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最狠的复仇片,逼疯了黄渤和周迅:童年的创伤,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2023-12-14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在sha青四年后,终于上映了。

这是关于一个父亲为惨死在异乡的女儿复仇的故事。

随着影片的推进,复仇的外衣被撕开,一切都指向了东亚家庭中拧巴的、被遮蔽的亲子关系。

一位网友的留言引发了很多人的赞同:

“无法共鸣这部电影的人,原生家庭应该挺幸福。”

或许,童年的创伤,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愤怒之后,还剩下什么?

有网友说,老金的复仇,只有愤怒,却看不到爱。

当老金得知女儿失踪后,来到日本时说“我撇下海上二三十艘船来找,得耽误多少事”。

而在得知娜娜死亡,看到娜娜被砍17刀的尸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呕吐;

面对娜娜受到伤害,他只说,“我金陨石的闺女被祸害。是个笑话”。

他的复仇似乎不是为了女儿找回公道,更像是自己的私有物品被损毁后,威严全无的应激反应。

连李苗苗的母亲景岚都觉得,能把女儿被侵害的视频四处给人看,他根本就不爱女儿。

图 | 涉过愤怒的海(豆瓣)

但老金不这么认为,自己独自带大女儿,辛苦捕鱼供她留学,为了讨回公道,不遗余力地寻找凶手。这难道不是爱吗?

随着娜娜的日记曝光,答案也呼之欲出。

老金自始至终都沉溺于自我感动式的父爱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捅向娜娜的第一刀,其实就是他自己。

小时候,娜娜怕水,但老金认为海边的孩子必须会游泳,于是把女儿丢进海里让她自己扑腾,直到娜娜快要窒息,才扔了绳子下去。

娜娜发烧,老金认为毛巾可以降温,当娜娜被毛巾蒙住脸喘不上气的时候,迎来的是老金生气一喝:不许动!

靠出海捕鱼的老金,经常十天半个月的不在家,独自留娜娜一个人在家,晚上害怕的时候,她就躲进橱柜,用蜡笔画太阳,直到太阳真正升起。

对于这些,老金不以为意,他常挂在嘴边的是女儿很皮实,很坚强, 却对女儿所感受到的,渗入骨髓的恐惧、无助和痛苦全然不知。

弗洛伊德曾说,“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被活埋了,以后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

长大后的娜娜,内心极度不安,对爱有着近乎偏执的渴望。

当娜娜遇到了李苗苗,对方一句“我嫉妒你的鞋子,因为它们让你离开了我”,让她觉得这就是爱最好的证明。

在日语课上,当老师让娜娜用爱造句时,她支支吾吾了很久,却只憋出一句:

“爱......没有”。

或许,她从未理解什么是爱,却为了抓住那一点点虚幻的光,不惜自虐自sha,付出自己的全部。

东亚家庭中有很多像老金这样的父母,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殊不知,孩子所感受到,所能理解的,只有不由分说的权力压迫和情感伤害。

怎么还会有爱呢?那是太隐晦,也太虚无的东西。

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形成了错位,这种错位脆弱得像一根紧绷的弦,一旦断了,便会衍生出很多家庭的悲剧。

多少父母的爱,是场自以为是的骗局?

娜娜的男友李苗苗,是个邪恶而疯批的人。

从小,他就表现出了反社会人格的一面。

因为奶妈病重耽误了父母带他旅游,于是拔掉奶奶的呼吸机;

把炮仗扔到青蛙的嘴里,看着青蛙被炸得四分五裂;

嫉妒妹妹,故意玩跳床把妹妹弹出去,造成妹妹高位截瘫。

这一系列恶劣的行为,非但没有得到任何规劝严惩,反而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包庇纵容。

甚至在得知儿子惹出命案后,母亲景岚仍然为他仍然找各种理由,拖延时间,让儿子逃回国内。

正是这种无底线的溺爱,给了恶恣意生长和释放的空间。

李苗苗越发肆无忌惮,他在施舍给流浪汉的汉堡中塞了钉子,把情敌的乌龟放在方便面里,暴力对待热恋的女友,烧伤自己的朋友,给亲妹妹寄炸弹,甚至还想把小娜的父亲推下高楼摔死......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档节目《圆桌派》中说: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无论是老金还是景岚,他们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全部的爱,却从不反思爱得多扭曲,或者说,他们只是强行为这种爱标明一种正当性,将爱变成了一场热闹却空洞的表演。

