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再读帖学振兴: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书作联袂展出
12月27日,“百年谁断——近现代帖学的振兴暨沈尹默 潘伯鹰 白蕉书法学术特展”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开展。
沈尹默笔法精绝的多件小字长篇作品与大字对联、潘伯鹰气格冲和的小字长卷以及白蕉长达5米的代表作《兰题杂存》,都在本次展览集中亮相,不少作品为首次公开展览。展览呈现了三位帖学大师及其“朋友圈”165件(组)书法作品,在各时代书家笔端的意态飞动与气象万千之间回首近现代帖学的振兴之路。
“百年谁断——近现代帖学的振兴暨沈尹默 潘伯鹰 白蕉书法学术特展”现场
展览现场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始终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同频共振。近现代海派书法在整个书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碑学”与“帖学”两大系统同时在这片土地上敷畅而有为,大师迭出。尤其在“碑学”大兴,“帖学”式微之际,以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为代表的帖学大师的崛起,重新复起因碑学大兴而几近中断延续千年的“帖学”传统。
沈尹默
“沈尹默是上海中国画院第一批画师,1961年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前身),研究会挂牌、办公均设在上海中国画院。沈尹默当时任研究会主任委员,为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时任副主任委员的潘伯鹰以及同为画院画师的白蕉,共同致力于书法的研究、实践与弘扬,让帖学一脉得以传承与光大。他们三人当时就有‘海上三杰’之称。”上海中国画院理论研究员、展览策展人张恒烟介绍,“百年谁断”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三位帖学大师精品力作同时展出,策划此次展览也正是为挖掘三位大师为帖学复兴所做努力的重要意义,推动当今书法朝向健康而自信的方向迈进。
展览“帖学仰宗”板块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由“帖学仰宗”“友旧高墨”“景贤思齐”三大版块组成。沈尹默笔法精绝的多件小字长篇作品与气势撼人的大字对联、潘伯鹰气格冲和的小字数米长卷以及白蕉的煊赫钜迹《兰题杂存》,都在本次展览集中亮相,不少作品虽多次出版,但公开展出尚属首次。再看展览上呈现三位的“朋友圈”,与之相交的于右任、鲁迅、吴湖帆、徐悲鸿、谢稚柳等无一不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他们的书法作品亦是非同凡响。
沈尹默,行书《为有·敢教》,358×75cm,上海中国画院藏
走近展厅,第一眼就会被沈尹默的一副丈二大字《为有·敢教》对联所吸引。沈尹默在这副行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枯笔,笔画更显苍劲老辣。“大家都知道沈先生擅长写小字,很少看见他的大字,其实他的大字也是一流。”张恒烟向澎湃新闻介绍:“这张作品有3米6高,是目前我们所知沈先生最大的一件作品,也是首次展出。这副对联内容也好,写的是毛主席的诗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此副丈二大字对联,让我们看到了沈尹默于精细雅致、秀逸婉转风格之外的另一种书写风格,即质朴苍茫、大气磅礴。”
沈尹默,行草《集吴梦窗词联》局部
沈尹默,行书 韩方明《授笔要说及释义》局部
沈尹默(1883 - 1971),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
摄于1931年,时沈尹默任北平大学校长,展览资料图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天下,研究当代书法史,他是一位绕不过的名家。20世纪上半叶,帖学的复兴构成现代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冲破了清代乾嘉以来碑学对帖学的笼罩桎梏,在晚清民初碑帖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深化了碑帖分梳,而以强烈的帖学独立意识和价值确立,实现了现当代书法史的碑帖转化与帖学独立。这是自晚明以来三百多年,帖学的又一次本体自洽和书史转向,它为现代书法史注入了新的内容。
