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齐心协力打好制止餐饮浪费“持久战” ——2023年江苏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掠影
记者 李黎 作者 申屠红樱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贯穿修身、齐家、治国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23年以来,江苏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立标准、建制度、强监管、严执法、广宣传、重引导,埋头苦干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江苏新实践,齐心协力打好制止餐饮浪费“持久战”。
南京市:制止浪费“重”校园
在校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动,意义重大。南京市教育资源丰富、学校林立,市、区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进校园”主题活动,将反食品浪费从“小”抓起,抓好抓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日前,浦口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走进星甸小学开展“反食品浪费进校园”活动,邀请学生们一起诵读《悯农》。执法人员以“珍惜粮食 拒绝浪费”为主题,采取集中宣讲、视频展示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宣传浪费粮食的危害以及制止餐饮浪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向学生们发出争做“光盘小达人”的微倡议。
在南京,走进任何一家学校食堂,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反食品浪费氛围。各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公告栏、黑板报、提示牌、橱窗等,多形式、多载体宣传反食品浪费。
各学校依托食堂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和“明厨亮灶”等科技手段,加强食材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减少食材变质损耗。小学学校食堂将每个班的剩菜量纳入每周流动红旗优秀班级的考核标准。大学学校食堂推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热菜拼盘”等供餐方式,并采取“光盘换水果、浪费随手拍”等多种形式推动光盘常态化。
各区教育局出台《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底考核方案,让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江宁区食安办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田间地头,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使其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江北新区市场监管局聘用高校学生作为食安志愿者参与校园反浪费监督工作,建立了落实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管理机制。
无锡市:机关食堂做表率
午餐时分,无锡市市民中心机关食堂的餐厅开始热闹起来,干部职工排队走向取餐口、自助取餐。餐厅内,张贴着“光盘行动”温馨提示的宣传海报,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反食品浪费”的宣传字幕,餐桌一角张贴着“文明用餐”的宣传标语。身着绿色马甲的“拒绝餐饮浪费监管员”在取餐口和餐具回收处之间巡查。
反食品浪费,机关先行。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倡导节约就餐新风尚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将“制止餐饮浪费”列入《无锡市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机关食堂人员就餐基本要求、就餐分类标准及就餐原则等12条具体措施。与餐饮外包服务单位签订《食品节约责任书》,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持续优化服务。
工作日,无锡市市民中心机关食堂全天就餐人次达4000人。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管理处处长孙建峰介绍说:“我们通过餐饮供应链平台,严格食品采购管理。通过机关微信公众号在线订餐服务,使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进行成本和数据分析,努力实现精准核算、精准供应。”
将蔬菜根茎腌制成开胃小菜,将豆渣和蔬菜丁制成蔬菜饼,对吐司边角进行再利用……记者看到,无锡市市民中心机关食堂通过创新菜品设计,做到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提升了食品原材料的利用率和出成率,减少食物浪费。
据介绍,该食堂关注菜品反馈,定期安排管理人员现场询问干部职工关于菜品口感的意见或建议,及时优化调整,减少因为菜品口味差而导致的浪费现象。
此外,该食堂还推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光盘行动月”积分兑换活动。2023年,在2022年泔水减量4%、人均餐厨垃圾减少2.71%的基础上,两项指标同比下降3.08%、0.94%。粮食人均餐次消费量降低6克。
苏州市:样品捐赠播大爱
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白塘植物园大门口的食物分享驿站内,货架上的食品类商品琳琅满目。和便利店或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部分商品和包装箱上贴有“食品安全抽检捐赠样品”标签,墙面及货架上随处可见反浪费及慈善主题宣传。
“这里的食品都是食品检测机构捐赠的抽检合格食品的备份样品。”食物分享驿站工作人员徐安说,“我们正常按市场价的7折出售,保质期低于6个月和1个月时,再分别享受8折和2折的折上折。销售款全部作为慈善捐款,进入苏州市慈善基金。”
