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上海让“新市民”留得下、住得安
不设收入线,不限本市户籍,上海为来沪新市民提供一张床、一间房或一套房。服务保障好、公共服务全,特别注重营造“家”的氛围,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上海,如何推进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一起关注:从床到房,上海如何面对“新市民”?
上海一张保障床的租金是每月550元至950元不等,还给快递小哥、家政服务人员、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配备了洗衣机、空调、冰箱、衣柜等设施,可以说是拎包入住。
即便租“一张床”,房源哪里来?
上海市住建委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管理处处长 张冰:2021年,国务院22号文件已经有几种渠道筹措房源,比如利用存量土地和企事业单位的存量房屋,同时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拿出了优质地块,接近222块,可建2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多措并举,来筹措房源。
筹措“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哪种难度更大?
上海市住建委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管理处处长 张冰:应该说几个品种下的力气都很大。相比较而言,“一张床”的力度更大,取得的效果也更好。因为“一张床”的房源,比较难以筹措,但我们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努力创造更多的床给一线职工,进行住房保障。
“一张床”的床位租金,如何定价?
上海市住建委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住房保障管理处处长 张冰:从调研中发现,像外来的小哥、物业管理人员、环卫工人等,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他们本身收入也不高。当时我们就考虑,最好把价格控制在他们收入的15%以内,这样他们的净收入会更高一点。也许他们的家里面有要读书的孩子,还有需要赡养的老人,所以尽可能给他们降低居住成本,让他们有更多资金用于家庭其他生活。
上海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
除了面向保安保洁、快递小哥等务工人员的“一张床”,上海还设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筹措了很多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的“一间房”,以及面向家庭人群的“一套房”,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城市抢人大战:从床到房,满足多层次人群租赁需求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上海住房租赁体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上海城市发展有一定积淀,通过“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使所有的租赁人群都能各有所居,特别是让一些一线务工人员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这是让上海这个超大城市始终保持一定活力的基本条件。所以,对一个城市来说,为所有人群提供适宜租住的空间,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也是城市发展的正义。
“一套房”对房地产市场有何提振?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些租赁需求,特别是高端的和针对一线务工人员的租赁需求,满足得不是很充分。所以一部分人群的租赁消费,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销售一条腿长,租赁一条腿短”的现状。我们现在提出来要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实际上也是要租购并举,使房地产租赁市场能够得到平稳健康发展,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向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去投资、建设、运营,满足不同群体的租赁需求。这确实能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一种局面。
“一张床”人群庞大流动性高,管理如何跟进和创新?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通过增加“一张床”租赁住房的供给,群租现象有所减少。另外,租住人群舒适度提升了,职业的尊严感也有所提升,而且改善了社会治理,当然这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一张床”产品,管理的需求和要求实际上更高。因为这些人群规模庞大,流动性也比较强,尤其要从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方面加强,要从人性化、精准化方面做不少文章。这一方面很多企业、很多部门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低利润之下,如何保障保租房可持续运营?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严荣: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要兼顾承租人“可承受”和市场主体“可持续”这一对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对有特殊功能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确实也需要从土地、金融、税收以及财政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一方面,更应该要从推动市场主体可持续运营方面做一些文章,比如降低市场主体在土地、税费、融资等方面的成本,不断提高产品吸引力,确保一定出租率。另外一方面,很多市场主体也在探索,提供一些增值的租赁服务,通过提供优质的租赁服务,来增强吸引力,同时也能增加市场主体的营收,来推动市场主体可持续运营的能力,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