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涉过愤怒的海》:平静而炸裂的叙事,包裹着童年之核

2023-12-13 12: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影评

近日,沉寂多年的知名“库存”片《涉过愤怒的海》终于上映与观众见面。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一个意图为亡女报仇的父亲,一个力图保护自己孩子的母亲,展开一场追逃拉锯,真相暗藏其中,人性复杂难辨,片方甚至在预告片和海报上打出了“十八岁以下谨慎观看”的提醒。

上映几天后的讨论热度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引发了观众的分析热情,与不少专业评论从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解读不同,本文作者借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关键词,从《涉过愤怒的海》入手,回溯了《烈日灼心》《李米的猜想》《狗十三》中一些共通的特质,最终发现,“象征的或者隐喻的蝙蝠,鱼和coser其实都流露出曹保平自己对童年想要自由而不得的哀伤,却无意间成为了曹保平在艺术和商业间进行切换的一个手段。”

文 / 刘晓希

在一次访谈中,导演曹保平谈到在他眼中电影只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影节电影,另一种就是剧情片,但他在做的,就是努力寻找二者的平衡。从电影院出来,第一个判断就是,《涉过愤怒的海》的确是部好看的电影,也的确是中和了商业类型和艺术探索的拍摄实践。商业类型自然不必说,曹保平这么多年来拍摄的除了那部《狗十三》,其余基本都是犯罪题材电影,节奏紧凑不拖沓,画面刺激但尺度并不夸张,复线叙事但并不烧脑复杂,对于没有什么专业积累的电影观众来说也有较高的接受度;而说到《涉过愤怒的海》的艺术层面,目前看到不少的评论则喜欢从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谈起,这自然人为地造成了阅读与创作之间的疏离,也因为过度读解而曲解了曹保平平衡艺术和商业的动机。事实上,《涉过愤怒的海》的艺术性虽然自有其形而上的哲思,但却也可以用较为通俗的解释。

精神分析看《涉过愤怒的海》

看完《涉过愤怒的海》,可能最想用两个字来简单直接地表达对片中所有主人公的感受,那就是“病态”!这种病态,对于父亲老金来说,可以是一次突然的爆破,像豹子一样为了成全自己的威风而六亲不认,但这种疯狂或者说大家评价的“疯癫”并不能解释同样作为患者和施暴者的娜娜与苗苗,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看起来无力又无助的娜娜和苗苗,才共谋毁掉了父亲老金自我感动的一生。我们不妨借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若干关键词来诊断娜娜与苗苗的病症,从他们的病因中,解释象征着父权的老金其失落挫败的必然性。

梦。梦的理论集中于弗洛伊德《梦的释义》。《梦的释义》一书专门阐述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方式、梦进程中的心理、梦的解析方法,尤其是梦的最根本情感特征——梦是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甚至说,如果有人问我怎样才能称为精神分析学家,我就会回答,去研究自己的梦。回顾《涉过愤怒的海》,将现实中老金的犯罪复仇和过去时的娜娜的自杀过程串联在一起的,是死后才被看到的娜娜的一篇篇日志,在这些由娜娜独白出来的日志里,最熟悉的开篇便是“xx月xx日,我梦见……”而其中一个令人悚然的梦境是老金被吊在渔船的桅杆上,凝视着从渔船上缓缓背对着老金走开的女儿娜娜。这种梦的“意象”毫无疑问便是由娜娜的思想变为的视象(visual images),而透过这个冷峻的视象,借助精神分析来理解,我们便可以轻易地获悉病人(娜娜)的意识状况,也不难看透病人的下意识行动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便是娜娜身上的潜意识弑父情结。

