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3,我的旅行不止为了拍“人生照片”|哪里哪里FM年终特辑

2023-12-26 0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点击音频收听本期节目)2023,我的旅行不止为了拍“人生照片” | 哪里哪里FM
【本期介绍】

2023年是重新出发的一年,出境游重启,Citywalk火出圈,骑行、徒步等户外活动热度不减,特种兵式旅行、酒店躺游等一系列新的旅行方式在年轻人中流行。

我们开始思考,这些旅行方式为什么会成为今年的流行趋势?重新出发之后,年轻人的旅行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期《哪里哪里FM》,我们邀请到三联生活实验室主笔“王滚滚”、内容运营“游客小王”,跟我们一起回顾2023,聊聊这些热门的旅行趋势。

【本期嘉宾】

王滚滚 三联生活实验室主笔、《好的好的!》FM主理人

游客小王 三联生活实验室运营主管

*本期节目由澎湃号·湃客 × 三联生活实验室 联合出品

【时间轴】

01:48  周末特种兵,我今年去了15个城市

07:31  Citywalk、淄博烧烤、火山游……年度旅游热点大事记

10:10  今年这些新的旅行方式为啥这么火?

18:33  印尼火山游:出去旅行需要这么拼吗?

24:31  热门旅行地变迁,写满年轻人的心路历程

30:55  吃老餐馆、逛菜市场,在大城市过小城生活

38:34  重新出发之后,“旅行的意义”也更新了

47:58  今年最触动我的旅行时刻,竟然是……

【内容节选】

*以下内容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稍作修改。

01

从“进淄赶烤”到去印尼爬火山,

2023我们很忙

小王

我记得是今年一二月之后,大家开始进入一个疯狂出游的状态。一开始有段时间流行“寺庙游”,当时好像是雍和宫、南普陀寺,包括南京的鸡鸣寺这三座寺庙一下涌入了很多人,那时候很火的一句调侃就是“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三四月份的时候,淄博烧烤就火了,大家开始“进淄赶烤”。紧接着大家发现都来山东了,怎么能不去泰山呢?就开始48小时登顶泰山,玩“五一特种兵”。

到了六七月份,出境游开始火热。在国内,大家开始流行去义乌。七月就是Citywalk,从上海的巨富长到北京的牛街。十一开始大家就奔赴“火山游”,由大厂员工领跑,开始跑向各地去看火山,比如国内大家会去内蒙古看火山,国外就是印尼火山。

幺幺

最近快年底的时候,好像又火起来一些新的,比如“科考游”。

小王

还有东北,大家开始流行去沈阳、去哈尔滨。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哈利波特姓哈,是哈尔滨的‘哈’”。一方面冰雪旅行到季节了,另外大家也很喜欢东北的一点,就是东北的钱仿佛不是钱,是欢乐豆。

阿四

是的,谁不想吃10块钱24个菜的东北盒饭呢?

分量十足的东北盒饭。图片来自@游客小王

小王

另外从旅行地的变迁上,也能看到大家今年的心路历程。比如今年景德镇火了两次,第一次是二月,有很多从大厂裸辞的人去当地租房子、做陶,成为“景漂”。到十月去的更多是游客,就去玩,看那个“无语菩萨”。

当“景漂”的这批人其实把景德镇当成一个精神庇护所,因为房租相对便宜,而且最短的陶艺班只有七天,相当于你只要花七天就可以迅速实现当艺术家的梦。而且景德镇寄托了大家对不上班的美好生活的幻想,就是兼容并包,有一线城市的精神气息,却是三四线城市的生活成本。

到淄博烧烤火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觉得还是想要吃,想要玩,想要再体验一下人间的烟火气。到六月更落地了,就变成大家去义乌,想办法搞个直播挣点钱。之后去火山,可能就是在义乌没有搞到钱,回去上班又感觉工作累得受不了,就去火山上拼一把,给自己一场人生打卡之旅。

