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秋你卖站票得了”,比地铁还挤的廉航座位,逼疯多少打工人?
廉价航空又叫“低成本航空”,通过取消一些传统航空乘客服务,将营运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可以长期大量提供便宜机票。
廉航不包饭,让你免于潮湿黏糊飞机餐的折磨,维护心理健康,不至于每低下头吃一口都觉得自己像槽里拱食的猪;
廉航托运行李额恨不得比机票钱都贵,让你十来斤的行李也只能咬咬牙手拎肩扛随身背,强化身体素质,私教说今天硬拉再加一块杠铃片,你连连婉拒,廉航一句“超重了”,你如有神力;
图源小红书@姐爱读书(花泽类版)
如今,廉航在“坐姿管理”上也发挥出了奇效,专治当代人的七歪八斜体态病,比教龄40年的小学班主任都管用。
刚正不阿的椅背让你腰板挺直,狭窄逼仄的间距让你伸不开腿,全身呈两个90度转折,一路保持到下机。
图源小红书@皮饼
有人说“坐廉航快赶上受刑了”,那就对了,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廉航一趟旅程,即是一个疗程,一琢磨居然只要三五百嘿,真值!
在给乘客用刑——啊不——在帮助乘客管理坐姿这件事上,廉航是认真的。
前几年我坐廉航,其实挺高兴的,因为只有廉航那一坐下膝盖就快抵到前排的座椅,能给我一种“腿挺长”的感觉。有一次旁边坐了个人高马大的大哥,抓耳挠腮半晌,指着自己腿跟我说:“姑娘,我真不是故意岔开,实在也是并不上。”
我十分善解人意地笑了,表示问题不大。
后来问题逐渐变大,因为我自己的腿也并不上了,除非硬抵着前排椅背。
是相信腿突破人类生理规律又长了,还是相信廉航又悄咪咪把前后排间距调窄了?
我很愿意相信前者,但社交平台上无数抱怨飞机座椅如刑具的帖子,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
身高155cm的娇小女生,坐着也顶膝盖;
长得高点的要么双腿呈钝角打开,要么直接把腿屈起来,小腿抵在前排椅背;
靠窗的人想去上个厕所,靠过道的也得跟着解开安全带、站起来、走到过道上,否则在座位上再怎么辗转腾挪,也让不出能容一人通行的空间。
遥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飞机座椅前后排间距一般有35英寸,也就是89厘米左右,如今缩减到约79厘米,再抠门点的航司只给76厘米,一些短途航班上甚至只有71厘米。
70厘米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家里一扇门的宽度。
图源航空产业网
前后间距变窄,是有连带效应的。
这一窄,小桌板也越发精致起来,宽度不超过大拇指和食指一比划,春秋航空的小桌板就被网友吐槽:10厘米宽,用来放你春秋的理想吗?——不过反正也不包饭,小桌板能起个造型的作用也就够意思了;
装报纸杂志垃圾袋的网兜也可以省掉,有需要请呼叫空姐另行购买哈。
桌板网兜这些椅背的附加功能能省则省,椅背本身也可以再削薄呀。
2018年,廉航挪威航空为其波音737 Max飞机配备了适配间距30英寸(约76.2厘米)的超薄座椅,奥义在于减少靠背里的填充物,挪威航空说,“旨在增加膝盖处的空间,为乘客提供额外的舒适感”。
纤薄硬挺,华为手机看了直呼内行
还是谦虚,这超薄座椅一装上,腿短的人坐后排多了膝盖处的空间,腿长的人坐后排,两个膝盖直接变成前排的腰椎按摩器,力透椅背。
廉航在节省空间上的非凡创造力,《交换空间》甘拜下风,《梦想改造家》拜师学艺。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寄望于通过“调整椅背”获得一丝最后的安慰,那也是天真了。
毕竟当前后排已经暧昧得“感觉像怀里搂了个人”,调整椅背就成为了一个道德问题。每个为“暴雨天该不该点外卖”、“两个人在手扶梯上能不能并排站”狠狠纠结过的都市人,也一定深刻地思考过:“飞机挤成这样我再往后躺是不是太不对了?”
