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防止网络沉迷,拒绝网络欺凌,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2024-01-01 09: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未成年人已经无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网络。今年10月24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颁布的《条例》共7章60条,其重点在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拒绝网络欺凌、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

拒绝网络欺凌

网络作为沟通、交流的载体,,很容易成为欺凌行为的温床,不少人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及网络论坛对未成年人进行谩骂、攻击、诋毁、造谣,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这种通过网络手段实施欺凌的行为就是网络欺凌。新修订的《条例》,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的义务,并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救济的义务。

●建立健全网络欺凌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

●建立健全的网络欺凌信息特征库;

●加强对网络欺凌信息等识别监测;

●不得通过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

预防网络沉迷

长时间玩手机,不仅危害视力,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自控能力差的未成年人容易沉溺网络,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过度沉溺虚拟世界,也容易让未成年人产生社交退缩,拒绝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沟通。

●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健全防沉迷制度;

●设置未成年人模式;

●合理限制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

●不得诱导应援物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网络活动;

●不得提供游戏账号租赁服务;

●建立、完善防沉迷网络游戏规则;

●定期开展防沉迷网络宣传教育。

模拟情境:

1、未成年人为了获得活动中的小礼品,扫码并填写详细的信息,被网页或app收集家庭信息,父母信息,甚至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照片……

对于此情境,家长必须立刻制止,并严肃教育。《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章第33条,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个人信息范围、了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指导未成年人行使其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

2、家长长时间用手机打游戏、追剧、打麻将,孩子也学习家长,长时间使用网络,看直播打赏主播,长时间玩网络游戏。

对于此情境,家长有责任引导未成年人合理健康使用网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二章第17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3、未成年人观看直播,主播在直播中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并指导未成年人购买大额物品。

对此情境,首先家长要制止未成年人,其次网络平台和网络主播必须停止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诱导。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相应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在网络上容易受到个别观众的诱导,做出不良的举动,也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泄露。新修订的《条例》,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做出了限制性的规定,避免青少年因不当网络直播受到侵害。规定了网络商家在游戏设计、身份认证、提示时间限制等方面的义务,尽量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侵害。

目前这一代的成年人可以说是“网络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进入学校以后老师布置作业也经常是通过网络。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达95%以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交友以及三观的形成,很多时候已经跟网络密不可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需要家长、学校、媒体、网络平台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拒绝沉迷,健康上网。

原标题:《防止网络沉迷,拒绝网络欺凌,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