展览资料图,摄于1960年,时沈尹默在写春联,旁长髯者为黄葆戉
张恒烟介绍:“沈先生是海派书法的一面大旗,也是这百年来帖派书法的代表人物。沈尹默通过自身帖学创作,恢复了帖学的尊严,并推动了帖学的复兴与独立。从沈尹默开始,帖学由本体自洽,全面反思书史问题。沈尹默在晋唐一体观念基础上,重建了现代帖学谱系,在反思清理清代碑学之弊的同时溯本正源,重构了以笔法为核心的帖学传统,精妙雅健,允为一代宗师。”
沈尹默,行书 黄山谷《跋苏东坡水陆赞》
沈尹默,行书 黄山谷《跋苏东坡水陆赞》局部
在展览入口处,可以看到多幅小字精品。沈尹默71岁时所书的一幅黄山谷《跋苏东坡水陆赞》,通篇清新雅致、婉转自然,形质与神采兼具。作品自上而下,前后照应,如"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十数字,点画节奏明快,抑扬顿挫,时而沉着,时而飞扬,变化随心所欲又在法度之中。沈尹默强调书家在对"法"与"势"的转化中最应注意的是对毛笔的提与按,只有明晰提按关键处笔锋才不至于缠扭起来,从而"万毫齐力,平铺纸上"。从此幅行书黄山谷题跋条幅中可以看出,沈尹默的书法实践与其书学主张是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
沈尹默,集合了楷、行、草三种书体书写的宋词扇面
再看一幅以楷、行、草三种书体书写的宋词扇面。开篇为宋代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楷书典典雅秀逸,结构严谨,奇正相生;中间为宋代刘过《唐多令芦芦叶满汀洲》,行书以“ニ王”体系为主导,兼之以唐、宋、元诸家之长,清新雅致、婉转自然;后篇为宋代俞国宝《风入松松一春长费买花钱》,草书笔法尤为纯正,取晋唐之文雅准清韵,从字形用笔上可以看出沈尹默于孙过庭《书谱》所下功夫之深。
“三种书体虽然风格迥异,于同一扇面之上却并无违和之感。楷书结体谨严,文雅清劲;行书道劲秀丽,精美之之至;草书笔力沉稳劲健,颇有魏晋风韵,”张恒烟介绍,“沈先生书法风格的多样应归功于他的书学历程,二十余年的北碑临习对其书法风格的影响持久而深远,雄强劲健的北碑品格融入帖学笔法中,造就了沈氏碑底帖面的鲜明书风。他是一位细致严谨的学者,追求的书法风格首先是精微,其次才是广大,每个点画的起收都恰到好处,在纵情挥洒中亦能保持笔笔到位。”
潘伯鹰
潘伯鹰(1905 - 1966)则是以一代作家身份,晋身书坛。潘伯鹰对文学颇有造诣,青年时期就声名文坛,著有小说《人海微澜》、《隐刑》、《强魂》、《雅莹》、《残羽》和《蹇安五记》。但在蜚声载誉之际,潘伯鹰却离开文坛,全心贯注于书学,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玄隐庐诗》等,作品出版有《潘伯鹰行草墨迹》等。这般人生轨迹,在二十世纪的著名作家中也是一个鲜见的特例。
潘伯鹰,行草 毛泽东《浪淘沙》
潘伯鹰遵循苏东坡"论书当观其全人"意旨,其早年书作,间架颇见颜真卿之端严,波挑时显苏东坡之倜傥。"颜意而苏味",成为潘伯鹰一生书迹之基本形态。抗战时期,流寓重庆时期,潘伯鹰在对沈尹默的请益交流中明确了对王羲之书法流脉的继承志趣,此后即为恢复"帖学"不遗余力。潘伯鹰撰写了一系列论述王羲之书法传续的文章,自己也反复临摹其中的古贤遗墨。除褚遂良、苏东坡之外,他对孙过庭、杨凝式、李建中、黄庭坚、米芾、蔡襄,乃至文徵明、王宠、董其昌等大家均有深入研寻,体察其不同特色,辨析王羲之书系的发展幽微。潘伯鹰的书法实践,与其平生崇尚"博雅",知行合一。
潘伯鹰,行书《自作诗》
潘伯鹰,行书《古诗文》
潘伯鹰与沈尹默同为“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现场展出的潘伯鹰随笔抄录诗词,一气呵成,行草杂糅,可见其在“二王”所下功夫之深。
白蕉
清中叶以来,碑派崛起,至清末民初时期,余风尚存。民国时期,即使以学帖名世的书家,也多有临习篆隶书或北朝碑刻的相关作品,甚至直接以碑派风格作书。时风熏染,大势所趋,几乎在所难免。相比之下,白蕉(1907-1969)对于帖学的专一,超出了同时代大多数人,可以被认为是纯粹的帖派书家。
白蕉,行书 《古人·丈夫》十言联,125×21cm
1942年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展览现场,白蕉作品
白蕉本姓何,生于金山张堰镇的一个中医世家。由于金山旧属华亭松江府,而松江古称云间,故白蕉常以云间居士或云间白蕉自称。他学书并无明确的师承,据其自述的学书经历是:“初学王羲之书,久久徘徊于门外。后得《丧乱》《二谢》等摹本照片习之,稍得其意。又选《阁帖》上王字放大至盈尺,朝夕观摹,遂能得其神趣。”
白蕉,行草《闲人忙事书画册》局部
白蕉,行书《陶渊明诗二首》局部
