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七届建筑人类学论坛“宜居城镇与日常生活”
2023年12月1-3日,第七届建筑人类学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着眼于中国城市从高速建设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宜居性”议题,关注作为个体及群体的“人”与城市空间互动的意义,面向以城市为对象的多学科研究者所关注的认识论及方法论问题。上海在宜居城市建设的探索中走在前列,建设者在这个超高密度的“螺蛳壳”中精耕细作,居住者亦借助基层力量以推动城市精神和社区凝聚力的形成;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更是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转型,为本届论坛提供了重要背景。建筑人类学论坛经历六届之后,适时提出“宜居城镇与日常生活”的主题,将学术视野从人类学经典的家屋、聚落研究传统,逐步接轨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等时代议题。借助跨学科视角,主张回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日常中挖掘宜居性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
本届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阮昕、黄华青、汪灏、复旦大学赵晓梅,中国农业大学李耕,北京交通大学潘曦召集。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数十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与报告与研讨。
论坛包括主旨论坛、特别论坛和分论坛三个部分。两场主旨论坛“建筑人类学的当代面向”及“宜居城镇的空间-社会议题”探讨了建筑人类学的跨学科方法与当代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挑战之衔接;特别论坛“家屋社会·城市家屋”则通过人类学家与建筑理论家、建筑师的对话,推动探讨建筑人类学对于设计方法论的意义及可能性;分论坛在“城镇的历史与现代性”、“行动、生产与日常生活”、“遗产、记忆与再建构”、“空间-社会理论与方法”四个论题下展开,设20个分论坛,共有70余篇论文入选。另有专题圆桌“应用人文学科中的遗产教学”,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争鸣的论坛特色。
与会学者合影(部分)
主会场
主旨论坛一:建筑人类学的当代面向
本场论坛集中探讨了建筑人类学的经典概念,如家屋、场所等,如何在当代的城市遗产保护更新、新型城镇化等场域衍生出新的内涵。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刘杰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的报告《质感存真:人类学范式的空间重塑与场所再生》探讨了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在社会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他指出“质感-触感”在表达建筑的空间和场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并由海口骑楼老街的再生探索和琼海关旧址的修缮等实践案例切入,展示了如何通过重塑空间和场所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最后,他强调建筑人类学所关注的触感体验的关键作用,指出空间与文化基于人类学的这种互动将持续地影响城乡演进的方向。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主任王铭铭的报告《内与外:谈家屋、村庙、城市的世界完整性》从完整世界性理论出发,揭示了世界主义视野下的神话叙事和微观层面的心理分析之间的联系。同时他提出了对“地方性知识”的批判视角,讨论了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不对称性、后现代主义和其他诸文化的自他关系形态等议题。最后,他以中国传统建造中的厝、庙和城为例,揭示了人类学视角下神话叙事、身体与空间,人与建筑的关系,表达了对设计中传统与现代性一体两面的思考。
东南大学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童寯讲席教授夏铸九的报告《都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宜居城镇的思考》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角度重新发问都市中国,重构认识都市中国的假说,以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宜居城镇问题。他从资本主义都市化的历史过程开始,讨论了资本主义市场机制造就的都市化结果,并提出了对都市化、都市空间和都市政策的理论反思。