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内思想周报丨梁莹的起与落;拜锦鲤教与炖锦鲤帮的短兵相接
南大教授梁莹的扶摇直上与垂直坠落
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刊发报道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的多篇中文论文涉嫌抄袭或一稿多投,但120多篇曾帮助其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的中文论文却在相关期刊和数据库中被离奇“抹除”。南京大学当日表示成立调查组。10月26日晚,深陷学术不端舆论旋涡的梁莹向媒体表示,自己已向学校提出辞职,自称“年少无知,犯过一些错误”。
从数量上来看,梁莹是一个十分“高产”的学者。2009年梁莹向南京大学申请教职时,凭借论文数量优势通过了投票。根据中青报报道,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到南大任教后,她每年发表论文都高于4篇。从2014年开始,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近几年在SSCI(美国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凭借这些论文,梁莹获得青年长江学者等诸多学术荣誉与头衔。
2017年8月,梁莹在接受“政治学人”微信公号采访时介绍了自己获得国际学术期刊认可的经验,一则是以实验科学方法为主的“真正科学的方法”,二则是“探索新领域和新方法的渠道和勇气”。
事件曝光后,“知识分子”微信公号刊发文章称,多位社会学领域的学者表示,梁莹的论文质量低,粗制滥造,他们早有耳闻,此次东窗事发,并不意外。梁莹的论文或申请曾遭到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芝加哥大学赵鼎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吴晓刚等学者的拒绝。吴晓刚感慨:“我也知道她名声在外,但看到她后面的扶摇直上,我就知道这个真是中国现有的科研评价体制下的一朵奇葩。”
中青报的后续报道称,这位名教授的问题不仅仅是抄袭,还存在严重的教学态度、研究伦理等问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18名学生曾联合向校方提交书面举报材料。作为社会学者,梁莹的研究方向拓展到跨学科领域,其学术成果甚至包括《生物质废弃物快速热解产生的生物质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第7作者)、《猪粪、稻草堆肥对污泥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生物降解》(第5作者)。
该报道引述了一名曾与梁莹合作过论文的学生的话,他认为,梁莹是国内最早一批投入SSCI论文写作的社科学者之一,在文献方面的积累是极深的。但是,梁莹不是一个有核心研究方法的学者,但她会揣测期刊编辑选题的倾向性,选择跨学科或冷门议题入手,并使用有公信力的数据库。他估计,因为选题比较新颖,且确有创新的部分,所以很受青睐,能够那样高产。他评价:“这是一种符合学术规范,但又十分有投机性质的模块化产出。”
央视网刊发敬一山的署名评论称:“梁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现有学术圈游戏规则之下的产物。”她很精明地把握了在学术圈出人头地的秘诀,并在行动中做到了极致化。只要有论文产出,只要这些论文发到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就代表着学术能力,就算科研成果。有利的事情,挤破了头大干快上;而教学这种晋升意义不大的事情,她则是极尽糊弄,毫不掩饰对教学对学生的鄙视。
10月19日,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7年,国内新闻媒体总计公开曝光了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但这很可能只是整个学术体制的冰山一角。
本月,在梁莹事件曝光之前,学术界正被两起学术不端事件所搅扰。随着哈佛大学撤回皮艾罗·安维萨(Piero Anversa)教授关于心脏干细胞的31篇研究论文,心脏干细胞一下子成了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研究对象。这也波及国内学术界,根据财新网报道,目前国内已有148篇学位论文、96篇中文期刊涉及对c-kit阳性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讨论。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至少50个基金项目直接关涉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研究。哈佛“撤稿门”余波未平,清华大学又爆出学术不端事件。据“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报道,近日清华大学11篇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因图片篡改、内容重复、虚假署名等问题被海外撤稿。