曹大爷在植物园锻炼后,顺道走进食物分享驿站。他选中一袋龙口粉丝,享受折上折,以扫码形式捐出4元善款。这给他带来多重心理满足,“这是食品抽检合格的备份样品,吃起来更安心,价格很便宜,买东西又相当于做慈善,太值得了。”
12月6日,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参与了向工业园区食物分享驿站捐赠合格备份样品活动。2022年7月以来,该中心和苏州市慈善总会连续两年签订《苏州市慈善物资捐赠协议》,并拓展其他捐赠路径,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合格备份样品6274批次,原价值约25.62万元。
据该中心业务室主任胡文涛介绍,每次捐赠前,中心工作人员都会加班加点、精心筹备:筛选保存状态良好、剩余保质期充足、利用价值较高的合格备份样品作为捐赠物资,对其名称商标、规格数量、保质期限等进行详细登记,制作《捐赠物资清单及明细》,确保捐赠食品安全可靠、可溯源。
另据了解,苏州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合格备份样品捐赠活动百花齐放。例如:工业园区市场监管局捐赠给园区慈善总会进行爱心超市义卖,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捐赠给民政部门,常熟市市场监管局捐赠给儿童福利院,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捐赠给养老院,相城区市场监管局捐赠给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等,吴江区、高新区等地市场监管局也纷纷对接当地慈善基金会开展捐赠活动。
南通市:以“标”治本谋长效
近年来,南通市根据当地餐饮业态和习俗,组织制定2项市地方标准、立项1项市地方标准,推动相关行业协会制定7项团体标准,通过制定标准、宣贯标准、推广标准、执行标准,让标准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发挥长效作用,以“标准化”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常态化”。
其中,南通市地方标准《绿色餐饮外卖管理规范》聚焦从事餐饮外卖的经营主体和网络平台,以安全健康、厉行节约、绿色低碳理念为主导,建立健全全市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外卖行业管理体系;南通市地方标准《餐饮服务提供者反食品浪费管理规范》聚焦商业餐饮、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农村集体聚餐四类重点业态,为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服务全过程制止餐饮浪费提供指导;南通市地方标准项目《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规范》已申报立项,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南通市饭店与餐饮业商会制定了《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餐饮业分餐制服务实施指南》两项团体标准,持续推动制止餐饮浪费行动,引导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其中《餐饮业分餐制服务实施指南》系江苏省首个规范餐饮业分餐制服务的团体标准,填补了江苏省餐饮业分餐制服务指导方面的空白;南通市食品安全协会制定、发布的《餐饮外卖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要求“食安封签”标有制止餐饮浪费的内容,以“食安封签”为媒介,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除此以外,南通市如东县、海门区等地先后引导发动食品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制定、发布团体标准,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
同时,南通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标准宣贯实施写入《关于建立餐饮环节浪费行为监管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协同相关行业协会,以线上宣传、线下讲解、培训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贯彻标准活动,将各项标准有机融入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日常管理,推动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监管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共治合力进一步增强,助力全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再上新台阶。
淮安市:余量食品暖人心
12月8日下午3点半左右,在淮安市清江浦区越秀路,数名身着工作服的环卫工人结伴走进“壹日叁餐”清扬路店。他们的身影一出现,取餐窗口的工作人员便默契地打开冷藏柜,取出几袋贴有余量食物标签的面点,逐一分发。一声声“谢谢”温暖了寒冬。
领头的环卫工人是叶师傅,身材瘦小。他年近70岁,因为妻子脑梗后瘫痪,夫妻二人被女儿接到城里生活。“我出来扫马路贴补家用。每个月工资2280块,根本舍不得在外面吃东西。”他说。
叶师傅领到的袋子装有两个包子、一块鸡蛋饼、一个锅贴,标签上注明日期为12月8日、当天食用。“有了这个,晚上烧点稀饭就够我们老两口吃了。”他说,“政府对我们环卫工人很照顾。”
让叶师傅及其工友受惠的淮安“食物驿站”公益项目,由淮安市市场监管局推动设立。自今年4月初以来,该局推动淮安本土企业——“壹日叁餐”“天下粮仓”中式快餐店和“金鸡品客”“麦迪拉”蛋糕烘焙店设立“食物驿站”,定向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余量食物和临期食品。
“环卫工人收入普遍较低,把余量食物作为他们的福利,能让这项反浪费公益工作更有价值。”淮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淮安市场监管部门在推行“食物驿站”过程中,极为注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产品特色,指导企业选取可储存、不易腐、易加热的余量食物放入“食物驿站”供领取。在醒目位置设立冷藏设备和温馨提示标识,公示免费领取时间段和注意事项。部分食品经营单位还精心设计了提示标签,张贴在每份食物的包装袋上,标明食物名称、食用方法(加热方法)、存入日期和食用期限等食用指引。
