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支原体感染流行,人类和微生物的战争谁输谁赢?
今年冬天,支原体感染成为热点话题。包括支原体在内的微生物其实是地球上最“古早”的生命,远比人类的历史长很多。它们有些对人类有利,有一些却令人“谈虎色变”。从古至今,人类与微生物一同进化,同时也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今冬的支原体感染,正是这场竞赛中的一个小小片段。
12月9日上午,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梁贵柏、资深医药公关及媒体人张咏晴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结合《新药的故事》系列图书,与现场160多位读者,以及线上观众一起共同探讨人类与“微生物军团”之间军备竞赛的古往今来。
此外,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林·考里科女士的自传《突破:我的科学人生》即将由译林出版社于明年推出,梁博士是本书译者之一。活动上,梁博士和张咏晴,以及译林社上海出版中心主编王笑红,一起向读者“剧透”了这位传奇科学家的励志人生。
以下为活动精彩内容回顾。
支原体:
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古老”细菌
支原体是细菌的一种,不是病毒,不是真菌。这种细菌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细胞壁。所以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之上的一大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都对支原体无效。
面对今年的“支原体大年”,梁博士表示:支原体并不是新的细菌种类,早已有之,医药界也有应对它的药物。具体用药上大家一定要遵循医嘱。
病毒:
类似APP软件包
细菌、真菌、病毒三者中,前两者比较接近。细胞是生命的最小单位,而细菌就是一个细胞,需要摄取营养、排出废物,寿命很短,有自己的繁殖方式,能在培养液中生长繁殖。
病毒则与细菌大不相同,它并非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梁博士打了个比方:病毒相当于一个APP软件包,里面有一段遗传物质和一些辅助的蛋白质,而细胞相当于智能手机;病毒这个软件包在被安装、进入细胞之后,才会开始不断地复制自己,一个又一个……这样下去,手机(细胞)必然会出故障乃至死机,此时病毒就会进入下一个细胞,继续自我复制。
如此看来,“计算机病毒”这个说法其实是相当形象的。
耐药细菌:
“戴盔甲”作战 负重上阵
此次支原体感染的流行,让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的老问题又重新进入了许多人的视野。因为害怕产生耐药而不愿用抗生素,和抗生素滥用现象同时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对此,梁博士以青霉素为例,说明耐药性是一个古老又永久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其实在人类发现青霉素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不是青霉素的使用造成细菌发展出了耐药的“本事”。
细菌繁殖得非常快,一代又一代,通过自然地、随机的变异,便会产生一些耐药的品种。
在人类使用青霉素之前,耐药细菌品种的占比很低。因为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耐药性需要细菌获取更多的能量,好比细菌穿着盔甲作战,这比轻装上阵累得多,在数量上竞争不过别的不耐药品种。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杀死了大多数不耐药的细菌,从而富集了耐药的细菌,把这一品种从边缘变成了主流。这就是抗生素耐药的原因。
因此,各国都在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得到控制之后,细菌的基因分布经过几次循环,会自然回归到先前不耐药占主流、耐药的占少数的状态,抗生素也就又有用了。由此可见,耐药性问题并不是一个能够依靠某种终极抗生素就能一劳永逸的问题,而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循环、永无终结的过程。
超级细菌会出现吗?
但梁博士也提醒道,这并不代表人类对此无能为力,很多人为的因素确实会加剧耐药性问题,比如在大规模、工业化的牲畜养殖中长期使用抗生素,感染耐药性细菌的可能性便会增加,因此需要加强管控。
所谓“超级细菌”,即对目前医院里主要使用的几大类抗生素都有抵抗力的细菌,确实已经小范围地出现了。但从全球来看,药物警戒工作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尚未有细菌感染的大流行。
人类需要加强研发更有效的新抗生素,但能够杀死所有细菌的“终极抗生素”并不存在。人类与微生物的这场“军备竞赛”是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自然界中的细菌很多对人类无害,不必谈菌色变。
流感高发,
要不要接种流感疫苗?
今年除了支原体“爆棚”,还有很多人叠加了流感。有人听到“流感”便以为是普通感冒,其实这两者的症状有很大差异:流感患者常会浑身无力、关节疼痛;流感影响肺部和关节,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然而,流感疫苗在中国的接种率还有待提高。
人们接种流感疫苗积极性低有几个原因。一是大家对流感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二是流感疫苗保护力没有天花、麻疹等疫苗强。大部分情况下,流感疫苗无法做到100%保护接种者不得流感,但可以降低重症率、减轻后遗症。
第三个原因是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不能一劳永逸。梁博士解释道,流感疫苗之所以每年不同,是因为流感病毒每年会变——它是好几个亚型组合起来的病毒,而这个组合不是固定的。国际卫生组织会根据相关信息预测接下来会流行哪几种组合,比如N1H1、N2H3,然后再快速生产出对应的疫苗。目前制药界正在致力于发现各种亚型流感病毒的共性,以研发出像天花疫苗那样高度有效的流感疫苗,但前路尚远。
疫苗的“价”数是什么意思?
越高就越好吗?
目前流感疫苗通常有3价、4价,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不同“价”数之间的区别。对此梁博士解释道,“价”数表示疫苗针对的病毒亚型有几种。
比如宫颈癌疫苗针对的是人乳头瘤病毒,这种病毒有一百多种亚型,但最常引起宫颈癌发病的有两种,针对这两种亚型的HPV疫苗就是2价。后来又研发出4价,目前最高的是9价。疫苗价数越高,保护力越强。多价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更高,工艺也更复杂,投入产出有一个边际效应,因此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疫苗技术有哪几种?
