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晚报协会年会在南京举行,百余家媒体老总共谋融合转型
10月25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下简称晚协)第33届年会在南京举行。
作为“晚报界”的年度盛会,全国各地约140家晚报等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参会。中国晚协现有会员单位192家,无论是发行量还是经营规模,中国晚报界都稳居中国报业的“半壁江山”。
开幕式当天,南京下着霏霏细雨,让人体会到几丝秋意。与会的相关领导及媒体老总们,也有多人借用“秋凉”的天气来形容当今传统媒体的处境。
作为中国最资深的晚报的“掌门人”,新民晚报社长、总编辑朱国顺在演讲中透露,新民晚报最高的发行量是186万,那时是在1997年,而彼时该报有200多位员工,每年创造利润达4个亿。
然而,“自从2012年Iphone4上市的那一天开始,移动端迅速崛起,从此改变了整个媒体生态环境。”朱国顺说。在此背景下,不少媒体面临着陡然剧增的压力,广告营收也处于“断崖式”下跌状态,一些都市报纷纷走上艰难转型之路,有的减薪裁员,甚至休刊、停刊。
“传统纸媒可谓秋意正浓。”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双传学在当日致辞中也说,情势复杂、挑战严峻,晚报、都市报正面临着二次创业的紧迫需求,但“危机越是特险”,越是传统纸媒“危中寻机”的机会,越需要传统纸媒的如篡大笔,“求创新、开新局”。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在讲话中说,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当下确是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但是,“对于那些唱衰传统媒体、唱衰纸媒,唱衰晚报都市报的论调,我一贯是持有反对态度”。他鼓励与会的媒体老总们坚定信心,在变革的大变局中,依靠改革的方法,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再领风骚数十年”。
论坛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主办方提供当日下午,以“新使命、新动能、新作为”为主题的中国晚协第33届年会总编辑高峰论坛上,国内媒体中融合转型探索中走在前列的几家领军者,如新民晚报、澎湃新闻、扬子晚报、封面传媒等多家媒体的负责人纷纷“倾囊相授”,介绍了各自在移动互联时代是如何转型发展的。
新民晚报总编辑朱国顺新民晚报“掌门人”朱国顺用16个字——“变革前夜、动能转换、移动优先、剩者为王”,来概括他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可能态势。他一并介绍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晚报界”的媒体融合之路的“新民探索”。他透露,明天,也就是10月26日,新民晚报的短视频平台“上海时刻”即将上线。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2014年7月上线,脱胎于传统纸媒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在短短4年间已成长为中国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标志性案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也分享了澎湃新闻下一步的规划设想,继续坚持内容为王,并更加坚定地向“主流化、平台化、全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作为活动的承办方,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也分享了扬子晚报是如何不断地在动态调整纸媒与新媒体关系时如何重新寻求自身定位的。他表示,扬子晚报目前给自己的定位是“创意的服务商,内容的提供商,传播的分发商”。为了实现该定位,扬子晚报一些做法包括,坚持内容为王、坚信优质内容的力量,创新表达、做好内容分发,做好创意服务,重塑媒体价值。
“晚报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占据着全国平面媒体市场的半壁江山,其社会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读者认知度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积淀深厚的晚报地位特殊,往往是当地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的标志。如扬子晚报之于南京,新民晚报之于上海,羊城晚报之于广州,都是宝贵的品牌资源。”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在讲话中说,晚报是党的主流舆论阵地,在新一轮的媒体改革大潮中更应担负起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使命,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多年来晚报深耕本地化的资源,发展全方位的新媒体矩阵,构建全新的新媒体价值链,将内容、制度、盈利模式等方面与新媒体结合,打造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论坛现场。中国晚报协会是中国记协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是以全国晚报界为服务对象的全国性群团组织,是党领导的新闻界的重要群团组织。近年来,中国晚报协会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下一次年会将在上海举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