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摩洛哥的上海医生:带教当地医生,弘扬中医技术,还有人收获吻手礼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作为中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从1975年9月起,上海就开始承担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的任务。截至2023年,上海共派出援摩医疗队196批,医疗队员1973人次。
上海卫健委副主任罗蒙(中)带队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在京获表彰。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上海有3名个人和第194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作为集体分别获得表彰。其中,3人分别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沈东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张建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李一婧。
沈东杰:收获最珍贵的“吻手礼”
第194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由1个总队部和3支医疗分队组成,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赴摩洛哥执行援外医疗任务,其间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反复延宕,以及摩洛哥史无前例的地震。
1978年出生的沈东杰,是第182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沙温分队队长,曾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参与援摩工作。沙温作为上海援摩的八个驻点之一,当地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医疗设备也很简陋,甚至还有部分设备年久失修。
沈东杰在当地收获患者最珍贵的“吻手礼”。
“刚到那里时,人手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我兼顾了门急诊、手术和病房的工作,同时还带队前往二三十公里远的山区,为出行不便的患者开展义诊。” 沈东杰对此次获奖感到很激动,他还曾在当地收获来自患者最珍贵的“吻手礼”。
沈东杰回忆,那是在一个很冷的晚上,来了一名急腹症患者,初步判断是胃穿孔,需要马上开展急诊手术。但由于当时没有麻醉医生值班,没办法实施手术,他只得先将这名病人往上级医院转。没想到,个把小时后,患者竟又被送了回来。在当时有限的医疗资源条件下,沈东杰便将这名患者先收治在病房,再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如抗菌素感染、密切观察等。好在第二天,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约一周后就康复了。出院前,这名患者送了沈东杰一份珍贵的“吻手礼”。
沈东杰的医术也获得了当地医生的认可。他曾遇到过一名急性阑尾炎病人,在诊断白细胞正常的情况下,当地麻醉科医生认为可以保守治疗,但沈东杰根据临床经验来判断,白细胞正常不代表病人没有阑尾炎穿孔,“我在临床上遇到过这类病人,也说服了麻醉科医生与我一同为病人进行了手术,果然术中发现病人腹部存在感染的情况,好在及时手术发现。” 因这一病例,当地麻醉医生也为沈东杰的医疗技术竖起了大拇指。
张建海:牵头举办中摩学术会议
80后医生张建海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第194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塞达特分队队长。
塞达特省相当于国内的一个县级市,它在摩洛哥虽然算不上偏远地区,但与国内相比,基础设施差距很大,除了硬件条件不足,医护人员短缺更加严重,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也非常低。
在援外的两年时间里,张建海完成了1500余例麻醉手术,同时还带教了当地医生、举办学术会议。摩洛哥特大地震发生后,张建海积极为当地伤员献血,把技术和情谊都留在了摩洛哥。看到当地孩子在街上赤脚踢球,他还萌生了为他们捐助一些体育用品的想法,并立即付诸了实践。
“因为一代代医疗队的援摩工作持续开展,塞达特老百姓对上海医生早已熟悉,走在街上,小孩子会用中文对中国医生说‘你好’,上海医生技术高、态度好,给当地病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张建海说。
张建海坦言,这段援外经历让自己收获颇丰,当他即将告别时,摩洛哥当地同事、麻醉护士Zakaria Jeddab也送给了他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一封由完全不懂中文的人写成的中文道别信,信中,他感恩从张医生身上学到了很多的医疗技术,也感谢张医生一直以来的耐心指导。
李一婧:弘扬中医针灸技术
80后的李一婧是此次获奖的3名医生中唯一一名女医生。两根小小的银针,是她治疗的最大法宝,也让她在摩洛哥当地圈粉无数。
李一婧在当地为患者开展中医技术治疗。
李一婧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名针灸科医生,同时也是第190批穆罕默迪亚分队队长,2020年到2021年,她带领医疗队在当地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并积极参与一系列中医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专题讲座等,让摩洛哥人民了解中医、尝试中医,涵盖的内容从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医的历史思想、中医诊疗技术一应俱全。
“中国医生在这里驻扎了30多年,我们是第18批来到穆罕默迪亚的医疗队。”李一婧表述,当地人习惯祷告,因此脊柱、关节、腰椎等疾病高发,对针灸的需求量特别大。她常常是上午的门诊要看到下午2-3点才能结束,不少摩洛哥其他地区的患者,也长途跋涉慕名前来求诊。
让李一婧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地有一名空姐怀孕后突然出现了面瘫,无法正常工作,慕名找她来看病。经过一周两次的治疗,她的面瘫逐渐改善,重返岗位,这名患者随后还特意委托自己的中国朋友,在中国的购物网站上定制了一面法语锦旗,“我特别感动,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面用外语书写的锦旗。”
1975年至2023年,一代代医疗队员用仁心仁术浇灌着中摩友谊之花。李一婧在获得这份荣誉后直言:“这不仅是对我的极大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我也希望未来我可以把中医诊疗技术带到全世界,用医术架起一座国际友谊的桥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