疫苗主要类型有灭活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等。
人类社会最早的疫苗是牛痘疫苗。将天花患者的脓疱浆液涂到健康的人身上可以形成保护,但这种做法有很大风险,一旦过量容易致死。后来发现牛也会得天花,但给牛挤奶的女工并没有感染,于是便有了后来广为人知的牛痘疫苗。科学家们便用牛天花病毒降低活性,从而减小对人的风险,这就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工艺复杂、要求高、耗时长。
爱德华·詹纳,因推广牛痘疫苗而闻名世界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把病毒表面可被免疫系统识别的蛋白质植入人体这种方法激活免疫,mRNA疫苗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也是人类对抗新冠疫情的最新疫苗技术。
mRNA疫苗技术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将病毒表面的蛋白质送入人体,而是将编码这一段蛋白质的mRNA——也叫信使RNA,送入人体,让人体自己临时性地生成该蛋白质,之后会被身体清除。但免疫系统生成的免疫球蛋白会留下,等这种病毒真的入侵时,就能识别并将其杀死。mRNA疫苗技术的特点是制备速度快,可以应对突发的大规模病毒流行,这在技术上是非常大的进步。
mRNA、卡塔林·考里科
与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mRNA疫苗技术能够走到今天,有一位科学家不得不提,那就是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林·考里科博士。她的首部自传《突破:我的科学人生》将由译林出版社于2024年春推出,梁博士正是本书译者之一。王笑红表示,正是因为在认真阅读“新药的故事”系列的过程发现了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拉斯克奖与诺贝尔奖之间的强关联,她才能够对《突破》一书的价值做出判断。因此,译林出版社在诺奖公布之前便购得《突破》的版权。活动上,梁博士、张咏晴和王笑红都表示被这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深深打动。
考里科家境贫寒,是一名屠夫的女儿,观看父亲如何分解一头猪,是她最初的解剖学和生命科学启蒙。从少年时代,考里科就认定了自己要做什么,信念十分坚定,物质上的困苦和职场上的挫折都没有动摇她对科研的热情。她的女儿是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的赛艇冠军,她本人曾在2008年与丈夫、女儿一起来到北京,与中国结下缘分。考里科在自传中谈到科研与赛艇的相似点,认为二者都背对着看不见的终点,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努力向它靠近。
卡塔林·考里科
考里科离开匈牙利去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只被允许随身带50美元,于是她将全部家当1000美元缝在女儿的玩具小熊里。考里科的科研路十分坎坷:降薪、降职、“被”退休、得癌症……梁博士在活动中坦言:“翻译的时候我问自己:在那个年纪,如果有人保证40年后给我一个诺贝尔奖,但我要经历她所经历的艰苦,我能做得下来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这是科研的真实写照。
从科研到科普的“斜杠中年”
梁博士是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新药的故事”系列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他作为科普作家的身份。也许很多人觉得科研和写作二者相差太大,但梁博士自己却认为其实不然。
首先,写作是科研必备的技能,发表文章、做学术报告、申请基金等都需要写作技能,尤其是准确、清晰的表达能力。其次,理解能力也很重要,阅读是写作的起点。梁博士从小就很喜欢读书,能读到什么就读什么。在他看来,只有享受阅读,才会有表达的冲动。
梁博士最近刚完成了新书《双药记》的写作。这本书讲的是青蒿素和奎宁这两种改变人类历史的药物,并运用了融合历史和虚构的新写法。梁博士感叹道:“我写这一本花的精力,比那三本书(指“新药的故事”系列)加在一块儿还要大得多。”
《双药记》将在明年由译林出版社推出,敬请期待!
E
N
D
相关图书
“新药的故事”系列
“新药的故事”系列由资深医药公关及媒体人张咏晴策划,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梁贵柏撰写。书中的每一章聚焦药物发展史上的一种重磅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文风,呈现了一部新药研发、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带领读者了解这些重磅新药如何诞生,又如何走入临床;一个个治疗里程碑如何平地惊雷,改变无药可医的绝境;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制药人如何通力协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提高人们的生活尊严。
“新药的故事”系列融合科学与人文,既是科学普及佳作,也饱含人文思考,受到广大读者和专业人士的认可。《新药的故事》曾获得钟南山、陈凯先院士推荐,荣获2020苏版好书、第十一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新药的故事3》获得第十四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由神经生物学家、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所所长梅镇彤,以及神经生物学家、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科作序推荐。
医学人文丛书
“医学人文丛书”于2020年初启动,致力于挖掘国内外优秀的医学史和医学纪实作品,努力为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提供“有温度、有关怀的医学故事”。本丛书由新药研发一线科学家梁贵柏担任主编。
截至目前,本丛书已出版9本,分别为《重症监护室的故事》《看不见的敌人:病毒的自然史》《公共卫生史》《剑桥医学史》《流行病的故事:从霍乱到埃博拉》《贝尔维尤:美国公立医院的死与生》《当医疗出错时:一位医生的痛与思》《七种死亡:只有法医知道的身体秘密》《生育笔记》,即将推出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林•考里科的首部自传《突破:我的科学人生》。
原标题:《支原体感染流行,人类和微生物的战争谁输谁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