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爱为名,为“艾”发声 ——数说中国艾滋病十五年

2023-12-15 1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导语】你知道现在中国共有多少人感染艾滋病毒吗?

距离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已经过去38年,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在《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到,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在2023年11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介绍,现阶段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主要有艾滋病、结核病、肝炎和寄生虫病等。近十年来,艾滋病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死亡率连年居于第一位死亡率从2012年的0.84/10万上升到2019年的1.5/10万,随后下降到2021年的1.39/10万

据2004-2019年全国艾滋病不同年龄发病人数变化趋势可知,艾滋病发病人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近几年来增速有所提高。其中,2011-2012年艾滋病发病人数出现激增。通过统计2004-2019年全国艾滋病不同年龄性别发病人数各年峰值计算发现,呈现出的特征是男性艾滋病发病数量为女性艾滋病数量的2-4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数量差距不断拉大。2011-2019年,伴随着艾滋病患病人数的增长,全国各年龄段艾滋病死亡数也在逐年增长。其中,老年人患艾滋病死亡人数增幅较青年群体明显,且近几年来增长速度加快,艾滋病对于老年人群体影响显著

图 1 2004-2019年全国年龄别艾滋病发病数量

01 男性艾滋病发病数量是女性的3倍

图3 2004-2019年全国年龄别女性艾滋病发病人数变化

通过收集2004-2019年我国年龄别性别艾滋病发病人数数据,我国男性艾滋病发病总数为386373人,女性艾滋病发病总数为125002人,男性发病数量为女性发病数量的3.09倍。男性和女性艾滋病发病都主要集中在25-45岁年龄段,随着时间变化,男女艾滋病发病数量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对于男女发病数量的巨大差异,我们将从艾滋病常见的感染途径以及男女性观念进行原因分析:

首先,男男性行为艾滋病传播比例大大上升。据官方数据显示,我国通过男男性行为传播艾滋病途径占比由1985-2005年的0.3%上升到2022年的25.6%。男男性行为的特殊性以及多发无保护性行为与性伴侣不固定等情况,使得男性患艾滋病几率大大上升。

其次是男女性观念差异的影响。在异性传播中,主要引发艾滋病传播的情况有无固定性伴侣、无保护性行为、商业性性行为等。男性在性中往往较女性更为活跃,当无保护商业性行为发生时,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

再者,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我国60岁以上老年男性艾滋病发病数量不断攀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性生活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差,极其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从而增加患艾滋病的风险。另外,男性吸毒群体规模远远大于女性吸毒群体、健康观念意识比较淡薄等亦是可能原因。

02 青年人群艾滋病增长速度放缓

在经过2012年的大幅增长之后,20-35岁青年人群增速放缓,每年发病人数变化幅度稳定在500人左右,其中20-29岁的青年人群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青年人群患艾滋病的数量由2004年的1755人发展至2019年的22245人,占比由2004年的57.48%下降到2019年的31.24%。

03 45岁以上中老年患艾滋病人群“异军突起”

图 4 2004-2019年全国年龄别艾滋病死亡率

青年人群患艾滋病的比例在2004-2019年全年龄段中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占比却在下降的原因离不开“异军突起”的45岁以上的中老年艾滋病发病患者。

与2004年相比,45-49岁、50-54岁中年人群艾滋病发病数量由2004年的263人与211人上升到2019年的8209人与7915人,分别增长近31.21倍与37.51倍;而全年龄段中艾滋病发病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其中增幅最大的是70-74岁的老年人,由2004年的7人上升到2019年的2166人,15年增长了近310倍

由2004年的443人上升至2019年的32613人,2017年50岁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发病数占比首次超过青年人群艾滋病发病数占比。2019年50岁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发病人数在全年龄段中占比高达45.80%,人数几乎占2019年发病数的一半。并且随着中老年艾滋病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45-74岁中老年人艾滋病患者在2018年时死亡人数首次高于原来死亡人数较多的30-44岁中青壮年人群。

我们对微博上“老年人成中国艾滋感染年增长率最高群体”话题下的评论进行爬取。以下是该话题下部分高赞评论:

可见,大多数人对于老年人性需求缺乏正确的认知。

2014-2019年50岁以上老年人艾滋病发病人数几乎呈倍数级增长,老年人越来越成为艾滋病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图 5 2018-2022年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国家统计局2022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显示,我国的男女平均寿命已由1981年的66.28岁和69.27岁上升到了2020年的75.37岁和80.88岁。据央视财经报道,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单身老人(单独居住的老人)为3729万户,占“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1.38%。而这一数据较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了约6.5%。

图 6 1981年-2020年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变化

老年人正常的性需求被忽视

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而谈到性,我们总是会把老年人群遗忘。美国杜克大学对66-71岁老人性需求的调查发现,对性有兴趣的男性为90%,女性为50%。性学家金赛的研究指出,94%的男性和84%的女性,过了60岁仍有性行为。国内性学家潘绥铭《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一文更是提到在中国55-61岁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达到每月3次。

