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只是奇迹的开始
一座曾经兴盛的港口城市,因为贸易的衰落而逐渐凋零。两百年后,它的铁矿开采进入现代工业时代,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但随着铁矿的枯竭,它再次衰落。1983年,这个原本就灰头土脸的前工业城市又因为一场洪水,导致旧城区遭遇巨大破坏,就此破败沉沦。
在古建筑和旧城区保留甚多的欧洲,这种过气工业城市原本就处于“颜值鄙视链”的底端,再碰上摧毁旧城的天灾,可真是旧屋偏逢连夜雨。
这样的城市还有希望吗?它给出了答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它用了十几年时间,化身为博物馆之城和新建筑之城,也成为欧洲少有的新兴城市,重返西班牙第三大港的位置。
它是西班牙第五大城市——毕尔巴鄂。
毕尔巴鄂街头。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毕尔巴鄂的命运转机
步入毕尔巴鄂,第一感觉就是“新”。它没有大多数欧洲城市的古朴,也欠缺西班牙城市原本的南欧风情。街上人气颇旺,甚至有些乱糟糟的感觉,在慵懒的南欧更是可算异类。
毕尔巴鄂的人居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或2世纪,1300年获得城市权。城市创建者迭戈·洛佩斯五世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并于1310年为毕尔巴鄂争取到新的市政宪章,进一步扩展其商业特权,将之转变为卡斯蒂利亚王国各种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1372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约翰一世授予毕尔巴鄂自由港地位。
毕尔巴鄂因港口而兴,后来更是成为羊毛出口重镇,一直是巴斯克地区的商贸中心。在西班牙称霸海上的时代,它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但随着西班牙的没落,它也逐渐衰落。19世纪时,毕尔巴鄂的铁矿开采进入工业时代。毕尔巴鄂早在16世纪就发现铁矿,但自1526年以来,开采一直受严格监管,也未形成规模,工业时代的到来让一切改变。毕尔巴鄂因而复兴,成为西班牙仅次于巴塞罗那的第二大工业中心。但20世纪中叶,铁矿衰竭,钢铁和造船业随之萧条,城市再次衰落。此外,1958年成立的巴斯克民族组织埃塔,坚持巴斯克分离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频繁制造恐怖袭击,也让毕尔巴鄂这座巴斯克地区的中心城市蒙上阴影。
老街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在去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毕尔巴鄂已经籍籍无名,无论工业、商业还是旅行,很少有人还会想起这座城市。高失业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让城市居民无法忍受,有媒体这样形容毕尔巴鄂的命运:“要么我们继续前进,要么死去”。唯一拿得出手的是西甲球队毕尔巴鄂竞技,最出名的也不是实力,而是它坚持只使用巴斯克球员。在商业化的足球世界,这种血统的坚守固然值得尊重,但却也是封闭的表现。
毕尔巴鄂的转机从1990年的地铁系统建设开始。走在街头,往往会忽视地铁入口的存在,因为它轻巧如街边雕塑。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承担了市内29个地铁站的设计,统一以带有其名字的“Fosteritos”为标识。地铁站统一采用透明玻璃罩入口,占用地面和空间极小,并与街区融为一体。它的钢拱加玻璃结构,仿佛爬虫破土而出,为城市带来了新鲜感和灵动气息。
这只是毕尔巴鄂城市更新的开始,真正让城市重获新生的标志当然是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分馆,它于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当地斥资一亿美金动工兴建,整个结构体由美国加州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借助电脑软件逐步设计而成。博物馆主要展出毕加索,塞尚,康定斯基,保罗·克利和安赛尔姆·基弗的作品,也有一些临时性的展出。它所带动的城市更新,使得毕尔巴鄂脱胎换骨。
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的城市更新一直在路上,我的探访起点便是一个著名的城市更新项目——毕尔巴鄂当代文化中心。
从外观来看,它是一座相当普通的大型老建筑,仅有亮点是四座古朴塔楼和正面的弧形墙面。它原本是一座建于1909年的葡萄酒仓库,1994年,毕尔巴鄂当地政府决定将之兴建为文化中心。主持项目改造的是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项目于2010年完成。
