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情的新视角:麦吉尔大学实验发现想象力引领助人之道

2023-12-21 13: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Via:Pixabay

作者 | McGill University

翻译 | 卢晨曦

审校 | 酷炫脑

美工 | Jenny

编辑 | 加薪

在这人际关系纷繁复杂、经历巨变的社会下,共情变得空前般的重要。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的共情方式或许会影响对他人伸出援手的意愿。

在这动荡的社会下,共情越来越重要了。但研究人员认为,当想要唤起共情时,人们的想象力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麦吉尔大学的研究员带领的一项新实验里发现,不同的共情方式会影响我们助人的意愿。

“共情是一种能力,一种理解他人处境的能力,也对促进社会发展很重要。然而,共情并不只有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共情方式,既可因他者痛苦而唤起个人的痛苦,也可以是对他人产生的同理心”,麦吉尔大学心理学教授西尼·谢尔顿(Signy Sheldon)解释说。

直到现在,对共情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想象如何帮助一个人能激发同情心”,但却没有去深入研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是如何影响共情”的,而共情通常是我们第一心理活动。

这些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Emotion》上,它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向人们展示了另一种形式的共情——在想象这些困难处境时,想象者的个人痛苦更加突出,并且可能成为帮助他人的催化剂。

在麦吉尔大学与奥尔巴尼大学的研究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发现,当我们栩栩如生地在脑海里想象他人的困难,这会让我们更能去体验他者的痛苦,并激励我们伸出援手。

发现了这一点后,我们更想去探究、分解分析人的行为,以及我们心理活动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尤为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更会对他人产生共情。

Via:《拽妹黛薇儿》

共情小实验

如果你最近知道你朋友失去了亲人或者邻居家的车被偷了,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

你感受到了你朋友的痛苦吗,还是感受到了关心与同情?

此研究涉及三次在线实验,要求参与者真正地在脑海中站在另一人的角度去思考。

“我们的实验发现,比起没有模拟他者痛苦场景的参与者,当人们复刻他者的痛苦情景时,会更多地唤起个人痛苦。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以这种方式想象这些场景的人会更愿帮助他人”,加拿大记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主席谢尔顿说。

因为换位思考与情景记忆有关,这一项发现引出了更大的一个疑问,即共情与记忆容量之间有何关系?这也是未来研究重要的一个方向。

Via:《超能陆战队》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Gregory, A. J. P., Bartz, J. A., O’Connor, B. B., & Sheldon, S. (2023). From memory to motivation: Pro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sodic simulation, empathy, and helping intentions. Emotion (Washington, D.C.).https://doi.org/10.1037/emo0001294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邮箱:2829023503@qq.com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原标题:《共情的新视角:麦吉尔大学实验发现想象力引领助人之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