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穷得只剩钱之后,他们选择干什么?

2023-12-27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金累丝镶宝石帽顶,明梁庄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累丝镶宝石青玉镂空双鸾鸟牡丹簪,明梁庄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金镶宝石戒指,明梁庄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看到这几件洋溢着土豪气息的明代藩王墓出土金器,您是不是已经脑补出明代藩王的奢华生活了呢?或许还会想起《万万没想到》里那段描述脑残偶像剧男主的经典台词:“我叫XXX,每天都是从五万多平米的大床上醒来,面对两百多名漂亮的女仆……”

呃……接下来的一句是“然而我并没有因为富有而感到快乐”。用来描述(现代人认为)这样爽的藩王生活,合适吗?

实际上,用这句话来概括明代洪武年间之后大多数藩王的心境,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遥想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便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在各地作为藩王,帮助老爸守江山。当时的藩王,不仅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又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可以随意指挥地方官员,手中的权力大大的有。

然而,“靖难之役”一过,藩王们的好日子马上到头。永乐皇帝朱棣自己就是由藩王起兵登上帝位,对地方上藩王权力过大、拥兵自重的各种情况,简直不要太清楚。因此,朱棣即位之后,立即着手削弱藩王势力。

▲朱棣:我要坐稳皇位!

此后的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几朝,都延续了朱棣的做法,出台各种政策,限制藩王的政治军事权力甚至人身自由,以免再出现藩王杀到京城,把皇帝赶下台去的情况。

同时,皇帝们也牢记“打一巴掌再给几个甜枣”的道理,赐予诸藩王大量钱财和土地,目的非常明确:希望他们多多享受物质生活,最好任由自己奢侈腐化下去,不要关心国家大事。

▲明 金锭 湖北省博物馆藏

经过几位皇帝的共同努力,到了明代中期,藩王们虽然个个都是土豪,但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已经毫无地位,穷得只剩下钱了:

想使唤地方官和地方老百姓给自己干活?不行,你能使唤的只能是王府里的护卫;自己或儿子孙子满腹经纶,想做个官?不仅不行,你和子孙还要受到地方官员的监视;非经皇帝特批,不得离开自己的封地一步,哪怕是老皇帝或者太后死了,朝廷也不建议你去奔丧;藩王之间也不准互相串门旅游,以免你俩勾结起来造反……

在这种严格的限制下,真的有很多藩王心情沮丧,丧失了生活目标,像朝廷期望的那样日渐消沉,每天迷恋金银宝石不能自拔。但也有一些藩王认为,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不能追求政治,就追求点别的,一样可以让自己活得多姿多彩!

归纳起来,这些励志藩王的人设,大概有以下几种:

文艺青年

既然不让我参政,我画个画弹弹琴总是可以的吧?因此,藩王里面涌现了一批水平相当可以的书画家、音乐家。

在书画方面,周宪王朱有燉擅画牡丹;镇平王朱有爌擅画菊花,还写了一本讲菊花画法的《菊谱》;宁静王朱尊培画山水“如不经意”,颇有几分倪瓒“逸笔草草”的意思……看来,同为明皇室后裔的八大山人朱耷能够在绘画上取得高超的成就,有一部分是基因的功劳。

▲朱耷:我假装听不见你在说什么

而音乐方面,早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喜欢音乐戏曲的宁王朱权已经把自己搜集整理的62首古琴曲编撰成书,名为《神奇秘谱》。这本书是现存年代最早、最有价值的古琴谱。有学者推测,《神奇秘谱》所收曲目,甚至有早至春秋时期的曲子。

▲《神奇秘谱》记载的古琴曲

不仅如此,朱权还自己编剧,写了12部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两种。

藩王中另一位著名的音乐发烧友则是郑恭王朱厚烷的儿子朱载堉。这位老兄不仅喜欢听音乐、演奏音乐,还把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发明了“十二平均律”,也就是将一个八度音分成12个半音的律制。现代的钢琴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可以说,没有十二平均律,就没有现代钢琴的发明。

理工学霸

医学、植物学、数学……这些领域与政治离得更远,因此也有藩王每日沉迷于演算和做实验,最终成为学术狂人。比如周王朱橚,年轻时便对医学颇感兴趣,组织人编纂了医书《保生余录》。当了藩王后,朱橚有了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加持,科研之路越走越宽广。

朱橚盖了一座植物园,里面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又联系了一批专家学者和著名画工,出版了《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医学、植物学书籍。《救荒本草》共记述植物 414 种,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书籍中所没有记载过的。