2020年,美国达美航空一班飞机上,就出了一起前排调椅背砸坏了后排笔记本电脑的事件,达美随后宣布将限制旗下50%航班的座椅调整功能。真是打蛇打七寸啊,可谓是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飞机座椅窄,不仅窄在前后,左右一样局促。这年头买衣服容易身材焦虑,想不到飞机座椅的尺码也越来越不友好。
有网友吐槽,坐一趟廉航,极窄座位、卡大腿横梁、无支撑椅背,再加上隔壁大哥难以维持边界感的胳膊肘,共同构成了“空中刑场”,“命都给你坐没”。
图源小红书@Sally谁 卷心菜版
座椅尺寸向着XXS一路进发,其它空间当然也得跟上,比如厕所和厨房。
2019年6月,菲律宾最大的廉航宿务航空,订购16架超高密度布局机型A330-900飞机,单舱最大载客量指导人数为440人,而宿务航空当时就计划通过移动厨房和卫生间,再多塞20个座位——导致座位只有16.5英寸(41.9厘米)宽,达不到制造商空客最低18英寸的舒适标准。
40厘米大概就是课桌的宽度,回忆一下青葱岁月插科打诨的课间,我想坐桌子上只能挑长边,挑短的那边坐,大腿容易往下出溜。
每次说到飞机越来越挤,总有人说“干脆卖站票算了”,其实春秋航空2008年就有过这个设想,以解决春运难题,董事长王正华也曾放出豪言:“只要政府敢批准,我就敢在飞机上卖站票。”
意大利公司Aviointeriors设计的马鞍型站立航空座椅,空中牛仔,泰酷辣
民航局还没对站票松口,但飞机已经达到了前后窄、左右也窄,过道窄、厕所也窄的境界,想在飞机上做个有边界感的人,越来越难。
腿伸不开,腰板笔直,廉航经济舱,堪比背背佳,坐姿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按照行内的说法,“减少腿部空间”已成为航空业界的主流选择。
这种费尽心思多塞人的趋势,甚至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2019年专门邀请了一批志愿者测试飞机安全性,因为按照美国相关规定,发生危急情况时,航空公司必须保证能在90秒内疏散乘客,而太过紧凑的座位安排很可能拖慢疏散的进程。
虽然这场测试的结果是通过,但质疑并没有被消除。
美国乘客权益保护组织FlyersRights的总裁保罗·哈德森表示,自己向美国联邦航空局提交了有关健康风险的数据报告,表明太过局促的座位安排会导致血液凝结等健康风险。
“他们狭义地定义安全,好像只与疏散速度有关,”安德森接受采访时说道,“但忽略了健康风险,尤其是血凝块,处在密闭空间超过两三个小时,会让血凝块急剧增加。”
尽管始终受到安全和健康方面的争议,全世界的航空公司都在努力继续塞人。
国内廉航领头羊春秋航空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他们家很爱用空客A320系列,A320客机在东航和国航座位数是158个,而春秋航空将座位间隙减少3至5厘米,头等舱也匀出来开发经济舱,座位数增加到180个。
A320已经很讲性价比,但春秋航空精益求精,2015年接收了中国首架186座的空客A320。这是空客为春秋定制的新机型,后厨空间减了半。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表示:“早在2008年春秋航空就向空客总部提出186座的建议,因为厨房准备区是不需要的。”
香港国泰航空2017年在其波音777-300客机的经济舱中增加了一个座位,欧洲廉航瑞安航空2014年就向波音订购高密度机型,就图它比正常机型多8个座位。
底层逻辑很好理解,多坐一个人,既是多挣一份收入,也是多摊薄一层成本。
航司创收的方法远远不止“挤”这一项。
行李首当其冲。廉航不送托运行李额已成常识,但仍有不少猫腻能打你个措手不及。比如线上提前买托运行李额比在机场买便宜;又比如不同阶段对逾重行李的收费标准不一,有航司值机时不称重,等到候机时再称,此时收费标准最高。
“行李刺客”催生出了“廉航神包”“廉航神衣”,以能通过廉航火眼金睛的试炼为卖点。
此外退改标准也需要仔细研读,通常越便宜的机票,退改手续费越贵。
很多人被廉航教会了一定要看服务须知——都是信息差啊。
除了靠信息差赚钱,有服务卖服务,没有服务创造服务也要卖服务,更是廉航的杀手锏。虽然航空公司分“全服务航空”和“廉价航空”,但我时常觉得廉航提供的服务其实更多更讲究——只是都是“另外的价钱”。
比方说“一次性毛毯”,不同于全服务航空重复利用、不许带走的毛毯,如果在形同冷链运输的廉航上感觉冷气太过充足,花12块就能买到全新未拆包的一次性毛毯;