他还表达了对新型城镇化宜居城镇的思考,以及对中国在面对不均发展时,向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倾斜的国家政策的信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辰的报告《人类学的观念、类型学的方法,走向中国城镇形态学的肌理理论》介绍了关于中国城镇形态学的肌理理论和建筑人类学的观念类型学方法。他分析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建筑特点和城市形态的组织规律,提到地理因素、街巷网络和街坊建筑作为构成要素在中国传统城市肌理中发挥的作用,由此强调了传统城市肌理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他还讨论了地籍图在城市肌理中的作用并由此导向中国传统空间概念的重新诠释。最后指出,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学的肌理是由基本居住单元以类型学的规律构成,它们体现着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空间生产”。
上海交通大学光启讲席教授、设计学院院长阮昕对四位嘉宾的报告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常青院士提出的文化性、地域性以及触感体验的问题非常关键,也恰可放在王铭铭老师提到的结构主义理论谱系中讨论;而当家屋、社会衍生出城市或都市的概念,从文化性进入到物理性的、科学性的问题,要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夏铸九老师和赵辰老师所指出的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定程度上亦指向物质性与文化性的矛盾根源,或许可以回溯到中国“述而不作”的传统中去思考出路,当代城镇的宜居性设计也为我们提供了协调融合这两股力量的着力点。随后,刘杰教授宣布主旨论坛结束。
主旨论坛二:宜居城镇的空间-社会议题
本场论坛基于上海的城市更新经验,从跨学科视野及批判性视角提出当代宜居城镇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人文问题。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曹永康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朱伟珏的报告《绅士化社会学视野下的上海旧城更新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案例》讨论了上海旧城的绅士化现象,展现了城市更新的社会学视角。她基于对绅士化现象的长期田野调查,聚焦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和文化保护问题,展现了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等城市中心地段的转型困境;也深入剖析了绅士化对社会结构、性别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指出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带来的影响。最后,她从鲜活的田野案例切入,讨论了绅士化和城市发展在上海市中心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对上海旧城绅士化的未来提出了批判性设想。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王国伟的报告《剧场日常与城市品格塑造》从剧场切入当代城市的宜居性和人文性问题。首先介绍了上海剧场与演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对当代剧场的四种基本形态进行了阐释;进而列举了若干活跃的剧场演艺空间案例,分析了剧院与城市的互构作用以及演艺行为与身体认知的关系;接着探讨了剧场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存在的同构性。最后他提出:剧院是实现身体技术政治化的特殊场所,而剧场的日常化促进了精神层面社会平等的实现。正是剧场实践造就了个人与城市的风格化,从而使得城市品格得以诞生。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的报告《空间人文的多重维度》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空间身心学、空间政治学、空间社会学和空间心性学等多个维度。其中,空间身心学关注不同人群的具身维度,如老人、孩子、男性、女性等;空间政治学涉及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以及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利用和方便可达性;空间社会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共事,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社区的营造;空间心性学则关注人的心灵层面,强调人的心性成长、人格尊严和人生意义充盈。他通过对四个维度的渐进式探讨,旨在提出一种理解和改善社会空间、实现人性化的空间发展的思路。
