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呼吸道疾病最新情况!上海这些地方要戴口罩!

2023-12-11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其常见病原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根据国家疾控局介绍,为进一步做好新冠、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相关指引及解读

快来看看上海哪些地方

需要戴口罩↓

国家卫生健康委

昨天刚刚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等

重点场所如何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控?

家有幼童、老人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起关注↓

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部分大型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诊疗量增加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从发热门诊、急诊整体情况来看,近段时间全国呼吸道疾病就诊量相对平稳,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了部分患者。全国整体正常医疗服务没有受到影响。要充分发挥医联体、医共体、医疗集团和互联网医疗作用,建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上下协作、专家下沉和患者转诊机制,分层分级分流,方便患者合理选择就医。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提升防治效果。

“随申办市民云”APP【互联网医院】专区

足不出户在线复诊、药品配送

关于呼吸道疾病防护

问:对于重点机构和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

一是要尽早及时接种疫苗。学生、教职员工应该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

二是要加强环境清洁,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提高教室空气质量,不过冬春季室外温度比较低,在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

三是建议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缺勤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建议不带病上岗上课,防止将传染病传入学校或者教室。

针对公共交通工具

一是要做好交通工具内部的清洁消毒,保持交通工具内部的空气质量,要定期通风换气;

二是要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建议佩戴口罩,降低暴露和发病的风险,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问:家中有幼童、老人时,要注意哪些防护事项呢?

第一、尽早开展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其实是可以减少感染,降低重症发生的风险,也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幼童和老年人应该尽早开展新冠、流感、包括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

第二、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幼童、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相对密闭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去的时候,建议要佩戴好口罩,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

第三、要加强对老年人和幼童日常健康监测,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该尽早就医,同时要遵医嘱,科学、安全地用药。

第四、家庭成员如果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应该避免接触其他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避免接触幼童和老年人。如果有咳嗽或者发热这种呼吸道症状的孩子就诊的时候,要做好患儿和自己的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问:如果已经出现流感样的症状,但是没有确诊自行痊愈的情况下,是否还应该继续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已经出现了流感样的症状,在没有确诊自行痊愈后,这种情况还是建议继续接种流感疫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具备特异性,多种病原感染可能都会出现发热、头痛等流感样的症状。但是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是感染流感病毒,也可能感染了其他病原体,最常见就是普通感冒。

二是流感病毒有多个型别和亚型可以引起流行,而感染了某个型别或者亚型后,还可能患上其他型别或者亚型感染的风险。而流感疫苗则是覆盖了多种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多价疫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三价和四价的疫苗。如果感染上了某种型别的流感后接种疫苗,其中包含了其他型别的流感成分,依然能够发挥预防该型别流感的作用。

疫苗接种指南

以预约接种流感疫苗为例

第一步:“随申办市民云”APP,搜索进入【智慧接种】服务,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第二步:点击【预约接种】-【按特定疫苗预约】

第三步:选择【流感疫苗通用型(6月龄及以上)】,并选择预约日期及时间。

第四步:确认受种人、预约信息,并在阅读预约规则后,提交预约订单。

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有许多都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带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平日里戴口罩总是有不方便的时候

那什么时候应该戴口罩?

什么时候不建议戴口罩?

请看下方指引

佩戴口罩指引

国家疾控局关于印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防发〔202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国家疾控局代章)2023年12月8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 米,下同)时。

2.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

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4.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5.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

三、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进行体育锻炼时。

2.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3.3岁及以下婴幼儿。

四、口罩选择

1.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

3.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五、其他注意事项

1.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2.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各地疾控部门应及时动态发布当地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形势,提醒公众科学佩戴口罩。

本指引将根据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地方和行业实际,参照本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随申码”看病就医

平时看病就医,也可以刷“随申码”啦!

“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码】就医服务,不带医保卡、少排队

12月下旬截止!

在上海有社保卡的注意啦!

一年一度的居民医疗保险

集中参保缴费开始啦

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指南

第一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达服务。(或者打开“随申办市民云”APP,首页搜索栏搜索“个人社保缴费”,点击相应搜索选项即可进入服务)

第二步:根据页面提示填入您的个人信息,依次完成身份证信息、参保信息选择、缴费信息提交三个步骤即可申请。

通过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

自2023年12月1日起,已组建家庭共济网且选择“共济缴费”的,医保部门将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无需个人再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缴费。

注意

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愿意以共济缴费方式为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缴纳2024年居保参保费的,在确保职保历年账户结余资金可足额支付参保费的前提下,务必于2023年12月25日17:30前,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组建家庭共济网、选择“共济缴费”使用方式,以便医保部门及时完成扣款及汇缴,避免错过截止缴费期,影响待遇享受。

组建家庭共济网指南

第一步:进入服务后,点击“立即办理”由组建人(出资人)据情况选择组建家庭共济网进入(“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第二步:根据申请流程完成组建家庭共济网,选择家庭共济资金使用方式。

孩子生病,家长担心

沪儿保·少儿惠民宝

至高800万保障

父母个账直接付

门诊住院可报销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前往了解办理吧~

文章内容和配图来源于|人民网等。转载和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原标题:《呼吸道疾病最新情况!上海这些地方要戴口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