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自行车与旧电钢》导演邵攀:他们给我的都是天赐的
他们二人有多奇?这些细节会让你记忆深刻:
张鹏程是自封的“百变司仪”,靠乡村走穴赚钱的他,一个人说学逗唱可以撑起一整台晚会。他吃完饭从来不刷碗,就着热水把碗中的油刷下来一同喝进肚子。他喜欢高谈阔论似乎从未有安静的时刻,就连删除电脑中的“小电影”也要如黛玉葬花般演出仪式感。
张宜苏是旁人眼中的“不正常人”,教出不少知名音乐人的他,穿衣破烂家中也满是油迹和煤灰。下大雨别人躲还来不及,他却拿着毛巾上街追乌云洗澡。他喜欢把颇有古风的“噫嘻”二字挂在嘴边,从来不收学生学费宁愿三天两头倒卖电子垃圾来维持生计。
拍摄的第二天,知名音乐人徐誉滕,便建议邵攀拜访一下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教张鹏程做音乐的张宜苏。张宜苏家徒四壁的居所、磨损发亮的衣角、谦和喜悦的神情、以及自然流淌的琴艺,无一不让邵攀惊为天人。“在拍张鹏程的过程中,张宜苏就自动出现了。”
抱着对张宜苏的极大好奇心,邵攀将纪录片的主角改为了两位。而事实上,张鹏程和张宜苏二人的关系,也是那样密不可分。
他们惺惺相惜。张鹏程的童年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发誓宁愿托生成狗,也不愿生在自己的家中。张宜苏生于台湾母亲早亡,15岁才回到徐州,父亲去世后他放弃学业生活只剩孤独。他们说自己都是“烧不熟煮不烂”的人,不遇见彼此,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他们在性格上互补,又在音乐上共情。一动一静,好似阴阳两极。张鹏程外放,喜欢当众表达;张宜苏内敛,万事保留半分。张鹏程学别人的歌谋生,唱自己的歌和命运斗争;张宜苏弹别人的曲排解忧虑,作自己的曲怀念逝去的爱人。
作为一部以音乐人物为主题的纪录片,片中的音乐往往是点睛之笔:《Bike》朗朗上口,《命运馒头》朴实坚定,《Woman》深情感人,《吃喝拉撒睡之余》趣味十足……但导演并没有急于展现二人的音乐才华,所以我们在影片一开始,看到的是张鹏程赶场演出时的滑稽形象,是张宜苏走亲戚火车上的自拍片段。直到一小时后,张宜苏弹唱的镜头才出现,我们才得以走进他丰富的人生。这一过程,跟邵攀认识并不断加深对他们二人的了解的过程,是一致的。
“我们生活中擦肩而过好多这样的人,彼此只能说上几句话、打过一次照面,张宜苏就是这样一个容易被淹没的人,所以我给予了他很多‘路人时光’。”邵攀说。“大概有一定量的时间以后,大家也不对他有什么期待,但是又会觉得他有点不一样,在这个时候才让他弹起琴。”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段子,但被别人传着传着就不知道传成什么样了。所以最早的时候我也想做一件事,就是让每个人把自己口中的版本说出来,然后再和真实的版本去对比。”
从2011年开拍至2014年收官,邵攀用三年时间真实地展现了两位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原了他们完整而真实的影像。成片的四年后,这部影片终于来到大众面前。
在大象点映为影片举办的上海首映仪式上,张鹏程和张宜苏也来到观众面前。相比片中,张鹏程染着彩色的头发,黑色夹克内搭黄色T恤,一下子变得很潮,但还是喜欢拿着吉他享受着全场的目光。而张宜苏似乎瘦了一圈,鬓角也有些斑白了,他坐在张鹏程身旁静静听他唱,听到深处突然会低下头默默流泪。四年了,他们还是自行车与旧电钢,真实的仿佛直接从荧幕中向我们走来。
▍更多邵攀导演专访:
Q=澎湃新闻·湃客 A=邵攀
Q:怎么会想到拍摄张鹏程和张宜苏?
