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浦江创新论坛|青年科技人才观点交锋:待遇前景哪个更重要?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钟笑玫
2018-10-30 12:5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0月29日,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在上海举行。本文图片 主办方提供 

一座理想的创新型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10月29日下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上,围绕这一主题,院士、大学校长与青年科技人才们展开了对话。

有趣的是,青年人才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两种看法的“交锋场”:一部分青年人才突出反映所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另一些人则更看重发展前景,认为这才是理想城市最需具备的。

上海逸思医疗科技创始人聂红林发言中坦言,受制于目前上海的生活成本,当他的公司从现有的四五百人,一年后发展到几千人的规模时,自己或许不会考虑把企业总部只放在上海。

他表示,每一位领军人才都要匹配100倍甚至1000倍的核心中层创新人才,这意味着大量新人才的引进,大城市应据此制定规划和战略目标,提供相应的保障。

深磁科技创始人彭楚尧也提到了身边朋友的“迷茫”,即使年薪超过了30万元,仍然纠结要不要继续留在上海。

类似地,生活配套尤其是子女教育,同样是青年人才关注的重点。有更好、更低成本的小学乃至幼儿园,是他们对所生活城市提出的共同需求。

围绕“理想的创新型城市形态”,院士、大学校长与青年科技人才们在上海展开对话。 

但随着讨论的进行,另一种声音似乎逐渐占据了“上风”:相比待遇,发展前景对于青年人才更为重要。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婧说,她从哥伦比亚大学读完博士回国,北大给出的待遇并不是很高,但她看中的是这里更自由的科研环境,以及平台上的优势。

“从长远来看可以给我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可以做这件事,可以发展下去,这比好的生活条件更加重要。”李婧说。

复旦大学研究员丁琛也认为,大部分海外留学的人才,实际上都是奔着事业回国的,而非待遇。

丁琛提到了自己的经历,他回国到北京工资低了,但后来收入赶超了在美国的水平,三年前到他来到上海,工资又比在北京低了一些,但是现在又比在北京高了一些。

丁琛相信,作为青年人才,首先要做的是“坚持”,“坚持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学术领域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同时也让个人生活各方面得到非常好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上午发布的《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科学家在选择工作城市时,对高水平科研平台的重视程度,更高于个人待遇等其他方面。

不过,无论是更强调生活成本,还是侧重发展前景,有一点所有人的看法是共同的——理想的创新型城市,必然是一座对人才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责任编辑:徐晓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