老年人群体正常的性需求往往被家庭和社会所忽视,这提高了老年人群体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使得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增大。值得注意的是,不安全性行为是50岁年龄组人群中HIV/AIDS快速增长的主要流行病学危险因素。

仍需关注老年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

针对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科普教育获得一定成效,而针对近几年来成为艾滋病发病主要人群的老年人群体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却不佳。老年人群体仍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和决策能力,在发生性行为时不愿意或者根本不会使用安全套,这种无保护性行为极易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中提到:“当前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社会歧视广泛存在,局部地区和高危行为人群疫情严重,还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梅毒等性病疫情上升,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病人明显增多,死亡增加。”

图 8 2004-2019年中国各地区艾滋病发病分布变化图

图 9 2004-2019年中国各地区艾滋病发病数量排名图

我们从上文发现,2011-2012年艾滋病死亡率异常激增。在探究其背后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年我国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样出现异常增长,这是当年艾滋病死亡率异常增长的重要原因。以下我们将深入探索这三个地区在2011-2012年间出现异常值的原因。

01 2011-2012年艾滋病高发地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接壤“金三角”和“金新月”

根据艾滋病联合规划署最新报告显示,吸毒仍是艾滋病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仅次于性行为。

目前,一般将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两类。传统毒品以注射方式为主。注射吸毒者之所以是HIV感染的高危险人群,主要是因为静脉吸毒者之间共用未消毒注射器,造成静脉吸毒者之间的血液交换。而新型毒品通常会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从而导致HIV易感。新型毒品在女性性工作者和MSM(男男性行为)群体之中高度流行,并且通常是群体吸食,由于吸食新型毒品后会刺激大脑释放大量多巴胺,使人异常兴奋和产生欣快感,诱发性冲动增加了其发生群交、中途更换性伴侣的可能性,也极易发生无套性行为,大大提高了艾滋病在此类群体中传播的可能性。

图 11 “金三角”地区毒品在我国流向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新疆位于我国边境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受外部影响较大,人口流动现象较为突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其中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所形成的三角地带——“金三角”,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海洛因类毒品生产基地。

较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云南、广西成为我国毒品危害的重灾区和艾滋病传播较早的地区。直到现在,云南省仍然是境外毒品向国内渗透的主要通道。

商业性行为(嫖娼)

性行为一直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性工作者以及拥有多个性伴侣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会增高。

在越南人聚居经商的河口“越南街”,皮条客三三两两地分布在整条街上,并不停地招揽着生意。商业性行为在这里并不少见。在我国HIV疫情较为严重的部分地区,嫖客的HIV感染率可达5%以上。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云南省HIV感染疫情最为严重的几个地区之一。既往调查表明河口县嫖客HIV感染率曾达到9.2%。无保护措施的商业性行为使得嫖客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桥梁,极大的提高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受教育程度:

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文化程度也是影响艾滋病感染率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还是风险认知,抑或是决策能力的差异都会对艾滋病感染率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较低认知水平下,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往往大于同情,导致艾滋病感染者隐藏病情的现象更加严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显示,新疆、云南的文盲率近二十年来虽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居民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意识较为落后,在发生性行为时的安全措施不到位,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艾滋病的患病风险。

图 12 2019-2021年新疆、云南文盲率 (%)

02 无法忽视的四川

四川省自1991年在归国劳工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流行经历了三个阶段:传入期(1991-1994年),播散期(1995-1999年)和快速增长期(2000年至今)。四川每年新增患病人数在2004-2019年间呈持续上升状况,且从2015年起其人数一直位于全国第一。

开放的性态度

部分少数民族的性观念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原因。在四川地区现居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等14个。四川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568.8万人(其中彝族约319.15万人、藏族约164.46万人、羌族约29.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约6.8%,其中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乐山市、攀枝花市。在四川,凉山州地区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重灾区。部分少数民族性观念较为开放,同时又缺乏对艾滋病毒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艾滋病在这部分地区更加严重。截止到2019年底,报告存活病例数超过10000例的有三个市(州),分别是凉山彝族自治州(41524例)、成都市(34054例)和宜宾市(12765例)。

男性同性传播

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病例经性传播比例均在95%以上。2022年新报告病例中经性传播比例达97.6%其中异性性传播为72.0%男性同性性传播为25.6%

图 13 1985-2022年中国艾滋病感染途径方式占比

男男性行为是一种非常规的性行为方式,在性行为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艾滋病病毒传播。在全国范围内,男男群体HIV感染率约为8%,个别地区则高达20%。2010-2019年哨点监测数据显示,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哨点HIV检出率最高,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次是吸毒人群哨点HIV检出率,维持在5%左右。近几年,四川地区通过男同性恋性行为感染艾滋的比例连年上升,逐年增加的男同性恋人数为四川地区艾滋病防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人口流动

另外,四川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经济的发展为周边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因此带来了外来劳动力的涌入,而外来劳动力的流入又提高了艾滋病毒传播的风险。一方面,底层劳动力占外来人口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群体中有一部分存在着廉价商业性行为交易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一群体部分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艾滋病毒防御意识薄弱和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了艾滋病毒在这一人群中传播较快。

