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欧美新能源车主的痛,我国充电桩企业在“治”
新能源前瞻(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文 丨 沈十六
编 丨 和 畅
德国快充桩有多贵,领克01车主封宇给出的答案是,每度电1.3欧元(约合人民币10元)。
自从2022年4月入手了这辆插电混动车,封宇就饱受充电之苦,既包括费用高的“心痛”,也包括为了省钱的“心累”。
封宇经常在周末特意绕路去宜家,就是为了蹭免费充电桩;为了让充电费低一些,封宇也会在大冬天调好0点的闹钟,驾车来到偏远的充电桩,有时候还需要排上两小时的队。
不止封宇,不少消费者都对欧美的充电桩叫苦连天。慢充充得慢,等上一小时只能充5%。快充的一次充电费用让人直呼伤不起。
除此之外,欧美充电桩少、坏桩、死桩多的问题也让广大车主头疼不已。
来源/视觉中国
有缺口就意味着有市场。根据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2022年,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海外商机快速增长了245%,未来还有将近3倍的需求空间。
谋求海外市场的中国充电桩企业如雨后春笋。据天眼查数据,近一年时间内,我国就成立了16242家与充电桩出口相关的企业。
但,即便欧美等海外市场充电桩少,我国充电桩企业出海之路也并非坦途。
01
充电吗?一次收27美元的那种
据公开资料显示,欧洲2019、2020、2021年车桩比分别为8.5、11.7、15.4,美国则为18.8、17.6、17.7,而我国在2019-2022年车桩比分别为7.4、6.1、6.8、7.3。显而易见,欧美充电桩建设进度滞后,车桩比远高于我国。
西班牙的新能源车主宋松就表示,很少能够在超市的地下车库看到公用充电桩。
对于当地充电桩少的原因,宋松认为,西班牙多数的单独楼栋,并没有地下停车场,故而用户很难安装充电桩。而西班牙的街道又在隐隐影响充电桩的布局。不少西班牙的旧城区街道十分狭窄,难以腾出位置作为公用充电桩用地。
封宇就此观点补充道,“几百户的新小区很难拥有家用充电桩。”停车场是公共区域,即使是安装私人家充充电桩也必须要有全体业主的同意。封宇对此表示很烦恼,“这在德国可能性很低,所以至今都没搞定。”
另外,在欧美等地,找到了充电桩,并不意味着能够使用。美国洛杉矶的车主田野称,“加州的电车多,所以加州的充电桩对比其他州的数量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很多充电桩都是坏的、充电速度也很慢。”
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J.D. Power8月份的一项研究,美国公共充电桩的故障率高达20%。数据显示,美国约20%的公共充电桩是在2019年之前安装的,随着时间冲刷充电桩物料,充电桩的失效率也在不断增加。
该机构在调查了美国50个州的26500多个公共充电桩后发现,充电失败的原因包括软件故障、支付处理错误,以及人为破坏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的快慢充电桩数量悬殊。
美国市场中,交流慢充充电桩占比约为80%,欧洲市场中22kW及以下的交流充电桩占比约为88%,而功率等级高于150kW的1、2级超快速直流充电桩占比仅有约4.7%。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平台之一,Charge Point在美国运营超过6.8万个充电桩,仅有约1500个3级直流充电桩。也就是说,100个Charge Point充电桩中仅有2个3级直流充电桩。
慢充成为多数人的“被动”选择。就有美国特斯拉车主对新能源前瞻表示,2023年冬天的时候,自己找充电桩开了两个小时车,才找到四个Charge Point的充电桩,而且还都是慢充。在大冬天吹了两个小时的风后,电量才从7%充到了15%,充一小时充不了5%的电量。“我宁可多花点钱也不愿意在外面等那么久。”
快充确实需要多花“亿点钱”。北美的Polestar 2车主费度表示,“如果想充电快点,就需要多花钱。我75度的电池充满,在已经有会员折扣的情况下,还要付27美元(约合人民币194元)。”
尽管快充费用较高,对于热爱自驾游的费度来说,他更希望快充桩能再多布局一些。
02
直流快充桩成出海香饽饽
显然,我国充电桩企业看到了这一商机,在出海的充电桩中,快充成为重点布局对象。
“欧洲近期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都是高压平台的车,需要快充或者超充的充电设备。所以,海外车主急需一款与高压平台适配的充电设备。”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卜”)技术总监张旭在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向新能源前瞻透露。
据新能源前瞻不完全统计,包括问界、小鹏、理想、广汽埃安、保时捷、杰尼塞斯、Lucid Motors、现代、长城、东风岚图、路特斯、极狐、阿维塔、合创、智己、奥迪、奔驰、大众等众多知名厂商已积极布局高压平台。而绿能慧充、盛弘股份、星星充电、道通科技、EN+等中国企业紧跟其后,向欧美出售直流充电桩。
直流快充桩的速度有多快?如果是神行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以上,在常温状态下10分钟可充至80% SOC,在-10℃低温环境下也可实现30分钟充至80%。
来源/新能源前瞻拍摄
对于低温给充电桩和电池的环境压力,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厂商积成电子张帅向新能源前瞻透露,公司的解决方案中搭载了远程检测充电桩损坏情况的功能,并且有不少的充电桩企业配置了这一功能。
