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伤痕文学”四十年:从复旦第四宿舍涌出的新时期文学第一潮

2018-11-02 11: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主笔 | 冯琪  报道 | 董玥  编辑 | 张洁玲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登出复旦大学1977级本科生卢新华的小说作品——《伤痕》。2018年10月10日,《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展出。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第一潮的《伤痕》旋风,四十年后重回复旦。

《伤痕》旋风重回复旦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登出复旦大学1977级本科生卢新华的小说作品——《伤痕》。这篇后来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第一潮”的作品很快便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反响。《文汇报》一度将该日报纸加印到180万份,还是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读者来信也“像雪片一样”从全国各地向卢新华所在的复旦中文系7711信箱飞来。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卢新华收到了近三千封来自全国各地、来源于工、农、学、兵不同身份的读者来信。许多读者向他倾诉自己家庭在文革中的遭遇,表达与主人公王晓华的共鸣;还有读者因为小说主人公是女性,误以为是卢新华自己的故事,在来信中亲切地称呼他为“姐姐”。

《伤痕》还渐渐影响到文学界以外的地方,画家李斌、刘宇廉、陈宣明把《伤痕》改编成同名黑白水墨连环画,1979年3月刊登于《连环画报》,并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选一等奖。2007年,李斌凭借对连环画旧作的记忆,采用油画的形式,重新复刻《伤痕》,今年4月再次刊发于《连环画报》。

不久前,卢新华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相遇,他们是同班同学,还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卢新华发表《伤痕》时,陈思和第一时间写了评论支持他。四十年来,他们有过多次合作。这次见面,他们商议决定将《伤痕》手稿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捐赠给复旦大学图书馆。

《伤痕》手稿与相关评论文章/张洁玲 摄

陈思和对《复旦青年》记者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伤痕》发表四十周年,我们都希望对这个文坛重大事件做些纪念活动。”画家李斌也经一番辗转与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卢新华取得联系,决定将《伤痕》油画原作进行公开展览。

陈思和与卢新华、李斌二人商议后,决定对卢新华提供的《伤痕》手稿与李斌的画作以及读者来信原件、多方报刊杂志报道原本等史料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集中展出,作为复旦大学百年馆庆系列活动之一。因馆内一楼大厅面积有限,在布展时特意将其设计为凹凸相连的结构,并在中央位置设置玻璃陈列柜,用以展示手稿等多份原件资料。

“捐赠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手段。”陈思和谈道。复旦大学图书馆最初便是通过学生每人捐赠两块大洋办起来的,此后,民间捐赠一直是学校图书馆发展壮大的重要来源。卢新华捐赠的《伤痕》手稿与资料将由复旦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保存,并电子化、制作为完整版《伤痕》资料文献数据库,供研究者使用。

课堂上得来灵感,《伤痕》开始并不被看好

今年64岁的卢新华,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复旦迎来的第一批新生之一。文革期间插过队、当过兵、待过工厂的他,一直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写一本关于哲学方面的书,从思想路线上来清理“四人帮”给社会和思想界造成的混乱。

1978年4月,卢新华正在课堂里听“看上去文弱清秀”的邓逸群分析、讲解鲁迅的《祝福》。“她(邓逸群)提到了许寿裳的一句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的灵魂’。” 在刊载于《上海纪实》的文章《<伤痕>发表前后》里,卢新华回忆道,“这话立马触发了我的一个虽然还不很成熟,但却越来越坚定的认知:‘文革’对中国社会最大的破坏,不仅仅在于让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而且在于给每个人身上、心上都戳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

卢新华当即萌发了写作一个“家庭悲剧”的想法,接着构想出一对父子因父亲被打为走资派而决裂、最终儿子也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的故事。又考虑到女性的感情更加丰富和细腻,将父子改为母女,由此诞生了《伤痕》主人公王晓华及其母亲。

卢新华断断续续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伤痕》这部短篇小说。“《伤痕》并不是一次写完的。主要是白天有课,靠晚上的一点自习时间也写不了多少。”卢新华回忆到,第一天晚上他只写下一页,第二天也只完成了两页,第三天是周六,在未婚妻家中阁楼的一台缝纫机上,他从晚上六点写到凌晨两点多,“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篇七千余字的作品。

当时,以粉碎“四人帮”为背景的拨乱反正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复旦大学校内思想解放、追求真理也蔚然成风。陈思和回忆,当时校内的南京路(现光华大道)两旁挂满了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既有抨击时弊、反思历史的经世策论,又有讴歌爱情、渴望进步的真情告白。陈思和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伤痕》的诞生,与彼时复旦大学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学风是分不开的。

然而,在写成初期,《伤痕》并不被系里的老师和班上的同学看好,他们认为小说的思想内容与当时的主流文艺理论相左,“不适合发表”。

失意的卢新华将手稿锁进了抽屉,想着“还是十年以后再说吧”,班级里小说组组长倪镳在这时催促他上交墙报用的小说稿。此时的卢新华全然无意仓促敷衍一篇小说,便直接将本打算尘封的《伤痕》当作本系墙报作品交了上去,贴在了第四宿舍楼下墙报左上角的“头条位置”。

《伤痕》墙报稿/徐驭尧 摄

墙报栏上的《伤痕》在校园里造成了巨大的轰动。复旦大学中文系75级校友孙小琪回忆道:“那墙报面前总是挤满了人,还有人拿着本子在抄录。我们班几位女同学议论,都觉得内心受到很大冲击,有的还连着看了几遍。曾睡我上铺的同学,白天人多没看完,晚上又悄悄下楼,在灯光下仔仔细细看了两遍,说有些知青细节像是在写她。”

《伤痕》的读者,就这样从复旦中文系的学生,扩展到新闻系、外文系以至全校。孙小琪向好友俞自由讲述了《伤痕》在复旦校内引起的巨大影响,俞自由又将其转告给了时任《文汇报》记者的钟锡知。钟锡知联系孙小琪要来了《伤痕》手稿,将其打成小样,分别寄给新闻界、文艺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广泛征求对这篇作品的意见,收到了许多肯定和支持,终于,《伤痕》正式发表在《文汇报》。

陈思和在展览的前言中特别提到本次展览的意义:卢新华当时是复旦中文系大一学生,《伤痕》最早“发表”于第四学生宿舍底楼的壁报上,伤痕文学思潮也是从复旦校园里产生,进而影响了全中国。这是复旦大学在思想解放运动中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伤痕》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将同一时期相似的文学创作,统称为“伤痕文学”。它也影响了很多人的命运。

《伤痕》之后,卢新华在80年代出版了其姊妹篇《魔》,后来又出版了《森林之梦》《细节》《财富如水》《紫禁女》《伤魂》等著作,展现了他对这四十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的新面貌与新问题的诸多思考。

如需转载,请至“复旦青年”公众号后台联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