在“麦迪拉”蛋糕烘焙港口路店,“食物驿站”领取登记表已经累积了3本。店长顾紫凡说:“前一天没有卖完的现烤面包,我们会打包好,放入余量食物冷藏柜,一般在上午十点前发完。”
4月上旬以来,淮安城区共设立16家“食物驿站”,累计向环卫工人群体提供余量食物7000份以上。
盐城市:淮剧乡音唱节俭
新浪潮大酒店内,“文明消费,节俭用餐”的宣传广告牌格外醒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和“射阳县市场监管局宣”等文字清晰可见——这是以反餐饮浪费为主题的淮剧小戏《订酒席》的开幕场景。
苏北农村存在大操大办喜宴、家宴现象。今年3月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启动后,盐城市射阳县市场监管局借助流动厨师队伍,在其使用的车辆、大棚上张贴海报,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此外,该局还和县文化部门合作,以制止餐饮浪费为主题编排了淮剧小戏《订酒席》,融入送戏下乡演出节目。
剧中,一位农村小老板和妻子去酒店为孙子满月预订酒席。小老板因为好面子、想大操大办,与善意提醒、制止餐饮浪费的服务员产生误解与冲突。随后,在饭店女经理的宣传引导下,小老板和妻子愉快地接受了“反对浪费、节俭办喜宴”的理念。
淮剧是根植于江苏盐阜地区的地方剧种,深受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的喜爱。淮剧小戏《订酒席》短小精悍、人物鲜活,对制止餐饮浪费态度鲜明,给观众以直接的冲击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才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反食品浪费法。中国人多,浪费真不是小事情。以后家里办酒席,我们也像戏里宣传的这样,够吃就行,不浪费。”射阳县合德镇居民夏芹说。
自5月份以来,《订酒席》作为射阳县送戏下乡演出节目,已在全县11个镇巡回演出30余场,观众达3万余人次。“我们县每年有200场次左右的送戏下乡任务安排。我们将把这个节目作为每场演出的保留节目,争取到明年6、7月份对全县238个村居实现宣传全覆盖。”射阳县淮剧团艺术总监乎来且说。
扬州市:文明餐桌共守护
近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对城区多家宾馆饭店进行餐饮浪费专项督查。检查人员发现,各家饭店酒店执行文明餐桌总体情况较好,大门前、吧台上有提倡文明用餐的宣传海报和标语,餐桌前也都放置有反浪费、提倡光盘的提示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扬州市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引导外卖商家(餐饮市场主体)合理调整菜品分量、规格,提供“小份菜”“小份适价”“半份菜”“半份半价”、拼菜、按量点餐等多样化点餐服务,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要求外卖平台在页面显著位置提示“适量点餐”“按需点餐”“理性消费”“反对浪费”等,鼓励消费者通过12315服务热线反映举报餐饮经营者浪费行为。大力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并在封签上醒目标注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用语,将制止餐饮浪费与保障餐饮食品安全有机融合。
今年9-10月,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明办、市商务局突出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餐饮浪费问题专项督查,要求宾馆饭店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业规范,服务人员能够据实提醒客人点餐适量。督查采取周督查、月通报的形式,每周派出明查暗访人员对宾馆酒店文明用餐情况进行“四不两直”检查,每月形成问题清单,下发通报至各县(市、区)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属地政府督促整改,形成闭环。各县(市、区)参照市级工作模式,也陆续开展本级联合检查行动,收到预期效果。
泰州市: “十全‘食’美”办婚宴
12月8日上午,在泰州市海陵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情侣明显多于往常。汪敏主任在颁发结婚证、送上美好祝福的同时,还向每对新人发放了一份《婚事简办、新办倡议书》,提醒新人制止婚宴餐饮浪费。
婚宴是餐饮浪费的高发区。9月中旬,在婚宴高峰来临前夕,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民政局、文明办联合出台《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十全‘食’美”工作法》。汪敏主任对新人进行提示提醒与引导,正是依据该文件要求。
据泰州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安全监管处处长戴云山介绍,《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十全‘食’美”工作法》中的“十全”,即文明标识全张贴、宴会菜单全审核、用餐协议全签订、公勺公筷全配齐、拆分服务全提供、剩余餐食全打包、“光盘行动”全奖励、工作责任全链条、社会承诺全公开、监督指导全覆盖。
记者在泰州国际金陵大酒店宴会厅看到,服务人员正在为晚上的婚宴摆台,包括配备公勺公筷、摆放反食品浪费宣传立牌。据酒店餐饮总监徐晓莉介绍,该酒店积极响应“十全‘食’美”工作法,在婚宴用餐协议里增加了“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要求,对于婚宴结束后能够打包食物、实行“光盘”的客户,酒店会加赠1000元面值的火锅消费卡。
“我们提倡菜品少而精,像椒盐麻香鸡,都是用半只。酒宴结束后,菜会略有剩余,都是肉类,主家会发动亲朋好友把各自桌上的菜打包回去。”徐晓莉说。
另据介绍,泰州市在海陵区确定5家餐厅为首批移风易俗宴席示范餐厅。示范餐厅通过推出千元菜单、布置文化氛围等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
90后小陈在领取结婚证时接受了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的建议,他说:“在示范餐厅办婚宴价格比较实惠,如果没有严重的食物浪费,还可以再打折。现在大家赚钱都不容易,这种做法挺好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