潜意识。潜意识是什么?如何界定它?弗洛伊德曾把潜意识比作是大客厅,而意识坐在小会客室了。潜意识是个黑屋子,因为,它通常是在夜里在梦里或在神经症状态下才出现,然而也只是“替代”出现,它总是隐身于暗处,只有通过精神分析才可知晓。弗洛伊德曾将“梦”与“幻想”同归于“潜意识”。因此,我们有理由揣测,娜娜梦中出现的老金惨死的视象至少是娜娜潜意识的幻想,进而决定了娜娜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娜娜在日本的点点滴滴都不曾告诉老金,使得一直以又当爹又当妈而骄傲自居的老金最终成为一个缺席的父亲。至于娜娜在垂死时刻拨通老金的电话,有人理解为是娜娜的误拨,而我更倾向于理解为,娜娜故意拨通老金电话却并不发出求救,最终令老金忏悔自己竟然会错过救女儿的时机,痛苦终生。这种醒悟以及追悔莫及的心死,才是娜娜的终极目的。

而娜娜之所以和苗苗之间发生一段虐恋,其实也和他们有着共同的潜意识相关。苗苗和娜娜一样,都是离婚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苗苗一样不希望自己的父亲和父亲新组建的家庭好过,苗苗从小便以伤害更加弱小的同父异母的妹妹以刺痛父亲而感到快乐,而最终,父亲也死于对苗苗的庇护。精神分析对于潜意识的重视,对于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这点来看,很难将娜娜和苗苗都看作是健康的孩子,这当然不是这两个孩子本身的问题,而他们的“缘分”则涉及心理分析的另一个关键词。

力比多。力比多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石。除了肉体的欲望,爱是弗洛伊德多次强调的一点,其他人谈力比多,往往忽略“情感”因素,这与弗洛伊德的本意相去甚远。可以说,《涉过愤怒的海》中发生的一切皆因“爱”而起。娜娜初到日本学习日语,她学不会说“爱”,顶多会说“喜欢”,她回答老师,“爱,没有。”娜娜爱苗苗,因为苗苗身上高度破坏力的占有欲恰恰能够被娜娜置换为爱的力比多。娜娜和苗苗分手,理由看起来相当奇怪,因为苗苗扔掉娜娜鞋子的姿势发生了变化,这让娜娜觉得苗苗不再像之前那样爱她了。娜娜和第二任男朋友分手,原因也很简单,依然是激情变淡,人类对力比多的渴望变为了娜娜此刻对力比多终会消逝的焦虑。而娜娜再次回到苗苗身边,原本想认真地爱苗苗一次,但却用力过猛,令苗苗产生误会。从潜意识的角度我们看到,娜娜和苗苗本质上是一类人,所以,他们有着相类似的力比多需求,他们同时认定对方辜负了自己,因为苗苗认为娜娜出轨他人,而娜娜在自证清白的过程中,苗苗却惊惶离开。无论是前面提到的梦、潜意识,还是此刻说到的力比多,都共同牵扯出精神分析的另一个关键词,也是影片《涉过愤怒的海》中不断闪回的“童年”。

儿童。弗洛伊德在描述梦的表达方式具“记忆画”和视象化特征时,用了“倒退”一词来形容。“倒退”,不仅仅是退回到人类的语言产生之前的记忆画原初时代,还包括个体退回到自己儿时的情景。他曾强调说:“精神分析必须溯源到儿童早期,因为决定性的压抑发生在那时候。”《涉过愤怒的海》中所呈现出来的所有平行时空中的畸形,都源于过去一些共同瞬间的相似关系。相似的童年经历,让娜娜终极一生都在寻找她童年时期的“安全岛”,也让苗苗时刻处于被追赶和被驱逐的状态。他们同时拥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日常生活,却也一直饱受着来自童年的隐秘围堵,成为现实中的“虚实双栖”者。

对曹保平而言,《涉过愤怒的海》已经是其第二次涉猎亲子关系题材,不少观众已经关注到《狗十三》和《涉过愤怒的海》在主题上的类似,“颠覆父权”已成为曹保平对类似题材创作的共识。至此,也有必要借用精神分析学说探析一下曹保平的相关创作。

