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毛汉光: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萧氏

毛汉光
2024-01-23 13:15
私家历史 >
字号

前言

兰陵萧氏是南朝重要侨姓之一,齐梁房是帝室,即梁武帝之后裔。梁武帝在位有四十八年之久(天监元年至太清三年,502-549),长子统,即昭明太子,中大通三年(531)卒,仅三十一岁。据《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载(《南史》卷五三《昭明太子统传》略同):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辩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武帝卒后,第三子纲继位,是为简文帝,昭明太子之子未能入继大统,此事对于梁朝政局之发展,以及兰陵萧氏在隋唐政权中之地位有深远影响。

西魏北周集团与后梁政权

昭明太子有五子:欢、誉、詧、敕、鉴。《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

(昭明太子)薨后,长子东中郎将南徐州刺史华容公欢封豫章郡王,次子枝江公誉封河东郡王,曲江公詧封岳阳郡王,敕封武昌郡王,鉴封义阳郡王,各二千户。女悉同正主。蔡妃供侍一同常仪,唯别立金华宫为异。帝既废嫡立庶,海内噂沓,故各封诸子大郡以慰其心。岳阳王詧流涕受拜,累日不食。……欢字孟孙,位云麾将军、江州刺史。薨,谥安王。子栋嗣。栋字元吉。及简文见废,侯景奉以为主。……栋惊不知所为,泣而升辇。……景败走……(元)帝别敕宣猛将军朱买臣使行忍酷……沉于水。

次子萧誉改封河东郡王,出为南中郎将、湘州刺史,在荆湘一带与梁世祖元帝争夺势力,元帝命领军将军王僧辩围杀萧誉,事见《梁书》卷五五《河东王誉传》(《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略同)。

三子萧詧当时在襄阳,为拯救乃兄萧誉而与梁元帝冲突,昭明太子子孙遂与梁中央政府产生裂痕。《周书》卷四八《萧詧列传》有详细记载:

历官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初,昭明卒,梁武帝舍詧兄弟而立简文,内常愧之,宠亚诸子,以会稽人物殷阜,一都之会,故有此授,以慰其心。詧既以其昆弟不得为嗣,常怀不平。……遂蓄聚货财,交通宾客,招募轻侠,折节下之。其勇敢者多归附,左右遂至数千人,皆厚加资给。中大同元年,除持节,都督雍梁东益南北秦五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西中郎将,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詧以襄阳形胜之地,又是梁武创基之所,时平足以树根本,世乱可以图霸功,遂克己励节,树恩于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养。……于是境内称治。……梁元帝时镇江陵,与(张)缵有旧,缵将因之以毙詧兄弟。……詧时以誉危急,乃留谘议参军蔡大宝守襄阳,率众二万、骑千匹伐江陵以救之。……元帝大惧,乃遣参军庾㚟谓詧曰:“正德肆乱,天下崩离。汝复效尤,将欲何谓?吾蒙先宫爱顾,以汝兄弟见属。今以侄伐叔,逆顺安在?”詧谓㚟曰:“家兄无罪,累被攻围。同气之情,岂可坐观成败。七父若顾先恩,岂应若是。如能退兵湘水,吾便旋旆襄阳。”詧既攻栅不克,退而筑城。

萧詧面临梁中央强大压力,因地接西魏,不得不称藩北朝,时西魏宇文泰当政。从此萧詧一系与关中人物发生关系,前引书同卷继载:

詧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大统十五年,乃遣使称藩,请为附庸。太祖(宇文泰)令丞相府东阁祭酒荣权使焉。詧大悦。是岁,梁元帝令柳仲礼率众进图襄阳。詧惧,乃遣其妻王氏及世子嶛为质以请救。太祖又令荣权报命,仍遣开府杨忠率兵援之。十六年,杨忠擒仲礼,平汉东,詧乃获安。……太祖遂令假散骑常侍郑穆及荣权持节策命詧为梁王。詧乃于襄阳置百官,承制封拜。……魏恭帝元年,太祖令柱国于谨伐江陵,詧以兵会之。及江陵平,太祖立詧为梁主,居江陵东城,资以江陵一州之地。其襄阳所统,尽归于我。詧乃称皇帝于其国,年号大定。追尊其父统为昭明皇帝。