白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非《兰题杂存》莫属。此次展览特意开辟了一块展区呈现这副全卷长五米的《兰题杂存》。该作品内容为白蕉写兰论艺的札记,文字清通简要,词约而理赡,以他最为擅长的行书写就,双美并臻。
白蕉,行草《兰题杂存》(局部),18×500cm,朵云轩藏
白蕉,行草《兰题杂存》(局部)
白蕉,行草《兰题杂存》(局部)
白蕉,《兰题杂存》(局部)
“文学之功、临池之力、禀赋之灵,拥有这三样方有如此煌煌巨迹。通篇以文段为节,形成自然的章法,错落参差,极具音乐韵律之美。字体大小一任自然,或行或草,随势生形,张弛有度,生气远出,魏晋风度于此隐约可见。”张恒烟介绍,“白蕉以其卓越的天资,坚守二王帖学正脉,可谓‘独异凡庸,力持大道’。而正是以白蕉为代表的一批书家的孜孜钻研,引领时风,才使人们重新审视帖学书法的价值和意义。沈尹默、潘伯鹰、白蕉三家从创作与理论上共同为近现代帖学的振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927年1月摄于周作人家。前排左起:沈士远、刘半农、马裕藻、徐耀辰、钱玄同。后排左起:周作人、沈尹默、沈兼士、苏民生。
在展览的第二板块“友旧高墨”中,呈现了三位大师朋友圈的书法作品。凡在某一领域达到某种高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身边往往聚集着一群投分的友朋,切磨箴规,砥砺同行。沈尹默、潘伯鹰、白蕉皆是学养深湛、书法精特的帖学大师,故尔凡与相接的多为能文擅书的高手。检点三人的朋友圈,于右任、鲁迅、吴湖帆、谢稚柳、徐悲鸿、丰子恺等一大串响当当的名字为人所熟知。他们的书法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书法高度。解读他们的书法,也一定程度上为了解三位帖学大师的成功之路,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时代艺术背景;同时也为当下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具深度的思考。
鲁迅 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七,80.8×51.8cm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张恒烟表示,这些所谓的书法家,皆非仅是朝夕笔砚不及其余的行家,书法之外更兼多重修为,甚或书法非其主业,这对当下书法的发展现状,无疑具有参照的价值。时过境迁,事物的本来面目便永不可还原。同样,完全破译大师成功之路,从客观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了解多一分,便能离真相更进一步,这点毋庸置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其友旧书法相对集中的展示,对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三位帖学大师的书法艺术,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徐悲鸿《白蕉自订书画篆刻小约》
程十发,苏轼《琴诗》
20世纪上半叶,海派书法、篆刻、绘画群星璀璨,上海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文艺的重镇。展览“景贤思齐”板块展现了如周慧珺、韩天衡等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一批海上书家,在承继海派书法衣钵、发扬海派文化品格的征程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书法篆刻创作、学术研究、编辑出版、翰墨薪传、书法活动的组织等各个领域均成绩斐然,展示出具有勇立潮头的气魄与坚实学术品格的书法力量。
当代海上书法名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对促进与推动新时期中国书法迈向更高层贡献着自身的努力与真诚。他们以“弄潮儿”的姿态开时代书法风气之先,促进了当时整个书坛走向更高、更快的发展格局。得益于海派书法的强大历史惯性以及沈尹默、潘伯鹰、白蕉、谢稚柳、陆俨少、邓散木、来楚生等一批具有旧学素养,又受新学熏陶的书家群在创作与理论上的孜孜以求,使得海派书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保持“高峰”状态。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10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