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留学生人才培养纪实
近十年来,来到兰州大学求学深造的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比例占总人数的93%。“希望教给他们回国用得上的东西”,这是兰大教师对留学生的殷切期许。“每一个留学生都是一颗种子,他们将来会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根发芽”。
今年10月,威利的嘴上长了个大泡,半边脸都肿了。下个月他就要进行博士答辩,临近答辩,紧张之余也更加激动。
凌晨三点,威利收到了来自导师熊友才教授的邮件,给他的博士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
201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提出的第一年。也就是这一年,当时还在肯尼亚农业大学读大四的威利,跟随导师一起参加兰州大学熊友才教授在肯尼亚农田里给农户们进行的垄沟覆膜技术培训。就在那里,他遇见了自己的伯乐。
熊友才教授(右三)和威利(右一)在兴隆山合影
玉米从一米长到两米,亩产提升240%……这是熊友才团队十多年来往返中肯三十多次、带去垄沟地膜覆盖技术,让当地的玉米发生的“奇迹”。
在培训课上,威利那双亮亮的眼睛不曾从熊友才身上离开过。“在肯尼亚人心里有两大‘中国工程’,一个是中国用三年时间在肯尼亚修建的自其独立以来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另一个就是垄沟覆膜。”威利说。“我想把兰大的技术带回家乡,为肯尼亚带来改变。”
暮去朝来,今年已是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十周年,也是威利在兰大的第十年。十年树木,威利在兰大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习。
回想博士期间,威利常会跟着熊友才跑到非洲当地农户的田地里,向他们介绍推广垄沟覆膜。“垄沟覆膜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对环境也是友好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威利说。这也与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到的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威利指导当地农民使用垄沟覆膜
推广垄沟地膜覆盖技术,是我国与肯尼亚互联互通、走深走实的实际成果。“‘价格便宜、粮食高产、操作简单’是我们的技术在肯尼亚能够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我们结合肯尼亚实际情况做出的改变。”熊友才说。目前熊友才团队在肯尼亚全境成立了8个技术示范点,正在以每年3000亩的推广范围向四周辐射,覆膜处理的玉米产量提高了99-214%。
威利叮嘱当地妇女使用垄沟覆膜的注意事项
提到未来,威利想要继续在兰州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想把更多更好更先进的中国技术带回肯尼亚。我在肯尼亚波科特西部的莫尔普斯做过培训,那边大部分女性只是高中毕业,她们学会了新技术,可以给她们带来工作,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肯尼亚田地里的玉米迎来丰收时,四千多公里外的巴基斯坦,7月街道旁的巴基斯坦国花——素馨花含苞待放,在兰州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马利克回到了祖国。
2014年,完成硕士学习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马利克想要深造读博,一位在兰大读博的朋友告诉他:“中国有很多好的学校,或许你可以来兰大看看。”
马利克在做实验
“兰州的天气和食物,跟我的故乡很像。兰州的包子,我们家乡也有,虽然样子不同,但是味道都是一样的好。”马利克的汉语十分流利,被身边的朋友称为“中国通”。
今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八项行动中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而马利克根据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当年联系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祥锴教授,成为了中巴共建实验室的一员。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食品中有许多发酵食品,比如酸奶、泡菜、发酵的面团等,但是他们的益生菌资源的开发却很少,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李祥锴介绍。而这也是实验室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马利克(左一)博士毕业与李祥锴教授(右一)合影
2022年博士后出站,马利克回到巴基斯坦,先后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科技大学担任教师和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科技部工作。在兰大留学的这段经历,让马利克能把所学带回祖国,“能够成为一座桥梁,为中巴友谊做出贡献,我感到非常骄傲!”