由上文观之,萧詧之能幸存,完全得力于宇文泰之庇护,宇文泰先后派遣杨忠、于谨领兵,实皆西魏北周集团之主力,可见对于此役非常重视。宇文泰之所以顺利南侵,固然因该集团兵力强盛,也因萧詧提供重要助力,才得饮马长江。萧詧除了联军作战以外,长兄萧欢、次兄萧誉卒后,萧詧俨然是昭明太子之嫡系,不仅在襄阳、荆州一带有影响力,在梁政权军民心中也有某些程度的影响,其尊萧统为昭明皇帝一事是满足部分人心之反映。萧詧将尹德毅曾建议袭杀于谨,收揽人心,建立独立的梁国,此议极不实际,萧詧当然不会同意,然亦反映萧詧是一块值得利用的金字招牌,对梁中央而言,这是夺嫡事件的后遗症。宇文泰移萧詧于江陵,收襄阳之地,萧詧更无力反抗,这个附庸国被并吞是时间问题。宇文氏通过萧詧获得重大利益,关中集团人物对这一系亦相当礼遇。萧詧卒,周高祖命其太子萧岿嗣位,年号天保,《周书》卷四八《萧詧传·附萧岿传》载:

及隋文帝执政,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各起兵。时岿将帅皆密请兴师,与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节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岿固以为不可。俄而消难奔陈,迥等相次破灭。隋文帝既践极,恩礼弥厚。遣使赐金三百两、银一千两、布帛万段、马五百匹。开皇二年,隋文帝备礼纳岿女为晋王妃。又欲以其子玚尚兰陵公主。由是罢江陵总管,岿专制其国。四年,岿来朝长安,隋文帝甚敬待之。诏岿位在王公之上。

萧岿卒后,子萧琮继位。“琮之二年,隋文帝又征琮入朝。琮率其臣下二百余人朝于长安”,于是废梁国,曲赦江陵死罪,给民复十年,梁二主各给守墓十户,寻拜萧琮为柱国,封莒国公。自萧詧即位至此凡三十三年。

杨隋政权中的萧氏

按萧詧一系与杨隋颇有渊源。萧詧受梁元帝攻击时,宇文泰派杨忠解救,而隋文帝纳萧岿女为晋王妃关系尤大,晋王后为隋炀帝,萧氏成为萧皇后。《隋书》卷七九《外戚列传·萧岿传·附萧琮传》载:

炀帝嗣位,以皇后之故,(琮)甚见亲重。拜内史令,改封梁公。琮之宗族,缌麻以上,并随才擢用,于是诸萧昆弟布列朝廷。

永嘉乱后,中国实际上出现南北两大政治系统,北朝日益强大,蚕食南域,最后统一中国,但数百年之分裂,虽可凭借武力平伏,但若要顺利安稳统治,自应结合人心。陈霸先乘侯景之乱而得建国,但陈氏并非豪门大族,远不及兰陵萧氏既是侨姓大族,又兼两朝帝室,陈氏最后归降,又不及荆州后梁与西魏北周关系密切,如果关中集团想拉拢南方人心,后梁萧詧一系最为恰当。萧氏在南方一直具有潜在影响力。《周书》卷四八《萧詧传·附萧岩传》载(《北史》卷九三略同):

岩字义远,詧第五子也。性仁厚,善于抚接。历侍中、荆州刺史、尚书令、太尉、太傅。入陈,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及陈亡,百姓推岩为主,以御隋师。为总管宇文述所破,伏法于长安。

《北史》卷九三《梁帝萧詧传·附萧瓛传》载(《周书》卷四八、《隋书》卷七九略同):

瓛字钦文,岿第三子也。幼有令誉,能属文。位荆州刺史,颇有能名。崔弘度兵至鄀州,瓛惧,与其叔父岩奔陈。陈主以为侍中、吴州刺史,甚得物情。三吴父老皆曰:“吾君之子。”陈亡,吴人推之为主。……宇文述讨之。……被执,述送长安斩之。

