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在印度做教授

2023-12-18 12: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如果你焦急地找一个印度人问路,即使他不知道路,也会很肯定地给你指一条错路。但在印度生活一段时间后我才意识到,这个国家是有精神宝藏的,等待着懂得欣赏的人去挖掘。”

张文娟,一位中国学者,一个对多元充满好奇心且愿意遵从内心生活的人。在印度知名私立大学做了七年教授,现为印度金德尔全球法学院教授、副院长,被认为是印度大学中第一位获得全职教席的从事非语言教学的中国籍老师,创立了印度大学中第一个由中国人领衔的印中研究中心。

七年里,她认真地记录下在印度工作、生活的三十段经历。最终,这些经历犹如川流入海,成就了一部作品的诞生。

以下是《雾与悟:亲历印度》的前言,也来自她内心的讲述——

印度的“雾”与“悟”

文 | 张文娟

来源 | 《雾与悟:亲历印度》

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将我带到了印度。从此,我和家人开启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印度之旅。

很多人都因好奇而问我,怎么去了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的库玛尔(C.Raj Kumar)校长在介绍我时总是说,“据我了解,文娟是印度大学聘用的第一位全职的非汉语教学的中国籍老师”。我也有些恍惚,自己是如何走向印度的?又是什么让我在印度一留再留?本书将是一个自我求解的过程,同时也希望这段心路历程对更多人了解印度、感悟人生和思考多元文化有所启发。

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读书时,我收到了印度一所大学的offer。原本计划只用两三年了解一下这个既近又远的邻国,满足一下好奇心就回国,但是刚待了不到半年,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其幼稚的想法。何为印度?如何算是了解印度?甚至如何去了解印度?于我,都是一头雾水。在前两年时间里,“盲人摸象”且长期走不出来的预感,让我一度气馁,好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坚持下来并一探究竟。

略感欣慰的是,与印度结缘后,我发现,中国与印度存在的联系远比我想象得多。到印度后,有些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或朋友竟然开始联系我,很多是为了帮亲友打听购买印度药的渠道。也有的大企业或投资者给我写邮件或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留言来联系我,想了解印度的政治或法治环境。还有一些学者联系我,希望到印度调研、访学,或协助查找研究资料。到印度生活一段时间后,我经常被拉进一些印度华人华侨微信群,有在印投资者、旅印学子、嫁入印度家庭的华人女性或赴印旅游者等,不时就印度话题进行线上或线下互动。虽然这里的华人华侨群体没有美国、韩国、日本等国规模大,但赴印的目的已经非常多元。在印的华人华侨圈子小,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大,使得这里的华人华侨彼此更加亲近。

我通过与不同圈层的华人华侨互动发现,中印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不是喜马拉雅山,而是严重不对称的知识和信息鸿沟。以佛教这个话题为例,一个“印度小白”对它的了解,无非是佛教来自印度,《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去的就是印度。这跟我赴印之前的知识储备差不多。但凡到过印度的人,会在知识上略有深入,我们不妨称其为“入门者”。他们会对“印度小白”说,“其实,在印度,大部分人信印度教,信仰佛教的人已经很少”。在印度久了,偶尔会遇到“初级印度通”,他们会就佛教与印度教的异同,以及背后的原因说出个两三点来。种姓话题亦如此,“印度小白”大都知道印度有种姓,种姓分为四个,甚至还会告诉你,种姓与肤色相关。去过一趟印度的“入门者”会告诉你,印度的种姓不只有四个,得通过姓氏才能判断。“初级印度通”则会告诉你,印度种姓是怎么来的,印度制宪会议为纠正种姓歧视所做的制度安排有哪些,以及种姓在现代印度人的生活中有何体现等。在与亲友互动中我发现,周围大多数人都是“印度小白”,他们掌握的印度信息无法使其对印度这个国家有基本的认知。即便像我这种在印度生活并专门从事印度研究七年多的人,也顶多算是个“初级印度通”。

■ 体验手抓饭(作者右一)

中国民众对印度知识了解匮乏,有很多原因,如两国交流不够密切,国内对印度研究不够重视,有限的学术成果也处于边缘地位,自媒体时代的流量驱动则进一步扭曲了人们对印度的印象等。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往往只抓住最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两个点进行放大,要么贬得过分,要么捧得离谱,那个真实而复杂的印度却被掩盖了。反过来,对于印度而言,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水平也大致相当。这就是两国民众对彼此最大邻国的认知,他们每天被那些经不起推敲的自媒体信息“忽悠着”,长此以往,对两国的战略互动必将产生不利影响。

到印度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了印度知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严重矛盾,便有了一种小小的使命感。毕竟自己在印度生活,又在印度一所大学工作。大学本来就是知识生产的地方,自己有这么多便利条件,应该好好利用,希望能为中文世界的读者了解并认识印度做一点贡献。于是,我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试着从印度知识消费者转向印度知识的解读者与传播者。

印度是一个复杂而充满矛盾的国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这个国家,是我面临的首要难题。

■ 公交车外的街景(作者随拍)

到印度第三年时,我总结了一个研究印度的入门逻辑。印度是在古老的宗教文化历史根基上,嫁接了现代自由民主政治制度。这就意味着,如果想研究印度,既要懂它的宗教文化逻辑,又要懂它的现代民主制度的设计逻辑。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懂两者之间的互动逻辑,这样才可能对印度社会运行脉络有个基本的判断。

