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将伦理思入现实|中西比较与跨学科视域下的教育伦理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最新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哲学门类新增“应用伦理(代码0151)”专业学位。教育伦理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依托优势学科资源,着力建设的应用伦理专业硕士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2月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应用伦理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西比较与跨学科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
研讨会首先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与智慧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哲社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教授致辞,付老师感谢来自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澎湃新闻、上海子希格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同仁们参加研讨会,并希望参会的同仁们能继续支持哲学系教育伦理专业的建设。研讨会分为学术报告和圆桌论坛两个环节,学术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朱承老师主持,圆桌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刘梁剑老师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学术报告一:“教育中的伦理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老师做了关于“教育与伦理”的学术报告。杨老师在肯定教育学与伦理学自身特殊性的同时,对教育学中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学中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阐释。杨老师指出,在哲学视域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自由人格的养成,具体表现为内在德性和现实能力的统一。在教与学的维度,杨老师提出应当在“外在灌输”与“启发引导”、“被动性接受”与“批判性反思”之间做出取舍。对于学与思的关系,杨老师认为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又要督促学生充分认识问题并扎实掌握知识。杨老师以《论语》为例进一步指出,与教育伦理相关的问题往往在走向具体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涌现,如“说理”与“说教”之辩、“言教”与“身教”之分,“个性化”与“趋同”之别、“自由”与“规范”之张力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启发我们:在传授知识时,应当以说理为主;在道德教化层面,应当注重“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既要注重人才作为个体的多样性需求,又要引入必要的规范,避免走入无序化的困境。
除了上述教育学中的伦理问题,杨老师还指出伦理学中关乎教育的部分同样不容忽视,比如柏拉图提出的“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既内含对教育的关切,也涉及对人伦关系的把握以及对时代所认同的规范的认识与接纳等。伦理学不仅以认识论、道德哲学等问题为内容,而且与如何引导、教育个体相关。在德性与能力的交融中,个体自身的学习与社会的教化、“做什么”与“如何做”,都离不开广义的教育。中国文化注重“知人论世”,即意味着将“知”与社会中对人的认识联系在一起。杨老师强调教育学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学中的教育问题,共同构成了“教育与伦理”的相关方面,在教育过程与道德实践中,需要给予双重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老师提出,杨老师对教育过程与道德实践的考察,既在微观上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又在宏观上展示了古今中西的视野。接着,彭老师从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师教学的能力两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杨老师报告的思考。一方面,教师的角色在古今视域下已然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当下时代作为众多职业之一,难以用古代圣贤标准要求今天的教师,要求教师成为圣人既是对教师的压抑,也是对儿童的压抑。就后者而言,他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秉持“正直”的教育精神进行教学,即要全面地教授知识与思考问题,通过说理的方式展示事物的多面性,又要让学生自主作出判断,实现教育过程的真正进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卜玉华老师指出,杨老师对教育伦理学问题域的划界十分具有启发性。随后,卜老师结合自身二十余年相关教育伦理的研究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现代个体之人既处于自我与家庭的私域之中,又处于国家社会的公域之中;自由人格的养成既涉及自由,也涉及规范,在哲学视域中,现代教育伦理应当承担哪些使命与基本任务?第二,基础教育面向未成年人,结合学生思维、心智发展等基本特征,如何让学生能够得体处理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实为重要,应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利他精神、公共精神等与道德判断力相关的问题?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常常会因不足够理解学生、儿童而发生“冲突”,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杨老师回应了彭老师和卜老师的评论和问题,杨老师指出“礼”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所理解的基本规范,既关系到人格的培养,也关系到人的社会发展面向;“礼”构成每个人参与社会的权利与义务,人人遵礼而行、各安其位,这是形成人的理性判断的一种必要情形。围绕师生关系问题,杨老师以王阳明、韩愈等古代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为例,指出中国古代强调“尊师重道”,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对老师存有敬意;另一方面体现在师生之间平衡、和谐相处的关系。
学术报告二:“白璧德的教育伦理思想”