毒品诱惑

小伍(化名)来自四川省大凉山腹地的一个小村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地处“金三角”毒品流入我国内陆通道的大凉山吸贩毒问题日益严峻。小伍的父亲、爷爷均染上毒瘾,母亲因为父亲吸毒提出离婚。由于离婚后缺乏生活来源,小伍的母亲也走上贩卖毒品“零包”的道路,受到了刑事处罚,小伍成了“事实孤儿”,跟随奶奶长大。最终,在政府的帮助下(当地将他纳入低保、给予特殊困境儿童补助)学习不断进步,足球越踢越好,身体越来越棒。小伍命运变迁的背后,是大凉山惩治毒品犯罪的艰苦努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像小伍一样的“孤儿”都可以那么幸运,仍有很多吸毒家庭的后代被迫走上吸毒贩毒道路,成为“事实孤儿”。

图 14 吸毒贩毒恶性循环图

过去,毒品在四川地区亦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四川凉山等地区,是金三角地区将毒品输入中国的重要枢纽。在这里,吸毒贩毒成为恶性循环,并扩散至周围的朋友圈中。吸毒者为了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毒品而去贩毒,贩毒后所得的钱又用在吸食毒品上。吸食毒品患艾滋病的家庭,常有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给了孩子,或者因为贩毒被捕使得孩子成为了孤儿,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周遭氛围的影响下,又走上父辈们吸毒贩毒的老路。无知与贫穷在这里形成一个循环,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了难度。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这十年来,随着国家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地区建立艾滋检测站,人们的艾滋意识增强,综合检测次数增加,过往感染群体进入发病期以及上述种种因素,四川地区的艾滋感染人数和感染率在连年增加,成为中国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地区。

图 15 2004-2022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趋势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放眼全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正走在终结艾滋病的道路上。中国在抗击本国艾滋病的同时,也在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 16 2004-2022年全球各地区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

近20年来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西欧、中欧和北美等地区,新感染人数呈现平缓下降的趋势,但有部分地区如东欧和中亚地区、拉丁美洲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艾滋病毒感染的比例仍在上升,而且这些地区还面临着贫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医疗水平落后,艾滋病歧视与污名化等问题。各国国内和国家之间存在的显著不平等阻碍了艾滋病防治的进展,与此同时艾滋病疫情也在加剧这些不平等的鸿沟。

另外,我们亦关注到世界老年人人群艾滋病状况,以下是从2004年到2022年全世界50岁及以上的新感染人数情况。

图 17 2004-2022年世界各地区50岁及以上新感染艾滋病毒人数

从2004年到2022年全世界50岁及以上的新感染人数整体上下降速度较为缓慢,且有部分地区新感染人数仍在上升。身体免疫力的下降、预防艾滋病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艾滋病对老年人群体的影响较年轻人是更大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支持,不让老年人在世界防治艾滋病的道路上掉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努力防治本国艾滋病的进程中,也积极投入到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中,在全球卫生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从1996年起担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项目协调理事会(PCB)的成员国,并在2019年担任了PCB主席国。在艾滋病预防方面,中国从2017年起就成为了全球艾滋病预防联盟(GPC)的28个成员国之一。通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合作网络与南南合作平台,中国分享了自身在艾滋病防治与新冠应对方面的经验,用于促进全球卫生视野的提升,以及推进在2030年前终结艾滋病。”另外,”中国也在全球卫生商品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国动员技术、艾滋病相关卫生产品以及资金,在全民健康覆盖的大背景下支持全球终结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

目前世界艾滋病呈现减弱的趋势,这是四十年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努力换取来的成果。但要完全消灭艾滋病毒还需要全人类的努力,世界人民在抗击艾滋病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Zhihui Dou, Yanan Luo, Yan Zhao, Xiaoying Zheng, Mengjie Han. Trends in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of Reported HIV/AIDS Cases — China, 2002–2021[J]. China CDC Weekly, 2023, 5(42): 943-947. doi: 10.46234/ccdcw2023.177

[2]廖昱,蒋清青,朱标等.云南省三城市暗娼服务场所间流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8(01):42-47.DOI:10.13419/j.cnki.aids.2022.01.09.

[3]朱靖. 中越边境地区暗娼与嫖客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东南大学,2021.DOI:10.27014/d.cnki.gdnau.2019.003892.

[4]阳冬,蒋富生,徐芳等.2015—2019年桂林市嫖客人群艾滋病性病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01):74-76+80.

[5]袁风顺. 四川省2008-2019年中老年男性艾滋病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研究[D].四川大学,2021.DOI:10.27342/d.cnki.gscdu.2021.001201.

[6]民族宗教_四川省情_四川地情_四川省情网 (scsqw.cn)

[7]中国-联合国艾滋病联合项目双年度报告(2020-2021)

[8]曹恩杰.在老年人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01):92-93.DOI: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13.01.018.

[9]韩孟杰.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和防治展望[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03):247-250.DOI:10.13419/j.cnki.aids.2023.03.01.

[10]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作者| 段新宁 房乐之 杨轩

指导老师| 吴小坤 李婉旖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 刘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