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年终报道|森林之危③:保护森林是重要命题
在2019年春末的荷兰,由于当时一股反常热浪席卷欧洲,异常变暖的天气成为了橡树毛虫孵化和繁殖的“适宜条件”,也让人们穿得更加清凉。然而,这种橡树毛虫的毒毛具有刺激性,一旦它们随风飘落到人身上,就会造成皮肤瘙痒,严重时还会导致休克。为避免毛虫泛滥造成大规模伤害,荷兰的各地市政在发现橡树毛虫的树干上绑一条带子作为标识,提醒居民远离。如今,大部分人们居住在闹市区,森林似乎成为一个神秘的、遥远的地方,但就像有毒的橡树毛虫在城市中泛滥,森林对我们的影响总有一日会来到眼前。
橡树毛虫
气候变化之下,森林面临危机
1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2023年森林路径报告》(Forest Pathways Report 2023,以下简称报告)提醒人们,森林是抗击气候变化的最大财富。
科学认识森林,并意识到当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森林造成的危机,是保护这笔珍贵财富的重要步骤。即使仅失去热带森林,全球温度也将上升超过1℃。可以想象,失去全部的森林资源时,巴黎协定的目标将成为一纸空文。然而,如今全球森林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火灾季节变长、天气条件更为干旱炎热、曾经罕见的森林野火变得频繁。大量森林遭到砍伐,其中大片被转化为农业用地,同时还受到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非法采伐的损害。
当地时间2023年7月24日,突尼斯靠近阿尔及利亚边境发生森林大火。在酷暑热浪中,野火肆虐阿尔及利亚。
报告中还写道,地球的森林拥有80%的陆地物种,但最具代表性的物种正在消失。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监测了343种森林物种的1428个种群,发现它们的种群丰度在1970年至2018年期间平均下降79%。
2023年8月4日,巴西亚马孙森林,农民收获巴西莓。巴西莓因其丰富的营养和抗氧化特性为亚马孙地区的传统农民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专家表示,随着巴西莓单一作物田变得越来越普遍,威胁到了亚马孙的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暖趋势对森林的影响
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婧副教授指出了对于森林的三点影响:林线上移、森林北移和扰动加剧。
“目前学界发现全球变暖使得林线上移,也就是森林能够生长的海拔变高了。欧洲也有学者指出,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动物栖息地的缩减,严重时威胁某些物种的生存。”刘婧进一步分析,“而森林北移是指,随着气候变暖,森林也在‘入侵’北极圈周围区域,比如,挪威的桦树和松树已经向北蔓延,侵蚀了原本的苔原。森林的入侵可能会加速北极圈内冻土融化,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变暖。”此外,气候变化造成了更多对森林的干扰。“比如全球变暖增加了温带大气层中的闪电数量,提高森林野火发生的风险。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欧洲中部温带森林覆盖着大量挪威云杉,而变暖有利于栖息在这些树木中的树皮甲虫繁殖,这就可能加剧病虫害爆发,引起树木死亡。”
北极圈中的针叶林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1日,图林根森林因干旱和树皮甲虫的侵袭而遭受重创。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6日,德国Schierke,被树皮甲虫毁坏的树木。
另外,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干旱、飓风、火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从事植被遥感与植被生态研究的马勤副教授也表示,森林的生态系统受到不可忽视的危害。
由马勤副教授担任第一作者的一项研究指出,自2006年以来,美国森林的木材产量、树木生长量都显著降低,而树木的死亡率在成倍增长。 2012-2016年美国加州持续高温干旱,导致超过2亿棵树木死亡,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并且极大提高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2014年5月15日,数字地球卫星图片显示美国加州森林大火景象。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由不同物种、年龄组成的复杂森林冠层有助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抵御干旱的能力。例如,虽然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树木之间对光照的竞争会限制它们的生长,但在干旱期间,森林中树木相互遮荫可以减少水分丢失,提高树木的存活概率。
目前,许多研究证实,全球很多区域高频发生的森林大火和气候变暖关系密切。仅在2023年一年中,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希腊等国家就数次发生严重的森林大火。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提供的数据,加拿大野火在今年5月至9月间就释放了4.1亿吨二氧化碳。对此,马勤副教授向澎湃新闻解释:“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种影响更为严重。气候变暖导致森林干旱缺水,树木枯死率升高,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天然的温床。”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0日,加拿大魁北克省,野火烟雾吞没了北部地区的一片森林。
