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铜仁民俗文化——后硐茶灯
本期,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铜仁独特的民俗文化——后硐茶灯。
后硐茶灯,源自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路乡,是一种集美术、舞蹈、服饰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以严谨、稳重、理性的语言风格,展现了贵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说起后硐茶灯,就不得不说起大路乡的故事,位于松桃县西北部的大路镇,曾有“黔东门户”之誉,是湘西工业圈与重庆都市圈的结合部。大路原来不叫大路,而是叫“河边”,因为当地有一条很宽的河,居住在河两岸的老百姓就叫“河边”。
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农历八月初五,镇守黔中诸路的都司佥事戴福林接到来自应天府的圣旨,圣旨的内容是这样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戴福林英勇无敌,厘奸剔弊,剿匪有功,治军有方,特授骠骑大将军之职。乌罗府川黔边区河边一带匪患横行,民不聊生。即令率部赴之镇守,攻剿匪患,替天行道。钦此。”
戴副林接到圣旨的第三天,就踏上了去乌罗府河边川黔边区的征程。来到川黔边区河边,他迅速剿灭了匪患,随后为畅通贸易,又自费组织人力修路,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就从密林深处打通了一条通往四川兰桥的宽阔大道,人们就把这条川黔大道称为大路,后来就把“河边”的地名改称为大路,因路是修到河岸边的,又叫大路河。
《松桃戴氏家谱》是这样记载戴福林的:“开通川黔大道,威声远播。”川黔大道成为历史上秀山县的中灵、史目、梅江、兰桥一带与乌罗府的孟溪、乜江、大路、冷水一带群众往来的必经要道,活跃了边区经济,促进了贸易往来。
后硐茶灯班在《上茶山》唱词中,就有这样两句歌词描述了当时戴家人挑茶叶到四川卖的情景:“正月打扮上茶山,二月挑茶过四川。”
戴福林还是茶灯祖师爷,据《戴氏族谱》记载,600多年前,戴氏入松始祖戴福林为制茶艺人表示庆贺,而把采茶、制茶过程中男女歌舞戏耍汇编成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由于白天上山采茶,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聚在一起一边选茶一边歌舞,“灯”就这样伴随着茶文化歌舞诞生了,“后硐茶灯”就这样形成并一直传承下来。
大路乡后硐茶灯是集歌、舞、灯、戏、锣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后硐茶灯一般是双人表演,分丑角与旦角,因有“女不跳茶灯”之俗,旦角通常也由男性扮演。演员除丑角和旦角外,还有帮腔人员,人数从十多人到数十人不等,还有部分人握举着一盏盏茶灯,站在表演区周围,既照明,又防止个别观众干扰演出,在遇到主演员需要帮腔时共同帮唱或搭白。伴奏乐器以打击乐为主,有鼓、锣(分铜锣、勾锣)、钹(分头钹、二钹),具体打法有鸡啄米、急急风、懒龙过江、鸡拍翅、龙摆尾、凤点头等。
在长期的演出中茶灯艺术不断的改进加工,它由原来的双人表演,发展为四人、六人、八人甚至更多人的群体表演。茶灯不管是双人还是多人群体表演,都离不开它的艺术结构,即太平灯、寿元灯、架桥灯、送子灯、玩耍灯等多个种类。
后硐茶灯的演出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迎灯拜主”“开财门”“跳灯唱戏”和“化财送灯”。演员们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歌舞表演向观众展现传统民俗和故事情节。
由于后硐茶灯的音乐和表演形式都无法用文字来加以记载和传承,所以几百年来都只能靠表演者代代口耳相传。19世纪后期,该村每个村民组都有茶灯队,每逢春节都要“玩灯”,最远去过重庆秀山,深受群众喜爱。
如今,后硐茶灯艺术不再局限于民间传统表演,而是积极融入旅游业,使其在更广的舞台上展示魅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后硐茶灯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它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后硐茶灯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体现。它带领人们领略民间智慧、欣赏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