教——本主崇拜。本主崇拜起源于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原始社会的社神崇拜。每个白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村民们给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起个名字,封个号,雕塑成像供奉在本主庙里,土地就被具化成了自己的民族神——本主。
崇拜本主就是崇拜自然,崇拜土地。人们敬自然万物为神,精心保护,不敢妄加伤害,让自己的家园有了青山绿水,有了好空气,有了好收成,也有了好心情。
孙云汉
1950 年 7 月生于云南大理。专注研究白族文化,拍摄白族的生存状态近 30 年。
11
-鲁南乡村集市-故乡鲁南的集市相隔五天,按农历逢五排十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的排好赶集日期,一般安排在河道、树林里。集市是十分接地气的民间聚会,也是物资交易的盛会。
集市聚集了社会各色人等,有铁匠、木匠、剃头的匠人,也有拔牙镶牙的、说书唱戏演杂耍的等等集市是农村里最生动的生活舞台,从牵着大人的手赶集的孩童,到年迈后赶闲集的老人,他们在这里演绎着最凡俗、最生动的人间烟火,让日常乏味而穷苦无聊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也让远在他乡的人魂牵梦绕。
高兴建
摄影师,原山东日照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调研员。
12
-撒叶儿嗬-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因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至今很多地方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落后。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凭着祖传下来的强悍、勤劳的精神顽强地生活着。
每当有老人去世,族人和村民便从各地赶来“陪亡人”,跳”撒叶儿嗬“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到天明”。 族人们聚会一道,追忆、吟唱着先辈人的艰苦生活和丰功伟绩,也歌颂情爱与美好生活,跳起舞来祭奠他们,也歌唱自己,通宵达旦,开启了一路热闹欢腾直通极乐的旅程。
刘影
2015 年《土家丧事》入选第二节湖北艺术节;2107 年《愿景》入选第 26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13
-家乡戏在民间-中国的戏有上百号不同的剧种,道戏的语言有上百种不同的腔调,唯有戏台上出将入相这两扇上下场门是天下一统。唱戏看戏是祖辈们生存的精神食粮,是一道绕不过去的乡愁。
家乡一个个戏台象使魔法般吸引成千上万的戏迷延续至今,这好似是上天要人们去行使这数百年的民间文化使命。艺人的粉墨人生,以及从小到老在台下面对艺人的观众,那是古今人间一道奇特的风景。出将入相伴着不断的喝彩,送走落日入夜又演。一方情糸一方山水,祖辈结下古今铜琶缘。人间道此是无尽的盛筵。
黄永年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任:
《新创作》杂志美术编辑,长沙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工作。
14
-集市喧嚣-集市作为商品交易的初级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购物的高度发达,许多地方的集市已经沦落为廉价产品的大卖场,积压货物的倾销场,集市人潮汹涌,极尽喧嚣,却分明掩盖不住走向尽头的落寞。
刘峰
2014 年 《谁的广告》入选浙江当代新锐摄影展;2015 年 《乡村广告》首届“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
15
-人间盛会-南方的村落,特别是民俗保存较好的潮汕地区村落,虽然有年轻人外逃现象,但是村子整体还是热闹的,特别是在节假日,在宗祠或血缘的作用下,很多年轻人会返回村子里。
村民在年末时谢神,感恩过去一年的优待,年初时向神明许愿。这里的人,知足常乐,把喜事说成是神明庇护。人间大盛会,有时不在派对上,不在舞会上,而在村落里。
吴静文
摄影师,九四年生于中国南部一海滨城市。
16
-出海-桐照村位于奉化市东部、象山港北岸的专业渔村,与宁海县的强蛟村、象山县的柴溪村隔江相望。相传海洋文化的精髓——独木舟由此出海,据考证,该村是自宋朝起就被命名为渔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桐照的出海场景让人感受到来自民间的、发自内心的渔文化,比如:“祭海”、“舞龙” 都人让人触摸到渔文化直抵心灵的本色和由这种本色所演绎出来的沉郁与厚重。
钱洪鹰
作品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照相机杂志》、《中国摄影报》等专业杂志、报刊多次发表刊登。
17
-赶集-作为中国农村最为寻常的风景,随民间庙会而生的贸易集会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村民在祭祀日上香之际顺便在庙宇周边的集市逛一下拎点东西回家,图个热闹和吉利。
贸易集会在各地的规模不一,销售模式和结构大体相仿,商品囊括吃喝玩乐,日常所需,这里就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小世界。每当集会开市,绵延几公里至十几公里的范围里,各种摊位沿着乡镇街道、田野、沟壑一路排开,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黄哲
1975 年生于江苏南通。南通江海晚报担任摄影记者至今。