A:2010年底,我手里正好有一台摄影机,就想拍点东西。正好和一个好朋友聊起了张鹏程的很多奇闻轶事,于是就想应该纪录下这样一个“怪人”,不然可能几十年以后我们不在了,就没人记得他了。所以当时我准备拿着机器,趁过年回徐州给他做一些记录,就是从这开始。
Q:所以开始的时候,定的主角只是张鹏程?
A:对,因为当时我还没有见过张宜苏。但是拍摄张鹏程第二天,张宜苏的学徐誉滕就提出来说,张宜苏我也可以采访一下,有关张鹏程的事他都知道,而且他也教张鹏程做音乐。出于这些目的,我就去拜访了张宜苏。
Q:您见到张宜苏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去的时候找不着他们家门,虽然当时徐誉滕他们几个已经到了,但因为他们一直走的是小路,大路怎么走也说不清楚,于是张宜苏就开始非常耐心地给我指路。以往我去到别人家找不到门,别人给我指路总是说着说着就不耐烦了,但是张宜苏从来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意思。
光听张宜苏的声音我觉得特别绅士,没想到一见到他人以后差别非常大。他身上穿的衣服真的有那种打铁的光泽,表面都已经结缔化、磁化了。但是他人特别谦和,脸上的表情有一种得道的喜悦,我觉得他一定有很多的故事和见解。但当时他说话很少,直到朋友鼓动他在钢琴上弹一段旋律,那一刻我被震撼到了。他到底是怎么学会琴技和创作的?他为什么会穿成这个样子?他家里为什么那么脏乱臭?我当时带着好多问号想拍他。
A:拍摄这两位的时候都有一定难度。拍张鹏程的时候,他经常会讥讽我比他年轻,会倚老卖老,说“唉呀你们年轻人都什么都不懂”,或者“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有时候我很难接受,但张鹏程就是有什么都必须得说出来的一个人。张宜苏就不这样,他有什么想跟别人交流,往往还留个半分。如果有什么对别人的意见,也主要以鼓励为主。相对来说,他偏内向一些。
但是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自我,或者说特别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比如说今天他们想拍了,可以让你拍,如果今天不想拍,我是不可能说服他们的。有一段时间,张宜苏老躲着我,我给他打电话他也用忙来推辞。但是我们都是以性命相见的朋友,我对他们没有保留,他们对我也是真性情,这样时间长了以后,也就拍下来了。
Q:张鹏程喜欢抒发己见,会不会对您的拍摄有影响?
A:有,他确实很想影响我的拍摄。比如说最早一开始拍他,他就戴着墨镜,说怕被别人认出来,但是又特别想让我拍他,就是这种很纠结的心理。但是那个时候毕竟我也不是一个年纪特别轻的人了,面对他的这种干涉,我也有我的方法。所以说我们就是在互相的对抗和推手当中进行拍摄,互相之间是有博弈的。
A:我觉得我选择了50%的场景,还有50%是场景在选择我。比如我跟张宜苏说我想拍一些他弹琴、录音、教学的镜头,结果我只能拍到其中很小一部分,有些他不愿意让我拍。我曾经跟他说,我们能不能去录音棚录一些比较高品质的录音,把音乐剧全程记录下来,我同时用摄影机去拍?他不愿意。他觉着我为什么要这么刻意,如果想拍他的话,就拍一个真实的他。
后来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如就这样自然发生什么,我就记录什么。好多我想拍的我拍不着,他们也不配合,但是他们给我的反而是我完全想不到的,都是天赐的。
Q:片中采用了很多两人的旧影像素材,从何而来?