毕尔巴鄂当代文化中心正面
毕尔巴鄂当代文化中心侧面
在建筑外面可以见到顶端有玻璃幕墙,走进去才发现奇妙之处:建筑师保留了旧建筑的外立面,但内部则变成中空状态,连屋顶都被拆掉,建起了一座玻璃幕墙围绕的透明游泳池,既吸收光线,又有奇妙视觉效果。内部建起了三个有趣的红色立方体,立方体实际上是单独的一栋楼,一层层一间间各有用途。这三个立方体都如悬空漂浮一般,底端靠柱子支撑。钢铁、玻璃和轻盈立方体所构建的科技感,与建筑的古朴外观截然不同。
建筑内部形成的室内广场相当开阔,三个立方体下的柱子群是孩子们捉迷藏、嬉戏的好去处。这些柱子造型各异,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不同文化、建筑和宗教,柱子材质也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砖、木、青铜、石头、水泥和钢铁等。
毕尔巴鄂当代文化中心内部
毕尔巴鄂当代文化中心的立方体以柱子支撑
这个文化中心兼容了各种功能,形成看似简单实则立体的公共空间。内部有大型画廊、可容纳七百人的剧院、放映独立电影的影院、公共图书馆、健身中心和餐厅等。
这也是毕尔巴鄂整座城市的写照,走出文化中心,周边街区都有类似的错落感。它并非完全没有老建筑,一些旧日印记潜藏于角落。圣詹姆斯教堂下有可追溯到11世纪的古城墙遗迹,它见证着城市的最初,当时的毕尔巴鄂只有三条街道,恰恰围绕教堂而建,城墙环绕街道,后来街道扩建为七条,直至今天,毕尔巴鄂历史街区仍被称作“七条街”。1571年,在经历数次洪水和1569年大火后,城墙被拆除,以便扩大城镇。
如今所见到的毕尔巴鄂城区,主要奠基于1876年,当时城市采用不太规整的网格模式进行规划,以公园和主干道将工业区和住宅区分开。虽然经过洪水破坏,但经过近年来的修缮,仍然可以看到旧时城市格局,还有从哥特式到文艺复兴风格,乃至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群。
最能体现城市风格的地方,当属莫尤阿广场。它由建筑师何塞·路易斯·萨利纳斯设计于上世纪40年代,数十年后进行修复改建,主持者正是萨利纳斯的儿子。父子俩的风格并不相同,但又无缝融合。广场上英式和法式花园共存,喷水池也相当有趣。作为城市枢纽,它的米字型结构连通多条街道,广场四周围绕着各种风格的建筑。
沿着其中一条大道前行,便可直抵古根海姆博物馆与河畔。
莫尤阿广场
古根海姆博物馆与一河两岸
无论从毕尔巴鄂的哪个方位出发,城市中心的指向一定是古根海姆博物馆所在的河畔。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毕尔巴鄂城市更新,以内维翁河的滨水区为核心。
这恰恰也是改造的最难点,因为在毕尔巴鄂凋零的时期,内维翁河饱受污染困扰,污水横流,两岸破败荒凉。但反过来说,正因为基础极差,而且是废弃工业用地,所以它往往会成为现代城市的新增长点,可以相对更轻松地成为新经济的载体。古根海姆博物馆显然就是让这一带脱胎换骨的钥匙。
从喧闹街区一路前行,在河岸边豁然开朗。桥上车来车往,这样的桥在内维翁河上有十多座,沟通着两岸。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于河边,偌大的广场区人来人往。
河岸风光
拉线桥与远方
1997年,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此后游客人数大增。古根海姆博物馆所在的区域,原本是一片老码头和木材仓库。选择将这里变成博物馆,也见证了毕尔巴鄂人试图以多元文化取代旧工业体系的决心。
毕尔巴鄂是一座并没有文化艺术和旅游基础的城市,它选择以文旅为城市更新的突破口,可谓冒险。用巨额资金建一座博物馆,对于当时的毕尔巴鄂更是很有可能永远无法收回成本的大手笔。毕竟合作条件非常苛刻,当地政府需要无偿投资,从征用土地到场馆建设,所有花费都由这座“破落城市”自行承担,还要向古根海姆集团支付“加盟费”并购买艺术品,许多市民因此表示反对。但毕尔巴鄂赌赢了,古根海姆博物馆第一年就吸引了130万游客,仅仅三年就收回建设成本,使得毕尔巴鄂成为新兴旅游城市,城市也迎来复兴。
古根海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跨国文化投资集团,创办者是收藏家所罗门·R·古根海姆。这位矿业大亨最初喜爱收藏古典艺术作品,后来逐渐转为收藏抽象艺术。1937年,古根海姆在美国纽约开设第一家博物馆,大获成功,此后它的每一个分馆都极具特色。
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流线钛合金外形著称,设计者并未采用传统手绘,而是借由电脑设计而成,在当时极具开创性意义。内部则依托大面积钢化玻璃营造通透感,50米高的巨大中庭采光极佳,曲面如外观一般层叠起伏,中心轴通过走廊与电梯连通十九个展区。
