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纪录电影《人民万岁》导演郝蕴:青年视角是亮点和惊喜
12月26日,正值毛泽东同志130周年诞辰之际,首次以人民视角深度回顾历史、再现伟人风采的纪录电影《人民万岁》在全国各大院线正式上映。
《人民万岁》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和北京华厦大地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
在《人民万岁》终极海报与终极预告中,共同铭记了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民群众热情互动的珍藏时刻。其中既有他在延安时期独坐窗前、挥笔洒墨为百姓回信时的严肃认真;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田视察,手持麦穗与当地农民讨论农业发展时的严谨专业;更有在湖南湘潭的故居屋前,和街里乡亲们围坐一团时的相谈甚欢……面对来自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始终以儒雅谦和的气质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形象阐释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智慧箴言。终极预告更在结尾用明艳鲜活的色彩,将毛泽东同志的魅力与风采穿越时空的长河延绵至今,令人期待能在影片中见证更多的经典历史画面。
《人民万岁》海报
纪录电影《人民万岁》由国家一级导演郝蕴执导、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担任编剧撰稿。影片坚持以史为镜,创新打造新纪录片美学风格,在兼具国际视野与史诗风范的基础上,通过鲜活珍贵的历史画面,展现出时代伟人与老百姓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唤起观众对毛泽东同志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
《人民万岁》剧照
连日来,《人民万岁》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宁夏等多地举行点映活动,不仅收获到影迷观众的一致好评,称赞影片“以扎实的历史功底,带领观众缅怀伟人的同时,还将党史教育润物无声地传递给观众,更加坚定了人们的理想信念,鼓舞青年在新时代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导演郝蕴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特别提及,“这一次,片中出现了三位年轻的视频博主。他们的‘青年视角’可以出现在如此重大题材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中,来表达他们对于毛主席的理解和情感,是《人民万岁》特别大的亮点和惊喜。”
导演郝蕴
【对话】
“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为了人民”
澎湃新闻:12月26日,就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正日子。电影选在这一天全国公映,意义重大。首先请介绍下拍摄的过程?
郝蕴:正如你所说,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我们很早就开始策划,选题的正式通过是在今年八月初。如何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毛主席的一生,可以说压力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过往关于他的生平故事,不管是书籍还是影视作品,包括当下的网络和媒体,各个角度都呈现过许多了。一部纪录片在内容上怎么选取,画面上怎么呈现?确实是颇费思量。
澎湃新闻:看过电影,观众肯定会注意到毛主席关于人民的论述,以及他一生同人民大众间关系的呈现可谓贯穿始终,也同片名《人民万岁》紧密呼应。
郝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老师,是《人民万岁》的编剧撰稿人。他从繁多的资料中提炼出这么一句话:毛主席一生的作为,都可以归结在“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为了人民”上——毛主席的伟大之处是方方面面的,我们这次就紧紧扣在他的人民视角上。
影片开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当晚,当欢庆的游行队伍高呼“毛主席万岁!”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时候,广场的扩音器里不断地传来毛主席洪亮的回应“人民万岁!”——在此之前,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人把“人民”二字作为万岁的前缀,当毛主席喊出这一句口号的时候,那样的场面真的是非常震撼、非常感人。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对开国大典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对毛主席在当天下午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画面。恰恰对开国大典当晚的庆祝活动,包括在礼花表演前毛主席喊出这句“人民万岁!”的画面没有太多印象。《人民万岁》把这段历史影像放在了片头,既是以飨观众,同时也是为这部纪录片提纲挈领。
《人民万岁》剧照
澎湃新闻:拿到王均伟撰写的文稿后,你作为导演加入了哪些自己的思考和观察?
郝蕴:王老师提供的稿子主要是主席的视角,我作为导演肯定不能只采用单视角叙事。既然毛主席从心中喊出了“人民万岁”,那么人民心中的他是怎么样的?我这一次可不可以不再去采访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而是把视角放在普通人,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心中毛主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在开第一次碰头会的时候大家都提到,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人、年轻的视频博主,他们提到毛主席,最常用的语汇和称呼是“教员”。而“教员”也是毛主席一生当中,尤其是他到了晚年时常常强调的自己的身份。
澎湃新闻:我在看片的过程中,也注意到片中出现了两三位年轻的博主,你能否具体介绍下?