斯坦福大学东亚系与古典系教授周轶群老师做了关于“白璧德教育伦理思想”的学术报告。周老师首先围绕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主要著作,以及白璧德与哈佛两任校长(Charles Eliot,Abbott Lowell)的冲突,介绍了白璧德的主要教育伦理思想。接下来,周老师着重阐述了白璧德对卢梭、斯宾塞和杜威等人的批评。一方面,白璧德认为卢梭和斯宾塞所持的人性论具有乐观的一元进步论色彩,即肯定人具有纯善性。白璧德指出这种人性论实际上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神话,在教育领域会限制教育控制“恶”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卢梭、斯宾塞和杜威的思想脉络中具有科学主义、实用主义与专业化的倾向,在教育领域形成一种“向前看而非向后看,向外看而非向内看”的风向,即教育的目标放弃了对人内心培养的重视,转而追求在各种社会服务和组织中的外在成就。随后,周老师基于修养与服务、自由与标准、精英与大众、人文与科技、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几组关系,系统阐述了以白璧德为领袖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意义。就修养与服务而言,周老师指出白璧德崇尚类似《大学》中所提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顺序,由此白璧德批评卢梭不以个人修养为出发而论及博爱缺乏可信度。在自由与标准维度,白璧德认为从卢梭到杜威以来过度强调自由原则,从而导致教育标准缺失。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关系层面,白璧德认为卢梭等主流思想提倡大众教育路线,实际上导致精英教育中所蕴含的标准精神走向流失。就人文与科技而言,白璧德批判当时美国将科学全然置于人文之上,极容易走向极端。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方面,白璧德关注中国传统思想,认为中国古典教育中对贤能榜样的重视、对自由与标准的考量对当时的西方教育极具启发性。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老师认为,学衡派借助白璧德对西方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和专业化的批评,放置在中国当时的背景中,实际上存在着错位现象。这一错位既体现在学衡派借助西方文明在一战之后对自身反省这一特殊机缘,使得中国过早进入对现代文明的自我反省,而学衡派百年前“早熟”的反省又恰好与我们当下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相关联。干老师提出三个问题:第一,现代教育是否应侧重于人格的养成?第二,人格的养成能否具有标准化方式?第三,当下的人文科学,特别是儒学应当坚持西方学科化发展还是应当更注重人格的养成?周老师回应了干老师所提的问题,指出需要辩证看待人格的养成是否具有标准化方式。一方面,白璧德对于“标准化”持否定态度;但另一方面,阅读经典并领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在一定意义上是人格养成的“标准化”方式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比较文学系系主任金雯老师指出,白璧德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具有深切的政治关怀,其所走的政治路线并非要恢复精英文化的统治权,而是强调一种精神境界的培育;而当教育放弃了对学生精神境界的培育,大学教育中极力发展技能化、专业化的培训实际上导致了阶层固化。基于对白璧德思想的研究,金老师强调不应当只关注人文主义与后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更应当反思与沟通二者之间的关联。最后,金老师就实际师生相处过程中,如何促进人格的养成这一问题与周老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周老师认为,在老师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除了技术化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以诚实的姿态向学生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圆桌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苟东锋老师从中国哲学的专业视角探讨教育中师生伦理关系在古今中西境遇下的巨大转变。苟老师指出,在传统儒学视域下,师生伦理问题核心在于通过“推恩”以建构我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而在当下平民化时代,师生间的伦理关系涉及老师如何对待学生与学生如何对待老师两方面困境。就前者而言,教师作为职业之一种与社会对老师溢出职业内的期许之间存在冲突;就后者而言,学生既认为老师具有可替代性,又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将老师作为榜样与精神寄托,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张震老师从元实践与工夫论的角度探讨教育伦理中的伦理本质问题。张老师首先表明教育伦理不同于基于语言模型的知识,而是一种元实践或说工夫论。他援引司马光在《投壶心阁》中借投壶以修身治心的案例,以及大学体育运动中对群体伦理的感知实践,阐述如何使教育伦理转变为一种可感的工夫、具体而真实的体验,强调应使伦理走向一种体验的思辨,而不限于一种思辨的思辨。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陆凯华老师接续周轶群老师在主旨发言中提及的美国教育中的问题,返观中国当下教育现实状况做出回应。他指出,当下多学科介入教育对受教育者做测量的现象,以及社会对教育迅速地培养解决现实急切问题的人才的期待等种种问题隐含着当下教育承担着筛选人与培养人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陆老师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相处感悟表示应对青年一代所遇到的就业焦虑与选择增进理解、减少苛责。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徐峰老师从伦理学与政治哲学角度探讨教育伦理当中的教育资源分配与机会平等问题。徐老师首先从教育所具有的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兼具重要性等角度指出,考虑如何分配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的问题极为重要。徐老师指出,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资源的分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徐老师分别从形式上的机会平等、优绩主义、罗尔斯公平的机会平等方案阐述了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汪亚琼老师结合自身的实践与研究,从教育学角度分享了关于培养儿童公平意识与行动能力的相关思考。她首先阐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尔斯等人关于公平原则的内涵考量。在此基础上,她分享了在实际调研中,学生同等对待、差别对待及补偿对待三种不同水平公平观的认知情况与学生在校实际公平待遇间存在一致与冲突,而就一些指标项目来看,学生的公平认知水平很可能高于学校的公平氛围。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陈海老师从日常所遇谈及对教育伦理的相关看法。首先,陈老师分享了一次他同出租车司机的聊天内容,出租车司机指出当前教育中很多问题是由于“德”的缺位,陈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其次,陈老师分享了他先前采访过的许多青少年哲学爱好者的诉求与教育者对受教育对象的认知之间具有一定的张力,他强调教育者需要将视野放于受教者身上,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实际诉求。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慧贞老师集中讨论了伦理学与教育实践如何进行相互结合与转化的问题。她指出,建立规范性与尊重个体发展或许是其关键难题。她从东西方哲学对话角度谈及道家伦理思维,认为其或许可以为一种趋向于功利主义、教条式管理的教育模式提供一种独特的回应与思考方式。如《老子》所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或《庄子》所描述的“坐不议,立不教,虚而往,实而归”,实际上是以一种敞开、包容以及主体间得以互转互化的伦理态度,展现出一种面对人我关系的开放性与可能性。落实到教化的关系之中,则是更为谦卑地接纳差异化、多元化的个体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