幺幺

一直在“逃离都市去远方”跟“回归生活烟火气”之间反复横跳。

02

选择“特种兵旅行”

是在和工作抢生活

小王

“特种兵旅行”我觉得更多是一种释放。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没有这样去出游了,所以年初的“特种兵”更像是一种经历,就是我终于要把这些地方去玩一下、走一趟了。

但这种热度在五一之后基本上就消退了,后来就开始变成更多的是打工人在“特种兵”。因为面临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他们就会希望在周末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所以“特种兵”的群体也在变,一开始可能更多是大学生,有这个时间但没有很多金钱,就选择比如在火车上睡觉,到了地方就爬山,然后再直接回学校。而打工人在金钱上相对来说充裕一些,他们更紧缺的是时间,所以他们的“特种兵”其实是在和工作抢生活。

幺幺

会有一种“好不容易有周末了,我要休个够”的感觉。

小王

其实我觉得“酒店躺”也属于“特种兵”的一种,就是很多人会周末不回家,去酒店里面度个假。我有个朋友就很喜欢周六早上飞到一个别的城市,住一个相对好一点的五星级酒店。他也不离开酒店,就享受酒店里的一切服务,比如说去游个泳,吃顿很好的早餐,再去健身房跑一会,然后就回酒店躺着看电视,他觉得这是一种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阿四

即使不离开上海,我也愿意周末出去住两晚酒店。我会买超多吃的带到酒店房间,或者点外卖,然后我就躺在床上看电视聊天,我觉得要比待在家里要舒服。因为家里的环境是很熟悉的,你就会想明天我还要洗衣服,我要去搞这个搞那个,我还有好多活没有干,眼睛一闭一睁,又到星期一要上班了。而去酒店我就可以假装好像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

03

凌晨徒步爬火山,

不止为了一张“人生照片”

滚滚

火山是我最近观察到的一个非常火热的旅行目的地。我最早被安利火山游,是我身边的一个好朋友跟她的家属去了印尼火山。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火山的玩法是,你飞到印尼之后待不了多久,就得趁着半夜出发,凌晨2点到达那个山脚开始徒步。而且山上都是碎石,就是凌晨你要开着头灯,手脚并用地去攀爬。这颠覆了我的认知,我说出去旅行需要这么拼吗?

滚滚写的关于“火山游”的推文。截图自“三联生活实验室”

后来我知道大家之所以要凌晨爬山,是为了取日出的景,而日出之下的火山确实有一种异次元外星球的感觉,大家为了这张“人生照片”就非常拼命。我另外一对朋友刚结婚领证,还特别把婚纱照搬到那个火山上去拍,我觉得其实也非常有意义。

当时院线还有一部纪录片叫《火山挚恋》,感觉也给火山旅行助推了一把。另外因为火山的路上还有硫磺在燃烧,所以年轻人就会带着防毒面具,在上面进行一些cosplay式的拍摄。很多不同形象的图片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也让火山旅行越来越火。

纪录片《火山挚恋》。图片来自豆瓣

这种旅行的难度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首先它确实是非常拼体力的,只有年轻人能扛住这样的强度。同时你的策划也需要非常精确,要具体到每个小时。所以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样的旅行方式非常有挑战性,就是我好不容易有个年假,我不得好好地把性价比拉满,趁着年轻,赶紧去刷新一些人生体验。

阿四

火山游的整个过程,是前面是非常累,到最后你能看到那样的美景。但现实生活中你工作那么累,那么多,你不一定会得到圆满的结果。所以大家需要去这种地方,获得一些确定的成就感。

幺幺

今年出境之后,有很多人会觉得好不容易又可以出远门了,那我就去像去非洲看动物迁徙,还有去埃及这种相对比较远的地方。包括科考游,我们会觉得好像是一种“有生之年”、这辈子可能只有一次的壮丽的旅行。我觉得今年大家都有一种开始决定要活在当下、提前实现自己的“遗愿清单”的心态。

04

在大城市过“小生活”

小王

今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是年轻人开始逛菜市场。比如北京的赶集火了,泉州的芋头菜市场火了,上海火的是蒙西菜市场。我去上海的时候专门去了这个菜市场,不算特别大,全都是卖菜的小摊,有一些是卖熏鱼,还有卖上海特色小吃的。当时一个附近的居民看到我拿着相机就很疑惑,问“这菜市场有什么好拍的?你来这逛什么呀?”

