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晚,《何以中国》走入古国时代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2023-12-29 12:1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成果,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8集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第四集《古国》将于12月29日21:20在东方卫视、百视TV播出,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等互联网平台同步播出。

《何以中国》海报

古国,即远古之国。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快速的发展道路。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划定的“古国时代第二阶段”,本集纪录片的故事徐徐展开。

这一时期,良渚古国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探索治理复杂社会的机制,成为东亚最早出现的区域性王权国家。大江大河间的各个区域,也纷纷进入早期国家形态,参与着作为整体的中华文明的构建。

古国文明,肇兴于长江黄河之畔。奔腾的河流与细密的水网,为先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也见证了先民与水搏斗,利用堤坝构筑水利系统的古老智慧。

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良渚城墙的总长度将近6公里,宽度50米左右。21世纪的今天,残存的墙体经由考古发掘展露于世人面前,考古学家伫立在墙体之前,分辨着地层,思索当年的制作技术。这一瞬间,时空交织,似乎可以透过残存墙体看到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修筑城墙的那一幕。城墙圈定了一座城郭的“势力范围”,也让人得以想象当年这座“超级都市”的规模,以及彼时人头攒动的繁华。

良渚古城模拟复原

考古发掘,给今人理解古国文明提供了最有力的路径。比如,莫角山南的池中寺遗址出土了相当于19.7万公斤稻米的炭化稻谷堆积,足够5000人一季度的消耗。对稻谷的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它们来自良渚城以外的不同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良渚城的中心地位。又如,良渚古城和水利系统工程的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假使1万人每日风雨无阻地连续施工,也需要11年时间才能完成。这足以说明良渚先人有着强大的社会管理和资源调配能力。

炭化稻米

稻谷谷糠堆积——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如果说稻谷以及其代表的农耕文明,是良渚先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那么,一件件充满远古智慧的出土玉器,则让人窥见先民精神世界中最为重要的信仰。

反山墓地12号墓出土的玉琮王,它重6.5公斤,是目前已知的良渚玉琮之首。其四面直槽内,有一上一下两个神人兽面纹,仅3厘米高、4厘米宽,雕琢极为细密。四角则刻有上下分节的神人和兽面,两侧是抽象的侧身飞鸟纹。

玉琮王——浙江余杭良渚遗址

作为先民通神法器,借由玉琮,今天的观众可以想象出良渚先民中的神明形象——头戴“介”字形羽冠,耸肩、平臂、屈肘叉腰,腰部的位置有一圆目、阔鼻、带獠牙的兽面,双足似爪。在这一集纪录片中,摄制组利用精益求精的影视复原,让距今约4900年前的那场象征着人与神沟通的盛大祭祀仪式,在霞光中重现。

良渚祭祀仪式场景(电影复原)

画面中,良渚王头戴玉锥形器冠,额束缝缀半圆形神人兽面纹玉牌的丝带,发髻上插着三叉形器与长玉管组成的玉饰,脖项间挂着玉管串饰。并肩立于他身旁的王后,髻上插着玉梳背,头上戴着半圆形玉牌与玉管串成的冠饰,颈间挂着玉璜和圆牌饰组成的繁复组佩,双腕戴着玉镯,行动间琳琅珑璁。

在王朝时代到来之前,大江大河沿岸,数目众多的古国盘踞一方,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而与城市规模扩张相伴的,还有森严的礼制与象征手工文明高度的玉器、陶器文化。

通过开创性的政治实践,长江下游的先民缔造了良渚古国。溯江而上,长江中游,较早筑造城墙的城头山,在距今5300年前扩建为规整的圆形城池;仅16公里外,鸡叫城涌入蜂拥而至的人群。更引人注目的是江汉平原上的石家河古城。在中心城邑引领下的各个次级城址,如京山屈家岭、应城门板湾、安陆王古溜、沙洋城河、天门笑城和孝感叶家庙,无不规模可观。一个强大的古国联盟在长江中游形成。

鸡叫城模拟复原——湖南澧县

视线来到黄河下游,焦家先民开壕筑城,成为目前考古所见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由焦家遗址向南两百多公里,岗上城址始建,最终发展成为海岱地区这一时期最大的城,统领周边60余处聚落。从等级差异鲜明的墓葬中,可见黄河流域早期礼制的建构。

其后,脱胎于大汶口文化的山东龙山文化,更是在各个领域掀起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时期,聚落数量快速增加,聚落规模快速扩张。更耀眼的是当时最顶尖的制陶技术——蛋壳陶。龙山文化出土的薄胎黑陶杯,壁薄如蛋壳,最薄处的杯口仅有0.2毫米,重量不过93克。即便以现代工艺,也难以完全复制。

M57随葬陶器——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乳钉纹陶鬹——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

古国时代,所有地区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着此后作为整体的华夏文明的构建。正是它们的发展,造就了广域中国的多元基础,又为王朝中国的延绵发展提供了生态、文化、人口和资源等各方面腾挪的空间。黄河之水奔腾而下,中原即将成为新的时代引领者,下一场历史变革就要到来。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