《旧唐书》卷五六《萧铣传》: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隋开皇初叛隋降于陈,陈亡,为文帝所诛。铣少孤贫,佣书自给,事母以孝闻。炀帝时,以外戚擢授罗川令。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沔州人张绣等同谋叛隋。郡县官属众欲推景珍为主,景珍曰:“吾素寒贱,虽假名号,众必不从。今若推主,当从众望。罗川令萧铣,梁氏之后,宽仁大度,有武皇之风。吾又闻帝王膺箓,必有符命,而隋氏冠带,尽号‘起梁’,斯乃萧家中兴之兆。今请以为主,不亦应天顺人乎?”众乃遣人谕意,铣大悦,报景珍书曰:“我之本国,昔在有隋,以小事大,朝贡无阙。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吾当纠率士庶,敬从来请。”即日集得数千人,扬言讨贼而实欲相应。遇颍川贼帅沈柳生来寇罗川县,铣击之,不利,因谓其众曰:“岳州豪杰首谋起义,请我为主。今隋政不行,天下皆叛,吾虽欲独守,力不自全。且吾先人昔都此地,若从其请,必复梁祚,遣召柳生,亦当从我。”众皆大悦,即日自称梁公,改隋服色,建梁旗帜。柳生以众归之,拜为车骑大将军,率众往巴陵。自起军五日,远近投附者数万人。……义宁二年,僭称皇帝,署置百官,一准梁故事。伪谥其从父琮为孝靖帝,祖岩为河间忠烈王,父璿为文宪王。……东至三硖,南尽交阯,北拒汉川,皆附之,胜兵四十余万。武德元年,迁都江陵,修复园庙,引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令掌机密。……四年,高祖命赵郡王孝恭及李靖……以图铣。……铣……率官属缌缞布帻而诣军门。……孝恭囚之,送于京师。铣降后数日,江南救兵十余万一时大至,知铣降,皆送款于孝恭。

昭明太子萧统之子孙在南方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其子萧詧与关中集团有密切关系,已如上文所述。但后梁萧詧之子孙有的颇想自立,力图摆脱关中集团之控制,恢复萧梁当年独霸南方的地位,如詧子岩、岿子瓛、詧曾孙铣(璿之子)等。虽然他们被北朝军力扑灭,但显示出萧氏在南方的影响力甚大,尤其是萧铣,在短期间聚集四十万众,响应地区甚广,时已在隋唐之交,可见萧氏比陈氏还得南方人心。后梁的大多数萧氏以及其主要人物如萧詧、萧岿、萧琮等,皆有见于势力悬殊,与关中集团颇为合作,所以隋朝撤梁藩之时,萧氏君臣充斥隋廷。其中如萧岿之子瑀,《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载:

萧瑀字时文。高祖梁武帝。曾祖昭明太子。祖詧,后梁宣帝。父岿,明帝。瑀年九岁,封新安郡王,幼以孝行闻。姊为隋晋王妃,从入长安。……炀帝为太子也,授太子右千牛。及践祚,迁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内史侍郎。既以后弟之亲,委之机务。

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萧氏条,入唐以后,以萧岿之子瑀之子孙及瑀兄珣之子孙最为兴旺,瑀与珣之姊乃隋炀帝后,瑀妻独孤氏,瑀子尚唐太宗女襄城公主。独孤氏与北周、杨隋、李唐诸族之间的婚姻关系至为重要,按独孤信乃关中集团肇创时期的八大柱国之一,官衔为“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末载: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关中集团人物以种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婚姻当然是重要方法之一,而独孤信之女适巧是典型例子,兹总于图1,以便说明。

图1 独孤信家族婚姻关系图

以图1来看,后梁萧氏实已挤入关中集团婚姻圈之核心部分,萧瑀妻独孤氏,不知其世系为何。然《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载:“高祖(李渊)每临轩听政,必赐升御榻,瑀既独孤氏之婿,与语呼之为萧郎。”在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李渊屡屡呼乃子李建成、李世民为大郎、二郎,按李渊母为独孤信第四女,李渊因萧瑀为独孤氏之婿而呼其为萧郎,当是亲昵的称呼,似乎萧瑀妻独孤氏应与独孤信有所关联。按后梁萧氏一系归附北朝以后,为求与北朝人物结合,无法像南朝士大夫那样自我标榜,其广结人缘有时做得过分,已经不像侨姓大族的姿态,甚至连北朝弘农杨素亦深为奇怪。《北史》卷九三《梁帝萧詧传·附萧琮传》载:

