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物:邵雍哲学研究 | 新书

2023-12-13 1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观物

邵雍哲学研究

李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11

【内容简介】

邵雍是北宋理学建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易学家,其思想具有高度的独创性。然而,与同为北宋五子的周敦颐、张载、二程四子相比,邵雍的哲学因其异质性和复杂性,而鲜有深入的综括研究。《观物》一书旨在完成这个颇具难度的课题。全书视野开阔、考辨扎实、分析细密,对邵雍的生平、著作与哲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是邵雍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宋明理学等相关研究也具参考意义。

作者认为,邵雍哲学的精神在于“观物”之理。这一主题内在地开出了两方面的路向:其一,邵雍以高度形式化的数理原则,空前具体地描述了“物”的条理、结构与规律,突显了存在的确定性、物理的秩序性与世界的一贯性;其二,邵雍儒道兼综的思想底色,催生出了独特的“观”的心性哲学与人生态度。只有通过对邵雍“观物”之理的深入抉发,才能明确认识到:邵雍庞大高严的物理建构与自在洒脱的人格气象,既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质,也内在于时代的普遍思潮之中,他用一种极为特殊的思想形态,为即将到来的理学时代作了刚柔两方面的奠基。

【作者简介】

李震,1989年生,河南郑州人。2009—201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助理教授、仲英青年学者。近年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与易学哲学。

【目录】

序 杨立华

第1章 绪论

一 形象

二 定位

三 线索

第2章 生平

第3章 著作

一 《皇极经世》

二 《伊川击壤集》

三 《无名公传》《洛阳怀古赋》《渔樵问对》

四 《正玄》《太玄论》《太玄准易图》《太玄准易图序》

第4章 渊源

一 师承

二 渊源

第5章 易学

一 问题意识与总体特点

二 易学史观

三 卦变

四 成卦

五 易图

第6章 体用

一 体用前史

二 体用来源

三 体四用三

四 体用对待

五 余论

第7章 心性

一 论性

二 论心

第8章 观物

一 观物

二 安乐

第9章 治道

一 《皇极经世》

二 皇王前史

三 皇帝王伯

附录一 点校本《邵雍集》《邵雍全集》补正

附录二 《全宋诗》所收吕公著诗辨疑

附录三 极数知来:邵雍形象与托名占法之演变

附录四 王夫之对邵雍思想的批评检论

引用文献

【选摘】

李震《邵雍哲学研究》序

文 | 杨立华

《朱子语类》:“康节煞有好说话,《近思录》不曾取入。近看《文鉴》编康节诗,不知怎生‘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底诗却不编入。”又:“康节其初想只是看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心只管在那上面转,久之理透,想得一举眼便成四片。其法,四之外又有四焉。凡物才过到二之半时,便烦恼了,盖已渐趋于衰也。谓如见花方蓓蕾,则知其将盛;既开,则知其将衰;其理不过如此。谓如今日戌时,从此推上去,至未有天地之始;从此推下去,至人消物尽之时。盖理在数内,数又在理内。康节是他见得一箇盛衰消长之理,故能知之。若只说他知得甚事,如欧阳叔弼定谥之类,此知康节之浅陋者也。程先生有一柬说《先天图》甚有理,可试往听他就看。观其意,甚不把当事。然自有《易》以来,只有康节说一箇物事如此齐整。如扬子云《太玄》便零星补凑得可笑!若不补,又却欠四分之一;补得来,又却多四分之三。如《潜虚》之数用五,只似如今算位一般。其直一画则五也,下横一画则为六,横二画则为七,盖亦补凑之书也。”看朱子关于邵雍的种种评论,可见在北宋五子当中,邵子之学与其他四家的异趣。即使是朱子集大成式的哲学建构的努力,也无法在整体上涵纳邵子的思想。

邵雍(1012-1077)

邵雍的独特性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格的样态。一方面,明道称康节是“振古之豪杰”;另一方面,他个人的情志当中,还是更多超然闲阔的意思。这与周、张、二程负时代之重的自我期许有很大的不同。其次是思想的渊源。邵雍受学于李之才,虽然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但终归有宋初道教思想影响的印迹。这既使邵雍哲学自然地拥有了超越学派囿限的、更为理性的立场,同时也使得他的哲学在以“自立吾理”为目标的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始终未能融入主流的趋向。第三个方面是概念的系统。哲学家的时代性,首先体现为语言的时代性。时代的语言不仅形塑物的秩序、结构人的感知,也构成了思考和表达的边界。如何通过系统的、概念的方式,将蕴涵在时代语言当中的思想和表达的潜能转变为时代哲学的现实,是哲学工作不可或缺的内涵之一。邵雍的哲学几乎穷尽了那个时代可系统化为概念的语词,由此构造出了一个极其详密的理念世界。而这一括囊万有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无法被片断性地接纳的——要么整体保留,要么干脆忽略。《近思录》不入康节语,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的。

我真正开始留意邵雍的哲学,已经是2012年左右了。相关阅读和思考的心得在2013年秋季学期的“中国哲学史”课上讲授,后来收入到《宋明理学十五讲》当中。我对邵雍哲学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李震的新书《观物:邵雍哲学研究》的背景。

李震2009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大一开始,便有志于中国哲学的研究。2013年,李震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在我的指导下,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以邵雍哲学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是我的建议。李震思考和研究的风格绵密深细,肯下拙实繁碎的功夫,研究邵雍的文本和思想可谓相得益彰。

体用概念是解读邵雍哲学的关键。既往的中国哲学研究,往往将体用作为自明的概念,而忽视了不同哲学家赋予其中的独特内涵。李震对邵雍哲学中的体用概念做了详尽的分疏,并以此为枢纽对其易学哲学给出了新的研究和阐释。在很多方面,更新了我们对邵雍哲学的理解。作为两宋道学研究的新成果,李震的这部专著是值得向读者郑重推荐的。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十九辑已刊三种

2015年,李震获哈佛燕京的资助,赴美做为期一年半的访问研究。临行前来我办公室。当时他的邵雍研究正在最艰难的阶段:恍然间若有所得,但又茫然无入手处。我对李震说:“最重要的是,你得有学术的雄心。”这是我对李震的期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新一代年轻学人的期许。

2019年12月23日

原标题:《观物:邵雍哲学研究 | 新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