郝蕴:我们通过在网上的发掘,也得到了B站(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网站的支持,发现网上真是有大量的青年视频博主,热心从事包括研读毛主席的故事在内中国历史相关的视频制作和推广。比如在片中出现的李梓烨,他是一位中国音乐学院在校的研三学生,在B站上的UP号叫做“世间最难是平安”,这位UP主发布的视频内容都是研读《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诗词的。另一位出现在片中的B站UP主“珂seeker”,他搜集了长达六千多小时的党史视频资料。
片中在讲到毛主席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时,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显露出自己的军事才华——1917年11月,当时护法战争仍在进行,长沙城里那时没有了任何驻军,百姓人心惶惶,担心北洋军阀的退兵进城扰民。位于长沙南郊且又与粤汉铁路相邻的湖南第一师范,是退兵的必经之地。当时校方听从了毛泽东的建议,指派军训的学生把守住校门口及周围地区。结果不仅阻遏了退兵,还让3000多溃军缴械投降。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战场上担任指挥员,而且不损一兵一卒就打了胜仗。
这段掌故是B站UP主“沙盘上的战争”里面讲述的故事,我们把它搬到了大银幕上。采访时听他讲述,我们起初还担心是不是同正史有所出入?后来这位UP主提供了党史专家逄先知、金冲及编著的《毛泽东传》(全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做核实。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你知道吗?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正版的军史、党史书籍。而且这次在大银幕上实时出现的弹幕也都是真实的,是我们从B站后台调取出来再做进去的。
这一次三位年轻的视频博主,他们的“青年视角”可以出现在如此重大题材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中,来表达他们对于毛主席的理解和情感,是《人民万岁》特别大的亮点和惊喜。
《人民万岁》剧照
突出当下年轻人对于毛主席的理解和情感
澎湃新闻:当下的“青年视角”或者说“青年演绎”,此次在《人民万岁》中还有哪些表现?
郝蕴:在我看来,影片的另一大亮点是对《东方红》音乐的再演绎和再创作。众所周知,作为中国艺术的经典,《东方红》的旋律早已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和特定的时代、主题,和中国革命的精神与史诗深深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共鸣性。
这次在《人民万岁》中,除了出现在片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和片尾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外,电影里还出现了唢呐版、笛子版、童声版、钟声版、钢琴版等的《东方红》,这些全部是找的95后、00后,甚至是一些在校学生通过电声乐器创作出来的。整部电影,我们都是想突出当下年轻人对于毛主席的理解和情感,这些内容和环节都是有意设置的。我在终剪时专门数了一下,这些《东方红》的变奏乐曲加上歌舞版的原典,片中至少出现了十处吧。
澎湃新闻:我们都知道,但凡是资料片、文献片问世后,观众都会关心有没有一些影像内容属于首次公开?这方面也请谈谈。
郝蕴:这次首度公开的毛主席的历史画面并不是特别多,但属于首度公开的毛主席的原声却有好几处。那个年代拍胶片的时候,影片和声片是分开的,观众过往可能看到过这个画面,但声片这次是首度公开。
比如,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谈到反官僚主义,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30周年,某领导组织当地群众向党中央发电报致敬、志贺。毛主席听闻后在讲话中非常严肃地批评了这一现象,痛斥其是“招揽生意”,认为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并要求彻查此事。电影中这段讲话音频长达一分多钟,属于第一次解密公开。
《人民万岁》剧照
澎湃新闻:今年也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注意到《人民万岁》中,还选取了你之前的作品《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中的一个情节:在清理毛主席住所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放着一顶军帽、两件衣服、一双袜子和一条毛巾——毛主席身旁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听说过它们——或是在得知毛岸英牺牲后的某个深夜,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父亲独自把孩子留下的这些衣物,悄悄地整理好,藏在了衣柜深处……这个细节非常感人。
郝蕴:2020年拍摄纪录片《保家卫国》时,毛主席收拾儿子遗物的这一段就是王均伟老师提供的,他跟我说这是他本人去韶山毛泽东遗物馆看过的。我记得他当时还说,“导演,一定要去湖南,一定拍出这一段,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写这段的时候,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这次拍摄《人民万岁》,我本来不想再用了。创作到中期的时候,我们同宣发开研讨会,很多年轻的宣发人员都对这个细节表达了惊讶和感动。这就是一位老父亲对待儿子的舐犊情深,也是全片涉及毛主席同亲人间的情感刻画最动人的一笔。
澎湃新闻:作为一位知名的纪录片导演,你这次在创作过程中同很多青年视频博主接触,他们的创作理念有没有影响到你?
郝蕴:在《人民万岁》中有两处细节,一是橘子洲头景区青年毛泽东头像雕塑处的“打卡”,我们在抖音上看到橘子洲头“打卡”是一类特别火爆的视频。我们这次也去了橘子洲头,不分晴天雨天,从早到晚拍到了大几十位青年游客的“打卡”,而且拿到了对方的肖像授权。
另一个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是抖音上一个短视频平台,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里面发相关的视频。在《人民万岁》中我们也通过历史影像结合电脑特效制作了三处“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分别是在上井冈山,到延安,进北平这三个节点上,到了第三处时钟声响起,奏响了钟声版的《东方红》。我们这次尽最大的可能去关注到抖音、B站上年轻人的表达,把他们的文化融入片子中做碰撞。
澎湃新闻: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你导演了纪录片《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今年纪念毛主席130周年诞辰,你又导演了《人民万岁》,能否比较下两部影片在创作理念上的异同?
郝蕴:《保家卫国》还是一种传统的经典纪录大片的感觉,通过胶片库房、胶片摄影师的线索来展开故事。传媒研究学者胡智峰教授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特别像一部大片”,军史专家王树增表示自己对这段战争如此熟悉,没想到看了纪录片“还能热泪盈眶”。那么到了这次《人民万岁》有了更多努力的突破,包括大量90后、00后年轻视频创作者参与进来,同年轻人的互动更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