“除了气候变暖,森林火灾的发生也和人类活动有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居住地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住到可能会发生森林火灾的区域,使得原本在深山老林中发生的自然野火慢慢烧到了居住区,对生命财产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其次,人类活动和对森林结构以及树种的改变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火灾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马勤副教授补充说明。
保护森林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命题
保护森林已是无法拖延的必要任务。在“飞鸟无栖树”与“百草丰茂”之间,是人类的选择。如何保护森林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命题。
刘婧副教授和马勤副教授都认为,遥感监测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技术手段。它能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并进行灾害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大面积长时间段监测森林的分布面积、树木的大小密度、树种组成以及生理指标等变化特征。根据这些特征以及森林管理、土壤条件、气候地理环境等要素,对森林生长状况做快速有效的诊断,做出合理的森林保护的建议。
森林保护并非纸面分析,单纯依靠遥感,太过于纸上谈兵,还需要结合大量的实地调查、样地观测以及模型模拟才能更为准确全面地了解森林,提出科学合理的森林保护方案。我国森林具有“资源丰富、人工林多、空间差异大”这三个特点。截至2022年总面积有2.31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5%,位居世界第5,而且调查显示我国树种丰富程度位居全球第6。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别很大,比如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6.8%,而新疆地区森林覆盖率仅有4.87%。越是丰富的资源,越应该得到合理保护。
“受益于长期植树造林,我国人工林面积多年稳居世界首位。例如塞罕坝人工林场,半个世纪前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但是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卫星遥感也清晰地捕捉了这一壮举。”刘婧副教授说。
植树造林带来的变化在遥感监测中非常显著。201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报道称,卫星遥感揭示了中国和印度引领全球绿化。过去20年里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大约相当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大小,其中四分之一都是中国贡献的,而植树造林占中国贡献绿化面积的42%。
而对于森林火灾,我们能够利用遥感等技术帮助监测和修复,避免森林资源的过度损失。森林火灾引发的浓烟、火点、异常高温等信号在遥感影像中比较明显,可以用遥感数据来快速监测火灾的发生。火灾发生前后,森林覆盖度、绿度、土壤裸露程度以及颜色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根据这些差异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可以用来监测火灾发生后植被恢复的情况,比如植被覆盖度、密度、生物量以及植被用水量的变化等。
刘婧也指出了森林遥感技术对火灾后修复的意义。“如果需要人工干预修复,我们可以从遥感产品中判断出哪些地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再选择飞机播种修复。此外,遥感技术与探测植被叶绿素相结合,探测它们进行的光合作用,评估森林火灾后的植被恢复情况。”另外,她所侧重研究的激光雷达遥感便于估算森林可燃物的体积和质量。除了遥感技术,其他技术考察对于森林火灾也有重要作用。对于森林火灾,细致和精准的监测和分析需要通过结合遥感技术、实地调查和模型模拟等方式实现。
当地时间2023年8月9日,肯尼亚,环境技术人员收集自然植被的生物数据,该样本地块正在进行碳封存量化。在过去的20年里,数据监测工作已经阻止了近3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2日,泰国清迈山,清迈大学森林恢复研究部门(FORRU)的实地研究官员Worayut Takaew在电脑上绘制的3D模型。
研究、数据、文字也许都枯燥,然而真正的森林却不是无法触碰的。它们是绿色的、鲜活的“诗和远方”,值得我们细细了解、慢慢行走,也在呼唤着更多关注和保护。树木、森林,不仅在远方,也在生活的近处;保护森林,也不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9日,法国吉伦特省森林发生大火后,一条道路将烧焦的树木与未受损植物隔开。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2年10月28日宣布,法国的目标是“未来10年内,在其领土上种植10亿棵树”。
(本文特别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婧副教授和马勤副教授。部分文字节选自《Tree mortality during long-term droughts is lower in structurally complex forest stands》,曾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2023-11-17)
图文来源:联合国、WWF、视觉中国、澎湃影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