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家子涵”热搜背后:控制型父母带来的创伤
原创 壹心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近期很火的一个网络热梗——子涵梗。
“子涵梗”最开始的由来,是一位家长在群里质问老师:
“为什么我家子涵被蚊子咬了一口,而其他孩子却没有。”
这位子涵妈妈不管前因后果,一开口就是兴师问罪,言辞激烈,着实令人窒息。
随着聊天截图引发的热议,“我家子涵xxx”成为了网络热梗,被网友们应用到各个生活场景中。
然而,“子涵梗”被娱乐化的背后,却是“子涵们”的悲剧。
TA们被父母视作所有物,只要有任何细节不符合父母的想法和安排,就会立刻被纠正;
TA们被父母窒息的“爱”紧紧包围,不被允许有任何自己的私人空间;
TA们不明白父母到底为何这样咄咄逼人,只能不断告诉自己这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或许直到长大成人之后才意识到,隐藏在“爱”背后的真正意图。可惜的是,这份“爱”带来的伤害,早已深入骨髓。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一聊:关于“子涵们”的魔咒。
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帮“子涵们”摆脱魔咒,找到真正的自己。
朋友一直很讨厌"子涵梗",倒不是因为她叫子涵,而是因为她曾经就是那个"子涵"。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她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破了点皮。当时,同学已经向她道了歉,老师也批评了她们。
其实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可她妈妈知道后非要跑到学校兴师问罪,让那个同学写检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道歉,还在校长面前指责老师没有尽到责任。任凭朋友如何解释和哭闹,都没能阻止这场闹剧。
之后同学都不敢再和她玩,生怕她再磕了碰了,她妈妈又会跑到学校闹。
从小到大,类似这样“窒息的爱”还有很多很多:
她剪头发之前必须经过妈妈的允许,而且只能剪妈妈指定的发型;
无论她把日记本藏得再隐秘,妈妈也总能翻出来,说有权利知道她的一切;
文理科分班的时候,哪怕她再喜欢文学,也得按照妈妈的要求选理科;
高考后,她的成绩明明可以报一所市外不错的大学,她妈妈却非要她读本地的护理专业,美其名曰离家近、当护士好嫁人......
在心理学上,朋友妈妈这样的“子涵式家长”的行为,可以称之为控制型教养方式。
TA们会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愿,且毫不在意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孩子稍有反抗,都会被冠上“不听话”“不孝顺”“不懂事”的罪名,让孩子难以反抗TA们的控制。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指出:
有些父母的操控手段是直接型的,用一种很公开、具体的,甚至赤裸裸的方式对孩子实施控制。
还有许多父母会把自己伪装成孩子生活中的“帮手”、卑微的“牺牲者”,通过语言和行为上的暗示,让孩子无法彻底摆脱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子涵式父母”的行为也会更加隐秘,很难被发现。
但无论TA们如何隐藏自己的行为,都不会离开一个中心点——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所有物,不允许孩子摆脱控制、成为自己。
如果你也感同身受,请务必为自己亮起红灯,重新审视父母的行为和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终止“子涵”的悲剧。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你看了吗?
表面上这是一个父亲为自己“惨死”的女儿复仇的故事,但实际上,这部电影想传达的是对“病态亲子关系”的审判。
在电影中,黄渤饰演的老金,在外人看来是绝对的“强者”,也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他统管着30艘渔船,离婚后一个人辛辛苦苦带大了女儿,还把女儿送去了日本留学。
知道女儿被害后,他发誓要帮女儿报仇。
看似对女儿爱得深沉,实则他爱的是“父亲”这个角色:
在看到女儿身中17刀的尸体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呕吐;
知道嫌犯李苗苗已经回国,他不在乎女儿的遗体还在异国他乡没有下葬,而选择去追寻李苗苗的踪迹;
在得知侵犯女儿的嫌犯线索时,他本能的反应是立刻去寻仇,而不是先参加完葬礼送完女儿最后一程;
他得到了女儿生前被侵犯的视频,想的不是顾及女儿最后的体面,而是到处拿给别人看,让别人分辨里面侵犯女儿的人是谁......
这种种行为与其说是丧女之痛带来的外化反应,倒更像是个人财产被剥夺之后的不甘。
虽然他在内心不断告诉自己:“你女儿死了,你得痛啊,老金。”
可实际上他想的却是:“我的女儿被杀了还被糟蹋了,真是个笑话,这样我的面子往哪里放?我必须要复仇,我要让剥夺我做父亲权利的人,付出代价。”
他的这一切行为,比起父女亲情,更像是一场以父爱为名的cosplay。
他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父爱,也不知道女儿真正要的是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在人群中极力扮演好"慈父"形象,来换取世人对自己的尊重,并以此来维护自己虚妄的自尊。
这样的老金,何尝不是“子涵式父母”的极端展现呢?
TA们用自以为好的方式给予“子涵”所谓的爱和付出,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自恋与占有欲。
只有“子涵”自己才知道,这份“爱”把自己伤得有多深。
正如电影里老金的女儿娜娜:
她发烧了,老金用湿毛巾盖住她的脸降温,她被憋得快要窒息了,爸爸却不让她动;
她怕水,老金一次又一次把她扔进水里要她学游泳,她差点溺毙也不敢抱怨......
她跟着老金跑步锻炼,就算已经精疲力尽,也要咬着牙努力跟上......
