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换个“轨道”的年轻人,离“神仙工作”还有多远?
2023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似乎不再能治愈年轻人了。
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在连增八年后出现了首次下降,同比减少36万人,而国考报名人数却首次突破300万,平均约77人竞争一岗位。“一升一降”的背后,年轻人的心态和择业观正在发生转变。
同时,高校应届生“慢就业”的比例在上升,智联招聘2023年5月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中,“慢就业”比例从2022年的15.9%上升至18.9%,接近总体的五分之一。“90后开办养老院”“干体力活”“全职儿女”等词条频上热搜,被视为年轻人的就业新趋势。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选择了“间隔年”的90后、成都“首漾”养老院创始人@周航,火上热搜后,她的团队里也加入了不少00后员工,以及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黎娟娟,她曾对北京某高校人文社科专业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做过调查跟踪分析。
丁珏汭,澎湃新闻高级编辑
【嘉宾】
@周航,成都“首漾”养老院创始人,美国纽约大学博物馆专业硕士,“慢就业”一年后深耕养老行业
@黎娟娟,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长期关注年轻人就业
【时间轴】
03:35 热搜上的“慢就业”
13:24 当就业压力从本科传导到硕博
21:21 年轻人缺少工作选择“话语权”
27:20 跨专业创办养老院,那些曾被质疑的瞬间
34:51 在“985硕士”和“专科”求职者中间,我选择了后者
40:09 政治学博士毕业,还得学一下敲代码
45:30“慢就业”的第四年,我才找到自己的优势
53:25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下的就业观
01:00:40 要进入新行业,请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01:07:07 做出新决定之前,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01:10:30 精打细算@五分之一选择中的你
【配乐】
我想离开浪浪山,大川Dietry
天生狂花,莫非定律乐团
Lil Uzi 8bit Shit 2 -looperman
以下为本期节目精华:
“积极慢就业”与“消极慢就业”
丁珏汭:我们从这两年引发热议的几个新现象聊起,如“90后开办养老院”“干体力活”“全职儿女”等,同时,今年也出现了新趋势,考研人数下降、考公人数上升。@黎娟娟,@周航,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你们毕业的时候面临过哪些选择?
@黎娟娟:现在毕业生的压力比较大,选择也趋于多元,很多学生开始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不再跟着主流走。90年代左右大家倾向于去外企,而现在的学生会选择我们意想不到的新兴行业,比如快递、外卖、养老,甚至还有主播等。
我是2018年博士毕业,就业选择面相比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来说要窄一些,大家会更加倾向于去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这也跟个人的价值观念有关系,我们有一些同学去了企业或者考了公务员,我记得也有街道的招聘公告出来之后,好多博士生也去报考。所以大家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可能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境。
@周航:我自己的感觉是不确定性变多了,不管是从社会结构还是说从雇佣关系来讲,是这种变化导致了多元选择。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类,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了非主观意识的选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勇敢地做出一种新的尝试。
我是博物馆学毕业,对口的工作单位是美术馆、展览馆、拍卖行等,大概率只有去北京或上海这两个选择。但我所有的家人、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都在成都,我还是希望留在家乡。包括我的合伙人,她的专业背景是材料工程,回到成都也很难做研究。所以创业既是被动的选择,也是主动的选择,各占了一半。我们2016年年底回国,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没有方向,我们正式从事养老行业其实中间隔了一年时间,并不是说我想到马上就有那个能力和条件去做,很符合“慢就业”或者“间隔年”的定义。
“慢就业”的年轻人在养老院告别学历焦虑/受访者供图
丁珏汭:@黎娟娟,能不能解释一下您所研究的“慢就业”或者“间隔年”?
@黎娟娟:在我们看到的文献里面,“慢就业”这个概念一般是说从毕业之后到进入职场的时间会拉得相对来说长一些。我们原来毕业的时候,可能马上就进入到工作的状态里面去了,但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可能需要用一段时间去做考学准备,做自我能力提升的准备。不再像以前那样衔接得非常紧,至少从时间上来有间隔在里面。
我们在研究中对“慢就业”还有分类,一些学者会把它分为“积极慢业”和“消极慢就业”。“积极慢就业”是说在准备过程当中想要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消极慢就业”更多是指心态上的消极,比如觉得“我没有能力去胜任一个工作”,或者是“我就是不想去工作”“我目前的状态还能够支撑我的生活”“我对物质的要求不是很高,现在这样呆着也挺好”,总结来说就是不愿意进入到工作。
黎娟娟在论文中对“慢就业”的分类/受访者供图
年轻人的就业“话语权”
丁珏汭:看到“全职儿女”这个词,我第一反应是“这个不就是回家啃老吗?”一直以为这是一种“消极慢就业”,但后来读了一篇全职儿女们的自述报道,发现他们并没有完全“摆烂”,而是回家后会开始“搞副业”,有人做过接线员,有人写过网文,会赚一些小钱。@周航,你觉得自己是属于“积极慢就业”还是“消极慢就业”?