18
-山河故人-我的家乡在山西中部的一个村庄里,西边为吕梁山脉,天气晴朗时依稀可见山的轮廓,多年前我曾前往建在山腰上的一个小镇,那里的人们至今保留一日两餐的习惯;东边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流过,历史上曾发水患,如今常年断流。
上次回乡是表姐结婚。离开故乡很久,才慢慢开始注意儿时那些熟视无睹的场景和人与事。
武晓慧
1993 年生于山西,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2018 年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现供职于一家报社。
19
-北方喜乐-乡下不比城里,特别是北方,乡下人的喜乐,更多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动手能力,靠爱好兴趣和坚持。乡下人喜欢扎堆,喜欢热热闹闹大家同乐乐。北方喜乐,是乡村精神头的呈现,是一方土地不屈于自然的默默抗争。
而今振兴乡村的浪潮席卷,乡村已不再满足温饱,健康、快乐和文明将成大势。北方喜乐,正在改变模样。
纪元
诗人、自由摄影师。铁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铁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20
-中原牲口市-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开封县仙人庄乡的牲口交易市场,是开封地区最大的牲口交易市场之一。每逢周三和周六的集市日,前来进行牲畜交易的人流和车流便从四面八方涌来。一时间,牛哞马嘶声此起彼伏,场景十分热闹,蔚为壮观。据了解,自牲口交易市场成立以来,牛、马、驴、骡匹日上市量约 300 头以上 。
牲口交易市场位于在仙人庄乡西北部边缘一片小树林里。初冬的农闲季节,是一年中交易的旺季。只见树林里的树桩上拴着大大小小的牛、马、骡、驴等,等待着人们选购。
-乡村理发-2008 年某一日,一次下乡拍片的时候,偶遇几位乡村理发匠在大树荫下为村民理发反复观赏之后,我的心房被叩动了,又生出感慨万千。看到理发匠按着脑袋理发很有意思,被理发的人表情太丰富了,有配合默契的,有被动“受刑”的,有面目扭曲的,有情愿“挨宰”的,还有干脆一把热毛巾盖到脸上,一只西瓜般的脑袋“滚落”到旮旯里,这形形色色的各种嘴脸和细节,充满了谐谑和荒诞的意味。
理发背后隐含着社会和时代的影响,看似寻常,却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不是吗?人头上探来探去的一把刀,任人宰割的很无奈,无论是谁,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有被别人左右、任人摆弄的时候,谁能逃脱呢?
李克君
1963 年生于古城开封;1984 年毕业于北京商学院商业经济系;1990 年开始摄影创作,长期致力于乡土摄影。
21
-蜀人俗事-地处西南的四川蜀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物产丰饶,秦时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农耕文明便高度发达惠泽蜀人千年至今。一方水土一方人,闲适的生产劳作,富足的物质生活,孕育出蜀地独具特色的生活,如川菜、川戏、蜀绣、茶馆……
自古以来,这里农耕文化延续的民俗生活多姿多彩,传统与当下同构,时而或穿越时空,质朴的众生百姓在乡村间演绎一个个久远的故事。
袁蓉荪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2
-阿蓬江-阿蓬江是一条河流,数百万的土家苗族儿女依河而居,在她两岸繁衍生息。这里民俗独特、民风淳朴,人们除了耕田种地、铺网打渔外,这一带诸如瓦窑、煮酒、锻造、编织等传统的手工制造业,曾一度兴盛发达。
从 2012 年开始至今,周进便拿着相机,对阿蓬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民风民俗进行了长达8年的影像记录,拍了上万张影像资料。旨在用平实的镜头,真实地再现阿蓬江流域的人居环境、生活状态、农业生产、传统制造、民风民俗和社会发展,让阿蓬江沿岸的风土人情得以真实的呈现。
周进
重庆市黔江区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
23
-在‘赕’的心灵世界里-赕”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信众中,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傣族信众通过赕佛拜佛的方式来积功德,愿今生来世得到善报。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因地制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佛祖的敬仰,信众通过布施——“赕”,捐献出自己的财物,从而使自己的内心也因此充满了宁静。
“赕”的名目极为繁多,“人无老少,事无大小,富的多赕,穷的少赕,富的可以祭牲,可以承盖或修理寺庙的房子,穷的也可以用糯米饭,或者捐钱物,给黄腊等。”信众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大小,以单纯和虔诚的心随喜布施,在佛光的普照下,过着快乐的生活。
许永杰
生于1966年,彝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摄影家协会会员。
本次摄影周将于 10 月 27 日(周六)在宁波东钱湖畔的中国摄协宁波艺术中心举办,欢迎各位莅临观展,现场还有关于乡村影像的讲座和研讨会哦。
编辑/陈晓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