素时为尚书令,见琮嫁从父妹于钳耳氏,谓曰:“公帝王之族,何乃适妹钳耳氏?”琮曰:“前已嫁妹于侯莫陈氏,此复何疑?”素曰:“钳耳,羌也;侯莫陈,虏也。何得相比?”琮曰:“以羌异虏,未之前闻。”素惭而止。

后梁萧氏一系投身关中集团虽颇有成效,然该集团内部亦有权力斗争,稍一不慎,亦可能卷入,前引书同卷继载:

(萧琮)常与贺若弼深友,弼既诛,复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由是忌之,遂废于家。

李唐政权中的萧氏

萧琮之弟萧瑀在隋末率先归附李渊,是奠定其在唐政权中地位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载:

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内史侍郎。既以后弟之亲,委之机务,后数以言忤旨,渐见疏斥。……炀帝又将伐辽东,谓群臣曰:“突厥狂悖为寇,势何能为。以其少时未散,萧瑀遂相恐动,情不可恕。”因出为河池郡守,即日遣之。既至郡,有山贼万余人寇暴纵横,瑀潜募勇敢之士,设奇而击之,当阵而降其众。所获财畜,咸赏有功,由是人竭其力。薛举遣众数万侵掠郡境,瑀要击之,自后诸贼莫敢进,郡中复安。高祖定京城,遣书招之。瑀以郡归国,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太宗为右元帅,攻洛阳,以瑀为府司马。武德元年,迁内史令。时军国草创,方隅未宁,高祖乃委以心腹,凡诸政务,莫不关掌。

萧琮之另一弟萧珣(萧瑀之兄),当隋废梁国之前受封为南海王(《北史》卷九三、《周书》卷四八、《新唐书》卷七一下《宰相世系表一下》萧氏条,俱载萧珣为南海王),唯《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附萧钧传》有言:“瑀兄子钧,隋迁州刺史、梁国公珣之子也。”是则萧珣在唐初应为梁国公。按隋废梁国之时,萧琮赐爵莒国公,炀帝时改封为梁公,萧琮卒,“复以琮弟子巨为梁公。巨小名曰藏,炀帝甚昵之,以为千牛。与宇文皛出入宫掖,伺察内外。帝每有游宴,巨未尝不从。遂于宫中,多行淫秽。江都之变,为宇文化及所杀”。萧巨父即萧珣,《旧唐书》既载有梁国公珣字样,则唐朝可能以萧珣作为后梁萧氏一系的嫡系代表人。

萧珣长子巨,巨子嗣德、嗣业。《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嗣德官银州刺史。《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附萧嗣业传》(《旧唐书》卷六三略同):“少从炀帝后入突厥,贞观九年归,以其知虏曲折,诏领突厥众。擢累鸿胪卿,兼单于都护府长史。调露中,突厥叛,嗣业与战,败绩。……乃流桂州。”《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嗣业孙希谅官至黔州都督,巨房其后不载人物。

萧珣次子钧人物最盛。《旧唐书》卷六三《萧瑀传·附萧钧传》载(《新唐书》卷一〇一略同):“博学有才望。贞观中累除中书舍人……历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寻为太子率更令,兼崇贤馆学士。显庆中卒。所撰《韵旨》二十卷,有集三十卷行于代。子瓘,官至渝州长史。”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萧瓘长子仲豫,此系虽有人物,但大都为刺史官阶。萧瓘次子嵩一系极为兴盛。

萧嵩载于《旧唐书》卷九九《萧嵩传》(《新唐书》卷一〇一略同):

贞观初左仆射、宋国公瑀之曾侄孙。祖钧,中书舍人,有名于时。嵩美须髯,仪形伟丽。初,娶会稽贺晦女,与吴郡陆象先为僚婿。……神龙元年,嵩调补洺州参军。……景云元年,为醴泉尉。时陆象先已为中书侍郎,引为监察御史。及象先知政事,嵩又骤迁殿中侍御史。开元初,为中书舍人。……历宋州刺史,三迁为尚书左丞、兵部侍郎。……乃以嵩为兵部尚书、河西节度使。……(大破吐蕃)……露布至,玄宗大悦,乃加嵩同中书门下三品,恩顾莫比。……加嵩兼中书令。……子衡,尚新昌公主。