▲《救荒本草》四库全书本内页图

与传统的本草著作不同,《救荒本草》取材于植物园中的直接观察,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将植物形态等表述出来。描述一种植物,即附一插图,图文配合相当紧凑,很有现代植物志的感觉。

在这类学霸型藩王中,最牛的还要数上面已经出镜过的朱载堉。他除了喜欢音乐外,也特别注重数学,把珠算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求等比数列公比、开平方、开立方,乃至开 12 次方,朱载堉都能用珠算的方法得出准确的结果,并总结了一些口诀,写在他的著作《算学新说》中。

▲为了发明十二平均律,朱载堉把上面这个数字用算盘计算到了小数点后25位……

当然,用算盘进行这样复杂的运算,对算盘本身的要求很高。朱载堉认为:“凡学开方,须造大算盘,长九九八十一位,共五百六十七子,方可算也。不然,只用寻常算盘,四五个接在一处算之,亦无不可也。其算盘架上贴纸一长条,上写第一位,第二位……”

▲算盘内的直柱,俗称“档”,一般算盘有9档、15档、18档等

所以说,为了科学研究事业,朱载堉可能真的造了一个有 81 档的巨大算盘。(谁叫人家科研经费充足呢……)而对于没钱造大算盘的寒门学子,朱载堉也贴心地提出了建议:把四五个算盘绑在一起,算盘架上贴小纸条,标好数位,可以作为替代品使用。

出版强人

还有一类藩王热心于文化事业。在“立德”“立功”的梦想被朝廷无情击碎之后,他们转而投身书籍的刊刻和出版,追求“立言”。明代的周藩、宁藩、代藩、吉藩等许多藩府都以刻书著称。

由明代诸藩王府刊刻的图书,在古籍版本学领域有一个专名“藩刻本”,又称“藩府本”。藩王们的财力、时间都很充裕,请得起著名学者承担编校工作,能聘请著名工匠刻版,买得起好纸好墨。藩刻本也堪称明代地方官刻本中质量最高的刻本。

▲《抱朴子》,嘉靖四十四年鲁藩承训书院刻本,图自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但出书也是有风险的。刊刻儒家经典和史书,难免会被人议论影射朝政。所以藩府刻书,大多以子部、集部书籍为主。佛经、道教典籍、医书、戏曲集等等,是各藩比较喜欢刊刻的书籍。

超级奶爸

生孩子,使劲生,给人一种沉迷女色的印象,不失为降低朝廷戒心的好手段。这方面的故事,以汉代中山靖王刘胜最为有名。

而明代晋藩(封地位于今山西省)的庆城王一支,可谓是刘胜最好的徒子徒孙。弘治五年,据山西巡抚上奏:封地在汾州的第三代庆成王朱钟镒已经有子女共 94 人,刷新了藩王子女数的纪录。对此,弘治皇帝表示无话可说。

实际上,朱钟镒一辈子生了 44 个儿子,加上女儿,孩子的总数超过 100 。44 个儿子中,长子朱奇浈(第四代庆城王)更发扬了老爹的优良传统,生了 70 个儿子,不得不向朝廷再多请求一些经费支持。

据王世贞《皇明盛事》记载,晋藩还有一位庆城王,足足生了 100 个儿子,除了长子承袭王位,其余的 99 个都封为镇国将军,每次家宴,父子 101 人坐在一起,总是有互相不认识的烦恼。当然也有人认为,王世贞说的就是朱奇浈,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明代藩王一生下来就获得了财务自由,又不用为国家大事操心,完全可以像上面几类藩王一样,将自己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但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下,藩王们身为皇族,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这些心理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藩王们的这些意愿,在明代不可能得到施展。朱棣之后,明代还有两次藩王叛乱——汉王朱高煦与宁王朱宸濠叛乱,主谋者均被废为庶人,后诛杀,很好地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冕冠,明梁庄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因此,沉迷于物质享受、从事一些与政治无甚关联的音乐、刻书活动甚至狂生孩子,是在严苛的政治环境之下,藩王们为求自保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在内心深处,他们仍然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苦闷,郁郁寡欢。

参考文献:

梁曼容. 明代藩王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陈静. 明代藩王的音乐著述考[D]. 武汉音乐学院, 2013.

陈清慧. 明代藩府刻书研究[M].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原标题:《​穷得只剩钱之后,他们选择干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