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蒙金战争——野狐岭、浍河大战(下)
编者按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金灭辽一统了中国北方地区,同时蒙古各部族也在金的压迫下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了推翻金国统治的战争。今天张垣方志为大家推送蒙金战争——野狐岭、浍河大战。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就战前蒙金双方态势而言,无论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之条件,金均优于蒙古。先说经济,金自1115年立国,时已近百年。虽渐呈败像,但其毕竟是大国,控制着今俄境外兴安岭,南达淮河,东临大海,西至陕西的广大地区,治下人口达4400多万,可提供丰厚的物产和兵源。而蒙古则于1206年在斡难河源立国,虽显勃勃生机,但资源和兵力皆远逊于金。再说政治,在当时中国范围内,尚有南宋控制着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的东南及四川膏腴之地;西夏雄居西部,握有“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极萧关,北控大漠”的辽阔版图。而先此于1141年宋金间已有和议,夏也已依附于金。这些既可使金避免同时几面作战之威胁,又成联合宋夏,全力对抗蒙古之势。此一政治格局无疑有利于金而不利于蒙古。再看军事,当时金已据有西北方与蒙古交界处的抚州这一战略重地。抚州,隶属金西路大同府,辖柔远(今河北张北)、集宁(今内蒙古集宁东)、丰利(今河北沽源西)、威宁(今内蒙古兴和北)四县,经辽代,特别是金章宗时期已在抚州北筑有所谓金长城之堑壕坚固军事防线。抚州南则有野狐岭天然险要隘口。蒙古军如欲南攻大都(今北京),必先突破抚州北防线,夺取抚州,进而越野狐岭南下,这谈何容易!正因有如上所言政治军事格局,成吉思汗立国后才未敢对金轻易用兵。而抚州之得失,则事关蒙金战争之成败。
然而,如此有利态势,由于金在军事战略上绝夏,攻宋,抗蒙等一次次的重大失误,反使蒙古一步步赢得战争的主动权。1209年(金大安元年,元太祖四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着力巩固后方的基础上,为解除来自西夏的威胁,发兵大举攻夏,力图迫夏绝金附蒙。金廷臣中多人提出助夏联合抗蒙之主张,均遭即位未久的金卫绍王严辞拒绝,蒙古铁骑长驱直入西夏中兴府,迫使西夏降服纳贡,终至金夏联盟破裂,完成了对金的包围。在宋金关系上,南宋小朝廷本偏安江左,不思进取,而金则采取弃北图南战略,企图获利于宋,以补对蒙之失,竟与宋结怨,挑衅既开,金便处于北、西、南三面受敌的窘境。《金史》云:“南开宋衅,西启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补患”,实为切中之论。
1211年 (金大安三年,元太祖六年)二月,元太祖亲率蒙古大军从漠北出发,三月,兵临金西北抚州境,伺机突破金防线,夺取抚州。值此时金如梦方醒,遣平章政事独吉思忠 (千家奴)、参知政事完颜承裕 (胡沙)将兵进驻抚州。
独吉思忠入抚后,即组织军兵加固西北部长城界壕,乌沙堡 (今河北张北西北)即为当时所筑之重要边堡。当时,独吉、完颜对此还算是卖力的,虽显仓促,最终还是完成了边堡、抚州、野狐岭三线据险设防的部署。但独吉思忠等在着力完成部署同时,又犯了过分相信和依赖边堡之防御能力和过低估计蒙古军进攻能力,骄傲轻敌的错误,竟致“不设备”。是年七月,元太祖遣先锋哲别率军突然对乌沙堡发起攻击,金 “乌沙堡之役,不为备,失利”。接着,“大元前兵奄至,取乌月营 (今山西大同东北,内蒙兴和附近)。思忠不能守,乃退兵”。金连失乌沙堡、乌月营二险要之地,卫绍王永济乃 “独坐 (解除)思忠,诏承裕主兵事”。八月,“千家奴,胡沙,自抚州退军,驻于宣平 (今张家口市西南)”。(《金史》卷十三 《卫绍王传》)蒙古军遂进占抚州,稍事休整,旋即发兵野狐岭。
金完颜承裕主军事退守宣平后,以“金兵号四十万,阵野狐岭北”。八月,成吉思汗麾兵野狐岭,大战遂开。野狐岭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蒙古军左万户木华黎曰:“彼众我寡,弗致死力战,未易破也”。 率敢死士,策马横戈,大呼陷阵,第一天伤亡惨重,第二天组成敢死队冲人阵中,成吉思汗指挥大军接应,越战越勇。在日落天昏之时,金国40万大军,敌我难辨,自相残杀,自相践踏。金兵溃逃,元兵紧迫,杀得“伏尸遍野”。秋风乍起,战马悲鸣。刀光剑影,凶险惨烈。金兵损失殆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金将完颜承裕退至今南忻屯附近之会河堡(《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会合堡),再次被元军围歼。蒙古大军破城后,烧杀抢掠,废宫为墟,鸡犬勿留,会河堡也被付之一炬。沿河堡寨禾田被毁,生灵涂炭,十室九空。这场战争除完颜承裕脱身逃至宣德(今宣化)外,金兵全军覆没。
《金史》云:“会 (浍)河堡之役,独吉思忠•承(裕)沮丧不可复振,金之亡国兆于此焉”。事实上此役实自野狐岭之战始,至浍河堡已为战役之余波。但它却一语道出了此役对蒙金战争的巨大影响。
成吉思汗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下宣德州(今宣化),并立即派前锋哲别统兵去夺居庸关,不几日攻占。金国德兴府(今涿鹿县)、弘州(今阳原县)无不残破。于是,成吉思汗挥戈直指金中都(今北京)。中都被围后,金卫绍王允济接受主战派的死守建议。蒙古军屡攻不下,既而又转攻辽东,大掠而去。野狐岭、浍河一役,金兵精锐尽失,为成吉思汗灭亡金国、建立横跨亚欧两大洲的蒙古大汗国奠定了基础。
元太祖成吉思汗七年(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向金国发动进攻,攻下抚州,乘胜攻金西京,未下,退回阴山。元太祖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成吉思汗循旧路,先后攻下宣德州,进至怀来。当时,防守在这里的是难虎高琪,被成吉思汗打得大败。
成吉思汗善于发挥骑兵之长,使蒙古骑兵疾如飙至、劲如山压,有“蒙古旋风”之称。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率军10万歼灭西夏军主力(次年西夏灭亡)。正当成吉思汗欲集中全力攻金之时,不幸于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年66岁。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半个世纪,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骑兵优势,施展雄才大略,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
公元1230-1234年,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与托雷分兵攻金,蒙古军经过三个阶段长期的征战,终于在元太宗六年(1234年),将金国灭亡。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张北县志》《怀安县志》《张家口事典》《张家口军事文化大观》《张家口军事志》《可爱的张家口》《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感谢公众号热心读者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高云波老师对本文提供的大力帮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