现阶段中国对印度的研究已经处于何种状态?我该从哪个方面切入呢?这是我求解中需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从文化逻辑线上看,中国在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多积淀。早期如法显、玄奘印度取经,现代如徐梵澄、季羡林、金克木等学界大家对印度宗教文化的研究,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直到今天,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仍有一批在印度宗教文化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对印度宗教文化的研究也占有一席之地。但从政治逻辑上看,我们对印度的民主政治和法治研究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对印度宪法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大概只有三位学者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印度宪法的,他们毕业后也没能专职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2022年8月,“大学沙龙”邀请我就“印度的种姓歧视与宪法破解努力”做一个讲座,让我邀请评议人。我借此机会请求在香港和台湾的学术界同仁,帮我打听从事印度宪法研究的中国学者,结果一无所获。这验证了我进入印度第三年的初步判断:中文文献中对印度的了解还停留在古代,这对理解印度宗教文化逻辑很有价值,但却无助于判断现代印度的实际运行。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我决定专注于印度法治,尤其是宪法研究,以期能在中文文献相对空白的领域尽一份力。

在专业知识生产方面,我在学术刊物上就印度宪法制度的设计与运行、印度民主政治的运行、印度民间组织发展、国家创新、法学教育、基础教育、律师制度、种姓制度的宪法应对等话题,发表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不过普通人很少会读这些有较强专业性的学术文章,又由于本领域专业学者的稀缺,这些文章发表后基本上就被束之高阁了。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只专注于书斋中的知识生产,还要将自己的“知识成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化。

如何将相对严肃的思考通俗化表达,以便于传播,是我要解决的第三个命题。

我创立了微信公众号“印中智慧桥”和今日头条账号“文娟看印度”,经常在上面分享一些阶段性感悟,且力争通俗。我还利用一些相对严谨的平台媒体分享见闻,如澎湃新闻。这些分享已经发挥了作用,尤其引发了那些去过印度的人的共鸣,我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对印度感兴趣的同仁。当然,我的公众号文章达到10万+阅读量的很少,可见想在流量和严谨之间达成平衡并不容易。新媒体传播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即时效性强存续时间短,且篇幅较短很难系统地表达观点。

本书是另一种努力,希望以通俗的语言和相对严谨的学术视角将印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有趣且体系化的分析。为此,本书挑选了三十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三十类生活和工作经历的片段,用这些丰富甚至有点跌宕起伏的经历以及感受,来勾勒我的印度印象和对印度印象的表达。我将从不可思议的入职说起,进而分享我对爱争辩的印度学生和驾驭多元文化的印度精英的观察,也就校园流浪狗如何成为校长最头疼的问题拨云见日,还介绍了我在印度日常生活中为孩子选学校、到医院看医生及印度计划生育对我的影响等体验;我也会分享我对印度素食文化、冥想文化、另类“时间观”、“礼尚往来”和“不拒绝”文化等的感受和观察,还会从我在印关注的一些重大事件,如贾特人骚乱、大法官选举之争、反性骚扰运动等事件,来分析印度治理中的种姓问题、司法独立问题和女性保护问题。

我用心挑选这些经历,希望将我在印七年的好奇、困惑和求解的心路历程呈现出来,也期望其能相对完整地勾勒出印度社会运行与治理的总体轮廓。本书的每段经历都是一个故事,读者可跳着读,选择自己最好奇的部分。同时,不同故事之间也会就类似话题相互呼应,如《贾特人骚乱为哪般》、《拉文德生活中的种姓影子》和《印度高考有多难》,虽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在印度种姓问题上的讨论却可以相互补充,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立体式的印度种姓观察视角。再比如,《牛为什么写进了宪法》、《印度到底是不是个法治国家》、《大法官选任之争》和《校园里的流浪狗》会从不同侧面讨论印度的治理逻辑。而《在印度建一座哈佛》《与印度精英共事》《我那爱争辩的印度学生》《印度的大家庭观》《“车上真的有空调”》等,则从不同视角讨论了印度精英的思维特点以及影响其成长的文化背景。

■ 马路上的牛(作者随拍)

帮助读者了解印度不是本书的唯一目的,这本书更期望唤起大家对“不同”的兴趣,激发对多元的想象力,以及愿意从“不同”中去反思那些我们不曾留意并已经固化了的思维。于我而言,印度错综复杂的矛盾、丰富的多元化,对我思维逻辑冲击很大,让我受益颇多。

这段经历,让我想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想到或没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印度文化是内求性文化,这让印度的现代化呈现出很多特色,尤其是对精神的不懈追求,让我不时追问自己,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满足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再比如,印度人对其他生灵的态度跟我们有很大不同。

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小孩子不会去随意伤害其他小动物,野生动物随处可见,以及素食主义盛行等。这也让我不时反思,人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对待其他生灵?经常听到有人将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做比较,也有人质疑印度的民主运行。两国间穿梭让我时时体验着两国政府的不同运行逻辑,并不时思考国家权力运行质量的评判标准,是看政府如何被限制以不做坏事还是看政府如何被赋能以做好事?再比如,到了印度后才发现,多元是印度的文化基因。在印度生活,你会发现,“不同”是基础,“同”是例外。这让我也不时思考,多元环境带给印度公民个体的思维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给国家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又有哪些?

这本书的目的是——“启悟”传递。如果在读这本书时,你不自觉地发现了某个新的视角,或想到了某个从未想到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有一探究竟的冲动,那本书的愿望就实现了。如果读完后,你感觉没什么启示,请不要失望,很可能是我表达能力不足所致。当然,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周边的人读了,感到比较受启发,而你却没有。那也不要失望,人的“悟”需要机缘。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或好奇心因岁月侵蚀而钝化,也或者生活中正面临巨大挑战而有些消极情绪,都可能会影响“悟”的发生。不过,“悟”的发生有多种形式。只要有所意识,改变就已经开始。

THE END

原标题:《我在印度做教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