10月15日,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中科院和工程院发布通知,决定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这是否能有效改变学术界的人才评价机制,遏制梁莹式“人才”的扶摇直上,我们充满期待。
锦鲤争食拜锦鲤教与炖锦鲤帮的短兵相接
10月23日,微信公号“今夜九零后”推送了题为《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的文章,文中作者讲述了从小到大运气爆棚的经历,并自封“锦鲤”,呼吁读者转发沾喜气,留言区还置顶了幸运读者的“还愿”留言。24日,这篇推文引发蔚为壮观的朋友圈刷屏狂潮,据称目前阅读量已过千万。继杨超越和被支付宝“中国锦鲤”礼包砸中的信小呆后,这个署名“一地金啊”的女孩成为朋友圈新的幸运图腾。而“转发这口铁锅,一锅炖了朋友圈的锦鲤”则是反感刷屏现象的戏谑表达。
文章推送第二天,“人民日报”微信公号颇为罕见地推送了“锦鲤的师兄”写给“锦鲤女孩”的一封信,认为做自媒体的师妹利用民众迷信心理获取流量,却对迷信带来的社会危害只字未提或者说全然不知,并告诫师妹要“守道”,教导读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同日,另一个微信公号“它的票圈”推送了“扒皮”文章,直斥该文拼贴虚构了幸运经历,不过是营销号煽动情绪写爆款文章的套路,并指控“今夜九零后”公号之前“抄袭洗稿”、“造谣污蔑”、“煽动情绪”的行为。微信公号“新闻实验室”从媒介研究角度分析了这一轮锦鲤爆红的原因,一则是支付宝“中国锦鲤”的转发抽奖活动打造了全民话题,二则公号写手有意识通过“锦鲤人设”获取社交媒体年代最宝贵的资源:转发,三则是压力导致人们通过迷信的途径获取心理上的确定感,留言区还提醒,留学生圈的锦鲤转发狂潮可能与美国16亿彩票开奖有关。有趣的是,“告诫文”、“扒皮文”、“分析文”都借着锦鲤话题获得十万加的阅读量。
杨超越、信小呆、“锦鲤女孩”,一波又一波的朋友圈刷屏折射出锦鲤文化已然成为一种时代症候。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推送文章分析锦鲤文化背后的社会心理。在文章看来,锦鲤式的迷信实际上遍布全球,并不因教育水平和发展程度的提升而显著减少,比如全球教育排名第一的韩国拥有各类算命从业者30万人。迷信是获得控制感和消除焦虑的一种方式,这得到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转发锦鲤不仅人类的天性,而且是非常经济的行为,毕竟转发一下并不吃亏,但万一蒙中了,则可能救你命。但即便如此,并非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的人们对锦鲤的偏爱都是完全一致的,有关研究发现,当社会不确定性高的时候,人们迷信的程度就会增加,各种神秘主义就会兴起,占卜、祈福的活动也会增加,锦鲤盛行背后折射出当今青年的时代焦虑。
10月22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号刊发了董牧孜的署名文章,从文化研究角度阐释了我们时代的锦鲤文化。在董牧孜看来,在普遍的丧与自嘲的情绪泡沫之中,人们不过在锦鲤话语里极尽可能去狂欢和宣泄,锦鲤已经转化为焦虑群体的精神安慰剂。事业、爱情、人际交往无不锦鲤,这些不同的锦鲤喂养了许多“吸食他人幸运”作日常续命的人——而“吸食幸运”本身,是一种绝对被动的精神状态。当奚梦瑶、魏璎珞、信小呆等锦鲤图腾一波又一波地涌现时,我们隐约感觉到寄望于“随机”本身的迫切与荒诞:似乎时代的洪流就在那里,不需要她(或他们)特别去做什么,只要做自己就足够了。
人们的锦鲤崇拜,不仅是古代迷信的延续,更是一种绝对从属于当下的文化潮流,尤其是从属于年轻人的情感结构,其本质完全是后现代式的戏谑,明知其荒诞而为之。幸运的图腾背后,萦绕的不是热切的希望和诚挚的信仰,而是犬儒的心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作为锦鲤文化担纲者的年轻的预备中产或中产,未来具有一切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尽管后者作为情绪会间歇性地占据心灵主导,正如网络锦鲤文化的鼻祖之一微博@锦鲤大王所言,锦鲤文化的真谛是“愿望交给锦鲤,你就只管努力”。在这个意义上,锦鲤文化是一种欲说还休的自我告诫:今天也要加油鸭,好运迟早会降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