如果饿了,也可以在常规飞机餐鸡肉面和牛肉饭之外,买到15元的三明治、30元的炸酱面和50元的卤肉饭;
廉航已经进化成“空中绿皮车”、“空中直播间”,日常用品、家居好物,怕行李超重没敢在免税店买的,在飞机上照样能买到;
实在被罐头式座位挤怕了,不妨加钱买逃生门旁边的位置,和空姐空少相视一笑。
座位越来越挤、“服务”越来越多,说来说去绕不开挣钱二字。
春秋航空创始人王正华说了,“钱,一半是赚的,一半是省的”,多加座位就能多赚一份钱,少送服务就能省成本,并且还能倒逼消费者花钱买服务。
实际上,随着机票本身价格越来越低,辅助性服务成为航司着重培育的现金奶牛,包括座位分配、超重行李托运、登机前升舱、机场接送、合作产品佣金和广告招商等。
达美航空在2021年的辅助营收占到公司总营收的24%,比2019年提升10%左右;这一比例在“廉航祖师爷”美国西南航空的营收里,更高达27.9%。
反观我国,三大航企的辅营收入占比据悉还没超过2.5%,足见其还大有可为。春秋航空发布的最新财报里,也将“利润率较高”的辅助业务,列为公司未来高度重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服务利润率高的要义,全在于“差异化”,在于把每一个方面分出三六九等,分档标价,这种策略当然也是合时宜、有道理的。
“坐飞机”早就不像几十年前那样可以和“成功人士”划上等号,符号价值大不如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祛魅和低价相互助推。
而当坐飞机不再是为了“见世面”,小推车上是不是摆满米饭面包火龙果、咖啡牛奶orange juice,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有没有小推车也不重要了。
座位可以挤一点,空调可以冷一点,空姐要带货就带货吧,反正“99的机票还要啥自行车啊”,票价包含的服务太多有时候反而也会被吐槽:“红眼航班发饭也吃不下,还不如票卖便宜点。”
其实,全服务航空和廉价航空之间的界限已经渐趋模糊,廉航不再沉溺于价格战,搞差异化服务才是正道,全服务航空也向营收低头,向廉航的创造力看齐,大家一起卷,比如加座位。
所以,如果说飞机越来越不舒服了,肯定是不恰当的。
免费服务不断被削减的另一面,是付费服务的上限不断被抬高,不同档次座位的定位越发单一明确:要么只负责把人从这儿拉到那儿,有地方坐就行;要么极尽豪奢,争取把“空间溢价”发挥到极致。
据报道,航空公司“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尽可能多的座位塞进经济舱,现在则把焦点转移到豪华座椅上,以吸引高净值游客”。
今年5月,阿联酋廉航Flydubai在阿拉伯旅游展上展示了自家最新的商务舱产品,隔间带有推拉门,全平躺座椅由赛峰座椅和全球知名的约翰·波特曼设计师事务所(JPA Design)联手打造,配备环境照明、17 英寸 4k 触摸屏,餐点饮料啥的就不说了,冷的热的生的熟的都有。
达美航空总裁格伦·豪恩斯坦则在去年的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高端产品的利润率要高得多,这正是我们航空公司的发展方向。”
有统计指出,平均来看,航空公司70%的收入来自25%的高端客户,财经媒体人“虫二”据此分析,不是座椅越多越赚钱,而是经济舱越少越赚钱,客舱布局的关键不是空间利用率,而是空间溢价。
达美航空的一位发言人称,2009年售出的座位中有9%是“高端座位”,该比例到2019年提升到28%,2024年预计将达到30%。
现在的飞机比以前便宜了也难受了,现在的飞机又比以前宽敞了舒服了——只要你愿意加钱,而便宜舱位越来越非人性化的设计,大概也在让越来越多旅客不得不加钱。
从前以为飞机贵是因为飞得快,能买来时间,现在发现飞机上最贵的还是空间,飞不飞的没什么两样。
今年,“高铁商务座”变成了一个景点,最吸引人的就是“空间自由”,包括宽敞的专属候车室、宽敞的商务车厢、形同按摩椅的宽敞座位。坐商务座可以随意躺平,不需要害怕妨碍到后排,手肘可以随意支棱,不需要担心戳到邻座肋骨,腿可以随意前伸,前排椅背根本束缚不着你。
但无论如何,廉航经济舱虽然时常让人动弹不得,好歹还是明码标价的便宜东西。
“我不嫌它烂,它不嫌我穷。”
开篇图源小红书:鱼籽酱
封面图源小红书:@皮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