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苏州打车回上海要加150元“跨城费”?合理吗?

陈泉/“周到上海”微信公众号
2023-12-25 16:26
浦江头条 >
字号

从上海往返周边的城市,短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对于有紧急需求,或买不到车票、时间太晚的乘客而言,打车渐渐成为了部分人的选择之一。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他从苏州打网约车回上海,连续三次被司机要求私下加收50至100元的“跨城费”。那么,跨城费到底该不该收?是否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呢?

反映:连续三次被司机要求私下收“跨城费”

12月初的一个晚上,王先生因为工作出差结束,打算从苏州打车回到上海,于是通过打车软件叫了一辆网约车。90多公里的距离,软件显示预估费用为230元左右,而在打车界面,还有一行小字提示:“本行程可能产生26元高速费,需另行支付”。

“就算堵个车,300元以内应该也能搞定吧?”王先生这样想着,可是当他叫的网约车来到定位起点后,赶在王先生上车之前,司机就把窗户降了下来,告诉他这笔订单要加收80元的“跨城费”,并且是私下转账给司机,而非在打车平台上添加这笔费用。

王先生感到一头雾水,所有的费用不是都应该包含在打车费里吗?即便要自己支付高速费,通常也是司机在平台上直接添加,他只需要支付一笔总的费用即可。而司机口中的“跨城费”,他也是第一次听说,加之又是私下转账,不禁让王先生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合规。

“司机说,不付(跨城费)就让我取消订单。”王先生称,因不想和对方争辩,自己取消了订单,并重新叫了一辆车。

然而,王先生一连又打了2辆网约车,司机都在抵达起点后说出了同样的要求,让他支付50至100元的跨城费,且都是私下转账。

“这合规吗?平台知道有这笔费用吗?司机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吗?”王先生提出了质疑,但司机并未解答,而是直接让他取消订单。

当天,王先生终于在第4辆网约车抵达之前,与司机电话确认了不会收取跨城费,这才顺利回到了上海。

调查:乘客私下被收跨城费现象普遍

回到家的王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被司机要求收取跨城费的乘客不只他一人。

一位名叫“如意”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她因为夜间临时有事,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车去其他城市,总共160多公里路程。司机事先打电话和她说明,去程的高速费用需由乘车人支付,该名网友表示可以接受,但是,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司机还让她一并支付自己返程的高速费。

“让我支付返程费用是什么意思?”该名网友建议,平台应把高速费加在乘车费用里面,而不是通过私人收款。

另一名网友“板子”表示,她从昆山花桥打车去上海玛雅水公园,高速费实际13元,但是却收了她24元,且司机还向她收了40元的跨城费。该名网友当时以为是通过平台收取,便没有提出反对,直到临下车时,司机才告诉她要微信私下转账。

“挺让人生气的,投诉以后,平台退了多收的钱,但是没有给任何补偿。”网友“板子”说,她不是为了要什么补偿,而是对于司机加收、私收费用这个情况感到质疑,平台也没有任何监管,“如果没有向平台投诉,乘客就得自认倒霉吗? ”

一位网友发帖称,跨城费被包装成了80元的“停车费”。

在王先生看来,无论是跨城费、空返费还是加收的高速费,如果是合理的、平台认可的费用,那么由乘客支付并无不可,但目前他看到的情况更多的是不公开、不透明、没有标准的私自收费,他认为这样的收费并不合理。

司机:回程接不到订单容易空跑

站在乘客的角度而言,超出平台约定的费用很难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对于网约车平台的司机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一名网约车司机告诉记者,如果是跨城的订单,在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后,司机是没法从其他城市接到回程订单的,因为“平台不给派单,又不能自己私自接单”。如此一来,他们往往只能空驶返回,挣不到多少钱。

但事实上,根据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网约车应当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超出许可的经营区域的,起讫点一端应当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

也就是说,如果是跨城后返程的订单,只要终点在经营许可地,就不属于非法经营。

然而,有不少网约车平台的系统设置却并非如此:司机一旦被检测到实时位置不在运营地,那么平台就不会给司机派单,导致回程的路桥费需要司机自行支付。

这些问题在长三角颇为明显。例如上海嘉定与江苏昆山的距离并不远,但是在有的网约车平台上会多出几十元的跨城费;有的则是司机私下向乘客收取。 

大多数司机都认为,如果接到跨城订单,最好先和乘客打电话沟通,如果乘客不认可跨城费,再取消订单比较合适。

“乘客上车前谈好返程高速费30块,送到以后,隔天乘客反手一个投诉,平台直接从我账号扣走30元。”一名网约车司机无奈地说,即便和乘客协商好了费用,难免也会碰到事后反悔投诉的情况,而网约车平台更多是站在乘客的角度考虑,司机碰到这种情况也没有办法。 

