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微观榆林:彼得·海斯勒笔下的西北小城
2018-10-30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榆林老城区。
我的家乡叫榆林。在我幼年的时候,它并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那时市区里最主要的街道只有两条,一条旧、一条新,分别被人们习惯性地叫做“大街”和“二街”。居民区就这样散乱地夹杂在其中,参差不齐又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从以前到现在,似乎始终不曾有丝毫改变。因为上学的缘故,生活十分规律,每天经过的路就是从家到学校的那一段,闭着眼睛也大致不会有错,直到大约十年前离开它。
现在的我生活在距离它6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每年除了中秋和春节,基本没有回去的机会。而它似乎也永远都停留在我当初离开时的模样,从来不曾改变。冬季的空气永远无比凛冽,商业街上虽然也开了不少品牌店,但人们的衣着服饰还是保持着一种过时的状态。小时候经常去的几家书店大都已经消失不见,但还是有一些人仍然在坚守。如果用家乡话和街边小贩对答,他们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早已不是一个标准的榆林人。
这个城市本来很有机会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我究竟还是不知道,那些年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如果真能恢复明清时期的建筑原貌,我想这里应该不逊于洛阳南京吧。但现在的明清一条街上,到处是随意停放的机动车,两侧的商铺也跟文化沾不上边。所以我才会对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和《消失中的江城》里提到的榆林念念不忘,文字虽然凉淡,但却和我的记忆重合。
一个废旧的单位大院,零零散散住着几户人家。 老街的老式理发店,老板娘在等生意。 上学的小孩,这也是我小时候去学校的路。 老城里卖菜的小贩。 由农用三轮车改装而成的移动杂货铺。 公交车上的榆林小伙,有着黢黑的皮肤。 广场上吹唢呐的乐器手。 路边等待生意的摩的司机。 小区里卖力指挥的秧歌队长。 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的人们。 放学回家的孩子。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