精神分析看曹保平

▲ 在片场的曹保平

在弗洛伊德以文学为案例的德精神分析建构中,我们会发现,他的视野兼顾了文学文本自身以及创作者。精神分析法主要是建立在对移情性神经症治疗上的一种理论,弗洛伊德后来又将这种方法拓展到对正常人群日常行为的分析,不久又延伸到对创作家精神状态的研究。所以,在直接分析外,弗洛伊德也从其他两个方面介入了文学现象的分析,一是从非常态的方面介入,一是从常态的方面介入,而这两方面特征的结合与分离,构成作家的身心特质。

《人物》杂志访谈曹保平的时候问及,从哪一刻开始决定要去开始拍电影,曹保平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很多时候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一下被击中的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在童年和成长期,我觉得有两个东西会构造你或者会塑造你,一个东西是与性相关的东西,另外一个东西是知识的积累,就这两方面。”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日后迅速转化为曹保平对电影的热爱。

我们仅把《狗十三》和《涉过愤怒的海》放在一起便可看出,曹保平谈到的儿童、力比多、潜意识既是弗洛伊德所关注的,更是影像当中反复呈现的,不管它是通过虚幻的梦,还是通过现实主义的实存,并且剧情的延展总是一波三折,反转又反转。《狗十三》中围绕小狗爱因斯坦的介入、走丢、替换性地回归直至最终符号化地体现为餐桌上的一盘招牌红烧狗肉,李玩从一个本真地自我逐步成长为一个社会化的超我,在父亲强势的爱中,一次次将自我扼杀,在这个过程里,她触及了高放的力比多释放,却以那不是情感上必需的安慰而拒绝高放的靠近;《涉过愤怒的海》里,从小就习惯破坏的苗苗几乎对犯罪已经产生了自我认同,这种犯罪情结使得李苗苗一再躲闪老金的追杀,且让观众始终觉得苗苗就是刺杀娜娜的真凶,而直到结尾我们才发现,苗苗并没有杀害娜娜,娜娜因为童年未能满足的父爱力比多而丧失了终生爱与被爱的能力,在她绝望的时刻,潜意识地用自杀的方式报复了父亲对她造成的伤害。而在曹保平的其他电影例如《李米的猜想》还有《烈日灼心》中,儿童、力比多、梦以及潜意识的呈现更是比比皆是。

▲ 李米的猜想 (2008)

《涉过愤怒的海》当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台风来临前的伴随龙卷气旋从天而降的鱼群,和千万条鱼砸向车窗又摔落到高速公路路面上一起的,有疑似罪犯苗苗,还有他无所不能的母亲,也有底层老金,他们在此时时刻显示出无差别的狼狈,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由权贵维持的相对平静。而砸向车窗的“炸裂”镜头也曾出现在《李米的猜想》当中,无力的鱼在《狗十三》当中被呈现为一直困在屋内的蝙蝠,这些镜头当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隐喻,但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导演曹保平对现实世界的短暂抽离。

影片留给观众的另一个争议则是影片主人公的二次元扮演。不少观众认为coser(角色扮演)人设不过是夺人眼球的噱头,或者是追逐快时尚的商业操作,而事实上,二次元源自日本的御宅族文化,原意是“二维空间”,与“三次元”(现实世界)相对,二次元文化具有“架空世界观”的原生虚拟属性。这恰恰和曹保平自身的双重性相一致,且在精神分析的解读下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一方面,主人公苗苗和娜娜主观上疏离生动鲜活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就相当复杂,他们被动参与并制造着虚拟世界的生动鲜活,虽然这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规则可能格格不入。

最后,从文化的代际差异上我们也不难理解曹保平缘何一再涉猎亲子题材剧情片,这从他对自己童年经历的重述可见一斑,童年的曹保平也常常在父亲的压抑下试图反抗,他常常关注儿童的成长,和不同代际及其文化渲染下的亲子关系。

因此,象征的或者隐喻的蝙蝠,鱼和coser其实都流露出曹保平自己对童年想要自由而不得的哀伤,却无意间成为了曹保平在艺术和商业间进行切换的一个手段。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剧照

原标题:《《涉过愤怒的海》:平静而炸裂的叙事,包裹着童年之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