而娜娜和李苗苗,不过是爱意荒芜之地上长起来的野孩子。他们的偏执与疯狂,更像是两个受伤的孩子在报团取暖。

《涉过愤怒的海》的导演曹保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我就是要故意揭开一个伤疤,让大家意识到原生家庭对成长带来的伤害。只有当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伤害才可能会停止。”

有人说,电影夸大了原生家庭的伤害。

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仍带着过去的枷锁和阴影,在不安与恐惧中艰难“涉海”?

父母之爱,并不是自我感动,就能万事大吉,得过且过。

就像《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重建》中,作者所说:

“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非常重要。孩子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创伤,这些创伤都可能切断情感纽带。如果没能化解,这些创伤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还会让父母和子女越来越疏远。”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做父母这件事,没有培训,没有考核。

但结果却要孩子用一生来承担。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重建》中, 作者写道:

想要保持长期良好的亲子关系,“爱”是唯一的秘诀,但要爱得对、爱得恰当。

一旦爱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的性格也无法得到健康的成长。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在书中为父母提供了一系列实用性的建议和亲子沟通技巧,帮助我们与孩子建立真正深入、平和、亲密的亲子关系。

1)觉察自己的情绪

克里斯多福·孟在书中提到:

“当他们(父母)跟孩子之间出现问题时,他们的头脑中会充满愤怒和焦虑引发的噪声,从而不自觉地采取冲动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都会情绪非常愤怒,进而批评指责孩子。

但实际上当我们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影响没那么大。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自己因为工作,生活产生了负面情绪,孩子的错误不过就是导火索。

因此,书中给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暂停。不要在自己情绪上头时口不择言地教训孩子, 造成失控的局面。

同时每天花十分钟,找一个能独处的地方,坐下来,有意识地放松,进行复盘,去释放负面情绪。

2)达成有效的沟通

沟通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亲子关系的照妖镜。

想要和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 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的行为背后到底要表达什么。

书中提到了倾听这个练习。

首先在提问时不要用“你为什么这么做”, 而要好奇地我问“你觉得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做的”。

确保自己少说多听的小技巧,比如可以卷起舌头,顶住上颌。

倾听不光是让让言语和声音进入耳朵, 而且是通过理解和欣赏对方的话,创造出一种情感链接。

3)停止滥用父母的权利

孩子做错事,父母批评教育没问题。

但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给孩子设置了标准和期待, 就像书中写的:

“父母会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在这么做了。”

一旦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那么失望的情绪会变成愤怒,甚至错误地惩罚孩子。

因此,作者建议父母要多去观察孩子。

不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问问自己孩子的特质,孩子的优势在哪里......

而不是拿自己的学识认知限制孩子, 把孩子当成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人。

对于父母来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我的一次成长。

就像书中指出:

父母也需要成长,孩子是上天完美设计,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

唯有父母之爱,是人一生最初与最终的“安全岛”。

写在最后: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健康向上的基础。

然而, 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形成的疏离的亲子关系。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是一位在个人及团体教练的领域有三十余年经验的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询师。他在亲密关系、教养子女、情绪成年以及觉知的领域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体验性方法。

继百万畅销书《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后, 克里斯多福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重建》。

书中不仅提供了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用十三个简单有效的练习,帮助父母认清自我,看见孩子,修正亲子关系的航线。

看过此书的读者给予高度评价:

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来改善亲子关系。

作为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要不停的修行才能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修行也需要有别人的指导和帮助成才行,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被帮助的渠道,推荐这本书,父母必读!

太幸运了,遇到这本书,原来育儿的焦虑都是自身的问题,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孩子,这本书都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启示和帮助。

育儿先育己,自己成长了,亲子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原标题:《今年最狠的复仇片,逼疯了黄渤和周迅:童年的创伤,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