多名网约车司机认为,网约车平台应当出具更加人性化的设置,例如将跨城费添加在订单里,或者让司机在返程时能够接到订单。“平台不把这些费用、规定落实,只会增加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矛盾。”一名司机表示。

实测:不同平台、城市跨城费标准不一

近日,记者查阅多个网约车平台的规则发现,大多数平台对于跨城费、远途费都有使用细则。

比如,某软件上有数十家网约车平台可供乘客选择,记者在该软件上分别挑选了曹操出行、享道出行、阳光出行三家公司作为测试,并查看了上海——苏州、上海——杭州以及杭州——苏州三地的往返订单。

其中,阳光出行在该平台上的预估价明细里,三地往返均没有跨城费这笔费用,但是包含远途费,超过22公里至40公里,额外收取每公里0.5元/公里;超过40至80公里,额外收取0.7元/公里;超过80公里,额外收取1.2元/公里。

曹操出行在三地往返的预估价明细里均包含跨城费,但价格会因起始地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从上海虹桥站到杭州东站的跨城费为80元,反之则为25元。

曹操出行收取的跨城费明细。

对于享道出行而言,预估价里是否包含跨城费,与各个地方是否设置了跨城费有关。例如上海虹桥站开往杭州东站,跨城费为80元,而杭州东站开往上海虹桥站,则没有跨城费。

享道出行对跨城费的说明。

在某出行平台上,记者还看到,在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之间两两设置起始点的订单,只有苏州至上海段列明了跨城费这项费用。以苏州站至上海虹桥站为例,跨城费为48元。

平台预估的跨城费为48元。

最后,记者通过一款地图软件平台预订了一段从江苏昆山至上海嘉定的订单,总里程为30公里,很快便有司机接单。

这个名为“易至出行”的公司,在预估价明细里并未包含跨城费。记者当即致电司机沈师傅,对方直言,这个订单是他“抢的”,当时没注意是跨城订单,原本应当收取30元跨城费的,但是好不容易“抢到”一单远途订单,跨城费就不收了。

“大概就是每公里1元(跨城费),这个(费用)一般要提前说好的,没说好就算了。”沈师傅告诉记者,如果跨城订单到了其他城市以后,他是没法在网约车平台上接到回程订单的,因为规则不允许。

回应:禁止司乘协商不一致时收取跨城费

跨城费究竟该不该收?为什么部分网约车公司只在部分城市上线“跨城费”功能?对此,记者分别联系了几家网约车平台和公司进行了解。阳光出行、曹操出行和享道出行的客服均表示,司机不能私下向乘客收取跨城费。

“如果有司机向您收取跨城费,您可以拒绝支付。”阳光出行的客服解释道,司机可以在行程订单中添加合理的费用,例如停车费、高速费,除此之外的费用不能额外收取,如果发现可以向平台举报。

阳光出行平台对跨城费的说明。

针对跨城费,某聚合打车平台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解释道,网约车定价由各网约车平台自主制定,聚合平台不参与运价定制,各网约车平台定价会存在一定差异。聚合打车平台会向乘客公示各个网约车平台的收费标准,乘客在选择平台时可点击查看。

“除特殊情况下司乘协商一致外,如果司机收取的车费里含有不在公示之列的费项,我们就会认定为不合理收费。”该工作人员表示,平台推出了一项名为“车费保镖”的服务,能主动识别不合理车费,并主动提示乘客关注,不合理车费也会退还给乘客。如果乘客自行发现不合理收费行为,也可通过APP或客服等途径反馈,平台也会退还给乘客,后续工作人员会将情况反馈给网约车平台,由网约车平台对司机进行相应处理。

另外,某出行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符合当地相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司机可以接到终点为其运营城市的返程订单。但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实际出行需求情况,部分城市的司机的确不容易接到返程订单,司机有很大的空驶可能。

为了弥补司机返程空驶造成的损失,也为了提高司机接单意愿,更好满足乘客的跨城出行需求,平台在部分城市上线了“跨城费”。

上线“跨城费”的城市,当司机接到去往其他城市的跨城单,系统会将“跨城费”自动加到账单中,并全额给予司机,司机不能再向乘客收取任何返程费用;未上线跨城费的城市,司机可以在行程开始前与乘客协商返程费用,返程费用不能高于去程实际产生的高速路桥费用,若未就返程费用协商一致,司机可无责取消订单,但不允许司机在未与乘客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以跨城费、空返费等名义收取额外费用。

一名网约车业内人士表示,网约车跨城服务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甚至还有专门从事长途接单服务的司机。部分平台在一些城市上线跨城费的服务后,虽然跨城费看似不多,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司机空驶回程的油耗和高速成本。

“只有平台制定规则约束司机,并对乘客做到提示、告知,增加乘客和司机的反馈渠道,才能让市场更加规范、透明。”该业内人士说。

(原标题为《苏州打车回上海要加150元跨城费?合理吗?》)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