萧嵩及其子孙在唐代拜相者共有七人,如图2。

图2 萧嵩世袭图

萧嵩除自身房支门望甚高以外,对吐蕃之功绩更加强了其政治地位,乃子衡尚公主更表示其与李唐皇室关系密切。从萧嵩娶会稽贺晦女、僚婿陆象先等婚姻关系而言,他仍然与南朝士大夫有密切关系,仍然继承后梁昭明太子后裔的人望。

萧嵩子华,据《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附萧华传》载:“谨重方雅,有家法,嗣爵。……上元初,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以门望居高官者。萧华二子恒、悟并不太特殊,但二人各有一子拜相。萧恒子俛载于《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新唐书》卷一〇一略同):

俛,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元和初,复登贤良方正制科。……穆宗即位之月……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萧俛是一位平流进取者,尝诏任命他为吏部尚书,这个职位乃六部尚书之首,地位甚为重要,但他“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其年十月,改兵部尚书”(《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但萧俛以进士及第,并登制科,颇有文学,这也是继承兰陵萧氏家学者之一。萧俛弟杰亦以进士及第,但在凤翔陇观察判官任上被人所害,未达高官。萧俛另弟俶以荫授官,官至太子少保。

萧悟之子仿“大和元年登进士第。……咸通末,复为兵部尚书、判度支,寻以本官同平章事”(《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附萧仿传》)。他颇有吏干,最后拜司空、弘文馆大学士,封兰陵郡开国侯。萧仿登进士第,乃子廪亦登进士第,乃孙颀亦登进士第,可见这一支文学传统未衰。“廪贞退寡合,绰有家法。初从父南海,地多榖纸,仿敕子弟缮写缺落文史,廪白曰:‘家书缺者,诚宜补葺……’”(《旧唐书》卷一七二《萧俛传·附萧廪传》)萧廪曾官中书舍人、京兆尹。萧颀仅载官位显达,不知何职,时已至晚唐,或已入五代。

萧嵩次子衡尚公主,衡子复。《旧唐书》卷一二五《萧复传》载:

萧复字履初,太子太师嵩之孙,新昌公主之子。父衡,太仆卿、驸马都尉。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儒士不与之游。伯华每叹异之。以主荫,初为宫门郎。……建中末……扈驾奉天,拜吏部尚书、平章事。……复门望高华,志砺名节,与流俗不甚通狎。

《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附萧复传》末载:

复子湛。湛子寘,咸通中位宰相,无显功,史逸其传。

《旧唐书》卷一七九《萧遘传》载:

萧遘,兰陵人,开元朝宰相太师徐国公嵩之四代孙。嵩生衡。衡生复,德宗朝宰相。复生湛。湛生寘,咸通中宰相。寘生遘,以咸通五年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太原从事。……遘形神秀伟,志操不群。……中和元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僖宗再还京,宰相孔纬与遘不协,以其受伪命,奏贬官,寻赐死于永乐。……遘为大臣,士行无缺。逢时不幸,为伪煴(嗣襄王)所污,不以令终,人士惜之。弟蘧,时为永乐令。

萧嵩次子衡子孙拜相者有复、寘、遘,才华不及华之子孙拜相者,衡以驸马身份,复等以门望平流进取,实无功绩。衡次子升亦尚公主,升早卒。

兰陵萧氏后梁一系,自唐初至唐末皆极贵盛。《新唐书》卷一〇一《萧瑀传》末赞曰:

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寖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萧统(昭明太子)世系补

昭明太子子孙仕隋唐政权者,除载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两《唐书》列传以外,还可从墓志铭中获得一些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如下:

《隋故秘书监左光禄大夫陶丘简侯萧君墓志铭并序》(《芒洛冢墓遗文》卷上)(01248,05473):

君讳玚,字同文,兰陵兰陵人。……高祖梁武皇帝;曾祖昭明皇帝;王父宣皇帝;显考孝明皇帝。……君……年九岁本朝封义安郡王,食邑二千户,开皇七年从梁主入朝京师,九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陶丘郡开国公,邑二千户,仁寿二年授太子洗马,大业元年授东京卫尉少卿,二年授上开府仪同三司,三年朝旨以近代官号随时变改,虽取旧名,不存事实,改上开府授银青光禄大夫,陶丘封爵从例除罢,四年守秘书监,五年即真秘书监,六年封陶丘侯,七年行幸幽燕,有事辽碣,诏检校左骁卫将军,余并如故,以其年十二月十七日遘疾,薨于涿郡蓟县之燕夏乡归善里,春秋三十有九。粤以八年太岁壬申八月戊申朔十三日庚申永窆于河南郡河南县千金乡灵渊里之茔。