今年,李祥锴团队与埃及新谷大学达成新一轮的合作,预计建立联合实验室,对中埃人才进行联合培养。“一带一路”上的一个个共建联合实验室,如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才培养的一个个“驿站”,推动了国际科技合作立体互联互通的网络建成。
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回来不久的生态学院龙瑞军教授,对于科技合作、留学生培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悟。
“让研究落地,让人才培养落地,真正地教给留学生能够用得上的东西,毕业后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龙瑞军说。
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务实合作、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内容被列入其中,这也与龙瑞军多年来所做的工作高度契合。多年来,龙瑞军教授带领团队,立足甘肃与中亚、南亚国家的相似性,在草地与牦牛领域持续深耕,将科研成果推向国际舞台。
龙瑞军教授(右二)与留学生合影
“六岁的时候我就决定来中国上大学,所以我从小学开始就在教汉语和蒙语的语言学校读书。”来自蒙古国的菲灵在兰州大学法学院读完本科后,选择继续在兰大攻读研究生。
在兰大的五年,菲灵对兰大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兰大会根据我们的情况,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专业。这是为了让我们在这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等回国后成为对自己国家有用的人。”
菲灵(右一)参加校园活动
菲灵目前研究的方向是诉讼法,“蒙古国有60%的产品是从中国进口的,我有很多亲戚朋友到中国做生意,但是两边的法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想在兰大学好中国法律。”这也是为什么面对那么多的法律专业名词,菲灵能坚持下来的原因。
“毕业后我会开一家国际贸易公司,我可以翻译,帮他们看合同,促进更多蒙古和中国之间的合作。”菲灵说。
“近十年来,共有来自97个国家的留学生来到兰州大学求学深造,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比例达93%。在兰州大学,‘丝绸之路奖学金’培养的高水平研究生就已近200人,他们带着‘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已经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挥着重要的交流、沟通和建设作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黎春林说。
“在埃塞俄比亚,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长。”本科在兰大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王山木,研究生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王山木作为留学生代表参加社区活动
2022年5月,王山木参加了中埃投资贸易合作论坛.在论坛上他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埃两国的企业家、政府代表和业界专家,这让他对中埃投资贸易合作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学习汉语国际教育的选择。
“我在中国接受的系统的汉语教育和教学方法培训,也能帮助埃塞俄比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这会为他们将来到中国留学或从事涉华工作打个好基础。”
王山木(右一)参加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
兰州大学在留学生培养上依托本校优势特色学科,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分布在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生物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覆盖文理工农医五大类。
泽被万顷,林茂土沃。这是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力学博士生任泽林的名字。
任泽林翻阅实验记录
任泽林在硕士阶段就跟随兰州大学土木与力学学院黄宁教授团队开展环境科学和荒漠化治理领域的研究,他的名字更像是一份美好的祝愿。
“伊朗是一个面临严重荒漠化和干旱问题的国家,我希望可以通过研究荒漠化治理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方法,帮助我的国家改善土地退化和资源短缺问题。”
任泽林(左一)参加会议留影
在留学生培养中,兰大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一带一路”国家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兰州大学将通过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着力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国际合作交流论坛等重点工作,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迟刚表示。
“成为牙医,这是妈妈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来自巴勒斯坦的西来就读于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在今年11月完成了自己的硕士答辩。
西来(左一)硕士答辩结束后与导师合影
“我的研究重点是口腔外科,主要是围绕牙种植和可以提升临床手术效果的材料。”西来计划将自己在中国所学的创新工具和材料带回巴勒斯坦,进而推进巴勒斯坦的牙科治疗,助力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我希望能够抓住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到我的国家为同胞们提供医疗服务。”
西来(后排右三)与伙伴们团建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龙瑞军认为,留学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生阶段结交的友谊是比较牢固的,这会为日后的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大有助益。
正如龙瑞军今年“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论坛上发言时讲到的那样:“每一个留学生都是一颗种子,他们将来会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根发芽。”
内容来源 |兰州大学新闻网
编辑 | 王文彬
责任编辑 | 彭倩
原文链接|【创新引领十四五 实干成就“倍增+”】“希望教给他们回国用得上的东西”——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留学生人才培养纪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