它被视为伟大建筑,“与悉尼歌剧院一样,它们都属于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属于不是用凡间语言写就的城市诗篇。”但它并没有讨得所有人的欢心,也有人认为它过于扭曲杂乱,不符合传统建筑美学。但围着它走上一周,我似乎能够明白设计者的一点想法。它临街的南面采用石材质,棱角分明,相对规整,与广场对面的城市建筑保持一致,融入城市生活,临河的北面则是它特别的一面,如船一般的外形与河面水流相呼应,浪花般的起伏隐喻着毕尔巴鄂的造船史和贸易史。
古根海姆博物馆
相比站在广场上或者河对岸拍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观,避开拍照打卡的人们,围着它静静走上一圈,更能体会到它的建筑理性。外观张扬复杂的它明显考虑到了城市需求,实则隐含着秩序感。广场形成了开阔的公共空间,横亘河面的铁桥紧挨着博物馆,却没有破坏整体感。在广场附近还可以见到一片低地,轨道交通在此穿梭,绿地点缀坡道,人行道与广场合而为一,增加了区域的错落感。相比反射率过高的钢板,钛合金外墙在我到访时并不美妙的天气下呈现出别样质感。要知道,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古根海姆博物馆先天就受到逆光困扰,盖里构建的曲面延伸,可以制造出不同光影效果,将逆光变作朦胧美,宛若河畔雕塑。
一侧的景观步行桥是欣赏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内维翁河的不错角度,曲折桥身兼顾通行和观景台的作用。在这里不但可以看到博物馆,还能看到广场上的“小狗”。这个由鲜花做成的“小狗”有12米高,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大狗”,它由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创作,堪称毕尔巴鄂人的“团宠”,也是游客最热衷拍照的地方之一。
古根海姆外的“小狗”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启用,吸引了众多建筑师和艺术家,他们为毕尔巴鄂设计新的建筑和新的艺术品,让公共空间变得丰富。城市的其他博物馆也被带动,比如建于1914年的毕尔巴鄂艺术博物馆,在古根海姆博物馆落成后,次年游客人数便几乎实现翻倍。艺术活动也在毕尔巴鄂形成集聚,古根海姆博物馆催生了附近的艺术品消费市场,老城变身成本相对更低的艺术家工作空间,也活化了老建筑。博物馆附近有一处老建筑,原本只余断垣残壁,设计者保留了临街剩余的门脸,使之与后面的现代建筑相连,巧妙地使之成为新建筑的门面,这样的利用在毕尔巴鄂并不少见。这种一座博物馆带动大量建筑杰作,继而改变一座城市的奇迹,就是著名的“毕尔巴鄂效应”。
老建筑的断垣残壁与新建筑合而为一
当然,仅仅有博物馆建筑是不够的,如果过分强调博物馆的地标意义,却忽视其使用功能,那就仅是一个空壳。毕尔巴鄂的成功之处,在于博物馆内部的丰富展品和各种临时展,还有艺术品带动的地区艺术风潮。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不远处,是百年历史的阿里亚加剧院,名字得于当地最著名的作曲家,有“西班牙莫扎特”之称。相对更久的历史,与年轻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相碰撞,在建筑层面同样有着新旧之别相遇的别样魅力,这恰恰也是毕尔巴鄂的迷人之处。
站在河岸边,总能望见毕尔巴鄂的制高点。与一般欧洲城市不同,毕尔巴鄂的制高点并不属于教堂,而是由塞萨尔·佩利设计的伊贝德罗拉塔,它为了纪念伊贝德罗拉电力公司成立十周年而建成,是巴斯克地区最高的摩天大楼,高165米,也是西班牙所有摩天办公大楼中最大的一座,面积达5万平方米。这样的高楼放在中国自然很不起眼,但在传统的欧洲,却堪称庞然大物,也见证着毕尔巴鄂的重建——它拔地而起的位置,同样属于废弃的前工业区。
伊贝德罗拉塔
古根海姆博物馆河对岸的滨水区,不仅仅可以欣赏博物馆的别致外观,还是相当休闲的公共空间。穿越布满民宅建筑的街区,便可见到阿尔特桑达山的山脚缆车。阿尔特桑达山海拔仅为300米,却是体验毕尔巴鄂全貌的最好位置。随着缆车来到山顶,可以见到大片街区与密密麻麻的建筑,河流蜿蜒,将城市一分为二。
阿尔特桑达山顶望向毕尔巴鄂
从这个角度来看,毕尔巴鄂作为欧洲城市,先天条件并不好。它没有其他欧洲名城的古朴老街区,街道规划有些杂乱,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得其蜕变的可贵。
但与其说古根海姆博物馆创造了奇迹,不如说它是奇迹的开始。后来也有许多城市想复制毕尔巴鄂的神话,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比如1999年开业的英国谢菲尔德全国流行音乐中心,当年就关门大吉。
博物馆早在19世纪就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符号,也象征着多元文化逐步取代工业体系,但它从不是一栋单纯的建筑。毕尔巴鄂的神话很难复制,正是因为一座城市兴建一座博物馆不难,但要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文化空间却很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