《大唐故沧州景城县令萧公及夫人杜氏墓志》(《芒洛冢墓遗文四编》卷三)(05567,17128):

公讳瑶,字达文,东海兰陵人。……高祖梁武皇帝;曾祖太宗昭明皇帝;祖中宗宣皇帝;父岩,梁尚书令、太尉、安平王。隋大业十一年,以后堂弟诏除公荆州曲江县令,公以家国丧于隋季,荆楚又是先王旧都,遂以疾辞,竟不就职。大唐武德元年,特敕授吏部宣德郎,六年授亳州城父县令,贞观七年加通直郎、授沧州景城县令,至十二□秩满,未及还车,以其年遘疾,八月十四日卒于□之私第,春秋五十。……以十三年权殡于洛阳之邙山。夫人杜氏,京兆人也;祖庆,梁直阁将军;父宠,隋同昌郡怙夷县长。以乾封元年八月一日卒于南服,春秋七十,以仪凤元年岁次景子十一月二十日葬于河南县平乐乡安善里杜郭村西南一里北邙之原;又以永隆二年太岁辛巳二月辛丑朔二十日庚申迁公神柩合葬于夫人之茔。

《大隋故荥阳郡新郑县令萧明府墓志铭并序》(《芒洛冢墓遗文续补》)(01313,05475,05497,05498,18702):

公讳瑾,字昞文,兰陵郡兰陵县人也。……公即梁宣帝詧之孙,吴郡王岑之第三子也。……(梁)孝明帝降犹子之爱,以公为永修县侯……拜中书侍郎……迁大将军。……及来朝上国(隋)……今上……以公近属密亲,乃加旌命,除荥阳郡新郑县令。……春秋五十,以大业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薨于东都温柔里第。……以其年十二月庚午朔二十八日丁酉葬于河南县灵渊乡安川里北邙山之阳。

《隋故上党郡司功书佐萧君墓志铭并序》(01330):

君讳氿,字德泉,兰陵郡兰陵县人。……君……吴郡王岑之孙,梁大将军、永修侯、皇朝新郑县令瑾之第七子也。君以大业八年授恒山郡主簿,九年改授上党郡司功书佐,十一年七月十一日卒于郡,春秋廿有九,其年十一月十四日迁葬于河南郡之北邙山。

《大隋金紫光禄大夫萧岑孙内宫堂侄故萧滨之铭》(01299):

大业十一年岁次乙亥四月癸亥朔廿一日乙酉。君讳滨……兰陵郡兰陵县人也。曾祖梁宣皇帝;祖吴郡吴王;父故永县开国侯瑾之第十一子。亡于河南郡河南县隆化里第,春秋廿有二,且以其月廿三日殡于河南县灵泉乡龙渊里北邙山之阳。

《□故太原府太原县丞萧府君墓志铭并序》(《芒洛冢墓遗文》卷中)(05862,05863):

公讳令臣,字祯之,兰陵人也。……曾祖岑,梁吴王;祖瑾,永修侯,隋亲卫大将军;父凝,赵州司功,左授雅州庐山令。公……解褐荆州当阳丞……改授汾州介休尉……以公判入第二等,超授北都太原尉……累迁太原丞。……久视元年正月九日遇疾,启足于太原之官舍,春秋五十六。……夫人南阳张氏,郓州刺史伟度之孙,洺州长史越石之女。……以开元八年六月十三日终于河南县政俗里之私第,春秋六十四,以开元二十三年二月十日迁祔于清风乡安乐里之旧茔,礼也。

《隋深泽县令萧球墓志》(01327):

君讳球,字文预,南兰陵兰陵人。……高祖梁武皇帝;曾祖昭明皇太子;祖梁孝宣皇帝;父梁太宰、吴郡王,入朝授大将军、怀义公。君……解褐给事中、仁化县开国侯……入朝授博陵所部深泽县令。……以大业八年七月十六日卒于县舍,春秋四十矣,九年二月十六日窆邙山之北原。君隋内官堂弟,准从三品,赠束帛一百段,粟麦三百硕。仪仗鼓吹,车辂营坟,夫六百人。

