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网红大V造谣传谣,不是“凉凉”那么简单

澎湃特约评论员 秦川
2023-12-22 14: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治理网红大V造谣传谣,公安机关出招出拳。12月22日,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以及借机进行造谣引流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依法严厉打击,并依法依规采取针对性警示、禁言、封号等管理措施。

在公共视野中,治理网络谣言,一般都是由网信部门出手。比如,今年9月,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重拳出击,坚决打击造谣传谣恶劣行为。而如今,公安机关加入治理主体“朋友圈”,传递出什么信号?

事实上,治理造谣传谣本就不是单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协力推进。全国公安机关依托“夏季行动”和“净网2023”专项行动,对造谣诽谤、谩骂侮辱等乱象一直零容忍。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此次剑指网红大V造谣传谣,是其治理工作的延续和深化。

网红大V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一旦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后果无疑更为严重。公安机关依法严打,意味着那些以身试法的网红大V,不仅将面临被禁言、封号的后果,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代价,比如行政拘留等。换言之,如果被坐实造谣传谣,网红大V绝不是“凉凉”、退网那么简单。

不久前,公安部公布了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其中一例是,某网络主播为吸粉引流、非法牟利,长期恶意辱骂多名其他主播,并多次编造“某主播与其他女性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等诽谤信息。目前,此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可见,如果网红大V造谣传谣达到了违法犯罪的程度,也难逃法律惩处。

谣言止于“治”者。依法重拳打击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更具震慑力。依法打击、精准治理,也是提醒包括网红大V在内的相关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别为了吸粉引流、非法牟利而炮制谣言,更不能编造虚假警情、疫情、险情、灾情等。如果突破底线,触碰高压线,就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治理谣言,既需要惩治,也需防治。网站平台要堵上管理漏洞,建立完善管理规范和社区公约,最大程度挤压造谣传谣活动生存空间。针对一些网站平台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仍然不到位,造成网络谣言大范围传播的情况,公安机关将立足综合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强化源头治理,压实平台责任。比如,对整改不力的网络平台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这也提醒有关平台主动尽责履职,对那些造谣的网红大V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要眉来眼去、勾肩搭背。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于法不容。通过“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等套路来引流牟利,也是一种危险的商业模式。在依法严打之下,如果再违法乱纪,网红再红也会“凉凉”,大V再大也会惶惶。公安部已决定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持续加大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打击力度。造谣传谣者该收手了。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