曹永康教授对三位嘉宾的报告做了简要评议。作为城市遗产保护的实践者,他十分认同三位嘉宾提出的介入当代城市空间宜居性问题的不同维度,呼吁多学科协作以挖掘城市更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他也提出了实践者面临的矛盾处境,如出让地块中的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问题。论坛茶歇时,与会师生就未尽事宜进行了热烈探讨。
分议题A:城镇的历史与现代性
分议题A以“城镇的历史与现代性”线索,聚焦城市化背景下全球聚落的变迁史,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观察各区域文化对现代性这一母题的回应。共有5场分论坛。
分会场A
“海外民族志与城市”分论坛从材料、住宅、社区和城市等维度呈现了四个不同地域的案例,展现了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意识与城市化趋势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福州大学赵冲、同济大学唐敏、中国农业大学雷雯和东南大学李家驹分别以马来西亚矿区型华人传统社区的起源及其演变、治理视角下大不里士大巴扎区域的城市化和遗产化研究、坦桑尼亚现代性建材彩钢的诞生与演变、新奥尔良非裔社区更新的人类学观察为切入点进行了报告;主持人李铀和评议人张晓春同学者们探讨了海外社区与城市中的文化及建筑遗产和发展状况。
“城市的历史与记忆”分论坛将视野拉回国内,学者们利用多种媒介作为材料,研究范围横跨南北,从历史中解读出丰富的空间文化意涵。东南大学李铀、同济大学王坤、四川大学蔡炯昊和南京大学梁宇舒分别介绍了明清南京城南区域的空间演化与职能变迁、晚明南京城市上元节庆场景的“非日常性”塑造、考现学视野下的江门老街区空间肌理与历史变迁、草原丝路背景下定远营城在清晚期的城市形成与变迁四个主题。主持人赵冲和评议人傅舒兰与各位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就建筑人类学研究中研究材料的使用展开了讨论。
“水环境与聚落变迁”分论坛以水作为切入点进行了研讨,水系蕴蓄文明,而地理水文因素、灌溉技术、供水方式等从各个侧面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塑造着城市的形态。北京交通大学薛芃、复旦大学包嘉怡、北京林业大学郭巍、北京交通大学杨子银分别关注了北京近代供水系统的复杂性、近代以来上海吴淞江下游北岸城市化与河网变迁、水管理下的传统灌区聚落空间-社会结构、晋西南山区马壁峪上游聚落形态的时空演变等问题。主持人吴维忆和评议人刘骁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视角就各位学者关于水对空间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及研究进行了点评。
“传统与现代性的相遇”讨论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生活与传统聚居模式之间产生的矛盾,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矛盾时提出的解决策略;而从这些策略背后,得以窥见空间暗藏的政治性和权力结构。西北师范大学巨浪、上海交通大学曹紫天、清华大学刘乃菲和岳楷键分别作报告,研究关注了农牧区传统村落中“厕所革命”、近代上海法租界公寓与生活、家庭现代变迁视角下乡村住宅空间的演化几个议题。主持人齐晓瑾和评议人黄旭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还就研究时如何看待“边缘化”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全球化与现代建筑”分论坛重回世界维度,探讨了现代主义设计在不同土壤中的困境与机遇。诸位学者的研究横跨亚非拉大陆,呈现出空间和时间上的对照,进一步反映出各地区在现代化困境中的共性和差异。北京交通大学潘曦、同济大学于云龙和清华大学刘烨分别以南亚独立初期现代建筑的当代危机与应对、基于民族志观察的现代巴西建筑地理文化分区、中国设计师在非洲的建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报告。主持人梁宇舒和评议人唐敏结合各自研究经历进行了点评,并将三位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对照探讨,强调了现代建筑学和建筑史研究的全球视野。
分议题B:城市、生产和日常生活
分议题B以“城市、生产和日常生活”为题,关注城市空间如何影响和塑造生产活动以及生活方式,探讨城市中不同生产形式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共包括5场分论坛。
“城市的日常性1”分论坛围绕城市空间生产、城市空间类型和日常休憩空间等话题进行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孙昊德和吴媛媛、香港中文大学李响、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齐晓瑾和南京大学吴维忆分别针对上海中心城区口袋公园空间类型与影像纪实、长者日常生活语境下的休憩空间实践、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闲暇空间启示等城市话题进行了探讨。主持人郭平和评议人李颖春和各位讲者充分互动,并就城市空间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做了多学科、多维度探讨。