《□□萧公墓志铭》(13199,14439,16974):

君姓萧氏,兰陵兰陵人也。曾祖岑,梁吴王;祖球,隋秘书监、□化侯。……父缮,银青光禄大夫、衢州刺史、兰陵县开国男。……君讳思一,则兰陵公之第六子也。……起家国子学士……授珍州录事参军。……以圣历二年十月十六日发故而就大茔。

《衢州萧使君男墓志并序》(13022,14440):

君姓萧氏,兰陵兰陵人也。曾祖岑,梁吴王;祖球,隋秘书监;父缮,皇朝衢州刺史。……君讳言思,则使君之第八子也。……越圣历二年十月十六日发故改葬于大茔,礼也。

《大唐故上护军朝议郎行邛州蒲江县令萧府君墓志铭并序》(13729):

君讳慎……兰陵郡兰陵县人也。……曾祖中宗宣皇帝……祖吴郡王、隋大将军……父武定侯、太子洗马。……公……起家济阴郡主簿……秩满转□州录事参军……又转鸿胪寺主簿……又转临州丰都县令……又转隆州奉国县令……转纪王府录事参军……又转豫州裒信县令……又转邛州蒲江县令。……以显庆五年岁次庚申八月廿二日归葬于洛州河南县北邙山之阳。

以上诸墓志铭所记人物中,萧玚乃后梁孝明帝岿之子,在隋代官至秘书监,第三品,玚之兄弟琮、璟、琢、珣、瑀等子孙在隋唐政权中甚多官居高品者。而萧瑶、萧铣乃萧岩之子孙,在隋仅为县令,萧岩、萧铣先后败亡,这一支以后未见记载。萧瑾、萧球等子孙,乃萧岑之后,最高官职为刺史,以低品为常态,还有未仕者。参照前文萧珣、萧瑀子孙之分析,很明显地发现兰陵萧氏在隋唐政权中的盛支为:

齐梁房:梁武帝衍—昭明太子统—后梁宣帝詧—后梁明帝岿—珣、瑀子孙

以上诸墓志铭所记人物的共同特点为皆葬于洛阳附近。

图3 昭明太子萧统世袭图

兰陵萧氏其他房支之人物

兰陵萧氏齐梁房长沙宣武王萧懿(梁武帝萧衍之长兄)之子孙,在隋唐略有人物,大率居官四五品级,载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传者仅得隋之萧吉、唐之萧邺,萧邺且拜相。

《隋书》卷七八《艺术列传·萧吉传》载:

萧吉字文休,梁武帝兄长沙宣武王懿之孙也。博学多通,尤精阴阳算术。江陵陷,遂归于周,为仪同。……及隋受禅,进上仪同,以本官太常考定古今阴阳书。……及炀帝嗣位,拜太府少卿,加位开府。……卒官。著《金海》三十卷、《相经要录》一卷、《宅经》八卷、《葬经》六卷、《乐谱》二十卷及《帝王养生方》二卷、《相手版要决》一卷、《太一立成》一卷,并行于世。……以阴阳术数知名。

《新唐书》卷一八二《萧邺传》载:

萧邺字启之,梁长沙宣王懿九世孙。及进士第。……大中中……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又兰陵萧氏齐梁房鄱阳王萧恢(梁武帝萧衍之少弟)之子孙,在隋唐正史中有三传。

《隋书》卷七五《儒林列传·萧该传》:

兰陵萧该者,梁鄱阳王恢之孙也。少封攸侯。梁荆州陷,与何妥同至长安。性笃学,《诗》《书》《春秋》《礼记》并通大义,尤精《汉书》,甚为贵游所礼。开皇初,赐爵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奉诏书与妥正定经史。……该后撰《汉书》及《文选音义》,咸为当时所贵。

《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艺传·萧颖士传》(《旧唐书》卷一九〇下《文苑传·萧颖士传》略同):

萧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祖晶,贤而有谋,任雅相伐高丽,表为记室。……颖士四岁属文,十岁补太学生。观书一览即诵,通百家谱系、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对策第一。父旻,以莒丞抵罪。……天宝初,颖士补秘书正字。……授扬州功曹参军。……独(李)华与齐名,世号“萧、李”。……子存,字伯诚,亮直有父风。能文辞。……作书数百篇。建中初,由殿中侍御史四迁比部郎中。……韩愈少为存所知,自袁州还,过存庐山故居,而诸子前死,唯一女在,为经赡其家。