@周航:我觉得我既是“积极的”又是“消极的”。虽然选择了养老行业,但当时我觉得个人能力还不够,对自己信心不足,心态上一直是消极的。我从来没有觉得我自己能够做好,或者到今天有一点被大家“看到”的感觉。心态上始终是处在一个高度崩溃的状态,只是说会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去调节,先哭一顿,再去吃一顿好吃的,然后第二天起来又哭,这个状态可能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但是我在行动上又是“积极的”,还是会去做、去实习。我去的是一家诊所,合伙人去的是康复医院,我们分头开始学习一些标准化的流程。
丁珏汭:@周航,你和你的合伙人都是留学回来,第一年没有找工作,你们会有经济方面的压力吗?
@周航:当然会有压力,我觉得从年轻人的角度讲,任何人都不太想被说自己是“啃老”。就算是父母心疼自己的子女,尽可能支持,待业在家也很容易被贴上“不努力”的标签,比如“父母花20多年把你供出来,你现在还在找父母要钱”等等,年轻人所面临的“道德层面”的压力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不完全是经济上的压力。
即便在“间隔年”里他去送外卖,或者别的做什么事情,第二年、第三年他又去求职找正式工作的时候,面试官还是会问,“你前年、去年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心理希望有很多尝试,但是更怕我们的简历上会留下这些东西,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简历写得天衣无缝。
丁珏汭:《2023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从2022年的15.9%上升到了18.9%,接近总体的1/5。@黎娟娟,怎么看待年轻人面临的这些压力?
@黎娟娟:现在的社会给了年轻人很多框架,一些所谓的“价值设定”。比如说大学生就一定成为高级白领,做外卖员、快递员觉得是对学历的浪费。我个人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就业方向,有他自己的想法,也有一些是社会压力所迫。“消极慢就业”和“积极慢就业”,中间没有特别鲜明的界限,还可以转化,尤其是心态上。
现在媒体也给了年轻人很多说话的机会,但我觉得话语权还不在年轻人这里,因为现在说的“躺平”也好,“摆烂”也好,其实是一种就是自嘲,是面对现实压力的一种无奈。事实上真正“躺平”,真正“摆烂”的年轻人其实不多,我们还是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包容,选择“慢就业”也好,选择“间隔年”也好,只要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积极地去做,其实都值得去鼓励。
丁珏汭: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选择进入养老行业。以养老行业为例,@周航,你选择“慢就业”的时间点和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
@周航:我觉得有非常大的区别。2016年年底我们去看养老院的时候,发现整个社会对养老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关注度,基本上都是负面评价。但现在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媒体,以一种更积极的视角去报道养老,能明显感觉到进入养老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家觉得养老可能是新方向,愿意进来尝试一下,我们也会接到一些招聘信息,很多跟养老没有任何关系的年轻人也在聚焦这个行业。当时像我们这样的讨论也基本上没有,但现在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在讨论进入新行业面临的心理预期,可能要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等等。
周航团队给老年人拍大片火出圈/受访者供图
我们当时很年轻,还跨了专业,大家也会质疑我们的专业度,比如我们去参加一些行业协会,一些比较年长的男性专家会说“你们两个小姑娘,刚从国外回来,懂什么呀?”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说“年轻人,你怎么这么脆弱,就说了你两句”,我们自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行了。但是合理的质疑我们要接受,不要害怕质疑,质疑可能是好事情,把它当成一种友善的提醒就好了,不要有那么多个人情绪。
@黎娟娟:现在的“慢就业”,我觉得是学生自己的选择和社会压力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我们这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就业人数中一部分是大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城镇本身的就业人群,所以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其实是相对弱势的群体,还有一些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体制内和体制外差别都还蛮大的。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的“慢就业”是基于时代的变化,更多学生愿意进到体制内, “慢就业”是为了准备考试,这种选择还蛮多的。
我还观察到学生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问,“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就业市场不是特别匹配。现在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从大一进来就安排职业规划的课程,开设创业课程。但在本科阶段,也有很多学校对于一些进入职场的准备,技能转型的准备还不是特别的多。
学生对工作的期待本身也在提高,但现在的社会结构性压力在那里,他们想要选更好的,觉得“我的时间花在这里可能不是特别值当”,所以就开始选择了“慢就业”。这是我做研究时的一些感受。
“去螺丝钉化”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丁珏汭:@周航,你现在除了创业者的身份,还是老板,养老行业又是年轻人看好想进来的行业,这两年从收到的简历中,你有哪些发现?