之前很多年轻人基本上完全不做饭,就吃外卖,哪怕自己做饭也是通过线上平台买菜,不再去接受线下真实的烟火气,就好像和生活隔绝了一样。但现在就非常热衷于去菜场,把生活找回来。

菜市场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图片来自东方IC

阿四

我之前和我妈一起去了安徽的一座小城安庆,它的旧城区里都是一些小区楼房,或者比较老的商铺,还有一部分步道是在江边,和我小时候住的城市的配置很像。当时我和我妈边走边聊天,就开始一起回忆很多我小时候的事情,就好像穿越时空回到了小时候,那段时光真的很美好。

所以有时候去一些小城市,你看到很多人在这里也生活得很开心,就觉得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大城市,在高楼大厦里面寻求自己的一点空间。

幺幺

我们现在所追寻的烟火气,其实可能就是我们其实曾经经历过的非常鲜活的记忆,但已经被尘封在记忆里的某个地方。

滚滚

我觉得也有很多年轻人是在追求“在大城市里过一种小生活”,或者说在大城市里去挖掘一些在小城生活的体验。

比如我写过一篇文章是讲上海的振鼎鸡,确实是很多上海的老爷叔、阿姨会去的地方。同时对于很多在上海漂泊的人来说,也成为了一个他们下班之后的庇护所。当时我对面坐了一位老太太跟我拼桌,那个领班阿姨就会叫她“阿姐”,跟我说“小美女,你点的也是这个是吧?”那个嗲嗲的那个声音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就好像我常来这一样。

上海振鼎鸡,已成为沪漂的“精神庇护所”。图片来自@王滚滚

前段时间还有个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很火,是有很多年轻人去菜市场定制旗袍,大家发现这些裁缝店非常好用。原本我们以为只能在那里补个扣子、改个边,但其实老一辈的人以前经常会去做成衣,又能按你的样子量身定制,价格又比专柜便宜。除了裁缝店,还有菜市场里的美发厅、衣服店等等。

幺幺

无论是旅行还是消费上的需求,大家越来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就会抛却掉很多,开始回到生活最本真的这些东西。

05

向外走、往里看,

重新发现“旅行的意义”

幺幺

现在的旅行也不仅仅是看风景、获得一些新的体验,而是成为了一种疗愈自我的方式,大家想从中获得一些内心的平静,像是今年特别流行的“松弛感”。大家开始想要逃离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不再整天在家从互联网上去旁观一些热点趋势,而是真正地参与其中,去投入到生活。

所以在旅途中,我们往外走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向里看,在回顾、审视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小王

现在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可能就是让我跳出日常生活的状态。因为经常在一个同地方,你的惯性会很强。周一到周五就是上班,周六周日休息,然后一直重复,就好像你的一生就活在这七天里面。直到你工作停止的那一天,你才会被迫去思考,我要干什么?我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

但去旅行的时候,我就可以通过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去思考我还可以怎么样地活着。比如本来我在北京会很在乎护肤,有一点容貌焦虑,但我去海南的时候,发现很多当地人都晒得有点黑,但大家不会在乎这个,就很自然地去享受生活。我就会开始想,原来我也可以这样生活。

滚滚

我是通过旅行,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也还挺好的。在去西班牙、葡萄牙之前,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看到的是那边的人生活得非常松弛,然后天气也总是阳光灿烂,事实也是这样。但我没想到的一点是那里现在的治安不是特别好,你在那买东西,那些店主都会提醒你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包,让你少带一点首饰什么的。

在巴塞罗那的时候,我其实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城建非常漂亮,街道也非常干净,走在路上会看到街边有很多人在聊天喝酒吃饭,生活场景很松弛。但当我走到闹市区,在繁华的市中心,路边会专门有一个小黑板写着“一定要注意好你的财物,这个地方是抢劫多发区”,你会感觉非常颠覆。如果走在路上都要担心受怕的话,何谈能在这里舒适地生活?