《新唐书》卷一五九《萧昕传》(《旧唐书》卷一四六《萧昕传》互有详略):

萧昕字中明,梁鄱阳王恢七世孙,世居河南,再中博学宏辞科。……肃宗立,奉诰册见行在。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代宗狩陕,昕由武关从帝,擢国子祭酒。……德宗出奉天……迁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礼部尚书,知贡举。……以太子少师致仕。

兰陵萧氏又有皇舅房,在隋唐政权中略有人物,载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传者有萧德言、萧至忠。萧至忠且相中宗、睿宗。两人事迹如下。《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传·萧德言传》(《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萧德言传》略同):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文集三十卷。

《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新唐书》卷一二三《萧至忠传》互有详略):

萧至忠,秘书少监德言曾孙也。少仕为畿尉,以清谨称。……神龙初,武三思擅权,至忠附之,自吏部员外擢拜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仍兼御史中丞。……寻迁中书侍郎,兼中书令……寻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即位,景云初,出为晋州刺史,甚有能名。时太平公主用事,至忠潜遣间使申意,求入为京职。……太平公主谋逆事泄,至忠遽遁入山寺,数日,捕而伏诛,籍没其家。……

弟元嘉,工部侍郎;广微,工部员外。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皇舅房萧氏自萧至忠以下,无人为官。

从上述兰陵萧氏齐梁房懿支、恢支,及皇舅房等人物而观之,必有特殊才能方可晋身隋唐政权,如萧吉之通阴阳,萧该精于文史,萧德言博涉经史文,萧邺、萧颖士进士第出身,萧昕再中博学宏辞科,只有萧至忠以清谨称,似乎沾了曾祖萧德言之光,钻营本事极大,官位最高,但结局最惨。

结语

综合而论,兰陵萧氏齐梁房昭明太子后梁一系在隋唐政权中人物鼎盛,门望甚高,而其他房支子弟在隋唐政权中则需凭才华或特殊机缘方得入仕,人物较少,世系不贯。

兰陵萧氏房支失载者,正史中有萧祐。《旧唐书》卷一六八《萧祐传》(《新唐书》卷一六九《萧祐传》略同):

萧祐者,兰陵人。少孤贫,耿介苦学,事亲以孝闻。自处士征拜左拾遗。……祐博雅好古,尤喜图画。前代钟、王遗法,萧、张笔势,编序真伪,为二十卷,元和末进御,优诏嘉之,授兵部郎中。……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

又有墓志铭如下:

《大周故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右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兰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赠汉州防御使萧公墓志铭并序》,从侄前乡贡进士士明撰(《芒洛冢墓遗文三编》)(01643,08400,19640):

公讳处仁,字正己,兰陵人也。……曾祖讳濬,唐饶州刺史,祖讳元,苏州别驾;父讳符,历仕唐梁二朝,自河北道招讨判官,累迁右威卫大将军、左藏库使,因家于洛阳,终于所任。……母琅琊王氏。……公……尤便弓马,雅好诗书,十七荫千牛备身,二十授四门博士。……以其年(周显德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奉神柩归葬于洛京河南县平乐乡乐善里之原。

《大唐故游击将军上柱国萧府君墓志铭并序》(《芒洛冢墓遗文续编》卷下)(17701,23874,24174):

公讳贞亮,兰陵郡人也。……玉叶金柯,分辉帝族,祖,本郡守,隋任将作监少匠;父善,唐任汾州司马。……公……早见兵书,竹林逢猿,遍知剑术,故得勇爵登朝,材官入选。起家授尚药奉御,转迁左卫翊一府翊卫、游击将军。……春秋五十有八,以延和元年岁次壬子七月七日终于洛州河南县福善坊之私第也。……有子左卫翊一府翊卫安东道立殊功第一等、兵部别敕选、上柱国元珪等。……粤以延和元年岁次壬子七月戊辰朔十八日乙酉权殡于河南县都会乡王赵村原之礼也。

兰陵萧氏除皇舅房新贯长安外,似乎皆葬于洛阳附近。

(本文摘自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1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