@周航:投我们公司的年轻人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本身就是学养老行的,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一类是已经有工作经验了,想离开传统的养老院,做不一样的尝试,我们的创新性比较吸引他们;还有一类就和养老没有任何关系了,主要是“好奇心”促使让他们做了这个选择。这里面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他想来工作,不太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会说,“我可以没有实习工资,就想来感受一下”,希望通过志愿者慢慢过渡到正式工作;还有一种就是想要来休养生息,跟老人们相处一下。
00后在周航创办的养老院/受访者供图
我们收到过北京知名985高校毕业生的简历,同时也收到过三本或者专科同学的简历,同样应聘新媒体岗位。前者更多具备的是偏理论的知识,后者剪片子和拍摄非常有创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是后者。
虽然我们公司很小,但选拔的标准其实很高的,从用人的角度来讲,肯定是技能大于学历。所以学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学历一般或者是不太好的同学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觉得学历把自己卡死了,其实老板会有非常多的角度去考虑要不要用你这个人。
丁珏汭:我发现这两年年轻人就业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既要稳定、钱多又要事少,甚至还有一些“整顿职场”的标准。@黎娟娟,你是怎么看的?
@黎娟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岳昌军老师在他的调查中用样本数据证明了一个事情——现在的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已经超过了社会价值。就是先追求工作的物质保障,再说个人价值,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我在和学生访谈时,也得出了一样的结论。
我的访谈小样本中,他们可能不太愿意成为“小螺丝钉”,产生意义和价值的时间也要求更短。他们提的比较多的是“我想看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让我实现我个人价值”“我在这个工作上每天都是这样的,工作毫无意义”。他们对工作的物质报酬也有要求,就是所谓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我问那些同学,“你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报酬?”基本上学生的期望都比统计数据要高。同时他们还希望能够有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区分,希望“能有生活”,不能“生活里面全是工作”。我的感觉是学生在迈向工作的时候会理想化,期待总会高一点,对现实的理解可能还没有那么到位。
我也想提醒年轻人,现在媒体上的信息特别多,本身会有放大效应,我们看的时候还是要偏理性一些,不要一看到情绪就被带起来。大学生一定要摆平心态,对自己要有比较好的预期,不要过于盲目;同时也要多读书,这会给我们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会把我们从死胡同里“搂”出来;还要多跟人接触,不要自我封闭,积极搜寻有用信息,筛掉对你来说不太好的信息。
「精打细算」,关注年轻人喜欢的消费话题
你可以在荔枝播客APP、小宇宙APP、喜马拉雅
搜索「精打细算」收听我们的节目
主播、撰文/丁珏汭
后期/陈春巧 丁珏汭
监制/徐婉
运营/丁珏汭
延伸阅读
个人自述类报道:
《热搜背后,95后建筑设计师为何辞职当保安?》,三连生活周刊
https://mp.weixin.qq.com/s/jT1Om6GPixSThgbT1BI8dQ
《00后守墓女孩自述:我好像天生适合吃这碗饭》,后浪研究所
https://mp.weixin.qq.com/s/TWbS4cyGn6iyVIzk7FXTsw
《我宣布:全职女儿是我做过最快乐的工作》,新世相
https://mp.weixin.qq.com/s/HcdPh_D0wLVZwwPhkaVy1Q
《出走格子间,去做“体力活”的年轻人怎样了? | 有数》,湃客工坊
https://mp.weixin.qq.com/s/05OSPOY5A416sOLE67I7ng
《我,90后,把养老院开成养乐园,让年轻人无惧变老》,央广网
https://mp.weixin.qq.com/s/8BNoYO1FNAntua8_KdqoWQ
《90后开养老院,目标是消灭所有不快乐》,看客insight
https://mp.weixin.qq.com/s/JG3T-dOMFdyQ9YZD6YQLXw
《「慢就业」的年轻人:找到工作了,有编制,但我不想去》,后浪研究所
https://mp.weixin.qq.com/s/SpAHyv_hL4DASw6Ls5OYkQ
相关研究论文: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慢就业——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质性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7LwpLZjphjcPAim3efoQwA
《Z世代大学生多重矛盾性社会心态解析》
(https://mp.weixin.qq.com/s/xlKJAWiyy1-Q_EkeN7P_6w
《“慢就业”需要“冷思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969164169314345&wfr=spider&for=pc
2023湃客年终策划
此刻,我们即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2023年,自我在生活的缝隙中流动,我们慢慢张开自己,与这个世界握手拥抱。
这是重申联系的一年。我们展出羽翼,再度感知远方的风景;我们重启对话,找回彼此信赖的温度;我们探索内心,校准人生航向的坐标;我们也拥抱变化,在时代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着我们的可能,而重要的永远是联系,是我们主动或被动与万事万物的缠绕。
2023年末,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策划推出《重申与世界的联系》系列文章,联合知名学者及优质创作者,从文学、艺术、科技、财经、旅行、城事等领域出发,从个体到趋势,以文字、数据、漫画、视频等形式,留下这一年里我们向世界出发的注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