“城市的日常性2”分论坛则聚焦于社区与居民,围绕城市居民生活、居民社区实践和租赁房居住模式等议题进行探讨。澳门科技大学晁冉和刘骁、北京大学龚之璇、南京大学操小晋、上海交通大学吴柏燊分别就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社区实践和租赁房居住模式的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交流,以鲜活的日常生活田野资料,展现了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注,为如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区发展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主持人宾慧中和评议人李耕同各位学者探讨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问题,并展望了城市居民生活与居住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City walk:一种空间生产”分论坛以近年来大城市兴起的“citywalk”为切入点,用来自不同城市案例中的社会学观察,试图挖掘其背后的城市空间生产、城市漫步和空间感知与实践等话题,探讨了城市漫步活动如何促进城市空间的活化、社区的互动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主持人徐明分享了其创办citywalk组织机构“城市考古”的初衷和经历,评议人陈晋针对四川大学张权、上海大学田祉豪、中国农业大学杜坤围绕同一话题的报告加以拓展和分享,共同探讨了城市漫步活动对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
“城市更新与空间政治”分论坛在“空间政治”概念下对城市更新现状展开探索,分别就社区基层治理问题、情动的空间政治概念、非正规住区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和设计施工中原住居民诉求及冲突等话题进行研究,试图剖析城市更新中的权力运作和社会影响。主持人李耕和评议人纪莺莺与南开大学管永康、南京大学杨舢、北京工业大学赵月、中国社科院施芸卿四位学者充分互动,并就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交流。
“社区营造”分论坛讨论了社区意识的生成、宜居社区的缔造模式实践和社区参与体制研究等话题。主持人钟晓华和评议人施芸卿同上海大学纪莺莺、仝行建筑的刘英杰和杜慧妍、澳门科技大学刘骁、东京大学孙淑婷等学者及社区实践者共同探讨了如何打造更宜居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来自东京、上海、顺德等地的社区实践和经验交流,各学者展现了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的深度互动,也揭示了社区营造背后复杂性与矛盾性。
分议题C:遗产、记忆与再建构
分议题C“遗产、记忆与再建构”所涉及的主题丰富多样,展现出遗产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的广泛兴趣。包含5场分论坛。
“记忆的呈现”分论坛试图在往昔之物与记忆之间搭建联系。五邑大学谭金花、南京大学邱月、复旦大学赵晓梅和邹亦文、中央美术学院罗晶分别讨论了人类学视野下的建筑遗产保育与活化实践、从空间到媒介中的“老县城”记忆、纽约三处城市遗产的记忆建构、城中村背景下城市更新中信俗空间的定位、错位与复位。主持人刘超群和评议人李光涵针对汇报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遗产展示如何建构记忆?媒介如何再现回忆之地?信仰习俗如何在当下的乡村、城市中延续?学者们共同进行了充分讨论。
分论坛C1“记忆的呈现”
“价值与实践”分论坛展现了对多种遗产类型的思考:分析城市工业野境对公众认知的影响;认识内含于传统山水名胜中的自然文化混融价值;揣摩工业废墟探险的行为动机;梳理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力量交织。在主持人欧玄子和评议人张光玮的组织下,北京林业大学魏方、北京林业大学徐桐、北京科技大学王雨晨、北京交通大学朱安琪等学者分别进行了报告,对遗产的讨论不可避免地回归到人的生活、感知、需求。
分论坛C2“价值与实践”
“生产与重构”分论坛则走入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社会空间,从闽西客家的宅祠、西部边陲的街巷到地中海岸的村落。中国农业大学刘超群、中国社科院古丽、米兰理工大学李霜宁和沈逸分别以闽西客家古村旅游与宗族社会空间重构、喀什老城“传统风貌”重塑过程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博弈和动态制衡、生存与生活视角下对意大利五渔村的观察为题进行了分享,主持人向岚麟和评议人邱月就研究中呈现出的时间性和地理性进行了讨论。这些案例共同关注了旅游带来的干预和变化,也呈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冲突和协调。
分论坛C3“生产与重构”
“仪式的实践”分论坛聚焦仪式的社会意义,探究在地仪式与群体凝聚、地方认同的密切关联。北京林业大学向岚麟、厦门理工学院王瑶、东南大学汪馨悦分别展示了具身性视角下游神仪式与地方感关系研究、培田村建筑形制的物质政治研究和岭南疍家船居中仪式空间对身份认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其研究中展现了感性的仪式体验与理性的量化分析间的平衡统一。在主持人罗晶和评议人孙静、刘超群的组织下,诸位学者对仪式和理性的关系展开了探讨。