数字能源系统能够检测充电桩是否损害。“我们在海外有运营总部,去解决欧美充电桩坏桩、死桩的问题。但是考虑到国外人力贵,所以也会通过数字能源系统进行远程监控。”
而对于欧美充电费用贵的问题,快卜市场战略部总监何以周表示,虽然海外的光伏比较发达,但是海外的充电站依赖于市电。企业需要申请配电,如果配电申请不够还会导致电压不稳等问题。但是由于欧美缺电这一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海外申请配电的难度较高。
海外的充电桩快充费用居高不下,本质上还是电费贵。霞光社研究员廖阳勇表示,电和燃油一样是能源产业,但是欧洲能源转型遇到问题,电网可靠性差,也限制了充电发展。但能源基础设施的问题太大了,不是一两方能解决的。
虽然缺电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但是也能通过光伏实现“曲线救国”。据何以周粗略计算,国内一把充电枪一天大概要充超过200度,10把枪就是2000度,相当于3000平米光伏一天的发电量,充电站的光伏雨棚面积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欧美的高电价也给了光伏储能“套利”的空间。欧美实行峰谷电价,不同时间的电价也不同。而光储充一体化,能够让光伏的电力先存储起来,等到高单价时再使用,实现光伏储能的经济效益。
何以周表示,“每个地区电价差不一样,所以难以计算套利的收益,但是肯定能够套点收益。”值得一提的是,光储充检一体化可以顺带解决电压不稳的问题。
另外,快卜的充电桩,是搭配了数字能源系统。超充、快充的高速充电速度下,整个电网要承担极高的负荷响应要求。特别是同时充电的时候,需要光伏储能起到消纳调峰调频的作用。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向新能源前瞻表示,光储充检这一技术路线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初始投资成本高、技术复杂性、维护和管理难度大、地域限制等。
03
充电桩出海须走好三步
快充、慢充、光储充检一体化的产品已经“到位”,但是中国充电桩如何实现出海梦?
充电桩出海的难度,是从电池认证开始的。
业内主要需要关注的行业标准分别为欧标CE认证和美标UL认证。CE认证是强制认证,认证周期在1-2个月,主要的适用区域是欧盟成员国,认证费用约为几十万元;UL认证是充电桩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主要认证标准之一,认证周期周期在6个月左右,费用高达上百万元。
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充电桩接口标准也各不相同。
“要做海外的充电桩,你一定是要重新立项,而不是简简单单把国内的简单改一下。”何以周表示,重新立项做研发,就需要重新研发接口。“欧洲很多地区会安装保护性的接口,接口并不会完全一样。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还需要研究一下当地的一个政策。”
出海的第二难,是渠道建设。
根据Market.us,AeroVironment、ABB、BP等公司都与下游运营商或车企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海外市场构筑了较显著的客户壁垒。中国充电桩并没有品牌优势,品牌力的不足也成为大多数厂商突破的难点之一。
不少中国厂家另辟蹊径,通过链博会、贸促会、商会等渠道发展客户。据2024年第17届意大利国际充电桩展会工作人员向新能源前瞻透露,ABB、道通科技新能源、厦门佳因特科技、先控、南京欣驰等中国企业都会参展。
出海的第三步,自然是服务。以主要出售交流充电桩、充电枪、枪线等配件的宁波易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虽然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地区,但是并不负责海外的售后。
该公司的销售人员文周称,“目前为止我们出口的产品还没有出现过损坏的。质保内出问题的产品,国内的运费、维修费由工厂承担,但到国外的不包。”
慢充充电桩之所以不包售后,主要是因为产品太简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委会副秘书长倪峰此前透露,有一些制作连接器的厂家,每年也很轻松地就能达到卖出去上亿的这种产品。“用户自己去接根线,挂在墙上,就能用了,没什么维护工作。”
来源/视觉中国
但对于直流充电桩来说,服务更为重要。倪峰认为,直流快充设备,存在安装、调试、维护等问题,需要本地化服务。“现在很少功率大一些的充电机是完全免维护的,大多数需要一些安装或调试方面的工作。”
然而,打造一支在欧美的运营团队的成本并不低。据数位在美国安装充电桩的电工表示,仅仅是单次的安装费用,有时候就高达1500元。如果包含光伏等,安装费还会进一步提高到3000元。
有些企业通过收购当地公司去解决这个问题,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做到。何以周透露,“客户下单后,我们会在几个月内迅速出货,帮他们去安装,能够进行一个运营。根据快卜在海外合作的案例来看,海外客户不仅看重质量,还会重点关注在海外持续运维的能力。”
毫无疑问,持续运营一事任重而道远。这显然也构成了我国充电桩出海的基调。
*题图及文内部分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宋松、费度、封宇、文周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