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九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9)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揭晓

2023-12-13 14: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年12月12日,第九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9)于上海久事美术馆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伦敦的Michael Kurtz斩获大奖,获得人民币 80000元奖金和一次赴中国的短期驻留;来自北京的张晨,伦敦的Daniel Culpan和伯明翰的孙闻获得二等奖,各获得人民币30000元奖金。第九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92篇。稿件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覆盖了五大洲。其中,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位居投稿量前列,占到总投稿量的80%左右。

活动现场

本次颁奖活动由国际艺术评论奖委员会成员凌敏主持,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久事美术馆馆长谷际庆,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席主席Henry Mevric Hughes,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席主席孙向晨出席活动并致辞。皇家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Ken Neil、爱丁堡大学爱丁堡艺术学院院长Juan Cruz、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出席活动。

滑动查看致辞嘉宾及合影

第九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9)由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上海久事美术馆主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爱丁堡艺术学院协办,旨在推动当代艺术的独立评论,汇集中、英两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评论,并促进艺术评论者的批判性思考、对话和研究。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评委、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荣休馆长弗朗西丝·莫里斯(Frances Morris)作为评委代表表示:“这些年来,我们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去评判艺术的好坏,世界上独立的声音却逐渐消失。我们期待的艺术评论,是与它诞生的时空与环境息息相关的,是与它呈现的展览内核密不可分的,作者用艺术评论带我们走上了一段旅程,打开了一扇通往我们尚未知晓的艺术世界的窗户。”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联席主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表示:“经过各合作机构多年的努力,越来越多艺术界的评论者参与到这项国际艺术的评论赛事,今年的292份投稿勾勒了全球艺术活跃的版图,也预示未来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国际艺术评论奖正以其自身独特的视角映射出全球艺术活动的面貌。感谢各位为此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明年将迎来第十届艺术评论奖,为此我们充满期待。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主办方之一,上海久事美术馆表示:“通过举办此次奖项,久事美术馆旨在提升大众对当代艺术批评了解的同时,吸引更多艺术从业者积极投身于当代艺术批评这项事业中,共同推动艺术评论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此次奖项,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评论家的最新成就,助力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走上国际舞台,推动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鉴。”

颁奖活动中,主办方还邀请到了往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获奖者以及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获奖者、评委等众多嘉宾,通过圆桌论坛和对谈的形式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获奖经历以及对艺术发展的讨论。

圆桌论坛及嘉宾对谈

IAAC 9 投稿情况

第九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92篇。稿件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覆盖了五大洲。其中,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位居投稿量前列,占到总投稿量的80%左右。

中文稿件159篇,涵盖中国十五个省市及地区。其中,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的总投稿者占到了50%以上,所评展览中,超过40%的展览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中文投稿人以学生为最突出的中坚力量,其次为高校教师以及艺术机构从业人员与策展人。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收到英文稿件133篇,来自英国的投稿量居首,美国、法国与德国居次,四者总数占到英文投稿量的50%以上。英文投稿中,学生、自由撰稿人和艺术家占据最多数。

九届以来,国际艺术评论奖逐渐扩大其国际影响力,除了艺术评论较为发达的传统国家,也有来自阿联酋、南非、新西兰、苏丹、韩国、斯洛伐克等地的新兴力量。本届投稿除了涵盖发生在艺术机构、博物馆及艺术节的展览外,也关注了许多独立机构项目与策展项目,为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多元性、全球性与批判性进一步推动着边界。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由五位评委组成国际评审团,包括声音艺术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秦思源(Colin Chinnery)、泰特现代美术馆荣休馆长弗朗西丝·莫里斯(Frances Morris)、独立策展人和作家乔纳森·沃特金斯(Jonathan Watkins)、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语境专业负责人露西·斯蒂兹(Lucy Steeds)、广东时代美术馆学术副馆长蔡影茜(Yingqian Cai)。

第九届国际艺术奖国际评审团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虞峰书室完成了两天紧张的线下评审,最终一致决定的四位获奖者为(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获奖者(英文投稿):Michael Kurtz

二等奖获得者(中文投稿):张晨

二等奖获得者(英文投稿):Daniel Culpan

二等奖获得者(中文投稿):孙闻

IAAC 9 获奖者介绍

Michael Kurtz

IAAC 9 一等奖获得者

我是Michael Kurtz,2023年IAAC 9一等奖的获得者,很高兴能获此殊荣,谨此感谢上海和英国的组委会。

在未来,我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独立的艺术写作项目。

此外,我认为伴随这个奖项而来的上海之旅将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机会,我十分期待能通过这趟旅程获得不同的艺术视角。

——Michael Kurtz获奖感言

获奖文章:《“图像之战”交火中的绘画》(Painting in the crossfire of the ‘war of images’)

所评展览:“穆罕默德·萨米,零点”( Mohammed Sami, The Point 0)