“营造的技艺”分论坛讨论了对手作与工匠的多方位理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姜铮、北京建筑大学任丛丛、中国科普研究所欧玄子分别切入早期建筑木构件表面加工痕迹的勘察与研究方法、营造技艺所体现的从人到物的社会性联结、技术过程视角下建筑事故形成的社会机制等议题开展了研究。主持人徐桐和评议人俞莉娜进行了观点分享、延伸补充或改善建议,细致如木作加工痕迹的勘察分析,博大如匠作技艺的种种规则,关怀如建筑作业者的生命保护,这些议题的关注使得营造本身更具人的温度。
分议题D: 空间-社会理论与方法
“空间-社会理论与方法”分议题涉及更广泛的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讨论,涵盖了从空间布局到社会影响的建筑人类学视角。共有5场分论坛。
“空间的理论与方法”分论坛围绕本体论转向人类学、景观人类学的多相“概念”、传统聚落图像信息挖掘方法等话题进行讨论。中国农业大学王翊加和香港中文大学史嘉诚、东京都立大学侯建卫、同济大学蔡宣皓分别就本体论转向背景下的当代空间研究与实践、从渡边欣雄的民俗风水到河合洋尚的景观人类学、福建桂峰村聚落形态演变进行报告。主持人张晖和评议人潘曦从学科交叉研究的角度与在场学者进行了交流。
“日常研究的方法1”分论坛探讨了空间感知特质与使用率的关联、空间昼夜分异特征、竖向空间模式与气候适应性、社区支持性环境等话题。北京林业大学丁立南、云南师范大学沈洋冬、四川美术学院毕思琦、上海交通大学Kim Sookyung分别就上海市中心区城市滨水步道的空间感知特质与使用率的关联、北海市流动摊贩空间昼夜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巴渝山地场镇竖向空间模式与气候适应性、面向健康老龄化的社区支持性环境营建等议题进行了报告。主持人张子琪和评议人王翊加对研究提出了评议与建议。
“日常研究的方法2”分论坛聚焦女性主义与建筑人类学、古城的城市更新进程、建筑从虚体到实体的转换过程、身体实践参与虚拟世界的空间互动与想象建构等话题。南京师范大学韩舒蕊和米兰理工大学李霜宁、云南大学宋红雨、浙江大学高荧、清华大学陈宗熙等学者分别展示了针对城市更新后松阳老街佰仙面馆、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空间的生活化与商业化、建筑三维数字化的人类学观察、虚拟空间人境交互体验系统的研究。主持人游猎和评议人杨舢对以上议题进行了点评,女性主义的多元视野引发了在场学者的热烈探讨。
“技术与人类学方法”分论坛将研究重点放在民族匠人、古建构造和传统营造工具等方面。上海交通大学Abraham Zamcheck、广西民族大学刘梦颖和上海商学院孙博文分别针对基于叉手的建筑人类学调查、儒匠沟通背景下当代侗族鼓楼掌墨师的书写志业与暮年荣光、中国传统营造工具的礼仪、信仰与传说等建筑技术史话题进行了分享。主持人闫爱宾和评议人董书音在点评中强调了技术具备的丰富内涵,与在场学者开展了深入交流。
“建筑与民族学”分论坛就语言与建筑、地方性知识、传统与现代等议题开展了讨论。广州美术学院董书音、都柏林圣三一大学赖云帆和章舒娅、西南民族大学黄文和胡冬雯、成都理工大学张菁等学者分别就川西嘉绒藏区茶堡河流域的碉房与茶堡话、藏彝走廊传统知识与空间共生的路径探索和尕南房屋内外的现代生活实践等主题进行了报告。主持人丁立南和评议人巨浪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与在场学者展开对话,共同展望了民族视野下的建筑学面向。
专题圆桌:应用人文学科中的遗产教学
“应用人文学科中的遗产教学”专题圆桌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赵晓梅副教授发起,将主持遗产专业课程、关心遗产学科发展的专家汇聚在一起,交流教学经验与困惑,畅谈遗产教学的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核心问题。
在分享环节,复旦大学赵晓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李光涵、天津大学郭平、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孙静和浙江大学傅舒兰先后分享了教学心得,就基本知识体系搭建作为课程的基础达成共识。课程设计之中遗产思辨的加入、实践环节的侧重、多学科方法的借鉴都是老师们出于学科特色的考量。另外,跨学科工作坊的教学形式被重复提及,其走进现实语境、激发思维碰撞、培养问题意识、锻炼领导能力的作用获得一致肯定。
点评讨论环节,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刘守柔老师、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赵威所长分别从学科带头人、教务负责人与基层文保工作者的角度阐发观点。强调在现有教学体系之上进一步设置通识课程,关注课程之于学生的长效影响,加强学生遗产保护理念和扎根基层的志愿。遗产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反思性在本次教学圆桌中得到充分体现。
闭幕特别论坛:“家屋社会·城市家屋:一个建筑设计引出的雅集研讨”
3日下午,一场人类学与建筑设计的“雅集”以“家屋社会·城市家屋”之名展开,以交大设计学院大楼改建项目作为导引,由主旨报告和两场圆桌论坛组成,《建筑学报》作为支持媒体。这场特别论坛展现了本届会议将城市议题、设计议题引入建筑人类学讨论语境的初衷。
