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丨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真正为基层减负

澎湃首席评论员 东平
2023-12-18 16: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电子政务平台和相关App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行政工作的效率,可以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但同时,政务电子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工作应用软件开发过多过滥、数据重复申报、过度“留痕”等现象。

比如,政务App过多过滥、任务过多,打卡签到、积分排位、拍照转发等应接不暇的“花活”,压得基层工作者喘不过气;有的单位、部门,动不动就组织职工转发评选的链接,搞集中“投票”“点赞”“转发”,并发动大家的亲朋好友扩散拉票。这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给基层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意见》的制定,既符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的迫切需要,也符合提高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的内在要求,体现出党中央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决心和力度。

从具体内容来看,《意见》的要求和措施都很有现实针对性。在强化建设管理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强统一规划、立项审核,突出便捷集约,就是为了防止政务应用程序存在功能交叉重复,从而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在强化使用管理方面,《意见》提出要防止过度留痕、滥用排名、多头填报,就是为了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

破除“指尖之累”很有必要,但更要认识到,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屡治不息,甚至在数字时代发生变异翻新,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个别地方政绩观念的不正确、考核标准的不合理。

要知道,App上的“花活”再热闹,也比不上为老百姓办好一件实事。软件打卡了,不代表工作到位了;照片上传了,不等于群众满意了;页面好看了,更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最终还是要让数字化回归政务的本质——有没有服务好群众,要让考核标准回到政务的初心——能不能让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

电子政务平台、App的建设,本来是为了帮助基层干部更方便地开展工作,在一些地方却被异化为“定任务、打分数、搞排名”,背离了初衷,成了套在基层干部头上的紧箍咒。如果每一个单位都这么做,更会层层加码,让身心俱疲的基层干部不能集中精力完成好本职工作。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该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就是为了让更多基层干部从手机中解脱出来,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好事,并将此树立为判断工作实效的最重要标准。

在数字化时代,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是反对新技术、新潮流,而是要突出数字化改革的实效,让其真正助力实际工作,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好帮手。为此,《要求》也提出,以“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总而言之,别让数字化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的负担,更不能用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指尖上的数字赋能固然重要,抵达现场和直面问题才是政务工作的硬性要求,事情办没办好才是政务工作的评价标准。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