巴塞罗那街头,提醒游客注意保管随身物品的警示牌。图片来自@王滚滚

虽然每个城市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但我会觉得能安心地在城市里行走,也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就会有一些祛魅,同时觉得自己的生活里也有很多还挺不错的东西,只是你习惯了,当有了对比之后,你才会发觉它。

阿四

今年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个在尝试中获得勇气的过程。我去西班牙玩的时候很早就买好了机票,结果就在出发的前一天凌晨,收到短信说我的飞机延误了,我就在荷兰中转了一个晚上。当时我背着一个徒步用的超级大的背包,在冷风中等我的酒店接驳车。后面的旅行其实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的,但是那段时间我一个人其实有点害怕。我就在冷风中给幺幺发微信说,我突然觉得我这一刻好勇敢啊。终于回到酒店的时候我也很感慨,就好像是一个人在国外闯荡的感觉。虽然实际上也没有发生什么,只是我自己内心的恐惧在作祟。

阿四人在荷兰的勇气时刻。图片来自@阿四

包括在西班牙玩的时候,因为我会说一点西班牙语,我朋友就特别鼓励我去和当地人用西班牙语交流。有一次我们在餐厅点完菜发现少了个叉子,我朋友就怂恿我去跟餐厅的老板说,我就扭扭捏捏不敢去,当时另一个朋友就陪着我一起去,其实我都不记得我说了句什么,结果那个人听懂了,我就觉得好像变成了一个值得记住的事情。

幺幺

今年我从旅行中最大收获就是,我开始接受不确定带来的惊喜。因为身为一个J人,我每次在做旅行计划的时候都会尽可能事无巨细,但途中永远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

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玩的时候,前面也因为航班延误,落地的时候我直接在机场睡了一夜,休息得不太好,第二天天气又特别热,我就有点中暑,到那天傍晚,我走在回酒店的路上走着走着就开始流鼻血不止。我就在路边蹲下来,结果立刻有路人围过来问我:“你怎么了?你需要帮助吗?”有一个美国的大叔先去对面的餐厅借了把椅子让我坐下,又去拿了冰水和纸巾,把纸巾打湿,让我去止血。

难忘的“佛罗伦萨之夜”,和好心路人们的合影。图片来自@幺幺

然后旁边又过来一些人,一直围着我嘘寒问暖,后来我跟他们聊天得知是几个阿根廷的游客。其中有一个人还用翻译软件写了一段中文给我:“你会好起来的,不要担心,你在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的人都会帮你。”我当时看到这些话的时候真的非常触动。当你在经历这些陌生的善意的时候,就会感觉这个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旅行带给你的一个意外惊喜。

无论我们在旅行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最终去到了哪里,其实它都是我们和外界、内心发生的一次对话,而最重要的是你真正走出那一步,让这个联系发生。

【2023湃客年终策划】

此刻,我们即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2023年,自我在生活的缝隙中流动,我们慢慢张开自己,与这个世界握手拥抱。

这是重申联系的一年。我们展出羽翼,再度感知远方的风景;我们重启对话,找回彼此信赖的温度;我们探索内心,校准人生航向的坐标;我们也拥抱变化,在时代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着我们的可能,而重要的永远是联系,是我们主动或被动与万事万物的缠绕。

2023年末,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策划推出《重申与世界的联系》系列文章,联合知名学者及优质创作者,从文学、艺术、科技、财经、旅行、城事等领域出发,从个体到趋势,以文字、数据、漫画、视频等形式,留下这一年里我们向世界出发的注脚。

策划、主播/幺幺、阿四

后期/郭子皓

文字/周依

设计/周寰、吴思越

监制/徐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