在主旨报告中,交大光启讲席教授、设计学院阮昕院长作为设计学院大楼主持建筑师分享了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思辨。他提到了许多设计过程中的有趣细节,如空间的交叠和咬合,房间的不同性格和感受,对光的控制,以及将报告厅做成剧场的想法等。他通过大楼的设计探讨了空间的自然层级和关系,以及家屋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如何影响设计,再通过设计反过来影响人。他提到,建筑是一个礼物,也是一个天然的剧院,它是开敞的,也容纳各种不同的活动在此发生。正是这种意趣,使得建筑拥有“家”的意涵。
接下来的两场圆桌论坛在设计学院大堂中举行,针对设计的研讨也从图纸转向了真正的“在场”。轻松的布景和温暖的灯光,让此时的大堂恰如一座等待学术辩论上演的城市剧场。
圆桌论坛一由南京大学王骏阳教授主持。他从对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到建筑史学家里克沃特的阅读出发,阐释了建筑人类学在建筑设计中长期的存在意义,呼吁通过返璞归真的思路重新审视当下的建筑实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院士分享了对设计大楼中动人之处的深度思考,他认为建筑应在立面、空间和装饰等多个层面打动人心,为使用者创造愉悦感;清华大学青锋教授提出建筑的事实性、隐喻性和哲学层面,强调了大空间设计的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对于综合人类学和建筑的讨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源计划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何健翔认为,通过大楼的设计可以追问社会、空间、城市发展以及建筑本身的问题,并将这些追问关联到建筑历史知识体系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单;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强调了设计大楼所带来的辐射作用,以及通过古典手法改造现有建筑的合法性,强调对建筑的品质与品位的关注;东南大学葛明教授对人类学和建筑学关系的深入思考,提到了森佩尔、路斯、里克沃特等人对人类学气质的讨论,呼吁建筑学应认真对待人类学和建筑学的关系问题,呼吁人类学更多面向建筑学中“具形”的问题,探索如何构建家屋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
圆桌论坛二由设计学院教授、阿科米星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庄慎主持。他从设计在当代环境中引发讨论的价值出发,提出探讨如何通过建筑的形式和空间反映当代社会的需求和生活变化。在此基础上,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分享了白马藏人家中学唱歌的经历,表达了从家屋出发的世界完整性视角,通过对设计大楼的家屋性和公共性的讨论,呼吁建筑师和人类学家注重公共生活的空间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分享了对大楼设计从照片到实地感受的不同震撼以及随之产生的疑问,并从传统与非传统气质、温暖氛围的感知等角度对大楼的细节进行了研讨;Wutopia Lab主持建筑师俞挺借助阿房宫和中国古建筑的形式脉络解读,强调了观念在建筑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观念的形成能够赋予建筑更深层次的意义,进一步塑造人,呈现出一种建筑学与人类学的关系视角;湖南大学魏春雨教授提到设计师和建筑理论家身份之间的切换,以及对建筑的理念和内在逻辑的解析,阐释了设计应该关注建筑与人、文化、城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建筑的自洽性和原型的讨论也为思考设计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分享了对设计的观感,认为通过照片难以体会现场的尺度感和构建的真实感,这对于建筑设计是一个普遍的挑战,因为建筑往往需要亲身体验才能全面理解。他认为设计大楼是一个“知识集合型”建筑,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呈现了对建筑多层次解读的可能性。
两场圆桌论坛结束后,阮昕教授从建筑师的角度,对诸位嘉宾的评论进行了简短的回应和探讨。他认为,家屋社会是起点,城市家屋则是一个结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乡间大宅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视为意大利城市的理想化;他还论及建筑学家关注的“原型”问题,援引人类学家埃蒙德·利奇的定义,阐述了模式(pattern)和类型(type)的关系问题。现场研讨的氛围轻松而热烈。
在闭幕式上,论坛的主要召集人黄华青副教授、赵晓梅副教授、李耕副教授等对会议亮点和收获进行了简单回顾,肯定了本届论坛对于建筑人类学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到当代议题的拓展,并对参与论坛的所有嘉宾、协助会务的师生志愿者表达了由衷感谢。为期两日的论坛在热情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