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47乐讯|钢琴家孔嘉宁发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唱片

2024-01-04 1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年12月,旅英青年钢琴家、钢琴家傅聪关门弟子、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唯一亚洲籍教授孔嘉宁,发行了个人唱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

该专辑收录了贝多芬于1804年至1809年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F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Op. 54、《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Op. 57以及《降E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告别”》Op. 81。

孔嘉宁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

演奏:孔嘉宁

录制钢琴:施坦威D型三角钢琴

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母带工程师:孙立驰

录音地点:九紫天诚录音棚

摄影:孙立驰

1804至1809年间,彼时的贝多芬虽然听力出现了问题,但他的音乐变得更大胆、更有力量、更具创新性。那些在纷争岁月中的情感迸发,化作骨血融入贝多芬的作品,为后人描绘辉煌篇章。

贝多芬作出了象征他音乐风格成熟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而在该时期他所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F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以及《降E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更加体现着他对于自己风格的熟练运用。

其中《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有“音的游戏”之称,大量使用的复调手法展示着贝多芬无与伦比的作曲天赋,而《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和《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告别”》则体现出贝多芬独特的、高超的情感表达能力。

经典947福利

经典947将送出2张孔嘉宁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唱片。

获取方式:

1. 转发本条推送至朋友圈(公开可见)并截图;

2. 将截图发送至「经典947」微信公众号后台,并留下您想获得这张唱片的理由。

我们将于1月5日12:00,抽出两位幸运听众,每人送上唱片1张。

贝多芬

《F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

高度凝练的《F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有海顿风格的作品。海顿通常将整个作品的主要分量放在第一乐章上,并将奏鸣曲式和变奏形式糅合在一起。但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则是较为均匀地分配。

开场乐章并置表现两个强烈对立的主题:优雅的小步舞曲式的主题和另一个较强势的、双八度音阶的、托卡塔风格的第二主题。两个主题的交替递进,在一系列发展模进后,托卡塔的节奏慢慢融入进小步舞曲的宁静之中,并在悠远安详中结束。

终乐章的形式同样具有原创性: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形式展开,在第一阶段被压缩到仅有二十个小节的空间,并且以一种无穷动的方式完成整个乐章的发展和收尾。

贝多芬

《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在贝多芬的《降B大调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锤子键琴“》Op.106被写出之前,《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Op. 57一直是贝多芬最喜欢一部钢琴奏鸣曲。该作品的第一乐章运用了他《第五交响曲》中著名的“命运”动机,这与第二主题的美妙温暖和广阔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之下,第二乐章是静谧的,但贝多芬并没有采用很慢的速度,而是在一个相对流动的行进中,以一个极其简单的主题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变奏。在音符时值连续三次减半之后音乐回归主题,而后突然打断这种安宁的是一个减七和弦的砰然出现,也引出了他键盘创作中最伟大的乐章之一——最后的快板乐章。

贝多芬将慢乐章和终乐章联结在一起,这清楚地表明,他越来越多地将奏鸣曲中一些乐章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二乐章的简单令人惊讶,但它在一个内在相互联系,但本质上变化的三乐章形式下发挥着关键的结构作用。

终乐章由一系列小动机组成,就像《第二十二号钢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一样,这是以几乎恒定的十六分音符流传递的。它既有奏鸣曲的形式,又有回旋曲的风格。所有这一切都是在雄辩和戏剧性的背景下实现的,音乐推动着强烈而具有活力的、不可回头的巨大冲击力撞击最后的f小调。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告别”》

《第二十六号钢琴奏鸣曲》拥有贝多芬亲自题写的标题“告别”。1809年4月,法军正逼近维也纳,迫使贵族们逃离,其中包括鲁道夫大公。他是皇帝的兄弟,也是贝多芬最亲密的朋友之一。预见与朋友分开的情景,即使是暂时的,也让贝多芬感到非常痛苦。他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并在手稿上写下了“告别/1809年5月4日/尊敬的鲁道夫大公殿下离去”。

八天后,维也纳落入了法国人的手中。那个夜晚,贝多芬躲在兄弟的地窖里,用枕头盖住自己,以保护他已经受损的耳朵。他什么都写不出,几个月后才开始写作第二和第三乐章的部分内容,描绘鲁道夫大公的缺席和他对回归的期盼。

这也许是唯一一首跟历史事件挂钩的贝多芬作品,但是正如他本人对《田园交响曲》的解读那样,音乐作品更多的是抒发人的精神情感,而不是描绘事件本身,他甚至把某些情感提炼出来,把它们升华并变成了一种象征。

第一乐章开头像圆号的三音动机,贝多芬用德语在音符下面写下了“告别”(le-be-wohl,对应开头三个双音和弦),而这个动机后来贯穿于整个乐章,挥之不去,萦绕于心。

INTRODUCUTIONS

孔嘉宁

上下滑动查看

旅英青年钢琴家,著名钢琴家傅聪关门弟子,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唯一亚洲籍教授。

孔嘉宁先后师从星海音乐学院著名教育家伍正文、麦美生、黄天东教授,在校期间多次参加独奏和重奏演出;2004年再次获得全额奖学金进入世界最顶尖的音乐学府——伦敦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在校期间荣获该学院所有奖项,并被授予音乐学士和音乐硕士学位;2011年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学院授予博士学位(艺术家最高文凭),同时当选为皇家音乐学院米尔斯·威廉青年院士。

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孔嘉宁追随著名俄裔钢琴大师Dmitri Alexeev学习,并有幸受到Maria Tipo、Dmitri Bashkirov等大师指导;自2009年以来,他还拜在旅居伦敦的传奇中国钢琴大师傅聪先生门下,成为大师最后一名弟子。

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过一系列奖项,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曾四次在高规格的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s)的成员比赛上进入决赛并获奖。

他于2011年度起正式在母校普赛尔音乐学校任教,同时还任教于皇家音乐学院预科部和在大学部担任助理教授,成为Alexeev教授的助教。2018年孔嘉宁晋升为正教授,是英皇钢琴系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亚洲籍教授。

孙立驰

音乐科技专业博士,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现任中国国家大剧院音频主管。

对音乐及音频技术深度热爱,拥有多项专业认证;留英期间于各音乐厅、录音棚、教堂等场所为各类音乐题材从事制作人、录音、混音、母带等工作,以及一些影视后期混音工作。

原标题:《947乐讯|钢琴家孔嘉宁发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IV——“热情“&”告别”》唱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