她做这么多,只是想要通过满足父亲的需求,来获得他的赞赏和爱意。
她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子涵”:从未被虐待,也从未被爱,她是痛苦的,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痛苦。
心理学家马戈·沃德尔指出,当一个人觉得精神上的痛苦未被容纳,且因而感到无法承受时,TA可能会退缩到一种在情绪上僵化孤立的隔绝状态。婴儿或小孩会退避到很深的抽离或边缘状态,无法容许任何信息进来,对自我的情绪生存产生极大的创伤。
从小到大的情感忽视,让娜娜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都极其不稳定的精神障碍,且伴有高自杀风险。
她内心极度空虚,只能通过不断打工来填补;
她执着于被爱,却又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于是追求刺激却不合理的恋爱方式;
她不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便通过自残来刺激自己的感官,去寻找自己活着的证据;
当这些刺激再也无法填充她的绝望时,她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然,电影所展现的终究是戏剧效果,并不是所有“子涵式父母”都如老金一般极端,也不是所有“子涵”都会如娜娜一般悲惨。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错误的亲子模式造就的伤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相反它会像一个不定时炸弹一般深埋在心底。
就算你极力掩饰它的存在,努力对它视而不见,也不能抹掉它存在的事实。
与其任凭它爆炸,不如尝试去审视内心,再慢慢治愈自己。
不然只会让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中沉沦,甚至让你未来的孩子成为下一个遍体鳞伤的“子涵”。
无论现在的你曾经是"子涵",还是已经不小心成为了下一个"子涵式父母",只要你愿意改变就永远来得及。
如果你是“子涵”:
1、承认父母的控制不是因为爱
有的时候我们会在父母的控制中沉沦,多半是因为我们把这种控制当成了爱。
但真正的爱并不会阻碍你发展成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成年人。
换句话说,一旦你发觉父母对待你的方式,阻碍你发展健全的人格,那就说明,TA们的行为并非发自于爱,而是以爱为名的控制。
承认父母不爱自己是困难的,但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踏上拯救自己的路。
2、构建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父母的控制会不断压缩我们的“生存空间”,让我们极度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避难所”。
这个“避难所”,可以是一个让你感觉到安全的角落,可以是阅读,可以是社交平台上为自己开辟的一片宁静之地,也可以是一种运动.......
所有让你感受到自己的方式、地点,都可以成为“避难所”。
而它的意义就是给你自己一个机会、一个绝对安全的心理空间,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认清自己的需求和界限。
3、识别和接纳情绪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总是不允许负面情绪的流动。似乎只有开朗、乐观、积极向上才能被称之为是一个好孩子。
可无论是哪种情绪出现,都是很正常的,限制负面情绪流动反而容易导致更大的问题。
心理学家乔尼丝·韦伯博士曾指出:
情绪是生存的必需品,他告诉我们何时处于危险,何时该逃跑,何时该去战斗,值得为什么拼搏。情绪身体和我们的沟通方式,驱使我们行动起来。
与其逃避、压抑情绪,不如试着识别和接纳情绪,在与情绪沟通的过程中,找寻合适的应对方式,从而解决那些曾被我们隐藏起来的问题。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样可以更好、更快地重新建立起健康的心理架构。
如果你是“子涵式父母”:
1、审视并改变自己的内在模式
心理学家金尚在《重启人生》中曾提到: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但内在模式却大同小异,例如悲观模式、内耗模式、痛苦模式、指责模式、受害者模式、恐惧模式、焦虑模式......
一个人只有看到了自己的心理模式,才能做出改变。
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本质上是由我们的内在模式决定的。
内在模式可以简单理解成“我们对待关系的潜意识习惯”。
例如,小时候你的父母总喜欢打击你、对你说话阴阳怪气,在没有主观变更的情况下,你多半还会延续这样的模式去对待你的孩子,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代际相传。
或许,每一个“子涵式父母”曾经也是那个伤痕累累的“子涵”,想要在我们这一代终结“子涵魔咒”,就要试着审视并改变自己错误的内在模式,并养成健康的内在模式。
在变更内在模式的过程中,你可能还会不自觉沿用过去的模式与孩子相处,请你不要气馁!改变内在模式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当你有意识地去改变它的时候,你就已经踏出了变好的第一步。
2、变更错误的情绪习惯
韩国精神科医生朴用喆在《情绪习惯,决定你的一生》书中提出:
人的情绪,也有习惯性。比方说有个人从小在孤单的情况下长大,即便TA不是很喜欢孤单寂寞,但也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生活情景变得孤单和寂寞。
我们的情绪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性格,乃至人生观。
学习清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变更错误的情绪习惯,才能为美好留出空间,避免孩子成为我们的情绪垃圾桶。
3、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好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孩子是因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不单纯是为我们而来。TA们有权利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父母要做的是承认孩子的独立性,并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独立,这样做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
过度娱乐化的“子涵梗”,模糊掉了隐藏在其背后的核心问题,却也给了我们一个审视和改变的契机。
让每一个“子涵”都能认识到自己所受的伤害,让每一个“子涵式父母”都能意识到自己行为背后的荒诞,或许才是“子涵梗”最大的社会价值。
家长们少一点控制,“子涵”们才能多一点快乐。
真心希望每一个“子涵”,都能成为“子涵”,并且只做“子涵”。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纸醉葡萄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部分参考资料:
1、乔尼丝·韦布 /克里斯蒂娜·穆塞洛:《被忽视的孩子》
2、斯蒂芬妮·斯蒂尔:《突围原生家庭》
3、金尚:《重启人生》
4、人物:《涉过愤怒的海》,愤怒之后有什么?
5、vista看世界:都骂她“癫”,也不看看是谁逼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