A:张鹏程和张宜苏其实都是早期的自拍爱好者。90年代初张宜苏就搞到了那种特别大但清晰度特别差的录像机,回家以后就找朋友或者自己拍自己,或者拍家里的大娘。2003、2004年的时候,他弄到了一个二手的外国手机,当时还没有前置摄像头全是后置的镜头。我用到大量的4:3手机拍摄素材,其实就是那时候的自拍。
A:捕捉到这些细节其实不难,因为我们花了很久的时间相处。比如一些张宜苏讲“脏笑话”的细节,现在的版本已经看不到了,他讲的时候其实特别开心,那种开心就像是小孩得到了一块糖。我觉得那种反差很有张力,于是想把它剪进来。
再比如张鹏程在删“片子”的时候也特别有意思,是一个巧遇。我和一个朋友当时去拜访鹏程,正好赶上他那天要删,他这人做什么事都特别注重仪式感,就拉着我朋友说,诶这样,你给我放点音乐,我删除,然后你给我拍下来。
Q:张宜苏的音乐天赋惊人,您听了是什么感受?
A:我第一次听他唱《Woman》这首歌,觉得特别纳闷,因为我竟然不知道这是一首列侬的歌。而且那段镜头我听到了以后就开始很激动地流眼泪,手也跟着在颤抖,我很想隐藏住、很想更冷静一些,但是当时控制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控制不住。唉呀我一想记录者也是有情绪的,摄影机也是有情绪的,就让它去吧。很多时候,开心的时候、流泪的时候,我的摄影机其实也是在跟着波动的,没有隐藏住。
A:有一定的变化。最初面对摄影机的时候,他们还不像平时的自己,到他们逐渐开始习惯的时候,就能基本上忽略掉摄影机的存在。在那个时候,他们会说一些知心话,会有一些真性情,会讲述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张鹏程面对镜头可能会有些兴奋,张宜苏更像是无缝过渡,他本来面对镜头就非常坦然。
Q:您怎么评价他们二人?
A:评价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但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多说一说。
除了才华,他们还有那种特殊的看世界的眼光,因为他们生活在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尤其是像张宜苏父母早亡,他不需要活着为谁负责,他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这一点特别重要。
他们也都是真性情,都是非常诚实的人。像有些时候别人拜托张鹏程去买一包饼干,如果说别人要求的那包饼干他买不到,他就一定要先和人说一下,我买的这种饼干是我自己花钱尝过了,和原来那种一样好吃,我才会给你买。他做事特别特别的较真,特别负责。张宜苏也是这样,帮别人买东西他必须得让人开出一个单据,写好什么东西,各是多少钱。但是从某一些侧面来说,他们又都特别洒脱,就像是《八仙过海》里那种完全不拘小节人。
Q:拍摄完成四年以后,他们二人是什么状态?
A:我这些年也偶尔在拍着他们,但是都没有剪进去。他们现在和以前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胡子和头发都白了好多,其他大的变化倒没有太多,生活还是这样日复一日。
Q:您的新作品《安静的人》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A:《安静的人》是一部当代武侠片,就是发生在当代的武侠故事。我让以往一些在古代的侠客们都很难能做到的事,让它在当代呈现。我们今天有一个看不见的江湖,看不见的江湖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故事大概讲的是,一个人他全家被一种非常独特的犯罪手法灭门,甚至是目前的刑侦技术也破解不了,只有门里人才能看得到。那个人寻找了很多年,找到了一个门里人,只有他出面才能制止住这种暴行,于是他就义不容辞,踏上这个不毛之地,但是这种义举符合现在的法度。
▍导演简介:
邵攀,独立电影人,从事编剧、导演十余年。
1994年,邵攀开始习武,与武侠的世界产生了实质的联系。与武术相伴的二十余年里,邵攀形成了对武术及侠义精神的独到见解,并将其融入电影剧本的创作中。
2011年,在筹措故事片期间,偶然的机会他拿起摄像机,记录了身边两位来自乡野的音乐怪才,拍摄成为纪录片《自行车与旧电钢》(曾用名《Bike与旧电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