迈克尔·库尔茨 (Michael Kurtz) 是一位居住在伦敦的作家、研究员和策展人。他对批判性地参与数字文化的当代摄影和艺术深有兴趣。他于牛津大学攻读艺术史,并在 2019 年获得吉布斯奖。此后,他在沃德斯登庄园(Waddesdon Manor)和四角画廊(Four Corners Gallery)担任策展职务,并通过华莱士学生资助(Wallace Studentship)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完成了摄影史硕士学位。他的艺术评论发表在《e-flux》《伦敦杂志》《伯灵顿当代》《牛津艺术评论》和《乌克兰摄影杂志》上,他即将在《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上发表关于安哥拉浸信会传教摄影的文章。作为艺术史学家迈克尔·佩皮亚特的研究助理,他最近为弗朗西斯·培根文集的编辑做出了贡献。

张晨

IAAC 9 二等奖获得者

获奖文章:《王音:母与子》

所评展览:王音:母与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张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美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理论、西方艺术史、中外美术比较等,曾赴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法国巴黎艺术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访学交流。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现当代身体艺术理论研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并出版专著《身体·空间·时间——德勒兹艺术理论研究》,另有《印象主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译著7部,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文化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也从事当代艺术的策展与批评工作。

Daniel Culpan

IAAC 9 二等奖获得者

获奖文章:《美 如特洛伊木马》(Beauty as a Trojan Horse)

所评展览:艾萨克·朱利安:自由对我是什么(Tate Modern)

丹尼尔·卡尔潘 (Daniel Culpan) 是一位自由作家和评论家,目前居住在伦敦。他对视觉艺术、文学和技术充满兴趣,他的作品曾在 Frieze(他因此获得 2016 年作家奖)、Artforum、Art Monthly、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The White Review 和 WIRED 等杂志上发表过专题报道。他为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 的“激进人物:新千年绘画”展览中Raqib Shaw 和 Dale Lewis 等艺术家撰写了目录文章。

孙闻

IAAC 9 二等奖获得者

获奖文章:《皮囊之下:女性移民和劳工的身份探究》

所评展览:美拉提·瑟尤达莫:狂热的朝圣者(Melati Suryodarmo: Passionate Pilgrim)(Ikon Gallery)

孙闻是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CCVA)的博士候选人,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联合培养,现居英国伯明翰。孙闻目前的研究内容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自伤行为,探索这些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并尝试说明这些艺术作为一种不寻常的人类经验存在的意义。她的兴趣包括公众参与艺术,身体艺术,艺术疗愈等。孙闻研究生毕业于爱丁堡艺术学院艺术史专业,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英语专业,影视剧译制方向。

除了4位获奖者之外,另有16篇中、英文投稿入围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所有20篇获奖及入围稿件将以双语形式集结成年度文集,并于2024年夏季出版。

IAAC 9 中文入围名单

董克非

入围文章:《无物的图像与暗房游戏——论耿建翌的摄影实践》

所评展览: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UCCA)

方乐雅

入围文章:《超越技术的集置:一座岛屿在第五维度的涌现与生成》

所评展览:变体(Variants)(Kistefos Museum)

李荷力

入围文章:《无名之处的无物之阵》

所评展览: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UCCA Edge)

梁珩

入围文章:《演进姿态的残余》

所评展览:地下形态学(Morphologies souterraines)(Palais de Tokyo)

漠娜

入围文章:《离散者的密会——谈“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新生太阳的第一缕光”》

所评展览:斯坦尼斯拉娃·科瓦奇科娃:新生太阳的第一缕光(Stanislava Kovalcikova: First Rays of the New Sun)(天线空间)

唐鎏

入围文章:《箱外来信:陈界仁对行动的重考》

所评展览:陈界仁:以幻解幻(长征空间)

田颖

入围文章: 《社会游戏 ---- 李燎:老婆去创业了》

所评展览:李燎:老婆去创业了(坪山美术馆)

曾哲偉

入围文章:《当 720p 不再被标注为高清》

所评展览:崩塌记忆之宫(Memory Palace in Ruins)(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

IAAC 9 英文入围名单

Laura McLean-Ferris

入围文章:A Shift in the Temperature

所评展览:“Everybody Talks About the Weather” and “Thus waves come in pairs” (Fondazione Prada, Venice & Ocean Space, Venice)

Anastasia Philimonos

入围文章:Borders in Parallax

所评展览:45th Parallel

Will Fenstermaker

入围文章:A Folk History of Climate Collapse: Duke Rileys Scrimshaw at the Brooklyn Museum

所评展览:DEATH TO THE LIVING, Long Live Trash (The Brooklyn Museum)

Sabine Casparie

入围文章:The Reenchantment of Art

所评展览:Mihail Karikis: Because We Are Together (EMST-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onali Bhagchandani

入围文章:The Poetics of Violence

所评展览:Woman Is As Woman Does(Jehangir Nicholson Art Foundation, Mumbai)

Canaan Brown

入围文章:Reframing Erasure: Colonialism, Repatriation, and the Black Fantastic

所评展览:The Fantastic Memoir of the Life of Lucius Alexander, A Haint(Recent Activity Gallery)

Qisen Song

入围文章:Renqi as a Resistance: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

所评展览:The Shape of Shadows(Shanghai Power Station of Art)

Matthew Joseph McLean

入围文章:Ask a Spider

所评展览:Tomás Saraceno In Collaboration: Web(s) of Life(Serpentine Galleries)

原标题:《第九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 9)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揭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